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痧子 拼音:shā zǐ
(1).痲疹的俗称。参见“ 痲疹 ”。
(2).指霍乱、中暑等急性病。《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店主人﹞赶紧取了一个青铜钱,一把子麻秸,连刮带打……説:‘不相干儿了;可还靠不住,这痧子还怕回来。要得放心,得用针扎。’”
词语解释:痲疹 拼音:má zhěn
俗称痧子、瘄子。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泪、皮肤起红疹为其病症。 明 王肯堂 《幼科证治准绳·痲疹》:“痲疹浮小而有头粒,随出即收,不结浓疮,北人谓之糖疮,南人谓之麩疮, 吴 人谓之痧, 越 人谓之瘖,古所谓痲, 闻人氏 所谓肤疹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