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入声
 韵 入声
 韵 入声

质韵,另见

眣 dié
  • 1. 目不正。
  • 2. 目露貌。
  • 3. 目出。
眣 tì
  • 失意的眼神。
康熙字典古文:𥄺

  • 《唐韻》丑栗切《集韻》《韻會》敕栗切,𠀤音抶。 (质韵)
  • 《說文》目不正也。从目失聲。《徐》曰其視散,若有所失也。
  •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𠀤音絰。 (屑韵)
  • 義同。
  • 又《類篇》目出貌。或作眰𥈖。
  • 又《廣韻》陟鎋切,音哳。 (黠韵)
  • 目露貌。
  • 又《集韻》𥉈古作眣。註詳十畫。
  • 按:眣與䀢別。《韻會》眣註,存《說文》本訓,復載增韻,以目通指曰眣,誤。《正韻》及《字彙》譌誤與增韻同。又《類篇》眣,或作䀵,音升基切。引《春秋傳》眣魯衞之使,亦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