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目睹窥睹以快先睹记睹惨不忍睹回睹瞥睹 
亲睹遍睹耳闻目睹遥睹洞睹视若无睹玄睹 
逆睹预睹耳闻不如目睹面面相睹有目共睹觇睹目不忍睹 
观睹前睹习睹植睹有目无睹见睹  
瞻睹阿睹面不厮睹探睹望睹熟视无睹  

词语解释:目睹  拼音:mù dǔ
亦作“ 目覩 ”。 亲眼看到。《后汉书·刘根传》:“促召之,使太守目覩,尔乃为明。”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里濑》诗:“目覩 严子瀨 ,想属 任公 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先祖母曾取视之,先母时尚幼,亦在旁目睹。” 巴金 《〈家〉后记》:“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
词语解释:亲睹  拼音:qīn dǔ
亦作“ 亲睹 ”。 亲自看见。《孔子家语·弟子行》:“凡此诸子, 赐 之所亲覩者也。”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 始皇 与之语及天地初开之时,了如亲睹。” 晋 潘尼 《释奠颂》序:“ 尼 昔忝礼官,尝闻俎豆,今厕末列,亲覩盛美。”
词语解释:逆睹  拼音:nì dǔ
亦作“ 逆睹 ”。 预知;预见。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明 徐渭 《策》:“辟如舟人已逆睹安流之在前,县水激湍,祗寻丈耳;致死命於寻丈,则坐享其安流,人孰不竭力以为之哉!” 明 王琼 《双溪杂记》:“后来之变故无形,非愚臣之所能逆覩。” 吴中弼 《上海罢市救亡史》:“利害得失,尚难逆睹。”
词语解释:观睹  拼音:guān dǔ
亦作“ 观睹 ”。 观看。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开善寺》:“ 丑多 亡日,像自然金色,光照四隣。一里之内,咸闻香气,僧俗长幼,皆来观覩。”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又明年徙 会稽 ,路出於 杭 , 杭 民竞相观睹。” 宋 黄庭坚 《次韵时进叔二十六韵》:“舍前花木深,春物丽观覩。”
词语解释:瞻睹  拼音:zhān dǔ
亦作“ 瞻覩 ”。 观看;看见。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若此,则安可以昧陋不肖之 稹 ,继居九丞相、二名卿之后乎?俛仰瞻睹,如遭大宾。”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 天寳 中, 兴庆池 上小龙尝出游宫垣南沟,水中蜿蜒,奇状靡不瞻覩。”《旧唐书·良吏传上·韦景骏》:“咸对曰:‘此间长宿传説,县中廨宇、学堂、馆舍、隄桥,并是明公遗迹。将谓古人,不意亲得瞻覩,不觉欣恋倍於常也。’”
词语解释:窥睹  拼音:kuī dǔ
观看;观察。 陈去病 《论戏剧之有益》:“苟一窥覩乎其情状,接触乎其笑啼哀乐,离合悲欢,则尠不情为之动,心为之移。”
词语解释:遍睹  拼音:biàn dǔ
普遍见到;观览周遍。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乎?” 宋 吕祖谦 《卧游录》:“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
词语解释:预睹  拼音:yù dǔ
预见。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大士天眼所照,预覩未来,摩掌之明,夙鉴时祸。”参见“ 预见 ”。
词语解释:前睹  拼音:qián dǔ
(1).谓见前世之事,以为借鉴。 汉 扬雄 《解难》:“ 孔子 作《春秋》,几君子之前覩。”
(2).犹预见。 汉 班固 《白虎通·圣人》:“圣人所以能独见前覩与神通精者,盖皆天所生也。”
词语解释:阿睹  拼音:ā dǔ
这,这个。 元 杨瑀 《山居新话》:“ 王衍 以铜钱为阿睹物, 顾长康 画神,指眼为阿睹中,二説於理未通。今北方人凡指此物,皆曰阿的,即阿睹之説明矣。”参见“ 阿堵 ”。
词语解释:阿堵  拼音:ē dǔ
(1). 六朝 人口语。犹这,这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殷中军 见佛经云,理亦应阿堵上。”《晋书·文苑传·顾恺之》:“ 愷之 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闕少於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金 李献能 《二老雪行图》诗之二:“抱琴衝雪又衝风,二老风流阿堵中。” 清 唐孙华 《题眼医何藏之小照》诗:“囊底神鍼谁所付,妙用正在阿堵中。”
(2).指钱。《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正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任是亲儿女,还随阿堵移。” 清 郁植 《悲歌》:“吾曹意气耻阿堵,挥斥黄金贱如土。” 朱执信 《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犹是横目两足,犹是耳聪目明,独以缺此区区阿堵故不得有此权利,吾不知其何理也。”参见“ 阿堵物 ”。
词语解释:阿堵物  拼音:ē dǔ wù
(1).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王夷甫 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遶牀不得行。 夷甫 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后遂以“阿堵物”指钱。 宋 张耒 《和无咎》之二:“爱酒苦无阿堵物,寻春那有主人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雨钱》:“顷之,入室取用,则满室阿堵物,皆为乌有,惟母钱十餘枚,寥寥尚在。”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五章:“一人如是,则众人结习所成之国,亦以此阿堵物为最大之功用,此有国者所以常齗齗也。”
(2).犹言这个东西。 清 尤侗 《题〈板桥杂记〉》:“子方洗心学道,何为案头著阿堵物?”
词语解释:以快先睹  拼音:yǐ kuài xiān dǔ
犹言先睹为快。语本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覩之为快。”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灵宝刀图》的复印本,真如原版一样,我希望这书的早日印成,以快先睹。”
词语解释:耳闻目睹  拼音:ěr wén mù dǔ
同“ 耳闻目见 ”。 鲁迅 《呐喊·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九:“在‘北新’看的一些新书和洋学堂里耳闻目睹的种种现象,使我的头脑里有了反帝的意识。”
词语解释:耳闻不如目睹  拼音:ěr wén bù rú mù dǔ
见“ 耳闻不如目见 ”。
词语解释:习睹  拼音:xí dǔ
犹习见。《南史·恩倖传论》:“探求恩色,习覩威颜。”《旧唐书·孝友传·赵弘智》:“朕颇耽坟籍,至於《孝经》,偏所习覩。”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奇兵不可再》:“猴见髡跣横行,不类所习覩,疑为异兽将噬之,争燃火发砲,倭大骇狂奔。”
词语解释:面不厮睹
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
词语解释:记睹  拼音:jì dǔ
犹心目。 清 陈仪 《〈使秦草〉序》:“予 秦 人也,其山川形隘,人物风土,留诸记睹者颇悉。”
词语解释:遥睹  拼音:yáo dǔ
犹遥望。 唐 裴铏 《传奇·樊夫人》:“ 岳阳 之人,亦遥睹雪城,莫能晓也。”
词语解释:面面相睹  拼音:miàn miàn xiāng dǔ
同“ 面面相覷 ”。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诸亲九眷面面相覩,无不失惊。”
词语解释:植睹  拼音:zhí dǔ
直视。《淮南子·人间训》:“使狐瞋目植睹,见必杀之势,雉亦知惊惮远飞,以避其怒矣。”
词语解释:探睹  拼音:tàn dǔ
审察。《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凡应罪戮,而为 冲 微所辨理”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王沉 《魏书》:“ 冲 每见当刑者,輒探覩其寃枉之情而微理之。”
词语解释:惨不忍睹  拼音:cǎn bù rěn dǔ
面对悲惨情形不忍心看下去。 鲁迅 《书信集·致周茨石》:“报上的记载,也无非是‘惨不忍睹’一类的含浑文字。” 麦莳龙 马翠萝 《春风吹又生》:“八年了,那惨不忍睹的一幕没有一天不在我眼前浮现。”
词语解释:洞睹  拼音:dòng dǔ
见“ 洞睹 ”。
词语解释:有目共睹  拼音:yǒu mù gòng dǔ
同“ 有目共见 ”。 草明 《乘风破浪》四:“有目共睹,一年只长个三万四万吨。” 艾芜 《〈桂花村的孩子们〉序言》:“他就在农村中不断地写作,写出许多坚实优秀的作品,广大读者都是有目共睹的。”
词语解释:有目无睹  拼音:yǒu mù wú dǔ
犹言有眼无珠。 宋 苏轼 《淮阴侯庙记》:“ 淮阴 少年,有目无睹,不知将军,用之如虎。”
词语解释:望睹  拼音:wàng dǔ
犹瞭望,眺望。《晏子春秋·谏上十八》:“北面望睹 齐国 。”
词语解释:回睹  拼音:huí dǔ
回头看。 唐 沉既济 《任氏传》:“迴覩其马,囓草於路隅。”《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迴覩此阵,虎无爪齖(牙)。”
词语解释:视若无睹  拼音:shì ruò wú dǔ
看见了好像没看见。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四:“为了保卫大 武汉 ,《新华日报》曾出过一整张的专刊,向当局开具详细的条陈,有必要时并请调八路军南下,然而当局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词语解释:觇睹  拼音:chān dǔ
犹觇视。《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问年犹少於仁明,语地幸依於险阻,有何覘覩,便误英聪。”
词语解释:见睹  拼音:jiàn dǔ
见到。 元 陈克明 《粉蝶儿·怨别》套曲:“ 汉 相如 有朝归故乡, 卓文君 多曾亲见覩,一星星自把衷肠诉,将我这受过的凄凉慢慢的数。”
词语解释:熟视无睹  拼音:shú shì wú dǔ
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语本 晋 刘伶 《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覩 泰山 之形。”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覩也。”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此事今初起点,论国事者皆熟视无覩焉。”亦作“ 熟视无睹 ”。 郭沫若 《天地玄黄·悼闻一多》:“然而有权责的人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不仅不依从人民的意愿,反而倒行逆施,变本加厉。”
词语解释:瞥睹  拼音:piē dǔ
犹瞥见。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魏月波》:“适乳媪抱其女自后门来, 戚 急挥手令去,为妻所瞥覩,径前批其颊。”
词语解释:玄睹  拼音:xuán dǔ
犹远见。《晋书·杜弢传》:“此公鉴开塞之会,察穷通之运,纳吾於众疑之中,非高识玄覩,孰能若此!”
词语解释:目不忍睹  拼音:mù bù rěn dǔ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悲惨。 清 薛福成 《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