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瞑目 拼音:míng mù
(1).闭上眼睛。《淮南子·缪称训》:“故行险者不得履绳,出林者不符直道,夜行瞑目而前其手,事有所至,而明有所害,人能贯冥冥入於昭昭,可与言至矣。”《晋书·隐逸传·杨轲》:“ 潁川 荀铺 ,好奇之士也,造而谈经, 軻 瞑目不答。”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钥必以鱼者,取其不瞑目,守夜之义。” 何其芳 《画梦录·丁令威》:“ 丁令威 瞑目微思,难道隐隐有一点失悔在深山中学仙吗?”
(2).谓死。《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欲令瞑目之日,无所復恨。”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前代之所贵,而吾之所行也,以此得罪,甘心瞑目。” 宋 司马光 《叙清河郡君》:“君性和柔敦实,自始嫁至于瞑目,未尝见其有忿懥之色,矫妄之言。”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至于我那个爸爸……在家乡从一种极轻微的疾病中便瞑目了。”词语解释:瞑眩 拼音:míng xuàn
(1).指用药后而产生的头晕目眩的强烈反应。《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 孔颖达 疏:“瞑眩者,令人愤闷之意也。” 宋 陆游 《排闷》诗:“又若哀其愚,救以药瞑眩。” 傅尃 《落日》诗之三:“良药医云须瞑眩,大雄佛以济慈悲。”
(2).泛指头晕目眩。《说郛》卷三一引 宋 无名氏《致虚杂俎》:“西域有兽如犬,含水噀马目,则马瞑眩欲死。”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萍》:“ 林 被酒瞑眩,极力支撑,竟不能敌。”词语解释:瞑坐 拼音:míng zuò
闭目静坐。《太平广记》卷十九引 唐 卢氏 《逸史·李林甫》:“﹝道士﹞遂却与 李公 出大门,復以竹杖授之,一如来时之状。入其宅,登堂,见身瞑坐於牀上。” 清 金农 《石淙院与禅人茶话》诗:“虚空同瞑坐,竪拂老汤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时秋穫方毕,家家屋上屋下,柴草皆满,茅檐秫篱,斯须四面皆烈焰,度不能出,与妻子瞑坐待死。”
坐着小睡。《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 将乐 杨时 初登进士第,闻 程顥 兄弟讲学,以师礼见 顥 于 潁昌 …… 顥 卒,又师事 颐 。 颐 偶瞑坐, 时 与 游酢 侍立不去。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词语解释:瞑色 拼音:míng sè
暮色。亦指昏暗的天色。 唐 李白 《菩萨蛮》词之二:“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清 申涵光 《雨》诗:“瞑色连天地,柴门处士家,茅茨歷风雨,鸡犬带泥沙。” 清 龚自珍 《纪游》诗:“侍儿各寻芳,自荐到扶掖,光景不少留,羣山媚瞑色。”词语解释:瞑想 拼音:míng xiǎng
默默思索;苦思。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咽下一口气,呆呆地看着炕榻后墙壁上挂的那幅寸楷的 朱伯庐 先生《治家格言》。他惘然沉入了瞑想。”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缘》:“我心中不暇听他们的谈话,只是对着了目前的光景而瞑想世间的‘缘’的奇妙:目前的良会的缘,是我所完成的。”词语解释:瞑瞑 拼音:míng míng
昏暗迷乱的样子。《文子·道原》:“古者民童蒙不知东西……行蹎蹎,视瞑瞑,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荀子·非十二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瞑瞑然。” 杨倞 注:“瞑瞑,视不审之貌。”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瞒瞒瞑瞑,谓耽於酒食,惛瞀迷乱之容也。”《淮南子·览冥训》:“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词语解释:瞑目蹲身
闭上眼睛,身体后蹲;起跳前的动作词语解释:瞑子里 拼音:míng zǐ lǐ
暗地里;暗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烧罢功德疏,百媚地 鶯鶯 不胜悲苦,似梨花带春雨。老夫人哀声不住。那 君瑞 醮臺儿旁立地不定,瞑子里归去。” 凌景埏 校注:“瞑子里,暗地里。这里有昏昏沉沉不自觉的意思。” 明 高明 《琵琶记·临妆感叹》:“瞑子里自寻思。妾意君情一旦如朝露。” 清 洪昇 《长生殿·觅魂》:“瞑子里出真元,抵多少梦游仙,俺则待踏破虚空,去访嬋娟。”词语解释:瞑光 拼音:míng guāng
夜色。 明 王世贞 《和徐荆州覆水歌》:“真珠错落瞑光破,老鮫无声泪潜堕。”词语解释:瞑士 拼音:míng shì
盲人。《吕氏春秋·知接》:“瞑士未尝照,故未尝见。”词语解释:瞑卧 拼音:míng wò
昏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兰》:“富翁止此女,甚珍惜之,能医者愿以千金酬报。 张 请视之,从翁入室,见女瞑卧;启其衾,抚其体,女昏不觉。”词语解释:瞑然 拼音:míng rán
(1).模模糊糊地。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班 出,瞑然,忽得还舟。”
(2).闭目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僧》:“﹝丐僧﹞忽出南城,卧道侧,如僵,三日不动。居民恐其饿死,貽累近郭,因集劝他徙,欲饭,饭之;欲钱,钱之。僧瞑然不应。”
(3).指默默地若有所思的样子。 曹禺 《原野》第二幕:“盲人睁大一双不见眸子的眼眶,凝望前面,瞑然不知思念什么。”词语解释:瞑眠 拼音:míng mián
晚上睡觉。 清 吴下阿蒙 《断袖篇·任怀仁》:“祚后宿息日,忽见有鬼至。朝、中、暮三时食,輒分以祭之……至瞑眠时亦云:‘来伴我宿。’”词语解释:瞑闻 拼音:míng wén
隐约听见。 唐 韩愈 《宿曾江口示侄湘》诗之一:“篙舟入其家,瞑闻屋中唏。”词语解释:瞑视 拼音:míng shì
凝神注视。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奴子 刘琪 畜一牛一犬。牛见犬輒触,犬见牛輒噬……后繫至两处,牛或闻犬声,皆昂首瞑视。”词语解释:瞑臣 拼音:míng chén
春秋 晋 盲乐师 师旷 的自称。《逸周书·太子晋》:“ 师旷 对曰:‘瞑臣无见,为人辩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闻易穷。王子汝将为天下宗乎!’” 孔晁 注:“ 师旷 , 晋 大夫,无目,故称瞑。”词语解释:瞑瞒 拼音:míng mán
贪爱;迷恋。语出《荀子·非十二子》:“酒食声色之中,则瞒瞒然,瞑瞑然。” 清 方苞 《答申谦居书》:“ 魏 晋 以后,姦僉污邪之人而诗赋为众所称者有矣,以彼瞑瞒於声色之中,而曲得其情状,亦所谓诚而形者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未几,瞑瞒于富贵利禄,而欲与素志调和,于是戊戌柄政,始有变法之议。”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乐事见前,瞑瞒眈溺,若忘餘事,是为乐受。”词语解释:瞑菜 拼音:míng cài
绰菜的别名。又名睡菜。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绰菜》:“绰菜,夏生於池沼间,叶类茨菰,根如藕条, 南海 人食之,云令人思睡,呼为瞑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四·睡菜》﹝释名﹞:“瞑菜,睡菜。”参见“ 睡菜 ”。
词语解释:睡菜 拼音:shuì cài
植物名。又称瞑菜。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睡菜睡莲》:“睡菜,一名瞑菜,叶类茨菰,根如藕。采根为盐菹,食之使人好睡。与五味草食之不睡名却睡草相背。”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睡莲》。词语解释:瞑眴 拼音:míng xuàn
昏乱貌。 汉 扬雄 《甘泉赋》:“仰矫首以高视兮,目瞑眴而亡见。”词语解释:瞑睫 拼音:míng jié
合目。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絶吭甦又咽,瞑睫倦微扬,裹褥移私第,霑胸进勺浆。”词语解释:瞑氛 拼音:míng fēn
夜色。 唐 苏味道 《咏霜》:“金祇暮律尽,玉女瞑氛归。”词语解释:瞑眩药 拼音:míng xuàn yào
语出《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后以“瞑眩药”指服后反应强烈的药。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譬犹一人之身,众病交攻,不求瞑眩之药,而求厥疾之瘳,不可得也。”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一本第三出:“倚危楼高峻,瞑眩药难痊。”词语解释:瞑截 拼音:míng jié
暗中截取。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苏若兰 迴文一锦,瞑截天孙,正索解人不可得。”词语解释:瞑思苦想 拼音:míng sī kǔ xiǎng
深沉地思索;尽力思索。《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瞑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干?--我能够猜得出。”词语解释:瞑拜 拼音:míng bài
闭目合掌行跪拜礼以示虔诚。 唐 白居易 《和送刘道士游天台》:“斋心謁 西母 ,瞑拜朝 东君 。”词语解释:瞑弓 拼音:míng gōng
弓名。《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 永昌 之西,野桑生石上,其林上屈,两向而下植,取以为弓,不筋漆而利,名曰瞑弓。”词语解释:瞑工 拼音:míng gōng
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