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旱上声 [sǎn sàn,散布][动词][音旱。《集韵》性急也。][音管。悹悹,无依也。][dǎn][详注1][详注2]


注1:酇 《广韵》《正韵》作管切《韵会》祖管切,音纂。《集韵》聚也。《周礼·地官·遂人》四里为酇,五酇为鄙。又《礼·乐记》缀兆。《注》缀,谓酇舞者之位也。又《奔丧》乃为位。《注》位有酇列之处。
注2:棵 音緩。《廣韻》斷木也。《類篇》一曰新蒸束。
共14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长短绠短简短脩短英雄气短取长弃短买不短诉长道短
日短智短气短穷短赌长较短话长说短诋短说长道短
短短侵短褊短凶短贫短人穷志短较长絜短道长论短
修短续短盖短幸短诃短问长问短谢短道长争短
用短偏短浅短屈短谗短送长送短谮短争长竞短
护短思短补短揭短讪短蹑短十指有长短争长论短
非短阴短行短阙短论长说短陋短匾短非长是短
一短见短折短汲短论长道短镦短说长话短亏短
世短理短蔽短缺短节短凡短说长论短霸短
覆短寻短话长短罢短取长补短乏短说长说短面长面短

词语解释:长短  拼音:cháng duǎn
(1).长和短。指距离、时间。《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名曰 石夷 ,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 晋 向秀 《难嵇叔夜〈养生论〉》:“若性命以巧拙为长短,则圣人穷理尽性,宜享遐期;而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 周 、 孔 ,上获百年,下者七十,岂復疏于导养邪?顾天命有限,非物所加耳。”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夫良知之於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於方圆长短也。” 巴金 《秋》二九:“它一扬一顿,甚至声音的长短,都像是合着节拍的。”
(2).偏指长或长度。《齐民要术·薕》引 汉 杨孚 《异物志》:“薕实虽名三薕,或有五六。长短四五寸。” 宋 苏轼 《私试策问》之四:“古者坐於席,故籩豆之长短、簠簋之高下,适与人均。”《水浒传》第二四回:“便将出那綾绸绢缎来,妇人将尺量了长短,裁得完备,便缝起来。”
(3).长处和短处。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二》:“人各有长短,子欲学我亦不能,吾欲效子亦败矣。”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窃以为事无全利,亦无全害;人有所长,亦有所短。要在权利害之多寡,酌长短之所宜,委任责成,庶克有济。” 清 唐甄 《潜书·讲学》:“此长短明蔽,人各有其一二,皆可以相资。”
(4).偏指长处、正确之处。《汉书·张汤传》:“有郎功高不调,自言, 安世 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絶不许。”
(5).偏指短处、错误之处。《史记·酷吏列传》:“﹝ 寧成 ﹞致产数千金,为任侠,持吏长短,出从数十骑。其使民威重於郡守。”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 宋 苏轼 《上皇帝书》:“上有监司伺其过失,下有吏民持其长短,未及按问,而差替之命已下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方尔止》:“ 刘贡父 平生未尝议人长短,有不韙,必面折之。”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而议论邻居的长短,都是婆婆妈妈的恶习。”
(6).犹关系、牵涉。 萧红 《牛车上》:“人们说是‘告示,告示’,可是告的什么?我也不懂那一套……‘告示’倒知道是官家的事情,与我们做小民的有什么长短!”
(7).高和下,优和劣。《北史·独孤罗传》:“诸弟见 罗 少长贫贱,每轻侮,不以兄礼事之。然性长者,亦不与诸弟校竞长短。后由是重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故世号士大夫风操,而家门颇有不同,所见互称长短,然其阡陌亦自可知。”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那么,你只好和我较个长短!”
(8).攻讦;责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郗虑 持节策命公为 魏公 ”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郗虑 ﹞遂与 融 互相长短,以至不睦。公( 曹操 )以书和解之。”《北史·虞庆则传》:“﹝ 虞庆则 与 杨素 ﹞遂互相长短。” 元 徐阳辉 《有情痴》:“好文章中不得时人目,开着口随他长短,捏着笔一任批驳。”
(9).情由;情况。《三国演义》第四九回:“ 徐盛 从 江 内去, 丁奉 从旱路去,都到 南屏山 七星坛 前,休问长短,拿住 诸葛亮 ,便行斩首,将首级来请功。”《金瓶梅词话》第三八回:“老婆见他汉子来家,满心欢喜,一面接了行李,与他拂了尘土,问他长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这一回,你一来,他准是看上你啦,老是跟我打听你的长短。”
(10).指死亡等意外变故。《儒林外史》第五回:“我死了值得甚么!大娘若有些长短,他爷少不得又娶个大娘。”《红楼梦》第十一回:“可是呢!好箇孩子,要有箇长短,岂不叫人疼死!” 巴金 《秋》四一:“万一我有什么长短,婆,妈,请你们好好地看待 孙少奶 。”
(11).犹反正、终究。 隋 崔仲方 《夜作巫山》诗:“若为教月夜,长短听猿声。” 宋 陆游 《后春愁曲》:“世间万事元悠悠,此身长短归山丘。” 金 萧贡 《读火山莹禅师卷》诗:“长短都归一梦中,身前身后两无穷。”
(12).指长短术。《史记·酷吏列传》:“ 边通 ,学长短,刚暴彊人也,官再至 济南 相。”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长短术兴於 六国 时。行长入短,其语隐谬,用相激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暨 战国 争雄,辩士云踊,从横参谋,长短角势。”
(13).指长短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薛逢》:“ 逢 天资本高,学力亦赡,故不甚苦思。豪逸之态,长短皆卒然而成,未免失浅露俗。” 明 何景明 《〈王右丞诗集〉序》:“顾集中长短混列,欲考体制以求作者之意,实烦简閲。乃略加编定,稍用己意去取之。”参见“ 长短句 ”。
词语解释:长短句  拼音:cháng duǎn jù
(1).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 清 汪森 《〈词综〉序》:“自有诗而长短句即寓焉,《南风之操》《五子之歌》是已。”参见“ 长短歌 ”。
(2).词曲的别称。词曲的句子,长短不一,因调而异,故称。《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长短句》引 宋 蔡絛 《西清诗话》:“ 南唐 后主 ,围城中作长短句,未就而城破。”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长短句》:“ 魏 、 晋 、 唐 郊庙歌辞多四字为句, 唐 曲在者如《柳枝》《竹枝》《欸乃》皆七字,不知当时歌唱用何为调也。 张华 表曰:‘ 汉 氏所用文句长短不齐。’则今人以歌曲为长短句者,本 张华 所陈也。”
词语解释:长短歌  拼音:cháng duǎn gē
指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 唐 戴叔伦 《寄万德躬故居》诗:“何时醉把黄花酒,听尔南征长短歌。”参见“ 长短句 ”。
词语解释:日短  拼音:rì duǎn
(1).白天最短的一天。指冬至日。《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孔 传:“日短,冬至之日。”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尧典》曰:‘日短星昴。’今乃日短星东壁,此皆随岁差移也。”
(2).白天短。 晋 陆云 《九愍·考志》:“景弥脩而日短,时愈促而夜长。” 唐 杜甫 《公安县怀古》诗:“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词语解释:短短  拼音:duǎn duǎn
极短的。例如:理发师把他的头发剪得短短的。
被认为是极短的;尤指似乎是短暂的。例如:只需等待短短的一个月。
词语解释:修短  拼音:xiū duǎn
(1).长短。指物的长度。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此为丝线既经於銓衡,布帛已歷於丈尺,徐乃説其斤两之轻重,端匹之修短。”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故窊隆异等,修短殊姿,皆禀之自然,得诸造化。”
(2).长短。指人的寿命。《汉书·谷永传》:“加以功德有厚薄,期质有修短,时世有中季,天道有盛衰。” 唐 杜甫 《寄薛三郎中据》:“余今委修短,岂得恨命屯。”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梦神》:“念修短荣枯皆已定,要成仁取义,鸿毛视死何轻。”
(3).长短。长处与短处。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指玷修短,评论美丑。”
词语解释:用短  拼音:yòng duǎn
(1).运用其所短。《晋书·刘讷传》:“ 周弘武 巧於用短, 杜方叔 拙於用长。” 宋 陆游 《小圃独酌》诗:“自笑邇来能用短,只将独醉作生涯。”
(2).使用短武器。《管子·兵法》“教其手以长短之利” 唐 尹知章 注:“长兵短兵,各有所利。远用长,近用短也。”
词语解释:护短  拼音:hù duǎn
为缺点或过失辩护。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诸虚名之道士,既善为誑诈以欺学者,又多护短匿愚,耻於不知。”《宋史·王显传》:“ 显 或失误,护短终不肯改,上每面戒之。”《水浒传》第四回:“首座道:‘长老只是护短,我等只得从他。不諫不是,諫他不从,便了。’”《醒世姻缘传》第九九回:“原係儿女亲家,因儿女夫妇不和,各家的大人彼此护短。” 欧阳山 《三家巷》四:“ 周杨氏 也没法替他护短。”
词语解释:非短  拼音:fēi duǎn
过失;短处。《三国志·吴志·阚泽传》:“性谦恭篤慎,宫府小吏,呼召对问,皆为抗礼。人有非短,口未尝及。”
词语解释:一短  拼音:yī duǎn
一个短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子敬 ﹞后虽劝吾借 玄德 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鹊巢避风,雉去恶政,乃是鸟之一长,狐疑鼬豫,可谓兽之一短也。”
词语解释:世短  拼音:shì duǎn
人生短促。 汉 班固 《幽通赋》:“道脩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词语解释:覆短  拼音:fù duǎn
护短,掩盖缺点或错误。《明史·王应熊传》:“ 应熊 强愎自张,纵横为习,小才足覆短,小辨足济贪。”
词语解释:绠短  拼音:gěng duǎn
见“ 綆短汲深 ”。
词语解释:绠短汲深  拼音:gěng duǎn jí shēn
用短绳系器汲取深井的水。比喻浅学不足以悟深理。《庄子·至乐》:“昔者 管子 有言……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多以“綆短汲深”为力小任重、不能胜任的谦词。 唐 颜真卿 《〈干禄字书〉序》:“綆短汲深,诚未达於涯涘;歧路多惑,庶有归於适从。” 清 纳兰性德 《与韩元少书》:“才单力弱,綆短汲深。”亦省作“ 綆短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然綆短者衔渴,足疲者輟涂,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才疎耳。”
词语解释:智短  拼音:zhì duǎn
智虑短浅;见识浅薄。《吕氏春秋·骄恣》:“智短则不知化,不知化者举自危。”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二:“道长苦智短,责重困才轻。”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也是我一时智短,将他赚到荒村,撞见两个不识姓名男子,一声嚷道:‘浪浪乾坤,怎敢行凶撒泼,擅自勒死平民!’吓得我丢了绳索,放开脚步飞奔。”
词语解释:侵短  拼音:qīn duǎn
冒犯非难。《新唐书·陈夷行传》:“而 杨嗣復 、 李珏 相次辅政, 夷行 介特,雅不与合,每议论天子前,往往语相侵短。 夷行 不能堪,輒引疾求去。”
词语解释:续短  拼音:xù duǎn
(1).把本来应该是短的东西续之使长。比喻违逆事物本性,劳而无益。《管子·七法》:“不明于象,而欲论材审用,犹絶长以为短,续短以为长。” 尹知章 注:“鹤脛非所断,鳧脛非所续也。”
(2).补不足。《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
词语解释:偏短  拼音:piān duǎn
缺陷;不足。《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词语解释:思短  拼音:sī duǎn
(1).省己之不足。 唐太宗 《金镜》:“闇主护短而永愚,明主思短而长善。”
(2).才思短浅。 元 郑元祐 《送诗僧珩书记》诗:“我老於诗苦思短,援笔欲下仍嚬呻。”
词语解释:阴短  拼音:yīn duǎn
阴私和短处。《魏书·宋弁传》:“然好言人之阴短,高门大族意所不便者, 弁 因毁之;至於旧族沦滞,人非可忘者,又申达之。”
词语解释:见短  拼音:jiàn duǎn
见识短浅。《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他媳妇见短,不见尚书家来接,只道丈夫説谎。”
暴露短处。《史记·李斯列传》:“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於大臣,非所以示神明於天下也。”《汉书·娄敬传》:“上使 刘敬 復往使 匈奴 ,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胔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
词语解释:理短  拼音:lǐ duǎn
理亏;理由不足。《文献通考·经籍五》:“盖 文公 每捨序以言诗,则变风诸篇,祗见其理短而词哇。” 欧阳山 《苦斗》六六:“倘若这当儿咱们办粮赈济,那正显得咱们理短心虚。”
词语解释:寻短  拼音:xún duǎn
寻短见。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月光底下, 老孙头 耽心 杜善人 寻短撞树,小心望着三人走过那棵榆树,见没有事,才转回屋里。”
词语解释:简短  拼音:jiǎn duǎn
内容简单,言词不长。 阿英 《高尔基和中国济难会》:“我们的党即使有这一材料,也是不容易保存下来的,很可能只剩下我写的这几行简短的记录了。”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现在你拟几个简短的报告,作为拟发而未发的报告底稿,保存起来。”
词语解释:气短  拼音:qì duǎn
(1).呼吸短促。《红楼梦》第一○五回:“老太太也苏醒了,又哭的气短神昏,躺在炕上。”
(2).志气沮丧。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鸣剑》:“不由人色赧赧替羞代愧,冷冰冰气短心灰,懒洋洋欲高弹鋏归来未。”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十四章:“俺们老家有句话:有穷人,没有穷山。庄稼毁了,再来一茬!只要人不气短就中。”
词语解释:褊短  拼音:biǎn duǎn
(1).心地、见识等狭隘短浅。 汉 徐干 《中论·智行》:“夫以 召公 怀圣之资而犹若此乎!末业之士苟失一行而智略褊短,亦可惧矣。”参见“ 褊浅 ”。
(2).贫乏。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 南都 方言……人之贫乏曰褊短。”
词语解释:褊浅  拼音:biǎn qiǎn
(1).心地、见识等狭隘短浅。《楚辞·九辩》:“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明史·耿定向传》:“ 高拱 执政, 定向 尝讥其褊浅无大臣度, 拱 嗛之。” 清 孙枝蔚 《次赠周建西韵贺令侄子常生第三子时子常见借欧阳全集》:“我才褊浅无佳思,直写 欧 诗计颇得。”
(2).土地、水流等狭窄浅薄。 唐 元稹 《遣兴》诗之四:“託根在褊浅,因依泥滓生。” 唐 元稹 《分水岭》诗:“褊浅无所用,奔波奚所营?”
词语解释:盖短  拼音:gài duǎn
掩盖不足之处。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琵琶》之可法者原多,请举所长以盖短。”
词语解释:浅短  拼音:qiǎn duǎn
(1).浅陋,狭窄肤浅。《汉书·孔光传》:“臣 光 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数术浅短,不足可翫。” 宋 李纲 《乞罢尚书左仆射第一札子》:“以臣智识浅短,议论迂濶,深恐不足以仰副陛下委任责成之意。” 巴金 《家》二九:“他们以他们的幼稚的经验和浅短的眼光看出了前面的一线光明。”
(2).轻微。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因乃喜 海北 香……时时择其高胜,爇一炷,其香味浅短,乃更作。”
(3).谓时间短暂。《元典章·吏部六·书吏》:“月日通理,繫歷请俸,实役月日多者为优,浅短为劣。”
词语解释:补短  拼音:bǔ duǎn
(1).补不足。《孟子·滕文公上》:“今 滕 絶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2).补救缺失。《史记·乐书序》:“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词语解释:行短  拼音:xíng duǎn
行为卑鄙。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三折:“您行短,俺见长,姓 刘 的家私着姓 刘 的当。女儿也不索便怨爹娘!”《水浒传》第六回:“本待把你众人杀了,显得我 梁山泊 行短。”
词语解释:折短  拼音:shé duǎn
夭折。
词语解释:蔽短  拼音:bì duǎn
弊病,缺点。《汉书·艺文志》:“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词语解释:话长短  拼音:huà cháng duǎn
谈家常;发议论。 元 袁桷 《越船行》:“当时却解傍朱门,醉眼看天话长短。”
词语解释:脩短  拼音:xiū duǎn
(1).长短。指物的长度。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緑波,襛纤得衷,脩短合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鎔裁》:“夫美锦製衣,脩短有度。”
(2).长短。指人的寿命。《周书·武帝纪下》:“人肖形天地,稟质五常,脩短之期,莫非命也。” 宋 陈亮 《庶弟昭甫墓志铭》:“无乃汝既知之,而命之脩短非汝之所能自制乎!”
(3).长短。指长处与短处。《淮南子·脩务训》:“人性各有所脩短,若鱼之跃,若鹊之駮,此自然者,不可损益。”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鲁公 好知人,每语其人脩短,大略多验。”
词语解释:穷短  拼音:qióng duǎn
短缺,谓理由不足。《〈公羊传〉序》“其势虽问不得不广” 唐 徐彦 疏:“遂恐己説穷短,不得不广引外文,望成己説。”
词语解释:凶短  拼音:xiōng duǎn
见“ 凶短折 ”。
词语解释:凶短折  拼音:xiōng duǎn shé
夭折;早死。《书·洪范》:“六极,一曰凶短折。” 孔颖达 疏:“ 郑玄 以为凶短折皆是夭枉之名,未齔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常风伤物,故其极凶短折也。伤人曰凶,禽兽曰短,屮木曰折。一曰,凶,夭也;兄丧弟曰短,父丧子曰折。”亦省作“ 凶短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足而出於背,下奸上之象也。犹不能自解,发疾暴死,又凶短之极也。”
词语解释:幸短  拼音:xìng duǎn
薄幸,无情义。 元 杨讷 《二郎神·怨别》曲:“记伊家幸短,枉着人烦烦恼恼。怏怏归来入绣幕,相薄情镇日魂消。”
词语解释:屈短  拼音:qū duǎn
短而直。《史记·天官书》:“白虹屈短。”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短而直。”
词语解释:揭短  拼音:jiē duǎn
揭露短处。《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你打人休打脸,駡人休揭短。” 柳青 《土地的儿子》四:“ 胡秃子 这一下把 李老三 顶得一声也不响了,只好用眼睛向乡长和我求援。对手却开始盛气凌人地尽情揭短了。”
词语解释:阙短  拼音:quē duǎn
(1).缺陷,毛病。《百喻经·人效王眼瞤喻》:“﹝世人﹞不解 如来 法王为众生故,种种方便,现其闕短。或闻其法,见有字句不正,便生讥毁,效其不是。”
(2).短缺;缺乏。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闕短,指日亲晨飱。携持令名归,自足貽家尊。” 钱仲联 集释引 王元启 曰:“闕短,犹空乏,言无可以奉亲者。”
词语解释:汲短  拼音:jí duǎn
见“ 汲深綆短 ”。
词语解释:汲深绠短  拼音:jí shēn gěng duǎn
谓井深而吊绳短。语本《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后以“汲深綆短”喻力不胜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东莱阳县官民交战事馀闻》:“ 东省 幅员广阔,政务殷繁,臣才识庸闇,实有汲深綆短之虞。”亦省作“ 汲短 ”。 林景行 《斋中读书》诗之一:“钩沉时未能,汲短每见絀。”
词语解释:缺短  拼音:quē duǎn
不足。 宋 苏轼 《密州宋国博以诗见纪在郡杂咏次韵答之》:“斲窗谁赴捄,袖手良优裕。山城辱吾继,缺短烦遮护。”
词语解释:罢短  拼音:bà duǎn
矮小。《周礼·夏官·司弓矢》“庳矢”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庳矢读为人罢短之罢。”
词语解释:英雄气短  拼音:yīng xióng qì duǎn
宋 人 苏丕 ,有高行,少应礼部试不中,拂衣去,曰:“此中最易短英雄之气”。后以“英雄气短”谓才识之士因遭遇困厄或迷恋于爱情而意志消沉。 清 王韬 《淞滨琐语·金玉蟾》:“生欷歔曰:‘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倘过此以往,好事多磨,拚一死以殉知己。’” 朱道南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红四师奔向海陆丰》:“为了革命的利益,早死晚死还不是一样。我们绝不能像 楚霸王 那样英雄气短!”
词语解释:赌长较短  拼音:dǔ cháng jiào duǎn
谓比优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若止与《南西厢》赌长较短,则犹恐屑而不屑。”
词语解释:贫短  拼音:pín duǎn
贫穷短缺。《法苑珠林》卷一一○引《阿育王经》:“汝今从他借衣而著,忽復失去;我家贫短,以何备偿?” 宋 郑刚中 《论白契疏》:“买产之家,类非贫短。”
词语解释:诃短  拼音:hē duǎn
谓诃责诋毁。《新唐书·吕才传》:“ 才 於持议儒而不俚,以经谊推处其验术,诸家共訶短之。”
词语解释:谗短  拼音:chán duǎn
以谗言攻人之短。《新唐书·陆贽传》:“ 延龄 揣帝意薄,谗短百绪,帝遂发怒,欲诛 贄 。”
词语解释:讪短  拼音:shàn duǎn
讪谤指责。 鲁迅 《集外集拾遗·〈游仙窟〉序言》:“ 开元 初,御史 李全交 劾 鷟 讪短时政,贬 岭 南。”
词语解释:论长说短  拼音:lùn cháng shuō duǎn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课论长説短,欲诉无门:讨束脩指东话西,要归不得。” 梁启超 《论今日各国待中国之善法》:“则分疆画界之时,此多彼寡,论长説短,岂能无争。”亦作“ 论长道短 ”、“ 论短道长 ”。《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欧阳山 《苦斗》四二:“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道长起来。”
词语解释:论长道短  拼音:lùn cháng dào duǎn
见“ 论长説短 ”。
词语解释:论长说短  拼音:lùn cháng shuō duǎn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课论长説短,欲诉无门:讨束脩指东话西,要归不得。” 梁启超 《论今日各国待中国之善法》:“则分疆画界之时,此多彼寡,论长説短,岂能无争。”亦作“ 论长道短 ”、“ 论短道长 ”。《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欧阳山 《苦斗》四二:“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道长起来。”
词语解释:节短  拼音:jié duǎn
修辞的一种节缩形式。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七篇:“节短这种形式,现在用得很广泛,清楚明白、简洁有力的例子很多。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常节为‘马列主义’,‘人民代表大会’常节为‘人大’等。”《光明日报》1984、3、19:“我接触到的第一个‘数字节短短语’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应该说,这个短语言简意赅……‘节短’不是不可以,但要合理。”
词语解释:取长补短  拼音:qǔ cháng bǔ duǎn
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今 滕 絶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 曹禺 《王昭君》第三幕:“我看最体面的事莫过于把 汉 家好的东西送过去,把 匈奴 好的东西传回来;取长补短,使两家百姓欢乐富足,这就是我们的体面。”
词语解释:取长弃短  拼音:qǔ cháng qì duǎn
吸取长处抛弃短处。《资治通鉴·周安王二十五年》:“ 子思 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持此为心,遂不觉生平底里,和盘托出,併前人已传之书,亦为取长弃短,别出瑕瑜,使人知所从违而不为诵读所误。”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十二)》:“他生于那时,当然没有现代的见解,取长弃短,只要那‘斗志’能鼓动青年战士的心,就尽够了。”
词语解释:话长说短  拼音:huà cháng shuō duǎn
评论他人的好坏是非。《何典》第五回:“起初还恐怕 雌鬼 要话长説短,遮遮掩掩的瞒着他。”
词语解释:人穷志短  拼音:rén qióng zhì duǎn
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当我落拓的时候,也不知受尽多少人欺侮;我摆了那个摊,有些居然自命是读书人的,也三三两两常来戏辱。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杨朔 《红石山》:“人穷志短,爽性抹下脸,出去讨口饭吧!”
词语解释:问长问短  拼音:wèn cháng wèn duǎn
问这问那。多形容关切。《红楼梦》第三五回:“﹝ 宝玉 ﹞将人都支出去,然后又陪笑问长问短。”《官场现形记》第三七回:“ 湍制臺 问长问短,异常关切。”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谁的矛盾》:“他本不是百科全书,偏要当他百科全书,问长问短,问天问地。”
词语解释:送长送短  拼音:sòng cháng sòng duǎn
犹言送这送那。形容对人生活很关切,待人殷勤热情。《快心编三集》第三回:“﹝ 素玉 ﹞总不见丈夫进房,想人家新婚燕尔,何等花团锦簇,闹热风光!独我弄得无情无绪,虽则二娘日逐差人来看,送长送短,总属无益。”
词语解释:蹑短  拼音:niè duǎn
谓处于不足的境遇。指贫苦。 宋 曾巩 《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昃持钱,无告糴之所,况於躡短素困之人乎?” 章炳麟 《訄书·通法》:“乃父子氐首,奴事富人,躳率妻帑,为之服役,故富者席餘而日炽,贫者躡短而岁踧。”
词语解释:陋短  拼音:lòu duǎn
矮小。《新唐书·吉顼传》:“ 懿宗 陋短俯僂, 頊 严语侵之,无所容假。”
词语解释:镦短  拼音:dūn duǎn
施压力于加热了的铁棒的一端,把它锻粗锻短(如用锤击)
词语解释:凡短  拼音:fán duǎn
谓才能平庸,见识短浅。《晋书·陆玩传》:“臣实凡短,风操不立,阶缘嘉会,便蕃荣显,遂总括宪臺,豫闻政道。”
词语解释:乏短  拼音:fá duǎn
欠缺。《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尔今远使,虑有乏短;今我造作五百欢喜丸,用为资粮。”
词语解释:买不短  拼音:mǎi bù duǎn
方言。要买的东西不短缺。《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到了那个地方儿,吃喝穿戴,什么都买不短。”
词语解释:诋短  拼音:dǐ duǎn
毁谤攻讦。 宋 罗泌 《路史·禅通纪·栗陆氏》:“ 王嘉 争 董贤 以死, 何武 谋 王莽 以死,死忠也,乃曰‘区区以一簣障江河,用没其身’。 嘉 武 身乎将相,可以区区自处哉?故非圣人而率肆詆短,鲜有不害名教者。”
词语解释:较长絜短  拼音:jiào cháng xié duǎn
见“ 较短絜长 ”。
词语解释:较短絜长  拼音:jiào duǎn xié cháng
谓比较高低。 清 蒋恩 《兵灾纪略》:“当斯时也,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谁敢与之较短絜长哉?” 清 王韬 《变法自强下》:“师其所长而掩其所短,亦欲求立乎泰西诸大国之间,而与之较长絜短而无所馁也。”
词语解释:谢短  拼音:xiè duǎn
(1).列叙不足之处。
(2).避其所短。 章炳麟 《文学总略》:“必以儷辞为文,何缘《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
词语解释:谮短  拼音:zèn duǎn
诋毁指摘。《新唐书·皇后传上·玄宗王皇后》:“﹝ 后 ﹞久无子,而 武妃 稍有宠,后不平,显詆之。然抚下素有恩,终无肯譖短者。”
词语解释:十指有长短  拼音:shí zhǐ yǒu cháng duǎn
(1).十个手指长短不一。形容其作用灵巧。
(2).十个手指长短不一。比喻同出的子女各不相同。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诗:“莫以胡儿可羞耻,恩情亦各言其子;手中十指有长短,截之痛惜皆相似。”
词语解释:匾短  拼音:biǎn duǎn
谓缺少银钱。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这些时没人来,手头匾短,终日家閒邀邀的闷坐。”
词语解释:说长话短  拼音:shuō cháng huà duǎn
同“说长道短”。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数黑论黄雌 陆贾 ,説长话短女 随何 。”
词语解释:说长论短  拼音:shuō cháng lùn duǎn
同“说长道短”。 《黑籍冤魂》第十五回:“不想有个 上海 本地工头,来抢生意,终日跟着 仲勋 在烟馆上説长论短,替他开烟,与他会钞。”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他们三人占着一桌,仍是用斜眼远远地向我睨视,同时鬼鬼祟祟地说长论短。” 杨朔 《王禄小记》:“每逢见到我这个他称做‘喜欢评头品足的文人’,也爱说长论短,告诉我许多事情。”
词语解释:说长说短  拼音:shuō cháng shuō duǎn
同“说长道短”。 宋 叶□ 《爱日斋丛钞》卷三:“词语甚工,然犹説长説短,説人説我,未能尽畅抱膝之意也。”《红楼梦》第六十回:“ 赵姨娘 无法,只好同他三人出来,口内犹説长説短。”
词语解释:诉长道短  拼音:sù cháng dào duǎn
谓原原本本地向人诉说。 陈登科 《活人塘》三:“她躺在地下诉长道短的哭:‘我的亲人啊,伤心啊!’”
词语解释:说长道短  拼音:shuō cháng dào duǎn
(1). 汉 崔瑗 《座右铭》:“无道人之短,无説己之长。”后以“説长道短”指议论他人的好坏是非。 元 无名氏 《神奴儿》第一折:“俺倒不言语,他倒説长道短的。”《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起初儿子病重时,我原要另择日子。你便説长道短,生出许多话来,执意要那一日。” 刘绍棠 《芳草满天涯》:“那是外乡远处的习俗,到底还是要有个分寸,免得别人在背后说长道短。”
(2).谈说各种事情。《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自从 杜先生 一番品题之后,这些縉绅士大夫家筵席间,定要几个梨园中人,杂坐衣冠队中,説长道短,这个成何体统!” 草明 《乘风破浪》四:“ 刘进春 正想寻一个小孩子来散散心,便搂着了她,和她说长道短。”
词语解释:道长论短  拼音:dào cháng lùn duǎn
谓评论好坏是非。 丁玲 《三日杂记》:“车子转动的声音扰成了一片,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娃娃们跑来跳去,喊着妈,哄笑着,闹成一片。”亦作“ 道长争短 ”。 林如稷 《将过去》:“你近来怎么这样瘦,精神也像不好:意志消沉,从前爱闹爱道长争短,现在只是死呆呆不爱说话?”
词语解释:道长争短  拼音:dào cháng zhēng duǎn
见“ 道长论短 ”。
词语解释:道长论短  拼音:dào cháng lùn duǎn
谓评论好坏是非。 丁玲 《三日杂记》:“车子转动的声音扰成了一片,人们在周围道长论短,娃娃们跑来跳去,喊着妈,哄笑着,闹成一片。”亦作“ 道长争短 ”。 林如稷 《将过去》:“你近来怎么这样瘦,精神也像不好:意志消沉,从前爱闹爱道长争短,现在只是死呆呆不爱说话?”
词语解释:争长竞短  拼音:zhēng zhǎng jìng duǎn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宋 黄庭坚 《书寄祝有道》:“人家兄弟无不义者,盖因娶妇入门,异姓相聚,争长竞短,渐渍日闻,以至背戾,分门割户。”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但凡人家不和,皆起于妯娌争长竞短,分门各户。”《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只因 刘璞 病势愈重,恐防不妥,单要哄媳妇到了家里,便是买卖了。故此将错就错,更不争长竞短。”
词语解释:争长论短  拼音:zhēng zhǎng lùn duǎn
争论是非曲直;计较好坏
词语解释:非长是短  拼音:fēi cháng shì duǎn
犹指责、批评。 明 贾仲名 《萧淑兰》第四折:“离恨閒愁早填满,俺主人非长是短,谢兄嫂得团圞。”
词语解释:亏短  拼音:kuī duǎn
亏欠;短少。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定买办》:“一丝一粟,俱发现纹,照市价平买,并不赊取舖行,亏短价值。” 毛泽东 《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这是由于国民党军队在两年战争中虽然被歼、被俘和逃亡了大约三百零九万人(其中被歼、被俘为二百六十四万人),但在此期内又补充了约二百四十四万人,故亏短数尚只有六十五万人。”
词语解释:霸短  拼音:bà duǎn
犹护短。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计遣》:“这事不难,到其间不要霸短。”
词语解释:面长面短  拼音:miàn cháng miàn duǎn
指没有见过面的人的面庞形貌。《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连这小娘子面长面短,老身还不认得,如何应承得此事?”《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我女儿还不认得女婿的面长面短,却教他活活做孤孀不成?”
共14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