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矗矗高矗云矗橚矗骈矗攒矗离离矗矗直矗矗

词语解释:矗矗  拼音:chù chù
(1).高峻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深林巨木,崭巖嵾嵳。” 南朝 宋 谢灵运 《上留田行》:“循听一何矗矗。”《明史·外国传六·浡泥》:“矗矗高山,以镇王国。” 清 钱谦益 《王师二十四韵》:“丰碑并崇庙,矗矗夕阳西。” 康有为 《在桂林得佳石示桂中学者》诗:“桂山矗矗桂树直,神秀启闢必有先。”
(2).重迭貌。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诗:“鱼腥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 宋 司马光 《夏夜》诗:“溽暑鬱不开,矗矗云万叠。” 清 曹寅 《望雨谣》:“海云矗矗吹龙风,玄芝倐变金芙蓉。”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玳瑁报恩》:“ 熊 ( 熊元 )见鱼口中气矗矗成云,异之。”
词语解释:高矗  拼音:gāo chù
高高地耸立着。例如:高矗的摩天大楼。
词语解释:云矗  拼音:yún chù
(1).耸立的云。 唐 李绅 《泛五湖》诗:“风帆同巨壑,云矗成高岸。”
(2).高耸貌。 唐 王淮 《瑶台月赋》:“駢阶级以云矗,粲琼英之霄皎。” 唐 韦应物 《冰赋》:“粉壁云矗,象筵霜布。”《云笈七籤》卷八二:“登 翠华亭 ,见亘空丹槛云矗,内一人袒而寐。”
词语解释:橚矗  拼音:sù chù
竹、木长直貌。《文选·左思〈吴都赋〉》:“橚矗森萃,蓊茸萧瑟。” 李善 注:“橚矗,长直貌。” 南朝 梁 江淹 《灵邱竹赋》:“夹池水而檀欒,绕园塘而橚矗。” 南朝 梁 刘孝绰 《上虞乡亭观涛津渚学潘安仁河阳县诗》:“此城邻夏穴,橚矗茂筠篁。”
词语解释:骈矗  拼音:pián chù
并列矗立。 元 戴良 《送人赴广信军幕》诗:“冰溪渺森沉,玉山鬱駢矗。”
词语解释:攒矗  拼音:zǎn chù
簇聚高耸。 明 高攀龙 《三时记》:“至九峯书院,则 四挹 、 大王 、 铁板 、 玉女 、 妆镜 、 兜鍪 诸峯攒矗可爱。”
词语解释:离离矗矗  拼音:lí lí chù chù
浓密挺拔貌。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山艇子》:“竹节促而虬叶毨毨,如蝟毛,如松,如狗尾,离离矗矗,捎捩攒挤,若有所惊者。”
词语解释:直矗矗  拼音:zhí chù chù
笔直竖立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他拳头已经打出去了,一眼看见那女子背上明晃晃直矗矗的掖着把刀。”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大家向前走了一截,前面一处洼地上孤零零直矗矗地立着一根一人多高的黑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