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共10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鸥盟交盟败盟争盟屡盟僧盟匮盟弃好背盟
寻盟鸥鹭盟歃盟请盟守盟车笠盟遗盟松柏寒盟
诗盟山盟乞盟司盟吟盟关税同盟东盟执盟
同盟夏盟负盟隐盟神盟豫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海约山盟
主盟要盟血盟背盟约盟质盟辟盟海上之盟
寒盟渝盟和盟结盟反法同盟饮盟鸳盟海山盟
宗盟心盟践盟违盟莅盟联盟中国民主同盟正义者同盟
文盟会盟问盟连盟证盟兵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海誓山盟
齐盟欢盟誓盟监盟词盟共产主义者同盟鹭约鸥盟畔盟
深盟重盟诅盟改盟诏盟讲盟钗盒盟溃盟

词语解释:鸥盟  拼音:ōu méng
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 宋 陆游 《夙兴》诗:“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 明 李东阳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既改官,作《归兴》诗云:‘此去真为泛宅行,扁舟江上订鸥盟。’”
词语解释:寻盟  拼音:xún méng
重温旧盟。《左传·哀公十二年》:“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 杜预 注:“寻,重也。寒,歇也。”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仪礼》注云:“寻,温也……则诸言寻盟者,皆以前盟已寒,更温之使热。温旧即是重义,故以寻为重。”
词语解释:诗盟  拼音:shī méng
诗人的盟会。 宋 苏轼 《答仲屯田次韵》:“秋来不见 渼陂 岑,千里诗盟忽重寻。” 宋 陆游 《詹仲信出示卜居诗佳甚作二绝句谢之》之一:“老来万事慵开眼,独喜诗盟不寂寥。”
词语解释:同盟  拼音:tóng méng
(1).指古代诸侯国歃血为誓,缔结盟约。后泛指国与国、人与人共缔盟约。《左传·僖公九年》:“秋, 齐侯 盟诸侯於 葵丘 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於好。’”《穀梁传·襄公十一年》:“秋,七月,己未,同盟於京城北。” 唐 郑启 《严塘经乱书事》诗:“虽知四海同盟久,未合中原武备空。” 元 房皥 《忆新墙刘德渊》诗:“同盟 鄂渚 言犹在,偕隐 庐峰 兴未忘。”
(2).共结盟约者。《左传·隐公元年》:“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 唐 刘知几 《史通·载言》:“ 桓 文 作霸,糺合同盟, 春秋 之时,事之大者也。”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续集·木孩童》:“新来同盟,可先入瞰之。”
(3).指为实现共同政治目标而结成的组织。如:“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
(4).泛指密友。 唐 司空图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同盟致享,备物充庭。”
(5).指同党。 明 张居正 《七贤咏》序:“﹝ 司马 父子﹞於是芟除异己,树植同盟。”
(6).喻指结伴。亦指伴侣。 宋 冯去非 《喜迁莺》词:“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鷺。” 明 李贽 《顾冲庵登楼话别》诗之二:“惜别听鸡到晓声,高山流水是同盟。” 清 葆光子 《物妖传·鸳鸯白鸥》:“同盟三五共优游,镇日清閒得自由。”
词语解释:主盟  拼音:zhǔ méng
(1).主持会盟。《左传·襄公九年》:“ 知武子 谓 献子 曰:‘我实不德,而要人以盟,岂礼也哉!非礼,何以主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春秋》:“诸侯之主盟,自 齐桓 始也。”
(2).指倡导并主持某事。 宋 欧阳修 《试笔·苏子美蔡君谟书》:“自 苏子美 死后,遂觉笔法中絶。近年 君謨 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 宋 陆游 《寄别李德远》诗之二:“復古主盟须老手,勉追 庆历 数公间。”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闺咏》:“若使天下词坛,姐姐主盟,小妹佐之,那些做歪诗的措大,怕不剥了面皮。”
(3).指做媒。《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媒人﹞坐定道:‘闻知宅上小娘子要说亲,老媳妇特来。’ 计安 道:‘有甚好头脑,万望主盟。’”
(4).盟主,首领。《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风月场中都总管,烟花寨内大主盟。”
词语解释:寒盟  拼音:hán méng
《左传·哀公十二年》:“公会 吴 于 橐皋 , 吴子 使大宰 嚭 请寻盟。公不欲,使 子贡 对曰:‘盟,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结之,明神以要之。寡君以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犹可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寻盟”,若可寻也,亦可寒也。’乃不寻盟。”后以“寒盟”指背弃或忘却盟约。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不数年, 金国 寒盟,遂有中土,两都皆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兹 金声 愿还聘定, 韩生 愿还婚姻,庶不致寒盟于 程氏 。”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衅始》:“十一年五月, 前光 復齎其外务卿 副岛种臣 、大辅 寺岛宗则 书来 天津 、求改约; 鸿章 讽以寒盟, 前光 惭而去。”
词语解释:宗盟  拼音:zōng méng
(1).天子与诸侯的盟会。《左传·隐公十一年》:“ 周 之宗盟,异姓为后。” 杨伯峻 注:“宗盟者,犹言会盟也。”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内无深根不拔之固,外无盘石宗盟之助,非所以安社稷,为万代之业也。”
(2).同宗;同姓。 唐 骆宾王 《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君之爱子,幽之於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旧唐书·李密传》:“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復封於 唐 ,斯荣足矣!” 唐 无名氏 《异闻集·韦仙翁》:“ 韦君 访老父何姓,答曰:‘姓 韦 。’ 韦 君曰:‘相与宗盟,合有继叙。’邀与同席。” 清 吴伟业 《读端清郑世子传》诗:“贤如 郑 世子,宗盟堪表率。”
词语解释:文盟  拼音:wén méng
犹文坛。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其后 赵公 以文章翰墨著名,位三品,主文盟。”
词语解释:齐盟  拼音:qí méng
犹同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寡君尽其土实,重之以宗器,以受齐盟。” 杜预 注:“齐,同也。”《国语·吴语》:“ 越 为不道,背其齐盟。” 韦昭 注:“齐,同也。”
词语解释:深盟  拼音:shēn méng
指男女双方向天发誓,永结同心的盟约。 明 屠隆 《綵毫记·蓬莱传信》:“并蒂花开,合欢衾整,璧月照深盟。”《玉娇梨》第十九回:“偶尔相逢,似有天幸;黯然别去,殊苦人心。既得石上深盟,花前密约,歷歷在耳。”
词语解释:交盟  拼音:jiāo méng
缔约结盟。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屈体交盟,人祇感咽。”
词语解释:鸥鹭盟  拼音:ōu lù méng
犹鸥盟。 元 黄庚 《渔隐为周仲明赋》:“不羡渔虾利,惟寻鸥鷺盟。” 清 黄遵宪 《游丰湖》诗:“下与鸥鷺盟,上告云天知。”
词语解释:山盟  拼音:shān méng
指山为喻的盟誓。多指男女相爱之深,坚定不移。 宋 陆游 《钗头凤》词:“山盟虽在,锦书难託。” 明 黄参凤 《黄莺儿·嘲蚊虫》曲:“我恰才睡醒,他百般作声,口儿到处胭脂赠,假山盟,血浸牙后,不管我心疼。”《白雪遗音·剪靛花·永不分》:“山盟都是假,口説总无凭。”
词语解释:夏盟  拼音:xià méng
(1).古代华夏诸侯国间的结盟。《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晋 主夏盟为 范 氏,其是之谓乎?” 杜预 注:“ 晋 为诸夏盟主。”
(2).泛指 中国 境内的结盟。 宋 文天祥 《平原》诗:“公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词语解释:要盟  拼音:yào méng
(1).强迫签定盟约。《史记·太史公自序》:“ 祭仲 要盟, 郑 久不昌。” 宋 岳珂 《桯史·乾道受书礼》:“ 绍兴 要盟之日,虏先约毋得擅易大臣。 秦檜 既挟以无恐,益思媚虏。”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 日本 ﹞復以兵轮驻 釜山 要盟。”
(2).泛指订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未几,媪至,曰:‘可以代 闺秀 否?’ 王孙 申谢而返,始告父母,遣媒要盟。”
(3).强迫订立的盟约。《左传·襄公九年》:“要盟无质,神弗临也。”《公羊传·庄公十三年》:“要盟可犯,而 桓公 不欺; 曹子 可讎,而 桓公 不怨。” 何休 注:“臣约束君曰‘要’。彊见要胁而盟尔,故云可犯。”
(4).泛指盟约。 唐 元稹 《莺莺传》:“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
词语解释:渝盟  拼音:yú méng
谓背叛盟约。《左传·桓公元年》:“公及 郑伯 盟于 越 ,结 祊 成也。盟曰:‘渝盟无享国。’” 杜预 注:“渝,变也。” 宋 岳珂 《桯史·岁星之祥》:“ 绍兴 辛巳,逆 亮 ( 完颜亮 )渝盟。”《明史·冯从吾传》:“己丑之后,南 倭 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词语解释:心盟  拼音:xīn méng
未表现于言词的内心誓约。 明 李东阳 《祭尼山庙文》:“尚冀圣灵其幸鉴之,庶几无负於心盟也。” 清 黄景仁 《蒋心馀先生斋头观范巨卿碑额拓本》诗:“乃今见此墓碑额,似索心盟话畴昔。” 袁鹰 《悲欢·不灭的诗魂》:“即使是爱情诗里,也一样能听到金戈铁马的鼓声和革命战土的心盟。”
词语解释:会盟  拼音:huì méng
(1).古代诸侯相会结盟。语本《左传·昭公三年》:“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 秦 。”《三国演义》第五回:“时 袁绍 得 操 矫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 渤海 与 曹操 会盟。”
(2).指两个政权间友好盟会。如 西藏 拉萨 大昭寺 前有“唐蕃会盟碑”,为 唐 长庆 三年(公元823年) 吐蕃 赞普 墀祖德赞 为纪念 唐 蕃 会盟而立。
词语解释:欢盟  拼音:huān méng
和好结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四年》:“殿中侍御史 赵孚 奏议,大略谓宜内修战备,外许欢盟。”
词语解释:重盟  拼音:zhòng méng
再次结盟。《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王子还 ﹞曰:‘不杀 单旗 ,不捷。与之重盟,必来。背盟而克者多矣。’” 杨伯峻 注:“前已盟羣王子于 单氏 ,此为再盟。”
词语解释:败盟  拼音:bài méng
毁约,违约。 宋 陆游 《湖水愈缩戏作》诗:“今秋雨少烟波窄,堪笑沙鸥也败盟。”
词语解释:歃盟  拼音:shà méng
歃血为盟。《战国策·魏策三》:“今 赵 不救 魏 , 魏 歃盟于 秦 ,是 赵 与强 秦 为界也。”《后汉书·隗嚣传》:“ 遵 与 隗王 歃盟为 汉 ,自经歷虎口,践履死地,已十数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公子之客,叱劲 楚 令歃盟;管库隶臣,呵强 秦 使鼓缶。”
词语解释:乞盟  拼音:qǐ méng
(1).请求参加盟约。《春秋·僖公八年》:“春王正月,公会王人、 齐侯 、 宋公 、 衞侯 、 许男 、 曹伯 、 陈世子款 盟于 洮 。 郑伯 乞盟。”
(2).向敌国求和。《新唐书·北狄传·契丹》:“ 契丹 乃乞盟,献良马求牧地, 仁恭 许之。” 宋 陆游 《德勋庙碑》:“ 河 洛 将平,虏畏乞盟。”
词语解释:负盟  拼音:fù méng
违背盟誓。《史记·郑世家》:“ 庄公 曰:‘我甚思母,恶负盟,奈何?’ 考叔 曰:‘穿地至黄泉,则相见矣。’”
词语解释:血盟  拼音:xuè méng
歃血为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勾践 乃使使号令 齐 、 楚 、 秦 、 晋 ,皆辅 周 室,血盟而去。”《汉书·匈奴传下》:“ 昌 猛 与单于及大臣俱登 匈奴 诺水东山 ,刑白马,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犂挠酒,以 老上单于 所破 月氏王 头为饮器者共饮血盟。”
词语解释:和盟  拼音:hé méng
和好结盟。 唐 李德裕 《赠故蕃维州城副使悉怛谋制》:“故蕃 维州城 副使 悉怛谋 ,尝解辫髮,献其垒垣。议臣託以和盟,沮其诚欵。寻令束缚,归戮虏庭。”
词语解释:践盟  拼音:jiàn méng
犹践约。《隋唐演义》第六一回:“迨后四方多事,君无暇去寻媒践盟,彼亦未必怪君情薄。”
词语解释:问盟  拼音:wèn méng
犹问聘。 明 邵璨 《香囊记·媾媒》:“曾説配河间 织女 ,曾问盟月里 嫦娥 。”
词语解释:誓盟  拼音:shì méng
立誓订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司马穰苴 ﹞未至国,释兵旅,解约束,誓盟而后入邑。”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二折:“满斗焚香説誓盟,愿足平生。”《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思量你好辜恩,便忘了誓盟。”
词语解释:诅盟  拼音:zǔ méng
(1).誓约。《书·吕刑》:“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 孔颖达 疏:“虽有要约,皆违背之。” 唐 刘禹锡 《上门下裴相公启》:“某顷堕危厄,常受厚恩。诅盟於心,要之自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於是 苗 逃归,播告徒党,诅盟益坚,多手刃妻女,而后出抗官兵。”
(2).谓歃血结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在昔三王,诅盟不及,时有要誓,结言而退。” 唐 刘禹锡 《郑州刺史东厅壁记》:“里无吏迹,民去痼疾,授牘占租,如临诅盟。”
词语解释:争盟  拼音:zhēng méng
争当盟主。《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小国争盟,祸也。”《左传·成公元年》:“ 晋 楚 争盟, 齐 师必至。”
词语解释:请盟  拼音:qǐng méng
请求结盟好。《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使 季文子 会 齐侯 于 阳穀 。请盟。 齐侯 不肯,曰:‘谓俟君间。’” 唐 柳宗元 《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既而 西戎 乘间入邑,诈以请盟。” 宋 王安石 《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 契丹 既请盟, 真宗 於兵事尤重慎。”
词语解释:司盟  拼音:sī méng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盟约之辞及其礼仪。参阅《周礼·秋官·司盟》
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盟者之神。司,通“ 伺 ”。《左传·襄公十一年》:“或间兹命, 司慎 、 司盟 ……明神殛之,俾失其民。” 杜预 注:“二司,天神。”《仪礼·觐礼》“加方明于其上” 唐 孔颖达 疏:“ 司慎 ,司不敬者; 司盟 ,司察盟者。”
词语解释:隐盟  拼音:yǐn méng
隐居的约言。 元 黄庚 《秋晚山行》诗:“归路逢林叟,班荆歃隐盟。”
词语解释:背盟  拼音:bèi méng
违背盟誓。《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环 怙恃其险,负其众庶,弃好背盟,陵虐神主。”《资治通鉴·魏元帝咸熙元年》:“本朝倾覆, 吴 为脣齿,不恤我难而背盟徼利,不义甚矣。”
词语解释:结盟  拼音:jié méng
(1).结成同盟。《史记·楚世家》:“寡人愿与君王会 武关 ,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六年》:“ 凉公 暠 以银二千斤、金二千两赎 元虎 ; 蒙逊 归之,遂与 暠 结盟而还。”
(2).指结拜为兄弟姐妹。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撇同胞之手足而与陌路结盟。”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芸 与 憨园 ﹞焚香结盟后,拟再续前饮。”
词语解释:违盟  拼音:wéi méng
违背盟约。 元 虞集 《即位诏》:“ 晋 邸违盟构逆,据有神器。”
词语解释:连盟  拼音:lián méng
犹联盟。 北周 庾信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之八:“连盟翻灭 郑 ,仁义反亡 徐 。” 唐 刘知几 《史通·五行志杂驳》:“案 昭 之十九年, 晋 楚 连盟,干戈不作。”
词语解释:监盟  拼音:jiān méng
监督盟誓。《云笈七籤》卷八十:“诸天大圣 无极天尊 、 飞天神王 、 三天真人 同时监盟,烧香散花,诵咏灵章。”
词语解释:改盟  拼音:gǎi méng
改订盟约。《左传·文公三年》:“ 晋 人惧其无礼於公也,请改盟。”《左传·定公八年》:“ 晋 人请改盟,弗许。”
词语解释:屡盟  拼音:lǚ méng
一再会盟。《诗·小雅·巧言》:“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郑玄 笺:“屡,数也。盟之所以数者,由世衰乱,多相背违。”《荀子·大略》:“故《春秋》善胥命,而《诗》非屡盟,其心一也。”
词语解释:守盟  拼音:shǒu méng
坚守盟约。 宋 程俱 《元夕块坐因用叶翰林去年见寄元夕诗韵写怀》:“惟有穷巷士,守穷如守盟。”
词语解释:吟盟  拼音:yín méng
诗坛;诗社。 元 高宇 《回送诗赏札》:“吟盟是宰,公道以明。某信手推敲,何心得失,误入品题之列,有何格调之高。”
词语解释:神盟  拼音:shén méng
谓不拘形式,在精神上结盟。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岁丙子, 金沙 张公亮 、 吕霖生 , 盐官 陈则梁 , 漳浦 刘渔仲 , 雉皋 冒辟疆 盟於 眉楼 , 则梁 作盟文甚奇,末云:‘牲盟不如臂盟,臂盟不如神盟。’”
词语解释:约盟  拼音:yuē méng
缔结盟约。《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王 使其相 李牧 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 太原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孙权 称帝,与 蜀 约盟,共交分天下。”
词语解释:反法同盟  拼音:fǎn fǎ tóng méng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执政时期,英国和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结成的武装干涉法国的反动同盟。从1793-1815年间,前后共有七次,最终拿破仑战败退位。
词语解释:莅盟  拼音:lì méng
会盟;缔结盟约。《穀梁传·僖公三年》:“公子 季友 如 齐 莅盟。”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裕靖节公殉难》:“一日, 裕公 望见 招寳山 上有白旗,颇心疑之,乃劝 步云 以竭诚报国,且与之盟; 步云 伪称足疾,勉强莅盟。”
涖盟:参加盟会。《春秋·僖公三年》:“冬, 公子友 如 齐 涖盟。” 孔颖达 疏引《公羊传》:“涖盟者何,往盟乎彼也。”《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年》:“ 燕 主 跋 与 夏 连和, 夏王 勃勃 遣御史中丞 乌珞孤 如 燕 涖盟。” 胡三省 注:“ 春秋 之时,列国释仇通好,两君不及相见而盟,必使其臣涖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於是遣使往 江华岛 涖盟。”
词语解释:证盟  拼音:zhèng méng
(1).将死者姓名写在纸上并焚烧以告上天的一种迷信仪式。《水浒传》第四五回:“少间,证盟已了,请众和尚就里面吃斋。”《水浒传》第一一四回:“ 宋江 在当中证盟,朝着 涌金门 下哭奠。”
(2).犹盟誓。 明 李贽 《又答石阳太守书》:“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务共证盟千万古事业,勿徒为泛泛会聚也!”
(3).证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气与他了。宾客里面有愿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众亲在此作证盟,都可做大媒。”
(4).佛教语。谓佛教徒传法。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自跋草书答十二问》:“是以释子传法,名曰证盟。法必心悟,非有可传。不得真证,难坚信受。”
词语解释:词盟  拼音:cí méng
(1).文坛盟友。 明 汪廷讷 《狮吼记·祖席》:“[尾声:]词盟此日遥分袂。[生旦小旦老旦末:]莲社终无载酒期。” 明 陈所闻 《桂枝香·九日雨花台》曲:“清尊新酿,黄花初放。江峯乱落筵前,罗綺晴骄臺上。逐词盟浪游,逐词盟浪游,听《白苧》人人高唱。”
(2).犹文坛。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维扬 本鶯花藪泽,自昔 新城 司李,狎主词盟。 红桥 冶春,香艷如昨。”
词语解释:诏盟  拼音:zhào méng
祷告盟誓。 唐 柳宗元 《祭纛文》:“ 汉 宗 蚩尤 ,亦作灵旗。既类既禡,指于有罪,北面詔盟,抗侯以射。”
词语解释:僧盟  拼音:sēng méng
僧众会盟。 唐 白居易 《如信大师功德幢记》:“自 建中 讫 长庆 ,凡九迁大寺居,十补大德位,蒞法会,主僧盟者二十二年。”
词语解释:车笠盟  拼音:chē lì méng
谓不以贵贱而改变友情的盟誓。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老夫与令先尊有车笠之盟,又受妻孥之託,怎敢以生死变交。”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麻疯女邱丽玉》:“僕与渠原无车笠盟,不过曾覿面。虽然,当为子徐图,尽寸心。”参见“ 车笠 ”。
词语解释:车笠  拼音:chē lì
《太平御览》卷四○六引 晋 周处 《风土记》:“ 越 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要间五尺刀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初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后因以“车笠”喻贵贱贫富不移的深厚友谊。 清 黄宗羲 《祭冯韡卿文》:“升沉虽异,车笠无忘。” 清 赵翼 《与邵松阿别几三十年今夏始至虞山奉访》诗之一:“车笠论交谊最亲,别来常恐见无因。”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且 欧 美 之风,尤为贱贫而尚富。不幸而贫,则故人犹覿面不识,絶无车笠之谊;若其富也,则国主前席,握手为懽。”
词语解释:关税同盟  拼音:guān shuì tóng méng
通过缔结协定,成员国间货物流通免除或基本免除关税的国家集团。有完全的关税同盟和不完全的关税同盟两种,前者订有共同税则、将关税国境合而为一,后者没有订立对外共同税则、只是互相免征关税。
词语解释:豫盟  拼音:yù méng
参与盟会。豫,通“ 与 ”。《后汉书·东夷传序》:“及 楚灵 会申 ,亦来豫盟。”
词语解释:质盟  拼音:zhì méng
订盟,立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妻》:“我以君义,故冒幽冥之谴;今乃质盟不卒,钟情者固如是乎?”
词语解释:饮盟  拼音:yǐn méng
饮酒盟誓。《汉书·匈奴传上》:“ 卫律 等与 顓渠閼氏 谋,匿单于死,诈撟单于令,与贵人饮盟,更立子左谷蠡王为 壶衍鞮单于 。”
词语解释:联盟  拼音:lián méng
(1).结为伙伴。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却好五云最深处,閒鸥威凤共联盟。”
(2).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共同行动而订立盟约所结成的集团。亦指个人或集体、阶级的联合。《天地会诗歌选·三河合水歌》之二:“地本出在 三基河 ,结义联盟兄弟多。”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二章:“同体、同力之联盟国既成,则亦有同州同教同种之联盟继之。” 周恩来 《论统一战线》:“在 武汉 谈判中,我们还是继续坚持各党派联盟的主张。” 浩然 《艳阳天》第八五章:“他们能够拉扯在一起,根本不是什么彼此尊敬的结果,而是因为歪心邪气相投,是互相利用的联盟。”
词语解释:兵盟  拼音:bīng méng
军事结盟。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其公使俱称全权,可以专制交涉兵盟之政。”
词语解释:共产主义者同盟  拼音:gòng chǎn zhǔ yì zhě tóng méng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同盟的领导人,他们为同盟起草了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盟的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统治,建立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欧洲1848年革命失败后,同盟组织遭到破坏。1852年11月宣告解散。同盟是第一国际的先驱之一。
词语解释:讲盟  拼音:jiǎng méng
谓订盟媾和。《明史·田寿民传》:“今乃讲盟结约,若与国然。”
词语解释:匮盟  拼音:kuì méng
谓缺乏诚意的盟会。《左传·成公二年》:“十一月,公及 楚 公子婴齐 、 蔡侯 、 许男 、 秦 右大夫 説 、 宋 华元 、 陈 公孙寧 、 卫 孙良夫 、 郑 公子去疾 及 齐国 之大夫盟于 蜀 。卿不书,匱盟也。於是乎畏 晋 而窃与 楚 盟,故曰‘匱盟’。” 杜预 注:“匱,乏也。” 孔颖达 疏:“私窃为盟,盟终不固,此盟是匱乏之道也。”一说,谲诡权诈之意。见 清 刘文淇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词语解释:遗盟  拼音:yí méng
指死者生前订立的盟约。 清 王恪 《寄题陈桥驿》诗:“仓卒黄袍酧素志,绸繆金匱负遗盟。”
词语解释:东盟  拼音:dōng méng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
词语解释:东南亚国家联盟  拼音:dōng nán yà guó jiā lián méng
简称“东盟”。东南亚地区性国际组织。1967年8月在泰国曼谷成立。成员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为观察员。宗旨是,协调东盟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把东盟建设成和平、自由的中立区和经济集团,在军事上建立双边或多边协作。
词语解释:辟盟  拼音:pì méng
谓开诚心,歃血立盟。《周礼·夏官·戎右》:“盟则以玉敦辟盟,遂役之,赞牛耳桃茢。” 郑玄 注:“将歃血者,先执其器,为众陈其载辞,使心皆开辟也。”一说,谓开敦盖后歃血为盟。 孙诒让 正义:“窃谓敦有盖,歃血时必先开其盖而后盟,是为辟盟。”
词语解释:鸳盟  拼音:yuān méng
指男女间关于情爱之事的盟誓。 明 谢谠 《四喜记·风月青楼》:“鸳盟空订,鸞期难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奸情总论》:“轻薄之流,悦冶容则遽忘名分,于是有目挑心与而共篤鸳盟,如此者谓之和姦。” 欧阳予倩 《馒头庵》第二场:“想伊人不由我情思辗转,今夜晚结鸳盟不羡神仙。”
词语解释:中国民主同盟  拼音:zhōng guó mín zhǔ tóng méng
简称“民盟”。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1年成立。原名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改今名。主要由文教界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词语解释: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拼音:zhōng guó zuǒ yì zuò jiā lián méng
简称“左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界的组织。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领导成员有鲁迅、夏衍、冯雪峰、冯乃超、丁玲、周扬等。曾团结和组织进步作家,反击国民党当局的文化“围剿”,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判各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1936年初,为了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自动解散。曾出版机关刊物《萌芽月刊》《前哨》《北斗》《文学月报》等。
词语解释:鹭约鸥盟  拼音:lù yuē ōu méng
谓与鹭、鸥相约结盟。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宋 高观国 《青玉案》词:“一隄风月,六桥烟水,鷺约鸥盟在。”参见“ 鸥盟 ”。
词语解释:鸥盟  拼音:ōu méng
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 宋 陆游 《夙兴》诗:“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 明 李东阳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改官诗》:“既改官,作《归兴》诗云:‘此去真为泛宅行,扁舟江上订鸥盟。’”
词语解释:钗盒盟  拼音:chāi hé méng
传说中 唐明皇 与 杨贵妃 定情之盟约。见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词语解释:弃好背盟  拼音:qì hǎo bèi méng
抛弃友好,违背盟誓。《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环 怙恃其险,负其众庶,弃好背盟,陵虐神主。”
词语解释:松柏寒盟  拼音:sōng bǎi hán méng
比喻患难之交。 清 李渔 《怜香伴·斋访》:“虽则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
词语解释:执盟  拼音:zhí méng
谓充当盟主;领导。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杨慎》:“前后七子执盟骚坛,海内附和,翕翕成风。”参见“ 执牛耳 ”。
词语解释:执牛耳  拼音:zhí niú ěr
(1).指主持盟会的人。古代诸侯会盟,割牛耳以敦盛血,以珠盘盛牛耳,主盟者执盘,使与盟会者以血涂口(歃血),以示诚信不渝。《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杜预 注:“执牛耳,尸盟者。”《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敦” 汉 郑玄 注:“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2).后世以称人于某方面居领导地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论文采,天仙吏,謫人间。好教执牛耳,主骚坛。”亦省作“ 执耳 ”。 明 张煌言 《复卢牧舟司马若腾书》:“儻老祖臺肯执耳 齐 盟,则元老临戎,军声克振。”
词语解释:海约山盟  拼音:hǎi yuē shān méng
见“ 海誓山盟 ”。
词语解释:海誓山盟  拼音:hǎi shì shān méng
誓言和盟约如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多用以表示男女相爱之深,坚定不渝。 宋 辛弃疾 《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指淡月疏星银河边,説海誓山盟曲槛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虽则如此,两下情好愈密,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 欧阳予倩 《潘金莲》第二幕:“你也听过多少的温存软语,海誓山盟。”亦作“ 海约山盟 ”。 宋 柳永 《洞仙歌》词:“夜永欢餘,共有海约山盟。”
词语解释:海上之盟  拼音:hǎi shàng zhī méng
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宋朝于1118年和1120年两次遣使渡海赴金,约定:双方联合攻辽,灭辽后,宋收回后晋以后割弃给辽的燕、云诸府州,并将每年给辽的岁币给金国。
词语解释:海山盟  拼音:hǎi shān méng
海誓山盟。 明 王雅宜 《二犯桂枝香·题情》曲:“浮踪,飘颺柳絮心性同,无些準绳西復东。海山盟都是空。”
词语解释:正义者同盟  拼音:zhèng yì zhě tóng méng
1836年由德国流亡者同盟中分裂出来的左翼激进分子在巴黎成立的秘密革命组织。领导人有魏特林等。1839年在巴黎参加了布朗基领导的四季社发动的起义。失败后,许多领导人被捕和被驱逐。1840年在伦敦恢复组织,并发展成国际性工人组织。后在马克思、恩格斯帮助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1847年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词语解释:海誓山盟  拼音:hǎi shì shān méng
誓言和盟约如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多用以表示男女相爱之深,坚定不渝。 宋 辛弃疾 《南乡子·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指淡月疏星银河边,説海誓山盟曲槛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虽则如此,两下情好愈密,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 欧阳予倩 《潘金莲》第二幕:“你也听过多少的温存软语,海誓山盟。”亦作“ 海约山盟 ”。 宋 柳永 《洞仙歌》词:“夜永欢餘,共有海约山盟。”
词语解释:畔盟  拼音:pàn méng
背叛盟约。畔,通“ 叛 ”。 宋 陆游 《上殿札子》:“旋属国家多故,逆 亮 畔盟,虽所蠲已多,终未仰称圣意。”《金史·章宗纪四》:“﹝ 泰和 六年五月﹞丙戌,以 宋 畔盟出师,告于天地太庙社稷。”
词语解释:溃盟  拼音:kuì méng
背弃盟约。 汉 黄宪 《天禄阁外史·盟会》:“弗信则盟必溃,弗盟则无以彰信也,盟以彰信,故溃盟者《春秋》恶之,求盟而不直者《春秋》耻之。”
共10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