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首字词组
矾山矾头矾红矾水矾山水矾仔矾法 
矾书矾楼矾石矾粉矾土矾课  

词语解释:矾山  拼音:fán shān
(1). 宋 代士大夫暑月宴客,堆明矾于盘中,置席上以像冰雪,称为“矾山”。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一:“ 乾道 六年闰五月二十五日晚, 叶梦锡 侍郎 衡 招饮,案间设矾山数盆,望之如雪。”
(2).山名。在 安徽省 庐江县 。
词语解释:矾书  拼音:fán shū
用明矾水写的保密书信。其字水干无迹,湿时方显。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正月》:“ 曹辅 至 兴仁 ,守臣徽猷阁待制 赣县 曾楙 詰之, 辅 乃裂衣襟出御笔蜡封,乃枢密院矾书,以遗 楙 。”《金史·宣宗纪上》:“ 太原府 宣抚使 乌古论礼 ,遣人间道齎矾书,至京师告急。”
词语解释:矾头  拼音:fán tóu
(1).山水画中山顶的小石堆。形如矾石,故名。 宋 米芾 《画史·唐画》:“ 巨然 少年多作矾头,老年平淡趣高。” 元 汤垕 《古今画鉴·唐画》:“ 董元 山水……水墨矾头,疏林远树,平远幽深。”
(2).指类似画中矾石的山石。 明 徐渭 《七里滩》诗:“浅水矾头蘸几堆,青涎齿缝破生梅。”
词语解释:矾楼  拼音:fán lóu
北宋 汴京 酒楼名。在 东华门 外 景明坊 ,又名 白矾楼 。因商人曾于此鬻矾,故名。 宋 刘子翚 《汴京纪事》诗之十七:“ 梁园 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 矾楼 。”
词语解释:矾红  拼音:fán hóng
绛矾的别名。参见 明 李明珍 《本草纲目·石四·绿矾》
词语解释:矾石  拼音:fán shí
一种矿物。呈透明状结晶体。有白、青、黄、黑、绛五种,白色者俗称明矾。《神农本草经》卷三:“矾石,味酸寒,无毒,主寒热洩痢……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山海经·西山经》“ 女牀之山 ……其阴多石湼” 晋 郭璞 注:“即矾石也。 楚 人名为湼石, 秦 名为羽湼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四·矾石》﹝集解﹞引 苏颂 曰:“矾石初生皆石也,采得烧碎煎炼,乃成矾也。”
词语解释:矾水  拼音:fán shuǐ
(1).见“ 矾山水 ”。
(2).溶明矾的水。
词语解释:矾山水  拼音:fán shān shuǐ
称农历六月中旬的 黄河 水。 唐 韩偓 《水衡记》:“ 黄河 正月水名凌解水……六月水名矾山水。”《宋史·河渠志一》:“朔野之地,深山穷谷,固阴沍寒,冰坚晚泮,逮乎盛夏,消释方尽,而沃荡山石,水带矾腥,併流于 河 。故六月中旬后,谓之矾山水。”亦省作“ 矾水 ”。《宋史·河渠志五》:“自 庆历 八年后,大水七至,方其盛时,游波有平堤者。今 河 流安顺三年矣,设復矾水暴涨,则 河 身乃在牐口之上。”
词语解释:矾粉  拼音:fán fěn
脱胶的明矾粉末。 明 徐渭 《答唐府公》:“伏蒙钧命作书,缘纸多矾粉,深恐浮糨拒墨,益显掘陋,敬更纸书呈。”
词语解释:矾山水  拼音:fán shān shuǐ
称农历六月中旬的 黄河 水。 唐 韩偓 《水衡记》:“ 黄河 正月水名凌解水……六月水名矾山水。”《宋史·河渠志一》:“朔野之地,深山穷谷,固阴沍寒,冰坚晚泮,逮乎盛夏,消释方尽,而沃荡山石,水带矾腥,併流于 河 。故六月中旬后,谓之矾山水。”亦省作“ 矾水 ”。《宋史·河渠志五》:“自 庆历 八年后,大水七至,方其盛时,游波有平堤者。今 河 流安顺三年矣,设復矾水暴涨,则 河 身乃在牐口之上。”
词语解释:矾土  拼音:fán tǔ
铝的氧化物Al&-{2}O&-{3},在自然界以刚玉和水合形式存在,通常由各种形式的铝土矿制得,主要用作金属铝的来源、磨料和耐火材料、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以及吸附剂(如用于干燥气体和液体以及色谱法中)
词语解释:矾仔  拼音:fán zǎi
厕所
词语解释:矾课  拼音:fán kè
矾税。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管榷》:“自时以来,兵籍既众,他费稍稍亦滋,錮利之法始急,於是言矾课则 刘熙古 ,深茶禁则 樊若水 。”
词语解释:矾法  拼音:fán fǎ
宋 代明矾生产运销的法规。《宋史·食货志下七》:“知 庆州 王广渊 言:‘ 河东 ,矾为利源之最,请 河东 、 京东 、 河北 、 陕西 别立矾法,专置提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