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元平声 [详注1][fán][yuān][详注2][详注3][jiān][yán yuán][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yuán wán][xuān][xuān][连抃,宛转貌][详注4]

[lún lùn,动词][lūn][tún,囤积][zhūn tūn][tún chūn][详注5][mén][wēn][hún][同奔][zūn][gǔn yùn][详注6]泿[tún][详注7][详注8][详注9]


注1:反 音幡。《广韵》断狱平反。《韵会》录囚平反之,谓举活罪人也。《增韵》理正幽枉也。《前汉·食货志》杜周治之,狱少反者。《注》反,音幡。又通作翻。《前汉·张安世传》反水浆。
注2:怨 音鸳。雠也,恚也。《礼·儒行》外举不避怨。《前汉·黥布传》恐仇怨妄诬之。《史记·始皇纪》母家有仇怨,并坑之。皆平声读。或作惌。
注3:拚 與翻同。【博雅】飛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
注4:阮 音元。《说文》代郡五阮关也。《前汉·地理志》作五原。《正韵》阮,古原字。又《广韵》五阮郡。《前汉·地理志》作五原郡。《注》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注5:汶 音門。汶濛,玷辱也。《楚辭·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注6:蕴 音氲。蕴沦,波也。《尔雅·释水》小波为沦。《注》言蕴沦。
注7:溷 音魂。郁热也。《宋玉·风赋》憞溷郁邑。《注》憞溷。烦浊貌。一曰热郁貌。
注8:纯 音屯。《诗·召南》白茅纯束。《传》纯束,犹包之也。《笺》纯读曰屯。《战国策》锦绣千纯。《注》纯音屯,束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执孙蒯于纯留。《注》纯留,县名。《释文》纯,《地理志》作屯。
注9:鷷 《集韵》徂昆切,音存。与蹲通。《周礼·天官·染人郑注》夏狄六曰蹲。音存。本鷷字。
共84,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金盆鼓盆水盆糁盆临盆革盆三盆焦盆
瓦盆戴盆香盆收盆蒛盆面糊盆便盆澡盆
翻盆银盆松盆浴盆脚盆面盆棘盆洗脸盆
老瓦盆冰盆火盆花盆聚宝盆缫盆摔老盆尿盆
覆盆酒盆斗盆添盆化生金盆大铜盆摊盆水罐银盆
倾盆泻盆玉女盆缲盆蜱蜉戴盆骨盆打瓮墩盆沐盆
沙盆血盆兰盆舍着金钟撞破盆化生盆骰盆搅盆暖火盆
石盆倒盆生盆脸盆虿盆髹盆淘盆暗盆盆
牢盆洗盆栽盆令盆蚍蜉戴盆条盆瀽瓮番盆缸盆
老盆照盆望天盆冷盆五生盆仪盆炭盆缺盆

词语解释:金盆  拼音:jīn pén
(1).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南史·海南诸国传·扶南国》:“王坐则偏踞翘膝,垂左膝至地,以白叠敷前,设金盆、香鑪於其上。” 唐 张谔 《三日岐王宅》诗:“金盆浴未了,綳子绣初成。” 唐 王建 《宫词》之四五:“丛丛洗手遶金盆,旋拭红巾入殿门。”
(2).比喻太阳或圆月。 宋 杨万里 《携酒夜觅罗季周》诗:“淡月轻云相映着,浅黄帕子裹金盆。”
词语解释:瓦盆  拼音:wǎ pén
陶瓦制的敞口盛器。《晋书·惠帝纪》:“次 获嘉 ,市粗米饭,盛以瓦盆,帝噉两盂。” 唐 杜甫 《少年行》之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 清 杜岕 《渡淮》诗:“自笑村醪殢,犹呼涤瓦盆。”
词语解释:翻盆  拼音:fān pén
(1).犹倾盆。形容雨雪极大。 唐 杜甫 《白帝》诗:“ 白帝 城中云出门, 白帝 城下雨翻盆。” 宋 苏辙 《和子瞻雪浪斋》:“激泉飞水行亦冻,穷边腊雪如翻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次日,方晡,暴雨翻盆。”
(2).形容气盛。 宋 黄庭坚 《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诗:“举杯意气欲翻盆,倒卧虚樽将八九。”
词语解释:老瓦盆  拼音:lǎo wǎ pén
陈旧的陶制酒器。 唐 杜甫 《少年行》之一:“莫笑田家老瓦盆,自从盛酒长儿孙。”分门集注引 苏轼 曰:“ 陈暄 好饮,一日,贵客笑 暄 用陶器, 暄 曰:‘莫笑此老瓦盆,多见兴废也。’客无语。” 宋 杨万里 《中途小歇》诗:“寄下君家老瓦盆,他日重游却来取。”
词语解释:覆盆  拼音:fù pén
(1).覆置的盆。 汉 王充 《论衡·说日》:“视天若覆盆之状,故视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
(2).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谓阳光照不到覆盆之下。后因以喻社会黑暗或无处申诉的沉冤。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 羲皇 景,为人照覆盆。” 金 元好问 《秋夜》诗:“春雷谩説惊坯户,皎日何曾入覆盆。” 清 钱谦益 《蒙恩昭雪恭伸辞谢微悃疏》:“於是臣之覆盆得白,而孤生可保矣。”
(3).犹倾盆。 宋 祝简 《夏雨》诗:“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簟颇宜人。”
词语解释:倾盆  拼音:qīng pén
形容雨势很猛。 宋 苏轼 《介亭饯杨杰次公》诗:“前朝欲上已蜡屐,黑云白雨如倾盆。”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蓟门飞雨》曲:“数声引鼓,一霎倾盆。”《花月痕》第十五回:“不想红日忽收,黑云四合,下起倾盆大雨来。”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天色已经漆黑,大雨倾盆般落了下来。”
词语解释:沙盆  拼音:shā pén
用陶土和沙子烧制的盆子。《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桌上一个 阳羡 沙盆儿,种着几苗水仙。”
词语解释:石盆  拼音:shí pén
(1).石制花盆。 唐 杜牧 《石池》诗:“通竹引泉脉,泓澄深石盆。” 唐 皮日休 《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诗之二:“石盆换水捞松叶,竹径穿牀避笋芽。” 元 萨都剌 《石林即事》诗:“老鹤唤迴童子睡,石盆新雨长兰蓀。”
(2).泛指石制的盆。《西游记》第一回:“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
(3).陶制盆状烹器。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四:“皋卢,茶名也。 皮日休 云:‘石盆煎皋卢。’”
词语解释:牢盆  拼音:láo pén
(1).煮盐器具。《史记·平準书》:“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汉书·食货志下》:“官与牢盆。” 王先谦 补注:“此是官与以煮盐器作,而定其价直,故曰牢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集解﹞引 苏颂 曰:“煮盐之器, 汉 谓之牢盆。”
(2).借指盐政或盐业。 唐 孙樵 《康公墓志铭》:“芸阁清秩,牢盆美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及 粤 寇之乱,受祸最深,牢盆至今衰落。” 清 龚自珍 《咏史》:“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词语解释:老盆  拼音:lǎo pén
指酿酒器。 宋 范成大 《春日田园杂兴》诗之四:“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巫媪莫嫌滋味薄,旗亭官酒更多灰。”
词语解释:鼓盆  拼音:gǔ pén
敲瓦罐子。《庄子·至乐》:“ 庄子 妻死, 惠子 弔之, 庄子 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成玄英 疏:“盆,瓦缶也。 庄子 知生死之不二,达哀乐之为一,是以妻亡不哭,鼓盆而歌。”后用以指丧妻。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清 赵翼 《悼亡》诗:“已分今生不服縗,谁知暮景鼓盆悲。”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一回:“今日鼓盆初歌,明日便新人如玉。”
词语解释:戴盆  拼音:dài pén
(1).将盆覆戴在头上。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子可谓戴盆以仰望,不睹七曜之炳粲。”参见“ 戴盆望天 ”。
(2).犹覆盆。喻冤屈难伸。 清 钮琇 《觚賸·惠士陈言》:“戴盆之寃莫雪,甘就死而投渊。”
词语解释:戴盆望天  拼音:dài pén wàng tiān
(1).《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僕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絶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於主上”。 李善 注:“言人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因以“戴盆望天”喻事难两全。《后汉书·第五伦传》:“苦身待士,不如为国,戴盆望天,事不两施。” 宋 王安石 《舒城被召试不赴偶书》诗:“戴盆难与望天兼,自笑虚名亦自嫌。”
(2).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汉 王符 《潜夫论·叙录》:“行污求荣,戴盆望天。”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人生》:“徒知其一,未究其术,何异夫戴盆望天,倚杖逐日。”
词语解释:银盆  拼音:yín pén
(1).银制的盆。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一弄儿多豪俊,摆列着骨朵衙仗,水礶银盆。”
(2).比喻圆月。 清 郑燮 《送陈坤秀才入都》诗:“是时 长安 新晴九陌浄,月光烂烂升银盆。”
词语解释:冰盆  拼音:bīng pén
冰盘。 宋 刘克庄 《清平乐·居厚弟生日》词:“冰盆荔子堪尝,胆缾茉莉尤香。”参见“ 冰盘 ”。
词语解释:冰盘  拼音:bīng pán
(1).盘内放置碎冰,上面摆列藕菱瓜果等食品,叫做冰盘。夏季用以解渴消暑。 唐 韩愈 《李花》诗之一:“冰盘夏荐碧实脆,斥去不御惭其花。” 明 何大复 《苦热行》之一:“美人冰盘荐朱李,道上行人多渴死。” 清 孙枝蔚 《古别离》诗:“别君六月中,冰盘浸碧藕。”
(2).指大的瓷盘。 宋 王安石 《书任村马铺》诗:“冰盘鱠美客自知,起看白水还东驰。”《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马二先生 举眼一看,楼中间掛着一张匹纸,上写冰盘大的二十八个大字。”《天雨花》第九回:“内堂小酌送来临,煖锅一坐冰盘四,三人入位坐安身。”
(3).喻指月亮。 宋 高观国 《齐天乐·中秋夜怀梅溪》词:“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霽。素景中分,冰盘正溢,何啻嬋娟千里。危栏静倚。” 明 屠隆 《綵毫记·祖饯都门》:“羡你学克武库,才鬱虹梁,志洁冰盘,一任浮云舒卷。”《红楼梦》第四八回:“ 香菱 听了,便拿了诗找 黛玉 , 黛玉 看时,只见写道:‘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冰槃:大的瓷盘。 宋 苏轼 《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诗:“青浮卵盌槐芽饼,红点冰槃藿叶鱼。”
词语解释:酒盆  拼音:jiǔ pén
盛酒的瓦盆。 唐 杜牧 《哭韩绰》诗:“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 元 薛昂夫 《阳春曲》:“耐惊耐怕黄虀瓮,长满长乾老酒盆。”
词语解释:泻盆  拼音:xiè pén
大雨倾盆。 宋 苏轼 《自磻溪将往阳平息于麻田青翠寺之下院翠麓亭》诗:“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 宋 苏辙 《次韵子瞻雨中督役夜宿水陆寺》:“云气连山雨泻盆,莫投僧舍欲关门。”
词语解释:血盆  拼音:xuè pén
(1).古代祭祀时盛血的盆子。《周礼·地官·牛人》“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与其盆簝以待事”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盆,所以盛血。”
(2).形容猛兽等张开的嘴。《镜花缘》第四九回:“有个山羊在那里吃草,却被大虫看见,扑了过去……抱住山羊,张开血盆大口,羊头吃在腹内。” 艾芜 《欧洲的风》:“时时向四围的黑暗惊慌地探索,生怕有吃人的怪物张着血盆似的嘴巴,一下子跳了出来。”
(3).《血盆经》的省称。《水浒传》第四五回:“那妇人道:‘家下拙夫却不恁地计较。老母死时,也曾许下《血盆》愿心,早晚也要到上刹相烦还了。’”参见“ 血盆经 ”。
词语解释:血盆经  拼音:xuè pén jīng
《目连正教血盆经》的简称。又名《女人血盆经》。旧时在民间流传甚广,但不载于《大藏经》,载于 唐 建阳 书林 范氏 版本《大乘法宝诸品经经咒》《诸经日诵》。相传谓妇女生育过多,会触污神佛,死后下地狱,将在血盆池中受苦。若生前延僧诵此经,则可消灾受福。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念女》:“到问 契玄禪师 ,他説凡生产过多,定有触污地神天圣之处,可请一部《血盆经》去,叫他母子们长斋三年,总行懺悔,自然灾消福长,减病延年。”《红楼梦》第十五回:“ 胡老爷 府里产了公子……叫请几位师父念三日《血盆经》。”
词语解释:倒盆  拼音:dǎo pén
犹言倒闭。《廿载繁华梦》第三三回:“ 香港 自去年倒盆的多,市面银根很紧。”
词语解释:洗盆  拼音:xǐ pén
一种洗手、脸用的大盆
词语解释:照盆  拼音:zhào pén
(1).对着盆水照影。 宋 苏轼 《东楼》诗:“白髮苍颜自照盆, 董生 端合是前身。”
(2).光照覆盆之中。比喻沉冤得到昭雪。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姦雄结党能煬灶,怕从中糊涂阻遏,算除了妬花风雨,自有照盆日月。”参见“ 覆盆 ”。
词语解释:覆盆  拼音:fù pén
(1).覆置的盆。 汉 王充 《论衡·说日》:“视天若覆盆之状,故视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
(2). 晋 葛洪 《抱朴子·辨问》:“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谓阳光照不到覆盆之下。后因以喻社会黑暗或无处申诉的沉冤。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愿借 羲皇 景,为人照覆盆。” 金 元好问 《秋夜》诗:“春雷谩説惊坯户,皎日何曾入覆盆。” 清 钱谦益 《蒙恩昭雪恭伸辞谢微悃疏》:“於是臣之覆盆得白,而孤生可保矣。”
(3).犹倾盆。 宋 祝简 《夏雨》诗:“电掣雷轰雨覆盆,晚来枕簟颇宜人。”
词语解释:水盆  拼音:shuǐ pén
(1).盛水的盆。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餺飥,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四二章:“这个奴仆不敢再说话,将水盆端出大帐。”
(2).特指古代贵族盥洗用的器皿。 明 王圻 《三才图会·水盆图考》:“水盆,古之洗也。《仪礼》曰:‘设洗於阼阶东南。’《三礼图》曰:‘洗高三尺,口径尺五寸,天子黄金饰, 元 以黄金涂银为之,今制纯用黄金。宽缘平底列瓣,俗谓芙蓉样者,缘底俱鈒花为饰。’”
词语解释:香盆  拼音:xiāng pén
焚香之盆。旧时百姓顶此盆焚香迎劳王师。《宋史·岳飞传》:“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 金 人悉知之。相公去,我等无噍类矣。”
词语解释:松盆  拼音:sōng pén
旧时京师祭岁以松枝燎院的习俗。 清 于敏中 等《日下旧闻考·风俗》:“除夕五更焚香楮,送玉皇上界,迎新灶君下界……夜以松柏枝杂柴燎院中,曰松盆,熰岁也。”
词语解释:火盆  拼音:huǒ pén
(1).喻炎日。 宋 梅尧臣 《青龙海上观潮》诗:“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朱东润 注:“火盆,炎日。”
(2).盛炭火取暖或烘衣物等的盆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 郭全海 拨开火盆里的热灰,点起烟袋。”
词语解释:斗盆  拼音:dòu pén
亦作“鬭盆”。 指用之于斗蟋蟀的盆。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胡家村》:“初鬭,虫主者各内虫乎比笼,身等,色等,合而内乎鬭盆。”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 闵景贤 《观斗蟋蟀歌》:“各提鬭盆绣花缕,摩挲入手澄泥古。”
词语解释:玉女盆  拼音:yù nǚ pén
见“ 玉女洗头盆 ”。
词语解释:玉女洗头盆  拼音:yù nǚ xǐ tóu pén
华山 中峰有 玉女祠 ,祠前有石臼,称为玉女洗头盆。 唐 杜甫 《望岳》诗:“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仇兆鳌 注引《集仙录》:“明星玉女,居 华山 ,服玉浆,白日升天,祠前有五石臼,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緑澄彻,雨不加溢,旱不减耗。”《水浒传》第五九回:“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 天河 分派水。”亦省作“ 玉女盆 ”。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词:“曾到 崑崙 ,乞得山头玉女盆。” 元 大訢 《次韵张梦臣侍御游蒋山五十韵》:“ 嵩 华 相从去,重窥玉女盆。” 清 汪懋麟 《答云渐见寄和原韵》:“解酲不羡金人掌,搔首常思玉女盆。”
词语解释:兰盆  拼音:lán pén
(1).梵语ullambana(俗语avalambana)的音译省语。即盂兰盆会。佛教徒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为追祭亡灵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三·中元》:“孟秋之望,中气之辰;道门寳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于此日。”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八八:“ 杭州 风俗闹兰盆,緑蜡金炉梵唱繁。” 郁达夫 《盐原日记诗抄》之七:“絶似 江 南风景地,黄昏细雨赛兰盆。”
(2).浴盆的美称。 元 顾瑛 《天宝宫词》之四:“后宫学做金钱会,香水兰盆浴化生。”
词语解释:生盆  拼音:shēng pén
旧俗于除夕焚烧木柴竹叶以祭祀祖先、神灵,谓之生盆,又称籸盆。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籸盆》:“今人祠祭或燕设多以高架然薪照庭下,号为生盆,莫晓其义。予因执合宫,见御路两旁火盆,皆叠麻籸。始悟为籸盆,俗呼为生也。” 明 周祈 《名义考·籸盆彩燕》:“北俗除夕採竹木叶焚之,谓之生盆。”
词语解释:栽盆  拼音:zāi pén
花盆。 宋 文同 《可笑口号七章》之一:“可笑庭前小儿女,栽盆贮水种浮萍。”
词语解释:望天盆  拼音:wàng tiān pén
比喻事不可为。语出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唐 杜牧 《忆游朱坡》诗:“於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词语解释:糁盆  拼音:shēn pén
(1).指以麻籸为燃料的照明火盆。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镣炉》:“本为此灶,止以燃火照物,若今之生麻籸盆也。”
(2).又旧俗,岁时送神或祠祭、燕设,燃火于门外以祀神,兼取旺盛之相,亦谓之籸盆,燃料不限于麻籸。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六日》:“籸盆照耀,有同白日。” 宋 刘昌诗 《芦蒲笔记·籸盆》:“今人祠祭或燕设,多以高架然薪照庭下,号为生盆,莫晓其义。予因执事合宫,见御路两旁火盆皆叠麻籸,始悟为籸盆,俗呼为生也。” 清 李调元 《卍斋琐录》卷七:“《岁时杂记》:‘元日作蕡油烛,以麻籸浓油如庭燎,律有油籸之文,今籸盆是也。’按《月令通考》:‘除日送旧神,焚松柴,谓之籸盆。’”
词语解释:收盆  拼音:shōu pén
谓店铺清理残值,关闭歇业。《廿载繁华梦》第四十回:“凡是自己生理,固要收盆,即合股的亦须寻人顶手。”
词语解释:浴盆  拼音:yù pén
(1).澡盆。《逸周书·王会》:“堂后东北为赤帟焉,浴盆在其中。” 孔晁 注:“虽不用而设之,敬诸侯也。”
(2).指浸浴蚕种的盆。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九:“飢鸭呼归舰,新蚕试浴盆。”
词语解释:花盆  拼音:huā pén
用来装土栽培植物(如陶瓷或塑料)的容器
词语解释:添盆  拼音:tiān pén
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沐浴时,亲友向浴盆中投置铜钱等物,以表示祝福,称“添盆”。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於盆中,下菓子綵钱葱蒜等,用数丈綵绕之,名曰围盆。以釵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於水中,谓之添盆。”《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看孩子‘洗三’的亲眷们,也有银子的,也有铜钱的,厚薄不等,都着在盆裡,叫是‘添盆’。临了都是老娘婆收得去的。”
词语解释:缲盆  拼音:qiāo pén
浸茧的盆。《南齐书·皇后传论》:“繰盆献种,罔非耕织,佩管晨兴,与子同事。”
词语解释:舍着金钟撞破盆  拼音:shè zhe jīn zhōng zhuàng pò pén
比喻拼着作很大的牺牲。 元 张国宾 《罗李郎》第三折:“我捨着金鐘撞破盆,好鞋踏臭屎。”
词语解释:脸盆  拼音:liǎn pén
洗脸用的盆。《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如今看了看那木盆实在腌臢,自己又不耐烦再去拿那脸盆、饭碗的这些东西。” 丁玲 《母亲》四:“ 于敏芝 捧着一脸盆红透的李子吃力的在她们后边追了过来。”
词语解释:令盆  拼音:lìng pén
掷骰子用的盆。一种赌具,可掷骰以行令,故称。《红楼梦》第一○八回:“ 鸳鸯 想了想道:‘如今姨太太有了年纪,不肯费心,倒不如拿出令盆、骰子来,大家掷个曲牌名儿赌输赢酒罢。’ 贾母 道:‘这也使得。’便命人取骰、盆放在案上。”
词语解释:冷盆  拼音:lěng pén
盛在盆中的凉菜。 巴金 《秋》五:“你先把冷盆端上来。菜等一阵下锅,太太、大少爷都还没有来。” 沙汀 《困兽记》十五:“厨师忽然把掌盘顶出来了,搁在方桌边上,开始卸着冷盆。”
词语解释:临盆  拼音:lín pén
指分娩。旧时分娩坐于盆中,故称。《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临盆》:“儿身转顺顶当门,胞浆已破腹腰疼,中指跳动穀门挺,临盆用力送儿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妾体孕已八月矣,恐旦晚临盆。” 老舍 《骆驼祥子》十九:“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说了些要临盆的征象。” 艾青 《吹号者》诗:“我们蛰伏在战壕里,沉默而严肃地期待着一个命令,像临盆的产妇,痛楚地期待着一个婴儿的诞生。”
词语解释:蒛盆  拼音:quē pén
见“ 蒛葐 ”。
词语解释:蒛葐  拼音:quē pén
亦作“ 蒛盆 ”。 即覆盆子。
词语解释:脚盆  拼音:jiǎo pén
洗脚用的盆。今亦泛指略大、可洗涤其他东西的盆。多用木料或塑料制成。《水浒传》第八回:“ 薛霸 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 俞天白 《危栏》:“昨晚她做夜班,今天又洗了两脚盆的衣被。”
词语解释:聚宝盆  拼音:jù bǎo pén
传说中能聚金银珠宝取之不尽的盆。亦比喻资源丰富的地方。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摘钞》卷四:“旧传 沉万三 家有聚宝盆事。云在 沉氏 ,贮少物,物经宿輒满,百物皆然,他人试之不验。事闻 太祖 ,取入试,不验,遂还 沉氏 。”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沉万三聚宝盆》:“ 金陵 水西门 ,有猪龙为患。相传 明祖 以 沉仲荣 聚宝盆镇之,乃止。” 杨朔 《香山红叶》:“那个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 李季 《玉门诗钞·柴达木一青年》:“祖国的 柴达木 简直是一座聚宝盆呵!”
词语解释:化生金盆  拼音:huà shēng jīn pén
亦称“ 化生盆 ”。 置有蜡制婴儿偶像的金盆。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贴同二宫女各捧香盒、紈扇、化生金盆上。”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作将瓶花、化生盆设桌上。”参见“ 化生 ”。
词语解释:化生  拼音:huà shēng
(1).化育生长;变化产生。《易·咸》:“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澄浊剖判,庶物化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续录三》:“此化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为。”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一个做母亲的人,怎能舍弃自己血肉所化生的儿女们?”
(2).古人认为某些昆虫是由他类昆虫变化而生成的,这种情况叫化生。亦指化生之昆虫。《白雪遗音·南词·和风吹动》:“又见粉蝶双双来对舞,蜜蜂两两採花忙。我想化生尚且成双对,我的才郎岂不恋红粧。” 清 赵翼 《园居》诗:“蚊蝱本化生,非有卵与核。”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治庖》:“虾味甚鲜,其物是化生,蚂蚁、蝗虫之子,一落水皆可变。”
(3).佛教所谓“四生”之一。指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神、饿鬼及地狱中的受苦者。 南朝 梁 沉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湿生化生,有想无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大乘义章》卷八:“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唐 司空图 《偶书》诗之四:“证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明 李贽 《与李惟清》:“彼上上品化生者,便是他家至亲儿孙,得近佛光,得闻佛语,至美矣。”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我眼前总充塞着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
(4).即化身。 唐 杨炯 《盂兰盆赋》:“若乃山中禪定,树下经行,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莫不汪洋在列,欢喜充庭。”详“ 化身 ”。
(5).古代的一种婴儿偶像。古人有以“化生”求子的风俗。 唐 薛能 《吴姬》诗之十:“ 芙蓉殿 上中元日,水拍银臺弄化生。” 元 顾瑛 《天宝宫词》之四:“后宫举做金钱会,香水兰盆浴化生。” 元 袁桷 《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之四:“蜡捻化生秋夕赐,翠标叠胜岁华移。” 明 陈继儒 《群碎录》:“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或曰:化生,摩侯罗之异名。宫中设此,以为生子之祥。”
(6).指女神像。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翠凤舆真女,红蕖捧化生。”《太平广记》卷三五七引 宋 柳开 《蕴都师》:“见一佛前化生,姿容妖冶,手持莲花,向人似有意。”
词语解释:蜱蜉戴盆  拼音:pí fú dài pén
比喻力不胜任。 汉 焦赣 《易林·复之萃》:“蜱蜉戴盆,不能上山。”蜱,一本作“ 蚍 ”。
词语解释:化生盆  拼音:huà shēng pén
见“ 化生金盆 ”。
词语解释:化生金盆  拼音:huà shēng jīn pén
亦称“ 化生盆 ”。 置有蜡制婴儿偶像的金盆。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贴同二宫女各捧香盒、紈扇、化生金盆上。” 清 洪昇 《长生殿·密誓》:“作将瓶花、化生盆设桌上。”参见“ 化生 ”。
词语解释:化生  拼音:huà shēng
(1).化育生长;变化产生。《易·咸》:“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澄浊剖判,庶物化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续录三》:“此化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为。” 王西彦 《古屋》第四部:“一个做母亲的人,怎能舍弃自己血肉所化生的儿女们?”
(2).古人认为某些昆虫是由他类昆虫变化而生成的,这种情况叫化生。亦指化生之昆虫。《白雪遗音·南词·和风吹动》:“又见粉蝶双双来对舞,蜜蜂两两採花忙。我想化生尚且成双对,我的才郎岂不恋红粧。” 清 赵翼 《园居》诗:“蚊蝱本化生,非有卵与核。”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艺能·治庖》:“虾味甚鲜,其物是化生,蚂蚁、蝗虫之子,一落水皆可变。”
(3).佛教所谓“四生”之一。指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忽然出现者,如诸天神、饿鬼及地狱中的受苦者。 南朝 梁 沉约 《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湿生化生,有想无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大乘义章》卷八:“言化生者,如诸天等,无所依托,无而忽起,名曰化生。若无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论》释,依业故生。” 唐 司空图 《偶书》诗之四:“证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 明 李贽 《与李惟清》:“彼上上品化生者,便是他家至亲儿孙,得近佛光,得闻佛语,至美矣。”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我眼前总充塞着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
(4).即化身。 唐 杨炯 《盂兰盆赋》:“若乃山中禪定,树下经行,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莫不汪洋在列,欢喜充庭。”详“ 化身 ”。
(5).古代的一种婴儿偶像。古人有以“化生”求子的风俗。 唐 薛能 《吴姬》诗之十:“ 芙蓉殿 上中元日,水拍银臺弄化生。” 元 顾瑛 《天宝宫词》之四:“后宫举做金钱会,香水兰盆浴化生。” 元 袁桷 《马伯庸拟李商隐〈无题〉次韵》之四:“蜡捻化生秋夕赐,翠标叠胜岁华移。” 明 陈继儒 《群碎录》:“七夕俗以蜡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一:“或曰:化生,摩侯罗之异名。宫中设此,以为生子之祥。”
(6).指女神像。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韵》:“翠凤舆真女,红蕖捧化生。”《太平广记》卷三五七引 宋 柳开 《蕴都师》:“见一佛前化生,姿容妖冶,手持莲花,向人似有意。”
词语解释:虿盆  拼音:chài pén
(1).传说 商纣 时的一种酷刑,置毒蛇、毒虫于坑,放入罪人,任蛇虫咬噬。《武王伐纣平话》卷中:“臣启陛下,臣闻大王亦信 妲己 谗言,置酒池肉林蠆盆炮烙之刑,苦害他人。”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酷虐》:“ 妲己 置蠆盆,令宫女裸浴,观其楚毒以为乐。”
(2).引申为痛苦的环境。《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一〉》:“然而,你在仰首吸那醉人的一丝丝的烟叶的时候,可也想到有在虿盆中展转待拔的人们么?”
词语解释:蚍蜉戴盆  拼音:pí fú dài pén
比喻力不能胜。 汉 焦赣 《易林·复之萃》:“蚍蜉戴盆,不能上山。”蚍,一本作“ 蜱 ”。
词语解释:五生盆  拼音:wǔ shēng pén
种五生的盆。亦称生花盆。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七夕》:“七夕前数日,种麦於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五生盆。”详“ 五生 ”。参阅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七夕上·生花盆》
词语解释:革盆  拼音:gé pén
皮制的盆状盛水器。《墨子·备城门》:“持水者必以布麻斗、革盆。” 孙诒让 间诂:“盖以革为盆,可以盛水。”
词语解释:面糊盆
亦作“麵糊盆”。
1.盛放面糊的盆。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坐着个爱钞的寿官厅,麵糊盆里专磨镜。” 元 张可久 《醉太平·无题》曲:“谁不见钱亲,水晶环入麵糊盆,才沾粘便滚。”
2.指糊涂人。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四折:“过来波, 包龙图 门中麵糊盆。”《天雨花》第十二回:“饶你满身都是口,也难説转麵糊盆。”
3.犹面糊桶。比喻纠缠不清的是非之地。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四折:“麪糊盆再休説死生交,风月所重谐燕鶯侣。”
词语解释:面盆  拼音:miàn pén
洗脸盆。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当,当,当,--‘洋瓷面盆刮刮叫,四角一只真公道,乡亲们,带一只去吧。’”
词语解释:缫盆
浸茧的盆
词语解释:大铜盆
一种较浅的口大底小的盛器,多为圆形
词语解释:骨盆  拼音:gǔ pén
人或脊椎动物骨骼的一部分,由髋骨、骶骨和尾骨组成,形状像盆,有支撑脊柱和保护膀胱等脏器的作用。
词语解释:骰盆  拼音:tóu pén
掷骰子的盘子。 唐 白居易 《酬微之夸镜湖》诗:“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盆思共彩呼卢。”一本作“ 骰盘 ”。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三折:“我将这色数儿轻放在骰盆内,二三五又掷箇乌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小旦取骰盆介。”
词语解释:髹盆  拼音:xiū pén
亦作“髤盆”。 涂上漆的木盆。《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髤盆凉沁水,紈扇静摇颸。”
词语解释:条盆  拼音:tiáo pén
长形的盆。《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见暖阁之中有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
词语解释:仪盆  拼音:yí pén
盥盆。 汉 代皇帝出行时,随从捧之。《朱子语类》卷一一二:“ 汉 世禁中侍卫亦是士大夫,以 孔安国 大儒而执唾盂,虽仪盆亦是士人执之。”
词语解释:三盆  拼音:sān pén
同“ 三盆手 ”。 元 刘闻 《茧馆赋》:“后翼翼以祇承兮,曰三盆之有常。”
词语解释:便盆  拼音:biàn pén
供大小便用的盆状器具。
词语解释:棘盆  拼音:jí pén
用棘刺围绕起来的临时演出场地。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自灯山至 宣德门楼 横大街,约百餘丈,用棘刺围遶,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繒綵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於竿上,风动宛若飞仙。” 宋 金盈之 《醉翁谈录》卷三:“以棘为垣,所以节观者,谓之棘盆……选诸絶艺者在棘盆中飞丸、走索、缘竿、掷剑之类。”
词语解释:摔老盆  拼音:shuāi lǎo pén
见“ 摔丧 ”。
词语解释:摔丧  拼音:shuāi sāng
旧时丧礼。主丧者摔一瓦盆,然后灵柩起杠,叫“摔丧”。亦称“ 摔老盆 ”。《红楼梦》第十三回:“又有个小丫鬟名 寳珠 的,因 秦氏 无出,乃愿为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第四场:“ 老杨哥 , 喜儿 今个不能给你摔老盆啦,这都是我们老年人的过,对不起孩子。”
词语解释:摊盆  拼音:tān pén
摇摊用的盆子。《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 黄三溜子 一屁股坐定,也不管大众齐与未齐,拿起摊盆摇了三摇,开盆看点。”参见“ 摇摊 ”。
词语解释:摇摊  拼音:yáo tān
旧时赌博名目。庄家用骰子四颗藏在容器内摇动后摆定;赌者猜点数下注。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恶俗·赌》:“掷状元牙牌之戯,曰打天九、鬭狮虎,以及压宝、摇摊诸名色,皆赌也。”《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有些候补同寅新年无事,便借请春酒为名,请了这些实缺老爷们来家,吃过一顿饭,不是摇摊,便是牌九。”
词语解释:打瓮墩盆  拼音:dǎ wèng dūn pén
掼家具,发脾气。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四折:“好説话将孩儿放了,只当不的他打瓮墩盆乔样势。”
词语解释:搅盆  拼音:jiǎo pén
宋 代一种风俗。富家儿满月,举行洗儿会,先煎香汤于银盆,尊长以金银钗搅水,谓之“搅盆”。参阅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育子》
词语解释:淘盆  拼音:táo pén
淘米器。《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银淘盆二。” 胡三省 注:“淘盆,所以淅米。”
词语解释:瀽瓮番盆  拼音:jiǎn wèng fān pén
形容雨下得很大。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平白地瀽瓮番盆,下一宵,惹的人心焦。”
词语解释:炭盆  拼音:tàn pén
烧木炭的火盆。如:他生了个炭盆,准备把衣服烘干。
词语解释:焦盆  拼音:jiāo pén
庙宇中供焚化冥纸的炉盆。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四出:“想母亲病枕着床时,你孩儿急煎煎无处安身,望东岳神祠一郡,格幼子喜孙儿火焚在焦盆,是你那不孝的愚男生忿。”
词语解释:澡盆  拼音:zǎo pén
各种材料制做的洗浴用盆状器
词语解释:洗脸盆  拼音:xǐ liǎn pén
一种用来盛水洗手和脸的盆
词语解释:尿盆  拼音:niào pén
用于小便的卧室器皿
一种为不能离床的病人排尿用的容器
尿失禁的人使用的一种容器
词语解释:水罐银盆  拼音:shuǐ guàn yín pén
亦作“ 水礶银盆 ”。 古代官吏出行时仪仗队中所拿的物件。水罐即水瓶,银盆即洗脸盆,用以除尘辟秽。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二折:“两行公人排列齐,水罐银盆摆的直。”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那骨朵衙仗,水礶银盆,茶褐罗伞下,五明马上,端然坐着个相公。”
词语解释:沐盆  拼音:mù pén
盥洗盆。《红楼梦》第五五回:“茶房内早有三个丫头捧着三沐盆水,见饭桌已出,三人便进去了。一回又捧出沐盆并潄盂来。”
词语解释:暖火盆  拼音:nuǎn huǒ pén
古代除夕风俗,在庭院中架起松柏树枝,点火焚烧,谓之“煖火盆”。《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光阴似箭,不觉残年将尽,家家户户,闹轰轰的煖火盆,放爆竹,喫合家欢耍子。”
词语解释:暗盆盆  拼音:àn pén pén
形容天色阴沉。 宋 陆泳 《吴下田家志》:“初二月下有横云,初四暗盆盆。”
词语解释:缸盆  拼音:gāng pén
缸瓦制成的盆。
词语解释:缺盆  拼音:quē pén
(1).破缺的瓦盆。《淮南子·说林训》:“陶者用缺盆,匠人处狭庐。为者不必用,用者弗肯为。”
(2).指盆破。 汉 焦赣 《易林·复之噬嗑》:“往来井上,甑破缺盆。”
(3).前胸壁上方锁骨上缘的凹陷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告之后百餘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司马贞 索隐:“缺盆,人乳房上骨名也。”
(4).穴位名。位于缺盆部的正中央,属足阳明胃经。《素问·气府论》:“缺盆各一。” 王冰 注:“缺盆,穴名也。在肩上横骨陷者中,足阳明脉气所发,剌可入同身寸之二分,留七呼,若灸者可灸三壮,太深令人逆息。”
(5).即覆盆子。《说文·艸部》:“茥,缺盆也。” 钱坫 斠诠:“今覆盆子也。”参见“ 覆盆子 ”。
词语解释:覆盆子  拼音:fù pén zi
有刺落叶灌木。叶互生,掌状5深。花白色,果实为聚合的小核果,卵球形,熟时红色。中医以果实入药,亦称覆盆子,有补肝肾、固精的作用。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共84,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