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和睦 拼音:hé mù
(1).谓和好相处,不争吵。《左传·成公十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后汉书·杜诗传》:“陛下起兵十有三年,将帅和睦,士卒鳬薻。” 唐 陈子昂 《座右铭》:“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诚。” 老舍 《神拳》第一幕:“只盼那你们……全家和睦。”
(2).指与别人相处得好。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南郭秀才》:“孝顺公婆,和睦妯娌。”词语解释:雍睦 拼音:yōng mù
犹和睦。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古之君臣,必观其所易,而闲其所难,故上下恬然,莫不雍睦。” 南朝 陈 徐陵 《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家门雍睦,孝友为风,上交不諂,下交不凟。”《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豫章郡 太守 范宁 ,见 真君 孝养二亲,雍睦乡里,轻财利物,即保举 真君 为孝廉。”词语解释:辑睦 拼音:jí mù
和睦。《管子·五辅》:“和协辑睦,以备寇戎。”《周书·齐炀王宪传》:“卿宜规以正道,劝以义方,辑睦我君臣,协和我骨肉。” 唐 陆贽 《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辑睦士旅,安慰流庸。”《明史·外国传六·满剌加》:“帝命附 郑和 舟归国,因令 和 齎敕諭 暹罗 ,责以辑睦邻封,毋违朝命。”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夫古民惟群,后乃成国,分画疆界,生长於斯,使其用天之宜,食地之利,借自力以善生事,辑睦而不相攻,此盖至善,亦非不能也。”词语解释:亲睦 拼音:qīn mù
(1).亲爱和睦;亲近和谐。《孟子·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汉 扬雄 《太玄·亲》:“阳方仁爱,全真敦篤,物咸亲睦。” 清 刘大櫆 《中书舍人程君墓志铭》:“其人有族戚交邻,贫富薄厚,信实姦欺之不齐,君一与之亲睦,莫有违言者。” 郭沫若 《文艺论集·〈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原始人的生活,最单纯,最朴质,最与自然亲睦。”
(2).指亲戚。《文选·王粲〈从军诗〉》:“今我神武师,暂住必速平,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张铣 注:“亲睦,亲戚也。”词语解释:敦睦 拼音:dūn mù
亦作“ 敦穆 ”。
(1).亲厚和睦。《后汉书·独行传·缪肜》:“弟及诸妇闻之,悉叩头谢罪,遂更为敦睦之行。” 明 方孝孺 《友于堂铭》序:“以友于名堂,盖有志乎敦睦者。”
(2).指使亲厚和睦。《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敦睦九族,平章百姓,不闻以鬼神道治天下,惟陛下省察。” 欧阳山 《三家巷》三五:“说来说去,无非是什么取缔排 日 运动,敦睦两国邦交那一套。”词语解释:肃睦 拼音:sù mù
(1).安宁和睦。《淮南子·氾论训》:“天下安寧,政教和平,百姓肃睦,上下相亲。”《三国志·吴志·吕范传》“后领 宛陵 令,讨破 丹杨 贼,还 吴 ,迁都督”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 宋 陈亮 《汪夫人曹氏墓志铭》:“ 亮 退而读其状,见其所载主簿公与其兄将仕义居三十年,闺门肃睦,如其为父子之居者。”
(2).同“ 肃穆 ”。 唐 杜甫 《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一本作“ 肃穆 ”。 唐 韩偓 《梦中作》诗:“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词语解释:平睦 拼音:píng mù
犹平和。 南朝 宋 鲍照 《观圃人艺植》诗:“徒承属生幸,政缓吏平睦。”词语解释:友睦 拼音:yǒu mù
友爱和睦。《南史·傅昭传》:“兄弟友睦,修身励行,非礼不动。” 清 奕訢 《照会蒲安臣癸亥年六月初八日》:“凡有外国商船无论上江下江,均不得在 金陵 水面停泊……以全友睦之谊。”词语解释:贵睦 拼音:guì mù
谓相互敬重、和睦。 明 苏伯衡 《谢成传》:“自微时与弟 友才 贵睦,同居共食,虽富贵不变,而二弟事之如事父,不命坐不坐。”词语解释:协睦 拼音:xié mù
亦作“ 协穆 ”。 和睦。《书·周官》“﹝司徒﹞扰兆民” 孔 传:“以安和天下众民,使小大皆协睦。”《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今衔国命,协穆二家。”《北齐书·魏收传》:“ 收 先副 王昕 使 梁 ,不相协睦。”《新唐书·王处存传》:“协穆 太原 以自助,远近同心。”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二:“弼亮惟寅而万姓协睦。” 郭沫若 《宿楚雄》诗之一:“民族塤篪真协睦,农田禾黍好收成。”词语解释:脩睦 拼音:xiū mù
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亲密和睦。《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孔颖达 疏:“脩,习;睦,亲也……凡所行习皆亲睦也。”词语解释:讲信修睦 拼音:jiǎng xìn xiū mù
讲究信用,睦邻修好。《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孔颖达 疏:“讲,谈説也;信,不欺也。脩,习;睦,亲也。世淳无欺,谈説輒有信也……又凡所行习,皆亲睦也。” 宋 楼钥 《签枢密院事谥节愍王公神道碑》:“公曰:‘奉命三至,专以讲信修睦。诸将徒见往返犹豫,各欲乘时求尺寸之功,若和议一定,朝廷明降约束,岂敢復尔?’”《元史·外夷传一·日本》:“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 清 冯景 《蔺相如论》:“惜乎 相如 有叱 秦 之勇,让 颇 之智,其於讲信修睦,绸繆思患之道未之讲也。”词语解释:内睦 拼音:nèi mù
谓使内部和睦。《国语·晋语六》:“吾闻之,为人臣者能内睦而后图外,不睦内而图外,必有内争,盍姑谋睦乎?”《明史·礼志十》:“内睦宗族,外和乡里。”词语解释:顾睦
照顾词语解释:修睦 拼音:xiū mù
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亲密和睦。 金 王若虚 《新唐书辨中》:“文士难犯,虽修睦乎外而蓄怨于内。” 清 王韬 《上当路论时务书》:“留心时务者,固宜师其所长,而攻其所短……驾驭之道不外乎是,而修睦之要亦在於斯,顾未有舍己以从人者也。”参见“ 脩睦 ”。
词语解释:脩睦 拼音:xiū mù
调整相互间的关系,使之亲密和睦。《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孔颖达 疏:“脩,习;睦,亲也……凡所行习皆亲睦也。”词语解释:邻睦 拼音:lín mù
犹邻好。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主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国有三庆,民有四安,所谓通和,是由邻睦。”《陈书·虞荔传》:“方今 周 齐 邻睦,境外无虞。”词语解释:邕睦 拼音:yōng mù
和睦;和洽。邕,通“ 雍 ”。《晋书·王湛传》:“恭顺无为,则盛德日新;亲杖贤能,则政道邕睦。”《旧唐书·孙伏伽传》:“但是无义之人,及先来无赖,家门不能邕睦,及好奢华驰猎驭射,专作慢游狗马声色歌舞之人,不得使亲而近人也。”词语解释:行阵和睦
指军队协调团结词语解释:还睦 拼音:huán mù
恢复和睦。《北史·李浑传》:“ 浑 乃与长史 崔光韶 具陈祸福,由是歃血而盟,上下还睦。”词语解释:欢睦 拼音:huān mù
融洽,和睦。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姑以妇尚少,里人未娶,视之犹子,故以妇嫁之,夫妇尤欢睦。”词语解释:上和下睦 拼音:shàng hé xià mù
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二折:“常则是户静门清,上和下睦,立计成家,众口流传。”《红楼梦》第九九回:“他不多几年,已巴到极顶的份儿,也只为识时达务,能够上和下睦罢了。”词语解释:柔睦 拼音:róu mù
犹和睦。 唐 元稹 《赠郑馀庆太保》:“贵而能谦,卑以自牧。謇直行於臺阁,柔睦用於闺门。”词语解释:慈睦 拼音:cí mù
慈爱和睦。《礼记·祭义》:“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词语解释:悌睦 拼音:tì mù
犹和睦。 晋 皇甫谧 《高士传·荀靖》:“闔门悌睦,隐身修学,动止合礼。”词语解释:朱陈之睦 拼音:zhū chén zhī mù
同“ 朱陈之好 ”。 明 唐顺之 《贺氏孙杨二妻墓志铭》:“ 孙 贺 皆 丹阳 鉅族,而 杨 之族亦望於 无锡 ,故二孺人相继归于 贺氏 ,有 朱 陈 之睦焉。”词语解释:惇睦 拼音:dūn mù
笃爱和睦。 汉 班固 《典引》:“躬奉天经,惇睦辨章之化洽。”《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诚欣惇睦之风,实亏立嫡之教。” 唐 白居易 《唐故会王墓志铭序》:“皇帝厚惇睦之恩,深友悌之爱。”《明史·杨砥传》:“今宜惇睦诸藩,无自剪枝叶。”词语解释:笃睦 拼音:dǔ mù
淳厚和睦。《后汉书·马融传》:“重以皇太后体 唐尧 亲九族篤睦之德。”《晋书·长沙王乂传》:“陛下篤睦,委臣朝事。”《南史·谢几卿传》:“ 几卿 虽不持检操,然於家门篤睦。”《旧唐书·承天皇帝倓传》:“ 广平 兄弟,天伦篤睦,至今 广平 言及 建寧 ,则呜咽不已。”词语解释:缉睦 拼音:jī mù
见“ 缉穆 ”。
词语解释:缉穆 拼音:jī mù
亦作“ 缉睦 ”。 和睦;使和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辞”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晋书·吕光载记》:“今外有强寇,人心未寧,汝兄弟缉穆,则貽厥万世。”《宋书·刘敬宣传》:“吾不能审 恭 事捷之日,必能奉戴天子,缉穆宰相与不?”《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三年》:“今外有强寇,人心未寧,汝兄弟缉睦,则祚流万世。” 胡三省 注:“缉,当作‘辑’。”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一》:“时 杨石斋 秉政,卒能缉睦宫闈,镇安中外。”词语解释:褒睦 拼音:bāo mù
褒重敦睦。《汉书·刘向传》:“ 王 氏永存,保其爵禄; 刘 氏长安,不失社稷。所以襃睦外内之姓,子子孙孙无疆之计也。”词语解释:一睦 拼音:yī mù
指一个亲善的国家。《左传·昭公三年》:“ 小邾 穆公 来朝, 季武子 欲卑之。 穆叔 曰:‘不可; 曹 、 滕 、二 邾 ,实不忘我好,敬以逆之,犹惧其贰,又卑一睦,焉逆羣好也?’” 杜预 注:“一睦谓 小邾 。” 孔颖达 疏:“睦,亲也。言 曹 、 滕 、二 邾 皆亲 鲁 , 小邾 是亲 鲁 者之一国也。”词语解释:孝睦 拼音:xiào mù
孝顺长辈,敦睦亲属。《旧唐书·裴向传》:“内外支属百餘人, 向 所得俸禄,必同其费,及领外任,亦挈而随之。有孤惸疾苦不能自恤, 向 尤周给。至今称其孝睦焉。”《宋史·孝义传·姚宗明》:“当 庆历 初,有司以 姚氏 十世同居闻于朝, 仁宗 詔復其家……自 庆历 以后又五十餘年,而其家孝睦不替。”《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 抱朴 母 陈氏 ,少通经义,以孝睦称。”词语解释:睦睦 拼音:mù mù
(1).和睦,亲密。 南朝 梁 庾肩吾 李镜远 《八关斋夜赋四城门》诗之三:“鹤髮辞轩冕,鮐背烹葵菽,松柏稍相依,懽爱时睦睦。”
(2).恭敬貌。睦,通“ 穆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般般之兽,乐我君囿;白质黑章,其仪可喜;旼旼睦睦,君子之能。”《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作“穆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