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精研 拼音:jīng yán
(1).精心研习。《后汉书·儒林传下·何休》:“ 休 为人质朴訥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 宋 司马光 《张子厚先生哀辞》:“中年更折节,六籍事精研。”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钞〉序》:“﹝ 郑子尹 ﹞於前辈述作,爱其补苴昔人罅漏者多,又病其或不免杂博横决,乃復徧综 洛 闽 遗言,精研身考,以求此心之安。”
(2).犹精深。 宋 苏轼 《祭单君贶文》:“博学工诗,数术精研。” 邹韬奋 《经历》八:“在那篇说教里特别提出我的名字,说我好得不得了,除学识是怎样怎样的精研通达外,性情又是怎样怎样的谦逊韬晦。”参见“ 精深 ”。
词语解释:精深 拼音:jīng shēn
(1).精熟深通。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於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以师法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招集天下之能通经者,皆隶焉。公家月廪餼之。日省月试,必待精深,然后官之。”
(2).精微深奥。《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 甫 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清 吴德旋 《初月楼古文绪论》十八:“《老》、《列》、《庄》三子:《老》虽道其所道,而最精深;《庄子》亦超妙;《列子》较浅。”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同时她想他是着眼在更精深更切实的处所了;眼前的愁烦是蜕化期间应有的苦闷。”词语解释:磨研 拼音:mó yán
细磨。亦指磨研至损。 五代 齐己 《谢人墨》诗:“只应真典誥,消得苦磨研。”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磨研清且厉,玉瑟鸣风牖。”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李廷珪墨》:“若用一分,先以水依分数渍一宿,然后磨研,乃不伤研。”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题二世琅琊台石刻诗》:“岂有鬼神护,得免列缺鞭。良由选石精,岁月无磨研。”
用石磨研碎。迷信传说阴司惩治恶鬼的一种酷刑。《醒世姻缘传》第六九回:“若是甚么上刀山,下苦海、碓擣、磨研的恶趣,当真就像那亡过的人在那里受苦一般,哭声震地,好不悽惨!”词语解释:钻研 拼音:zuān yán
(1).深入研究。《后汉书·郑玄传》:“其勗求君子之道,钻研勿替,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金 白贲 《客有求观予孝经传者感而赋诗》:“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跋涉经险阻,钻研閲寒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太史则钻揅经史,譔著裒然。”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他还非常爱用脑子,喜欢钻研问题。”
(2).指用心思虑,费尽心思。 明 陈所闻 《玉芙蓉·针》曲:“往常时刺鸳鸯费尽钻研。”《醒世恒言·陆五汉硬留合色鞋》:“﹝ 张藎 ﹞……惯在风月场中卖弄,烟花阵里钻研。”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爰採入軼事以传之,且以风彼鬚眉钻研钱孔,曾二嫗之不若者。”词语解释:穷研 拼音:qióng yán
深入研究。《陈书·江总传赞》:“至於九流、《七略》之书,名山石室之记, 汲郡 、 孔 堂之书,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穷研旨奥,遍探坎井。”词语解释:铁研 拼音:tiě yán
即铁砚。 清 杜濬 《归不得行》:“青毡铁研今何在,买薪卖到书与墨。”参见“ 铁砚 ”。
词语解释:铁砚 拼音:tiě yàn
铁铸的砚台。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晋武帝 ﹞即於御前赐青铁砚。此铁是 于闐国 所出,献而铸为砚也。”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将棘围守暖,把铁砚磨穿。” 胡怀琛 《宝剑篇》:“曷去化铁砚,静默而宁康。”参见“ 磨穿铁砚 ”。词语解释:几研 拼音:jǐ yán
见“ 几砚 ”。
词语解释:几砚 拼音:jǐ yàn
亦作“ 几研 ”。 几案和砚台。 宋 苏轼 《雨中过舒教授》诗:“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 宋 陆游 《砚湖》诗:“帖成龙蛇走,诗出雷雨壮。从今几砚旁,一扫蟾蜍样。” 元 虞集 《题张希孟凝云石》诗:“几研袭清润,文章互絪緼。”词语解释:墨研 拼音:mò yán
指笔砚文具。 宋 梅尧臣 《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安能事墨研,欲效前人述。”词语解释:冻研 拼音:dòng yán
冻砚。 宋 唐庚 《夜坐感怀》诗:“破窗灯焰走,冻研笔锋迟。”词语解释:摩研 拼音:mó yán
切磋研究。《后汉书·苏竟传》:“走昔以摩研编削之才,与国师公从事出入,校定祕书,窃自依依,末由自远。”词语解释:高研 拼音:gāo yán
谓精心探求。《云笈七籤》卷十二:“烧香接手玉华前,共入太室璇璣门,高研恬惔道之园。”词语解释:瓦研 拼音:wǎ yán
见“ 瓦砚 ”。
词语解释:瓦砚 拼音:wǎ yàn
亦作“ 瓦研 ”。 以古宫殿瓦制作的砚。 汉 未央宫 、 魏 铜雀台 等诸殿瓦,瓦身如半筒,厚一寸弱,背平可研墨, 唐 宋 以来人取以为砚。亦指陶制的砚。《新唐书·地理志二》:“ 虢州 弘农郡 ……土贡:絁、瓦砚、麝、地骨皮、梨。” 宋 欧阳修 《砚谱》:“ 青州 潍州 石末研,皆瓦砚也。”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李廷珪墨》:“予一日至 英国府 中,见勋卫留 冯损之 作字,出 建安 瓦研、御府长毫雉花笔。” 清 朱栋 《砚小史·古砖古瓦》:“瓦砚与澄泥石末类也,而甚不同。石末诸品起后世;瓦则自 魏 而 汉 而 周 ,歷年甚久。”词语解释:沈研 拼音:shěn yán
亦作“沉研”。 深入研究。 晋 郭璞 《〈尔雅〉序》:“ 璞 不揆檮昧,少而习焉。沉研钻极二九载矣。”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我虽不敏,粗达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颇亦沉研,得其趣矣。”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宫恕堂》:“万卷恣沉研,奥义劚株橛。”词语解释:水研 拼音:shuǐ yán
见“ 水砚 ”。
词语解释:水砚 拼音:shuǐ yàn
亦作“ 水研 ”。 指贮水的砚。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鍪甲也,水砚者城池也。” 晋 王羲之 《笔势论·创临章》:“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兵甲也,水研者城池也。”词语解释:石研 拼音:shí yán
见“ 石砚 ”。
词语解释:石砚 拼音:shí yàn
亦作“ 石研 ”。 石制的砚台。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谢赐石砚等启》:“奉勅赐石砚及法书五卷,天旨又以臣书小进,更使勤习。”《南齐书·王慈传》:“年八岁,外祖 宋 太宰 江夏王 义恭 迎至内斋,施寳物恣听所取, 慈 取素琴石研, 义恭 善之。” 唐 杜甫 《石研》诗:“奉使 三峡 中,长啸得石研。” 唐 刘禹锡 《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端州 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词语解释:红丝研 拼音:hóng sī yán
见“ 红丝砚 ”。
词语解释:红丝砚 拼音:hóng sī yàn
亦作“ 红丝研 ”。 我国出产的一种名砚。用 山东省 青州市 所产的红丝石琢制而成。 宋 杜绾 《云林石谱·红丝石》:“ 青州 益都县 红丝石产土中,其质赤黄,红纹如刷丝,縈绕石面而稍輭,扣之无声。琢为研,颇发墨。但石质燥渴,须先饮以水,久乃可用。” 宋 晁冲之 《以承宴墨赠僧法一》诗:“银钩洒落桃花笺,牙床磨试红丝研。”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那 香君 呵!手捧着红丝砚,花烛下索诗篇。” 清 龚自珍 《惜分钗》词:“明窗掩,重帘软,炉香自炙红丝砚。”词语解释:研研 拼音:yán yán
扬扬自得貌。《晋书·沮渠蒙逊载记》:“ 蒙逊 闻 刘裕 灭 姚泓 ,怒甚。门下校郎 刘祥 言事于 蒙逊 , 蒙逊 曰:‘汝闻 刘裕 入关,敢研研然也!’遂杀之。”《魏书》本传作“妍妍”。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施宜生》:“ 绍兴 庚辰, 亮 谋南犯,先遣 宜生 为贺正使,凭狐倨慢,意气研研。”词语解释:攻研 拼音:gōng yán
切磋探讨。 唐 王建 《送于丹移家洺州》诗:“《诗》《礼》不外学,兄弟相攻研。”词语解释:究研 拼音:jiū yán
犹研究。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五回:“般般学业非常盛,男和女竞胜求精日究研,所以人人能自活,独立精神似火燃。” 梁启超 《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儿之学说》三:“首尾相应,盛水不漏,以其义太閎远,不适吾国人今日之究研。”词语解释:鏊研 拼音:ào yán
见“ 鏊砚 ”。
词语解释:鏊砚 拼音:ào yàn
亦作“ 鏊研 ”。词语解释:焚研 拼音:fén yán
亦作“ 焚砚 ”。 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焚其砚,不复写作。《晋书·陆机传》:“ 机 天才秀逸,辞藻宏丽, 张华 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 云 尝与书曰:‘ 君苗 见兄文,輒欲烧其笔砚。’”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开元寺楼看雨联句》:“接思强挥毫,窥词几焚研。” 明 张煌言 《陈文生〈未焚草〉序》:“凡经倡和,都令焚砚。”参见“ 烧砚 ”。
词语解释:烧砚 拼音:shāo yàn
(1).以火烤煨石砚或烧制陶砚。亦指煨过的石砚或烧制的陶砚。参阅 宋 米芾 《砚史》。
(2).谓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烧其砚,不复写作。《晋书·陆机传》:“ 君苗 见兄文,輒欲烧其笔砚。”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弃笔;未见 陆机 之文,久同烧砚。”词语解释:烧研 拼音:shāo yán
烧制过的砚。研,同“ 砚 ”。 唐 李洞 《迁村居》诗之二:“远客传烧研,幽禽看衲衣。”参见“ 烧砚 ”。
烧焙后细磨成粉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蜀葵》:“捣烂涂火疮,烧研傅金疮。”
词语解释:烧砚 拼音:shāo yàn
(1).以火烤煨石砚或烧制陶砚。亦指煨过的石砚或烧制的陶砚。参阅 宋 米芾 《砚史》。
(2).谓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烧其砚,不复写作。《晋书·陆机传》:“ 君苗 见兄文,輒欲烧其笔砚。” 北周 庾信 《谢滕王集序启》:“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弃笔;未见 陆机 之文,久同烧砚。”词语解释:耽研 拼音:dān yán
专心研究。《宋史·律历志三》:“臣耽研既久,引证尤明。”词语解释:讨研 拼音:tǎo yán
探讨钻研。 唐 赵宗儒 《顺宗皇帝哀册文》:“深工八体,尤洞三玄,秉志乐善,鋭思讨研。” 宋 金履祥 《祭王立斋先生文》:“云胡一疾,荏苒三年,右缓左弱,不废讨研。”词语解释:调研 拼音:diào yán
调查研究。 周恩来 《我的修养要则》:“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词语解释:凤池研 拼音:fèng chí yán
见“ 凤池 ”。
词语解释:凤池 拼音:fèng chí
(1).即凤凰池。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珮多清响。” 唐 刘知几 《史通·史官建置》:“暨皇家之建国也,乃别置史馆,通籍禁门, 西京 则与鸞渚为邻, 东都 则与 凤池 相接。” 清 孙枝蔚 《汪舟次赴赣榆教谕任去后寄怀》诗之二:“凤池与乌臺,旦夕谓可至。”参见“ 凤凰池 ”。
(2).古琴底有二孔,上孔曰龙池,下孔曰凤池。 王谟 辑《世本·作篇》:“ 伏羲氏 削桐为琴……龙池八寸通八风,凤池四寸象四时。”
(3).砚的一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砚之形製……曰凤池。” 宋 范纂 《端溪砚谱》:“ 宣和 初,御府降样造形,若风字,如凤池样,但平低耳。”亦作“ 凤池研 ”。 宋 米芾 《画史·唐画》:“古书画皆圜,盖有助于器。 晋 唐 皆凤池研,中心如瓦凹,故曰研瓦。”
词语解释:凤凰池 拼音:fèng huáng chí
(1).禁苑中池沼。 魏 晋 南北朝 时设中书省于禁苑,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称中书省为“凤凰池”。《晋书·荀勗传》:“ 勗 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及失之,甚罔罔悵悵。或有贺之者, 勗 曰:‘夺我凤凰池,诸君贺我邪!’” 南朝 梁 范云 《古意赠王中书》诗:“摄官青琐闥,遥望凤凰池。”
(2). 唐 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多以“凤凰池”指宰相职位。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五驱龙虎节,一入凤凰池。”《冷庐杂识·进士归班》引 宋 危稹 《妇叹》诗:“记得 萧郎 登第时,谓言即入凤凰池。”
(3).池水的美称。 唐 李绅 《忆春日曲江宴后许至芙蓉园》诗:“香径草中迴玉勒,凤凰池畔泛金樽。”亦指仙池。 宋 王禹偁 《罗思纯鹤毙为四韵吊之》:“埋瘞肯同鸚鵡塚,飞鸣不到凤凰池。”
(4).砚名。 宋 米芾 《砚史·样品》:“余尝以紫石作之,有上圆下方,於圆纯上刊两窍置笔者,有如凤字两足者,独此甚多,所谓凤凰池也。”词语解释:贡研 拼音:gòng yán
见“ 贡砚 ”。
词语解释:贡砚 拼音:gòng yàn
亦作“ 贡研 ”。 充作贡品的砚台。 明 高濂 《遵生八笺·燕闲清赏·论研》:“古有端石贡砚无眼,其细腻发墨,青色光润,此必下巖石也。想贡砚在 宋 ,官司取多,不暇裁取眼耳。贵在发墨,何取於眼!”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宋研》:“此 宋 贡研也,乃 端溪 旧玩,岂易得哉!”词语解释:讯研 拼音:xùn yán
审问追究。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并由巡警道拿获匪党九名,正在讯研。”词语解释:蚌研 拼音:bàng yán
蚌形砚。《南史·庾易传》:“ 安西 长史 袁彖 钦其风,赠以鹿角书格、蚌盘、蚌研、白象牙笔。”按,《增补类腋·物部下·砚》、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四》皆引作“蜯砚”。词语解释:髹研 拼音:xiū yán
漆砚。漆和沙相混制成的砚台。 宋 杨万里 有《谢丁端叔直阁惠永嘉髹研句容香鬲》诗。词语解释:鱼研 拼音:yú yán
见“ 鱼砚 ”。
词语解释:鱼砚 拼音:yú yàn
亦作“ 鱼研 ”。 指形制像鱼的砚台。 南朝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七:“ 蒋道支 於水侧见一浮查,取为研,製形象鱼,有道家符讖及纸,皆内鱼研中,常以自随,二十餘年。忽失之,梦人云:‘吾暂游 湘水 ,过 湘君庙 ,为二妃所留;今復还,可於水际见寻也。’ 道支 詰旦至水侧,见罾者得一鲤鱼,买剖之,得先时符讖及纸,方悟是所梦人弃之。俄而雷雨,屋上有五色气,直上入云。后人有过 湘君庙 ,见此鱼研在二妃侧。” 南朝 梁 庾元威 《论书》:“ 宗炳 又造画《瑞应图》,千古卓絶, 王元长 颇加增定,乃有 虞舜 獬廌、 周穆 狻猊、 汉武 神凤、 卫君 舞鹤、五城九井、螺杯鱼砚、金縢玉英、玄圭朱草等,凡二百一十物。”词语解释:铜研 拼音:tóng yán
见“ 铜雀砚 ”。
词语解释:铜雀砚 拼音:tóng què yàn
从 三国 魏 铜雀台 遗址掘取古瓦研制的砚台。后遂为砚台的美称。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悄书斋树阴满窗,铜雀砚墨花轻漾。”亦省称“ 铜研 ”、“ 铜砚 ”。《北史·齐纪中·显祖文宣帝》:“四月,夜,禾生於 魏帝 铜研,旦长数寸,有穗。” 元 倪瓒 《走笔次陶蓬韵送叶参谋归金华》:“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词语解释:鹅研 拼音:é yán
鹅状的砚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弟 香亭 过 赣 ,公寄我鹅研一方。”词语解释:鹆研 拼音:yù yán
有鸲鹆眼的砚台。 清 叶大壮 《雪狮儿·俶玉夜归属和》词:“莫写得、牢愁盈掬。山窗独。鵒研薄冰敲玉。”词语解释:钩研 拼音:gōu yán
深入研究。 清 曾国藩 《书学案识后》:“ 惠定宇 、 戴东原 之流,鉤研詁训,本 河间献王 实事求是之旨,薄 宋 贤为空疏。” 清 王先谦 《〈续古文辞类纂〉序》:“厥后鸿生鉅儒,逞志浩博,鉤研训詁。”词语解释:涵星研 拼音:hán xīng yán
砚名。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龙尾溪研不畏尘垢》:“涵星研, 龙尾溪 石,‘风’字样,下有二足,琢之甚薄。”词语解释:潜研 拼音:qián yán
专心钻研。 清 曾国藩 《唐确慎公墓志铭》:“公潜研性道,宗尚 洛 闽 诸贤。”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文体递变,字之用亦多,世无好学深思之士,悉心潜研,对之昏瞀,其苦实甚。”词语解释:探研 拼音:tàn yán
探讨研究。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既摈在人外,则亦卑贱自安,不復讲求政事,探研文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东晋 玄学家探研佛理,比 西晋 更为普遍和深入。”词语解释:枯研 拼音:kū yán
干涸的砚池。 金 元好问 《东湖次及之韵》:“竹溪花岛要君诗,醉墨几番枯研滴。”词语解释:枷研 拼音:jiā yán
以重枷压研犯人之颈。词语解释:洮研 拼音:táo yán
见“ 洮砚 ”。
词语解释:洮砚 拼音:táo yàn
亦作“ 洮研 ”。 古砚名。采 甘肃省 洮河 中的绿石制成。词语解释:月研 拼音:yuè yán
见“ 月砚 ”。
词语解释:月砚 拼音:yuè yàn
亦作“ 月研 ”。 砚名。 宋 陶穀 《清异录·文用》:“ 开平 二年,赐宰相 张文蔚 、 杨涉 、 薛貽 寳相枝各二十,龙鳞月砚各一……龙鳞,石纹似之;月砚,形象之, 歙 产也。” 宋 赵希鹄 《洞天清录集·古砚辨》:“ 歙溪 龙尾 旧坑色淡青黑,湛如秋水,竝无纹,以水溼之,微似紫,乾则否,细润如玉,发墨如泛油,竝无声……此亦是卵石,故难得,大者极不过四五寸,多作月研,就其材也。”词语解释:科研 拼音:kē yán
科学研究的简称。 艾芜 《谈文艺刊物》:“他们农忙之后,科研之余,写的文艺作品,就有更多发表的园地了。”词语解释:助研 拼音:zhù yán
助理研究员的简称。《文汇信息报》1984.9.1:“由于初级人员缺少,致使不少四、五十岁的助研、工程师在实验中不得不自己推钢瓶、搬蒸馏水、洗烧杯或忙于其他事务性工作,在人才使用上造成了莫大的浪费。”词语解释:覃研 拼音:qín yán
钻研;深入研究。 宋 叶适 《〈东溪先生集〉序》:“一以溪山云月为家宅,笔墨简策为性情。常覃研竟日夜。”《明史·儒林传一·王应电》:“覃研十数载,先求圣人之心,溯斯礼之源。”词语解释:同笔研 拼音:tóng bǐ yán
见“ 同笔砚 ”。词语解释:吟研 拼音:yín yán
吟诵玩味。《梁书·王筠传》:“﹝ 筠 又尝为诗呈 约 ,即报书云:﹞‘思力所该,一至乎此,叹服吟研,周流忘念。’”词语解释:副研 拼音:fù yán
副研究员的简称。词语解释:熟研 拼音:shú yán
细细研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醴酪》:“打取杏仁,以汤脱去黄皮熟研,以水和之,绢滤取汁,汁唯淳浓便美。”《云笈七籤》卷六八:“出金砂於鉢中,和硫黄熟研,却入於鼎中固济。”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十:“作米粉法:大瓮中多著冷水以浸米……熟研以水沃搅之,接取白汁,绢袋滤著别瓮中。”词语解释:眈研 拼音:dān yán
潜心钻研。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世外之人,趁此良辰,尚眈研典籍,我辈身列黌宫,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何必多此跋涉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