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反码 拼音:fǎn mǎ
计算机中表示二进制数的一种方法。左边第一位为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正数的反码与原码一样,负数的反码,其数值部分按原码的每位求反,即将原码中的“0”变为“1”,而将“1”变成“0”。如-1010,可表示为:10101。词语解释:草码 拼音:cǎo mǎ
一种表示数目的符号。详“ 苏州码子 ”。
词语解释:苏州码子 拼音:sū zhōu mǎ zǐ
1.原为苏州人表示数目的符号,后通行于全国。从一到十依次写做〡、〢、〣、〤、〥、亠、〧、〨、〩、。用于旧式帐簿,也叫草码。词语解释:腿码 拼音:tuǐ mǎ
犹腿脡。《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三子块头大,腿码长,走在前头,一本正经的。”词语解释:译码 拼音:yì mǎ
把编成电码的电报从电码转换成普通语言词语解释:价码 拼音:jià mǎ
价格,价目。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五:“他算计,他跑路,他交涉,他假装着急,而狠心的不放价码。” 萧红 《马伯乐》:“比方哪位买了件新东西,他就愿意估一个价码。”词语解释:代码 拼音:dài mǎ
用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在数据处理中,用符号形式来表示数据和程序,并需被处理机或计算机识别。在通信中,表示数据信号的一种规约,以进行组合、传送、处理和接收。词语解释:货码 拼音:huò mǎ
商品价码。 茅盾 《林家铺子》三:“ 林先生 便咬一下嘴唇,决定明天无论如何要把货码提高,要把次等货标上头等货的价格。” 茅盾 《子夜》十六:“厂里出一件货,照货码我可以抽千分之十为厂房机器生财的折旧。”词语解释:页码 拼音:yè mǎ
书籍每一页面上标明次第的数目字。用以统计书籍的面数,便于读者检索。 蒋子龙 《机电局长的一天》四:“这一段没头没尾,页码是二二七。”词语解释:起码 拼音:qǐ mǎ
(1).至少;最低限度。《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官小不要,起码亦是一位观察。”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 秦瘦鸥 《秋海棠》一:“﹝ 张掌柜 ﹞只向着比他起码高大出一倍的 袁师长 不住的作揖。”
(2).起算。 鲁迅 《书信集·致陈烟桥》:“因为印刷厂以五百本起码,即使只印一百,印费也要作五百本算。”词语解释:邮政编码 拼音:yóu zhèng biān mǎ
一种用来识别每一个邮政投递区的、包括若干个数字或字母的代码词语解释:逼码 拼音:bī mǎ
子弹。 陈春生 《庚戌广州新军举义记·党人之被害》:“据供此次起事,实为革党从中主动,以为军中所存逼码可用,不料全为操演空壳码。”词语解释:底码 拼音:dǐ mǎ
(1).旧中国商业和银钱业中习用语。在商业中,指商品的最低售价,即商品成本加最低限度利润而定的价格。在银钱业中,指规定的最低限度的放款利息额。
(2).指基本情况。如:他们通过调查研究,摸到了一些疾病的底码。词语解释:铅码 拼音:qiān mǎ
太平军军中口语。即枪炮子弹。因子弹多用铅制弹头,而弹体圆如砝码,故名。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妖魔或装红粉铅码,埋藏地下。” 清 张德坚 《贼情汇纂·伪军制下》:“枪礮子改称铅码,火药改称红粉。”词语解释:针码 拼音:zhēn mǎ
缝纫时针与针之间宽度
这棉袄针码儿缝得太稀词语解释:余码 拼音:yú mǎ
在把十进制数位转换成二进制数位过程中,十进制数位中的多余码词语解释:层层加码 拼音:céng céng jiā mǎ
谓逐级增加任务和逐级提出各种要求等。如:任务要明确,省以下各级不得层层加码。词语解释:注码 拼音:zhù mǎ
赌注的数目。码,筹码。《醒世缘弹词》卷二:“起先不过打牌消遣,后来竟其推起牌九来了,注码越推越大,赌的人越聚越多。”词语解释:捏码 拼音:niē mǎ
谓买卖双方以捏手表示数字进行讨价还价。 赵树理 《三里湾·回驴》:“这时候,给 丁未 的驴当卖主的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 李林虎 正和他对着袖口捏码,小孩摇着头说:‘不卖!不卖!’”亦称“ 捏码子 ”。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五章:“ 渭原县 和 西安市 来的粮客,却到处蹲下去和牙家捏码子。”词语解释:法码 拼音:fǎ mǎ
即砝码。 艾青 《大西洋》诗:“生命是不值钱的,在他们的天平上,一个法码,就得要用一千页的写满人名的本子才能保持平衡。”参见“ 砝码 ”。
词语解释:砝码 拼音:fǎ mǎ
见“ 砝马 ”。词语解释:密电码 拼音:mì diàn mǎ
秘密电码。京剧《红灯记》第四场:“那个跳车人是共产党的交通员,他身上带有一份极其重要的密电码。” 陈原 《社会语言学》八·七:“一切密电码也都属于这样一类符号,这是非语言符号,但它起着在特定语境下语言所不能起的作用。”词语解释:戏码 拼音:xì mǎ
戏曲演出的节目。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戏码相当的硬,倒第三是 文若霞 的《奇双会》,压轴是 招弟 的《红鸾禧》,大轴是名角会串《大溪皇庄》。” 阿英 《津平日记选·一九四九年七月九日》:“在楼下酒柜,开会讨论 怀仁堂 戏码,并宴请 梅兰芳 、 周信芳 …… 袁世海 等。”词语解释:密码 拼音:mì mǎ
(1).特别编制的秘密电码。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以区别于“明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二回:“便亲自起了个一百多字的电稿,用他自己私家的密码译了出来,送到电局,打给他胞弟 惠禄 。”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五章五:“不过我还可以保证,他们一定会把密码电报大大地改编过一道。”
(2).引申指隐密的信息。 王蒙 《春之声》:“春天的旋律,生活的密码,这是非常珍贵的。”词语解释:尺码 拼音:chǐ mǎ
(1).指尺寸的长短大小。 丁玲 《从夜晚到天亮》:“正是那个,衣连着裤,米色和蓝色,旁边也是的,那尺码小点,这更合身。”
(2).标准。如:这两件事性质不同,怎能用同一个尺码来量?词语解释:数码 拼音:shù mǎ
(1).表示数目的文字或号码。
(2).数目;数量。如:这次进货的数码比以前大得多。词语解释:明码 拼音:míng mǎ
(1).公开通用的电码(区别于“密码”)。如:这个电报可以用明码发出。
(2).商业上指标明价格。如:明码售货。词语解释:暗码 拼音:àn mǎ
在约定的人或团体中使用的特别编定的号码。词语解释:筹码 拼音:chóu mǎ
见“ 筹马 ”。
词语解释:筹马 拼音:chóu mǎ
亦作“ 筹码 ”。
(1).古代投壶计算胜负之具。《礼记·少仪》“不擢马” 唐 孔颖达 疏:“投壶立筹为马……每一胜輒立一马,至三马而成胜。”
(2).博局以物计胜负亦沿称“筹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既散局,各计筹马, 王 负欠颇多。”
(3).用以比喻取决胜负的标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夜半筹马定,明明无差池。”
(4).旧时称货币或能够代替货币的票据。 茅盾 《多角关系》五:“‘什么!金条押不出现银子!’二老板跳起来叫着。‘可不是!筹码不够,你有什么法子?’” 欧阳予倩 《小英姑娘》:“我又不是赌钱的筹码,让你们搬来搬去赌输赢。”
(5).筹子。 巴金 《家》十四:“有时候他们也拿了筹码在临湖的 晚香楼 上掷着玩,他们喜欢掷‘狮子筹’,因为它是比较复杂而有趣。”词语解释:简码 拼音:jiǎn mǎ
一种代码,其唯一的目的是缩短消息,而不是减少其内容词语解释:解码 拼音:jiě mǎ
把数码还原成它所代表的内容;把信号转换成它所代表的信息词语解释:号码 拼音:hào mǎ
(1).旧时我国用以记数的符号。一至九数,各以〡〢〣〤〥亠〧〨〩来表示。但号码的由来甚久,字形或有变异,如 宋 司马光 《潜虚·体图》所载即有不同。
(2).以数字编列次第的号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取过籤筒来摇了几摇,摇出一根籤来,看了号码。” 茅盾 《搬的喜剧》:“她并没知道 黄先生 工作处的电话号码。”词语解释:加码 拼音:jiā mǎ
旧指交易者于已买或已卖之后,再增加其购买额或出售额。因市场中俗称数量、数目为码子,故称增加交易额为加码。今多指提高数量指标。词语解释:编码 拼音:biān mǎ
将某种信息用规定的一组代码来表示的过程。在电子计算机中将指令和数字实行编码后,就适合于计算机上进行运算和操作。在遥控系统和通信系统中,采用编码步骤可提高传送信号的效率和可靠性。亦指编成的数码。如:邮政编码。词语解释:电码 拼音:diàn mǎ
打电报时候所用的符号。传送汉字电报时,一般采用四位数字代表一个汉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打听得今年米价甚是便宜,我便译好了电码,亲自到电报局去,打电报给 上海 管德泉 。”词语解释:砝码 拼音:fǎ mǎ
见“ 砝马 ”。
词语解释:砝马 拼音:fǎ mǎ
亦作“ 砝码 ”。
(1).在天平、磅秤上用作重量标准的物体。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这是租簿,这是文券,这是收兑的天平,出入俱是一样,并没有第二副砝马。”
(2).比喻事物的关键或标准。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章:“我 马某 ,干过钱庄,开过当铺,在那买卖行里泡了半辈子,总算把这发财的砝码摸准了。”词语解释:电话号码 拼音:diàn huà hào mǎ
电话管理部门为电话机设定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