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遐瞩眺瞩旁瞩盼瞩倾瞩惊瞩环瞩 
游瞩照瞩洞瞩顾瞩高瞩忧瞩电瞩 
远瞩宸瞩遥瞩凝瞩高瞻远瞩惊心骇瞩眷瞩 
瞻瞩延瞩向瞩轩瞩钦瞩咏瞩眸瞩 
下瞩俯瞩观瞩丽瞩天瞩览瞩  

词语解释:遐瞩  拼音:xiá zhǔ
远眺,远望。 唐 赵冬曦 《奉和张燕公早霁南楼》:“方曙躋南楼,凭轩肆遐瞩。” 明 袁宗道 《大别山记》:“ 晴川阁 踞其首, 方亭 踞其背,遐瞩远瞻,阁不如亭。” 沉宗畸 《题〈居庸秋望图〉》诗:“登高遐瞩一凭弔,凄凉寒戍悲笳音。”
词语解释:游瞩  拼音:yóu zhǔ
犹游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 于 性不喜游瞩,常独坐一室,而案头无书卷。”
犹游观。《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府内有山,因得游瞩,甚善也。然修饰太过,非示天下以俭。”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鞭马径相过,连朝奉游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清僧》:“我鬱无聊赖,欲往游瞩,宜即治任。”参见“ 游观 ”。
词语解释:游观  拼音:yóu guān
犹游览。《关尹子·六匕》:“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京师百司疲於应奉,而 高丽 人所至游观,伺察虚实,图写形胜,阴为 契丹 耳目。”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八佾四》:“想古宗庙,既无像主,又藏於寝,盖不禁人游观。” 郑逸梅 《黄岳渊莳菊的回忆》:“逢到重阳前后, 岳渊 往往邀些词人墨客和社会名流,到他园中,啖野蔬,饮村酒,尽一日游观之乐。”
供游览的楼台。《史记·李斯列传》:“治驰道,兴游观,以见主之得意。” 汉 扬雄 《羽猎赋》序:“游观侈靡,穷妙极丽。”
游逛观览。《荀子·君道》:“人主不能不有游观安燕之时,则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变焉。”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穷游观之娱,极畋渔之懽。” 宋 曾巩 《拟岘台记》:“州人士女,乐其安且治,而又得游观之美,亦将同其乐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桃花园》:“叙宾朋之觴咏,述士女之游观。”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五章:“其专门之学,则自农、工、商、矿凡百实验之事,莫不备具,以备学者游观。”
词语解释:远瞩  拼音:yuǎn zhǔ
远望。 南朝 梁简文帝 《登城》诗:“远瞩既濡翰,徒自劳心目。” 宋 曾巩 《山水屏》诗:“深堂得欹眠,高枕生远瞩。”
词语解释:瞻瞩  拼音:zhān zhǔ
(1).观看;注视;看视。《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之一》:“落日出前门,瞻瞩见 子度 。” 宋 江休复 《江邻几杂志》卷二:“ 孙奭 尚书侍经筵,上或左右瞻瞩,或足敲踏牀,则拱立不讲。以此 奭 每读书,则体貌益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齐天大圣》:“褐衣人曰:‘有一佳境,暂往瞻瞩,亦足破闷。’” 苏曼殊 《非梦记》:“生瞥见一青衣,面容动静,酷似 芸香 ,殷勤瞻瞩,问其名居,不告。”
(2).指眼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王子猷 诣 谢万 , 林公 先在座,瞻瞩甚高。”
词语解释:下瞩  拼音:xià zhǔ
俯视。《礼记·玉藻》“视下而听上” 唐 孔颖达 疏:“视高则傲,故下瞩也。”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 乐游 下瞩无远近,緑槐萍合不可芟。”
词语解释:眺瞩  拼音:tiào zhǔ
登高远望。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桓公 入 洛 ,过 淮 泗 ,践北境,与诸僚属登 平乘楼 ,眺瞩中原。” 南朝 梁 萧统 《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陶嘉月而熙游,藉芳草而眺瞩。”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上:“於城上眺瞩,见羣少年歌謡通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汪士秀》:“时望月东升,澄江如练。方眺瞩间,忽有五人自湖中出。”
词语解释:照瞩  拼音:zhào zhǔ
(1).辉耀。 唐 杜牧 《梁秀才言怀兼别示亦蒙见赠走笔依韵》:“照瞩三光政,生成四气仁。” 清 吴伟业 《咏拙政园山茶花》诗序:“内有寳珠山茶三四株,交柯合理,得势争高,每花时鉅丽鲜妍,纷披照瞩,为 江 南所仅见。”
(2).犹关照,施惠。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张时与福娘再会》:“ 福娘 虽未如花魅,然官司有筵会;非 福娘 不饮,而官司照瞩之者,有过於花魅。”
词语解释:宸瞩  拼音:chén zhǔ
谓帝王的注视、观赏。 唐 许敬宗 《奉和过慈恩寺应制》诗:“梵境留宸瞩,掞发丽天才。” 唐 徐彦伯 《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诗:“琼树留宸瞩,璇花入睿词。”
词语解释:延瞩
引颈瞩目
词语解释:俯瞩  拼音:fǔ zhǔ
从上往下看。 王公浦 《绿色的底层》:“漂浮在绿海波涛上的人儿,让他骄傲地俯瞩万物吧!”
词语解释:旁瞩  拼音:páng zhǔ
遍视。 宋 苏轼 《延和殿奏新乐赋》:“ 延英 旁瞩,念故老之不来; 讲武 前临,消羣慝之交构。”
词语解释:洞瞩  拼音:dòng zhǔ
明察。《明史·谭纶王崇古等传赞》:“书疏往復,洞瞩机要。” 傅尃 《变雅楼三十年诗徵序》:“明达乎事情,周知乎物类,洞瞩乎幽隐,而旁通乎民志。”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故今之所贵所望,在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洞瞩幽隐,评隲文明。弗与妄惑者同其是非。”
词语解释:遥瞩  拼音:yáo zhǔ
犹遥望。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五:“霜塘凋素枝,气爽深遥瞩。” 唐 柳宗元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探奇极遥瞩,穷妙閲清响。”
词语解释:向瞩  拼音:xiàng zhǔ
想望,仰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萧颖士》:“ 颖士 必谓非仙则神,虔心嚮瞩而已。”
词语解释:观瞩  拼音:guān zhǔ
观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明寺》:“士庶异之,咸来观瞩。”
词语解释:盼瞩  拼音:pàn zhǔ
流转的目光。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骄爱生盼瞩,声媚起朱脣。”
词语解释:顾瞩  拼音:gù zhǔ
顾视注目。《旧唐书·文苑传上·袁谊》:“门户须歷代人贤,名节风教,为衣冠顾瞩,始可称举,老夫是也。”
词语解释:凝瞩  拼音:níng zhǔ
注视。 茅盾 《三人行》二:“她抬起头来,无目的地凝瞩着窗外的天空。”
词语解释:轩瞩  拼音:xuān zhǔ
高瞻远瞩。 晋 桓玄 《鹤赋》:“擢高距以自抗,延脩颈以轩瞩。”
词语解释:丽瞩  拼音:lì zhǔ
犹美观。《宋书·隐逸传论》:“故知松山桂渚,非止素玩,碧涧清潭,翻成丽瞩。” 清 周亮工 《哭陈盘生》诗之三:“暇心开丽瞩,远致越前修。”
词语解释:倾瞩  拼音:qīng zhǔ
亦作“ 倾属 ”。
(1).注视。《宋书·郑鲜之传》:“﹝ 刘毅 ﹞先掷得雉, 高祖 甚不説,良久乃答之。四坐倾瞩,既掷,五子尽黑。”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待诏相笏》:“ 宋祁 补闕有盛名於世,搢绅之目无不倾属。”
(2).倾心向往。《隋书·观德王杨雄传》:“ 雄 宽容下士,朝野倾瞩。 高祖 恶其得众,阴忌之,不欲其典兵马。”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某伏观自 唐 至於本朝,贤者在下位,天下想望倾属,期至公相,声名烜赫,未有如阁下者。”
词语解释:高瞩  拼音:gāo zhǔ
犹高瞻。 县解 《驳法律新闻之论清廷立宪》:“夫寧无高瞩旷瞻,豫识其无足为道者。”
词语解释:高瞻远瞩  拼音:gāo zhān yuǎn zhǔ
形容眼光远大。 郑观应 《盛世危言·防边》:“善料敌者,亦必于事机之未露,兵衅之未开,高瞻远瞩,密访详稽,于彼国之一举一动,无不瞭然于心。” 茅盾 《子夜》三:“和 孙吉人 尚属初交,真看不出这个细长脖子的小脑袋里倒怀着那样高瞻远瞩的气魄。” 秦牧 《艺海拾贝·辩证规律在艺术创作上的运用》:“不能够高瞻远瞩,展望未来,壮大新生事物声势,灌输理想精神的艺术作品,就免不了陷于平凡以至庸俗。”
词语解释:钦瞩  拼音:qīn zhǔ
敬重属望。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维》:“ 维 风流藴藉,语言谐戏,大为诸贵之所钦瞩。”《新唐书·周墀传》:“ 墀 最为天子钦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区区无他意,止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实欲依赞三数年。”
词语解释:天瞩  拼音:tiān zhǔ
天子的垂爱关注。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去肃表乎时训,行庆动於天瞩。”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重让扬州表》:“写魂誓胆,庶留天瞩。”
词语解释:惊瞩  拼音:jīng zhǔ
犹惊视。 南朝 梁 王筠 《为王仪同莹初让表》:“思渥恩皆,昭奬必被,宠章爰降,朝野惊瞩。”
词语解释:忧瞩  拼音:yōu zhǔ
见“ 忧属 ”。
词语解释:忧属  拼音:yōu shǔ
亦作“ 忧瞩 ”。 忧国忧民的属望。 唐 陆贽 《虔王申光随蔡等州节度使制》:“底绥一方,庶允忧属。” 唐 白居易 《卢元辅杭州刺史制》:“籍尔登车,往分忧瞩,劳倈安辑,称朕意焉!”
词语解释:惊心骇瞩  拼音:jīng xīn hài zhǔ
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宋书·孔琳之传》:“降死之生,诚为轻法,然人情慎显而轻昧,忽远而惊近,是以盘盂有铭,韦弦作佩,况在小人,尤其所惑,或目所不覩,则忽而不戒,日陈于前,则惊心骇瞩。”
词语解释:咏瞩  拼音:yǒng zhǔ
吟咏顾盼。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 向席有不説色,欲使 羊 去。 羊 了不眄,唯脚委几上,咏瞩自若。”
词语解释:览瞩  拼音:lǎn zhǔ
犹眺望。 元 黄镇成 《石桥山》诗:“结屋栖白云,览瞩千峰遥。”
词语解释:环瞩  拼音:huán zhǔ
周密细致地观察。 唐 韦承庆 《灵台赋》:“弥性场而极览,溥情囿而环瞩。”
词语解释:电瞩  拼音:diàn zhǔ
古代敬词。犹明察。《随园诗话》卷三引 清 卢见曾 《生祭蒋萝村文》:“我闻 阎罗 ,即 包孝肃 :其家 庐州 ,僕曾为牧。牧不负神,神应电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升迁·四大禀启》:“仰冀渊涵,俯垂电瞩。”
词语解释:眷瞩  拼音:juàn zhǔ
亦作“睠瞩”。 见“ 眷属 ”。
词语解释:眷属  拼音:juàn shǔ
(1).家属;亲属。《南齐书·江斅传》:“ 江忠简 胤嗣所寄,唯 斅 一人,旁无眷属。” 唐 白居易 《自咏老身示诸家属》:“家居虽濩落,眷属幸团圆。”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一折:“母子二人,别无眷属。”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贱躯如常,眷属亦安健,可告慰。”
(2).指夫妻。《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璩秀娘 捨不得生眷属, 崔待詔 撇不脱鬼寃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有时并肩相爱怜,得成眷属都有缘。” 欧阳予倩 《馒头庵》第一场:“既然冤家路窄,何不使多情人成了眷属呢?”
(1).眷顾;属望。 宋 王安石 《谢手诏令视事表》:“以物役己,则神志有交战之劳;以道徇众,则事功无必成之望。恐上辜于眷属,诚窃幸于退藏。” 宋 李纲 《论宣抚职事札子》:“臣自视闕然,恐不足以仰承委付之意。至於不避烦黷,力祈罢免,而眷属之厚不容退避。”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木果异事》:“凡为人君者,其一言动,固自与造化密契,虽于草木之微,偶加眷瞩,而荣谢从之,若响应声。”
(2).顾盼;环视。 清 许承钦 《渡黄河》诗:“捨鞍復望楫,意绪如亡羊。睠瞩无匹儔,触怀多衋伤。”
词语解释:眸瞩  拼音:móu zhǔ
定睛注视。 清 毛祥麟 《对山馀墨·石珻》:“生见女俛首侧立,眸瞩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