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12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痛饮痛楚痛决痛断痛痛痛责痛殴痛斥
痛哭痛伤痛感痛叱痛痒相关痛诋痛杀杀痛歼
痛惜痛苦痛肠痛酸痛痹痛自创艾痛改前非痛警
痛心痛愤痛骂痛比痛痛快快痛脚痛杖痛痛切切
痛定痛切痛悔痛瘝痛挠痛诉痛毁痛谈
痛快痛绝痛毒痛疚痛戛痛叹痛杀痛诮
痛痒痛惩痛迫痛治痛煞煞痛史痛涤前非痛诬丑诋
痛念痛煞痛愧痛打痛湔宿垢痛经痛法痛贯心膂
痛处痛砭痛觉痛惭痛生生痛矫痛深恶绝痛贬
痛恨痛疾痛热痛心拔脑,痛心疾首痛爱痛绳痛憎痛辱

词语解释:痛饮  拼音:tòng yǐn
尽情地喝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王孝伯 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唐 杜甫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诗:“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水浒传》第二三回:“ 柴进 教再整杯盘来,劝三人痛饮。” 王西彦 《夜宴》六:“他匆匆地结束了自己的议论,提议加速度猜拳痛饮。”
词语解释:痛哭  拼音:tòng kū
大声哭泣;尽情地哭。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范燮 必为之请死, 贾谊 必为之痛哭。” 明 张居正 《归葬事毕谢恩疏》:“母子相抱,痛哭失声。” 老舍 《骆驼祥子》六:“他想坐下痛哭一场。”参见“ 痛哭流涕 ”。
词语解释:痛哭流涕  拼音:tòng kū liú tì
尽情哭泣,双泪长流。常形容痛心悲愤或伤心到极点。《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復伸,国势陵夷不可復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明 袁宏道 《叙小修诗》:“穷愁之时,痛哭流涕,颠倒反復,不暇择音。”《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老孺人听见,痛哭流涕,连忙叫了轿子,去劝女儿,到亲家家去了。” 毛泽东 《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一:“听说去年评级的时候,就有些人闹得不像样子,痛哭流涕。”
词语解释:痛惜  拼音:tòng xī
心痛惋惜。 汉 贾谊 《新书·数宁》:“臣窃惟事势,可痛惜者一。”《南史·殷淳传》:“ 元嘉 十一年卒,朝廷痛惜之。” 宋 叶适 《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 子由 以父丧去职,於是知之者又皆痛惜。” 巴金 《探索集·长崎的梦》:“我十分痛惜那些白白浪费了的宝贵时间。”
词语解释:痛心  拼音:tòng xīn
(1).犹伤心。《东观汉记·伏湛传》:“微 过 斥退,久不復用,识者愍惜,儒士痛心。” 晋 傅亮 《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感旧永怀,痛心在目。” 唐 于鹄 《哭刘夫子》诗:“痛心曾受业,追服恨无亲。” 明 唐顺之 《蔡母邹孺人墓志铭》:“吾母之殯且葬也,仅於敛形,无以厚其终而恔於心,此昔人之所为痛心而自伤其贫者也。” 吴组缃 《山洪》三十:“当着面这么达观的劝慰那老人的人们,背后却为那老人悲惨的遭遇痛心。”
(2).犹悲愤;痛恨。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计一棺之成功,将千万夫……此之费功伤农,可为痛心!”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石亨奸党》:“忠良解体,义士痛心,流毒生灵,貽殃兆庶。” 孙中山 《香港兴中会章程》:“堂堂 华 国,不齿於列邦;济济衣冠,被轻於异族。有志之士,能不痛心!” 夏衍 《秋瑾传》第二幕:“到 日本 之后,第一件使我痛心的就是留学生的腐败,他们的目的,是在拿文凭,争地位。” 巴金 《灭亡》第四章:“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在表面上对我讲爱人类爱真理的人,胸中正藏着一个极其恶毒的心!”
(3).心疼,舍不得。《朱子语类》卷一○六:“某见人将官钱胡使,为之痛心。”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立即他走出房子去了,隔了一会儿只提来一个小口袋,痛心地装了一升米把老太婆打发走了。” 金近 《老鼠帮小猫》:“他看到那么多粮食给老鼠偷走了,真是痛心得很。”
词语解释:痛定  拼音:tòng dìng
(1).见“ 痛定思痛 ”。
(2).谓悲痛的心情趋于平静。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词语解释:痛定思痛  拼音:tòng dìng sī tòng
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当时所遭的痛苦。含有吸取教训,警惕未来的意思。语本 唐 韩愈 《与李翱书》:“僕在京城八九年,无所取资,日求於人,以度时月,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公子想起自己那番苦楚,痛定思痛,也不觉失声痛哭。” 沙汀 《闯关》十二:“于是他又痛定思痛的详细回忆了一遍几天来的经历。”亦省作“ 痛定 ”、“ 痛定思 ”。 宋 郑樵 《〈通志〉总序》:“臣上稽三皇五帝之形势,远探四夷八蛮之巢穴,仍以 梁汴 者,四朝旧都,为痛定之戒。” 清 黄遵宪 《乱后归家》诗:“颠倒归来梦,惊疑痛定思。”
词语解释:痛快  拼音:tòng kuài
(1).高兴;舒畅。 金 元好问 《忠武任君墓碣铭》:“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生为天下所咀嚼,死为海内所痛快,唯遗臭无穷是所得耳。”《老残游记》第十七回:“今儿我们本来很高兴的,被这 翠环 一个人不痛快,惹的我也不痛快了。” 冰心 《再寄小读者》九:“当你跑着跳着的时候,和暖的风吹拂在脸上,你心里觉得多么快乐,痛快!”
(2).指使舒畅、高兴。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沐浴》:“先调水性……使水乳交融而不觉渐入佳境而莫知,然后纵横其势,反侧其身,逆灌顺浇,必至痛快其身而后已,此盆中取乐之法也。”《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你看,这又是桩痛快人心的事!”《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府署信》:“今日午刻, 丁 令差乡勇飞报……已将 周立春 擒获,痛快人心。”
(3).干脆;直爽。 宋 朱熹 《答徐子融》:“大率 子融 志气刚决,故所见亦如此痛快直截,无支离缠绕之弊。”《花月痕》第七回:“你这议论,实在痛快!” 老舍 《全家福》第三幕:“我已经跟他谈了两次,他躲躲闪闪,不说痛快话,您跟他谈谈吧!”
(4).指书法、文章流利畅快。《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吴 人 皇象 ,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宋 杨万里 《答张功父寺丞书》:“ 后山 清厉刻深之句, 寳晋 沉著痛快之字,盪耳目而醒肝胆。”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二》:“ 东坡先生 有《昆阳城赋》,殊俊健痛快。”参见“ 沉著痛快 ”。
词语解释:痛痒  拼音:tòng yǎng
亦作“ 痛痒 ”。
(1).痛觉和痒觉。 汉 徐干 《中论·考伪》:“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斯术之於斯民也,犹内关之疾也,非有痛痒烦苛於身,情志慧然,不觉疾之已深也。”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 宋 朱熹 《答徐居甫书》:“如人疾病,血气不运於四支,则手足顽麻不知痛痒。”《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不想那个的腿已经木的不知痛痒,只觉箭眼里如刀剜一般疼痛。”
(2).比喻利害关系。《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下官与 石 ( 谢石 )本无怨忌……与 浩 ( 殷浩 )年时邈絶,世不相及,无復藉闻,故老语其遗事耳,於下官之身有何痛痒,而当为之犯时干主邪!” 明 高攀龙 《初谒语二》:“人心能疑,便是能知痛痒了。”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六:“ 中国 的长河平原,感受无限制的坦荡性;他视‘自然’为路人:偶然同道而行,即使互相借助,始终痛痒漠然。”
(3).喻指时弊。《三国志·蜀志·孟光传》:“ 延熙 九年秋,大赦, 光 於众中责大将军 费禕 …… 光 之指摘痛痒,多如是类。”
(4).比喻疾苦。 宋 杨万里 《庸言》四:“觉万民之痛痒者,爱及乎万民,故 文王 视民如伤。”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语云:缓急人之所时有也。今富贵人不知贫贱痛痒,亦是一过。”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
(5).比喻紧要的事。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 穆 蒙不弃,不四五日輒一过。乃不闻以新知相貺,所谈者皆泛泛不关痛痒之言,何以自了,深为先生惧之。” 茅盾 《无题》三:“丈夫呢,算来算去他的旧相识不是教书匠便是公务人员……即使请他们发表意见还不是几句不着痛痒的随口敷衍,反倒辱没了他的作品。” 曹禺 《雷雨》第一幕:“现在一般青年人,跟工人谈谈,说两三句不关痛痒,同情的话,像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词语解释:痛念  拼音:tòng niàn
谓顾念其痛而抚慰之。《左传·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 晋 杜预 注:“燠休,痛念之声。”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燠休,痛其痛而念之。若今小儿痛,父母以口就之曰燠休,代其痛也。”
词语解释:痛处  拼音:tòng chù
(1).感到痛苦或疼痛的地方。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孝行》:“ 裴敬彝 父 知周 ……暴卒。 敬彝 时在 长安 ,忽涕泣谓家人曰:‘大人每有痛处,吾即不安;今日心痛,手足皆废,事在不测,能不戚乎?’”《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寄儿 泪汪汪的走到草房中,摸摸臀上痛处道:‘甚么九锡,九锡,倒打了九下屁股。’”
(2).指隐痛的所在。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江泰 ﹞不觉谈到自己的痛处,捶胸。” 赵树理 《三里湾·天成革命》:“她妈出去以后,她躲在门里听到的评论,大体上和她妈听到的差不多,特别刺到她的痛处的,是‘一头抹了、一头脱了’这句话。” 杨朔 《滇池边上的报春花》:“我很想问问她文面的原因,又怕碰了她的痛处,不大好问。”
词语解释:痛恨  拼音:tòng hèn
(1).谓沉痛地引为恨事。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 后汉 所以倾頽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 桓 ( 桓帝 ) 灵 ( 灵帝 )也。” 唐 柳宗元 《故叔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文》:“公实敬承遗志,行有日矣,而閔凶荐及,不克终事。则我宗族之痛恨,其有既乎?”《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后人有赞 徐庶 走马荐 诸葛 诗曰:‘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 清 邓显鹤 《书楚宝增辑〈熊襄愍传〉后》:“疆事既败,国祚随倾。读史至此,未尝不太息痛恨於 神 ( 神宗 ) 熹 ( 熹宗 )之际也。”
(2).深恨,非常悔恨。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今抱非常之罪,居夷獠之乡,卑湿昏霿,恐一日填委沟壑,旷坠先绪,以是怛然痛恨,心肠沸热。”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五:“ 高宗 临朝,尝曰:‘朕即位听用非人,至今痛恨之。’”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二章:“她后悔说话太冲,痛恨自己掌握不住自己。”
(3).深切地憎恨。《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又有原非爱玩,趁兴攀折……或随路弃掷,略不顾惜。如人横祸枉死,无处申冤。花若能言,岂不痛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追思 载垣 等从前朦蔽之罪,非朕一人痛恨,实天下臣民所痛恨者也。” 杨朔 《昨日的临汾》:“老百姓对于汉奸是那么痛恨,时刻都在消灭他们。”
词语解释:痛楚  拼音:tòng chǔ
(1).痛苦;苦楚;疼痛。《后汉书·独行传·陆续》:“ 续 与主簿 梁宏 、功曹史 駟勋 及掾史五百餘人诣 洛阳 詔狱就考,诸吏不堪痛楚,死者大半。”《宣和遗事》后集:“﹝知军﹞命左右拽帝坐地上,以柳条鞭十五餘下,帝哭泣如雨,痛楚久而方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生胸间瘇起如桃,一夜如碗,痛楚呻吟。” 冰心 《南归》:“我纵然尽写出这深悲极恸的往事,我还能在你们心中,加上多少痛楚?!”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六四:“ 徐守仁 威风凛凛地挺直了腰,扁担在他肩上显得轻松的多了,肩膀一点也不痛楚了。”
(2).犹沉痛。 李大钊 《鲁豫陕等省的红枪会》:“一边是些符咒拳术,一边是些机关枪大炮,自然是敌不过,自然在事实上与以很痛楚的教训。”
词语解释:痛伤  拼音:tòng shāng
(1).悲痛伤心。 汉 班固 《白虎通·丧服》:“既除丧乃归哭於墓何?明死者不可復见,痛伤之至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原夫哀辞大体,情主於痛伤,而辞穷乎爱惜。” 唐 韩愈 《祭滂文》:“未冠而夭,吾与 卢氏 ,痛伤何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而今事已到此,痛伤无益。” 贺瑞麟 《死前日记·8月15日》:“荒凉的景象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我碎伤了的心扉呀,真是痛伤欲绝了。”
(2).痛苦忧伤。 郭沫若 《女神·胜利的死》:“十月二十一日 伦敦 发来的电信又到了!说是 马克司威尼 已经昏死了去三回了!说是他的妹子向他的友人打了个电报:望 可尔克 的市民早为她的哥哥祈祷,祈祷他早一刻死亡,少一刻痛伤!”
词语解释:痛苦  拼音:tòng kǔ
(1).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汉 王充 《论衡·变动》:“ 李斯 、 赵高 谗杀太子 扶苏 ,并及 蒙恬 、 蒙毅 ,其时皆吐痛苦之言。”《隋书·儒林传·王孝籍》:“痛苦难以安,贫穷易为蹙。” 魏巍 《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懂得了生活就是斗争,就不会因一点点小的挫折而痛苦。”
(2).使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事。 巴金 《家》三:“‘你也有痛苦?你有什么痛苦?’ 觉民 惊讶地问。” 老舍 《全家福》第二幕:“据我看,他们都不光为顾全封建性的那点体面,而是有实在说不出口的痛苦!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解除了痛苦。”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隐隐的幸福和欢乐,使 道静 暂时忘掉了一切危难和痛苦,沉醉在一种神妙的想象中。”
(3).疼痛苦楚。《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那 新丁 最恶,差使小不遂意,整百皮鞭,鞭得背部青肿,如此已非一次。 仲翔 熬不得痛苦,捉个空,又想逃走。”《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只见黑风滚滚,飞戈攒簇其身,痛苦非常,血流满地。” 清 刘大櫆 《方氏庶母传》:“及大夫病且革……﹝ 林氏 ﹞因割肉和药以进。盖 林氏 固知大夫疾不起,而心冀其生,不自知其痛苦也。”
(4).指使疼痛苦楚。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忍痛苦之药石者,所以除伐命之疾。”
(5).犹沉痛,深刻。 毛泽东 《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对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又团结、又斗争’的政策……只有斗争,不要团结,是‘左’倾错误;只有团结,不要斗争,是右倾错误。这两种错误我们党都犯过,经验很痛苦。”
词语解释:痛愤  拼音:tòng fèn
(1).悲痛愤怒;痛心愤慨。 唐 杜甫 《草堂》诗:“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踰。”《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论》:“ 武后 斵丧王室,潜移龟鼎, 越王 贞 父子痛愤,义不图全。”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十二:“ 杨衢云 被暗杀的消息,传到 日本 , 孙先生 在 横滨 闻信,深为痛愤。”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五幕:“ 春姑 :(痛愤欲绝)啊,人的良心何在呀!”
(2).极端愤恨。《新唐书·姦臣传下·卢杞》:“既得志,险贼寖露,贤者媢,能者忌……其狙害隐毒,天下无不痛愤。”
词语解释:痛切  拼音:tòng qiè
(1).极其恳切。《汉书·刘向传》:“ 向 自见得信於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 王氏 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於至诚。”《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蒋生 见 夏良策 説得痛切,只得与他实説道:‘兄意思真恳,小弟实有一件事,不敢瞒兄。’”
(2).悲痛哀切。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 陈 ( 陈琳 )、 徐 ( 徐干 )、 刘 ( 刘楨 )、 应 ( 应瑒 ),才学所著,诚如来命,惜其不遂,可为痛切。” 宋 司马光 《宋故渠州邻水县令赠太常博士吴君墓志铭》:“念先君先夫人之久未葬,痛切不少忘於心。”《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 邓九公 见他哭得痛切,便叫女儿 褚大娘子 上前劝解。” 梁斌 《红旗谱》一:“ 朱老巩 看孩子们哭得痛切,一时心疼,吐了两口鲜血。”
(3).指悲痛哀切之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司户﹞説到痛切,又发昏上来。”
(4).犹言有切肤之痛。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畏利欲如痛切,义理所集,趋前就之。” 鲁迅 《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正如要説明吸雅片的弊害,大概惟吸过雅片者最为深知,最为痛切一般。”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五:“两派于 中国 经济上最痛切的外国帝国主义,或者是忘记了,或者是简直不能解决而置之不谈。”
(5).沉痛深切。 明 吕坤 《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性透则知自痛切,痛切则意念自真。” 周恩来 《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当 彭 杨 诸同志与士兵谈至痛切处,士兵中竟有捶胸落泪,痛骂国民党军阀非杀尽不可的。”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二:“在秋风里,一面缓缓地走,就一面深深地、痛切地觉着:这样的世界,无论如何,须要弄来翻个身了。”
(6).非常确切。 清 采衡子 《虫鸣漫录》卷一:“每苦吟,輒啮指甲,诗成,十指血涔涔矣。必如此方有佳句,无不痛切者。”
(7).非常迫切。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三:“然而,当前最痛切而要立刻解决的问题,却是夜来躲避秋风和白露的地方了。”
(8).犹言非常沉重。 李大钊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欧洲 中世也曾经过大家族制度的阶级,后来因为国家主义和基督教的势力勃兴,受了痛切的打击。”
词语解释:痛绝  拼音:tòng jué
(1).彻底拒绝或戒绝。 唐 韩愈 《唐故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 徐州 使拜章,请为判官,授协律郎。 孝权 始不痛絶,詔下大悔,即诈称疾,不言三年。”如:励志痛绝恶习。
(2).悲痛到极点。《花月痕》第六回:“那壁厢人间痛絶,这壁厢仙家念热,两下里痴情恁奢!” 清 孙枝蔚 《甲申述忧》诗:“痛絶车书与形胜, 关 西还有几州存。” 清 王瑞兰 《〈湘烟小录〉题辞》:“不虞曇花现影,落叶归根,遽折连枝,使人痛絶。”
(3).痛恨到极点。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五:“夫西人之入 中国 ,前此三百年矣。三百年不骇诧以为奇,独 湘 军既兴,天地始从而痛絶之。”
词语解释:痛惩  拼音:tòng chéng
(1).严厉地惩戒。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又 嘉祐 中士人 刘几 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嶮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 欧阳公 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时体为之一变。”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打花轿》:“不逞之风,渐不可长,公请府公痛惩之。”
(2).指严加惩办。《宋史·张永德传》:“ 世宗 亲征,战於 高平 ,大将 樊爱能 、 何徽 方战退衄…… 永德 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 梁启超 《禁早婚议》:“夫以一人杀一人,以一人侵一人之自由,就法律上,犹必按其害群之罪而痛惩之。”
(3).深切地警戒。 宋 朱熹 《与吴茂实书》:“近来自觉向时工夫止是讲论文义,以为积集义理,久当自有得力处,却於日用工夫全少检点……今方深省而痛惩之,亦欲与诸同志勉焉。”
词语解释:痛煞
疼痛之甚
词语解释:痛砭  拼音:tòng biān
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砭,古代治病用的石针。 宋 陆游 《术家言予今岁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屡作戏题长句》:“耆齿觉衰嗟已晚,孟秋属疾信如占。危途本自难安步,恶石何妨更痛砭。”
词语解释:痛疾  拼音:tòng jí
(1).病痛;痛苦。《礼记·问丧》:“痛疾在心,故口不甘味,身不安美也。”《左传·昭公三年》:“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吕氏春秋·精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
(2).深切地憎恨。《新唐书·刘蕡传》:“凶丑朋挻,外胁羣臣,内掣侮天子, 蕡 常痛疾。”
词语解释:痛决  拼音:tòng jué
犹痛打。谓狠狠地处以杖刑。 元 施惠 《幽闺记·幽闺拜月》:“姐姐,望高抬贵手饶过些……若再如此呵, 瑞莲 甘痛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按臣笞将领》:“旨下即行御史逮问。至日便捕 文治 痛决三十板,下之狱,穷治问斩。”
词语解释:痛感  拼音:tòng gǎn
(1).深切地感动。《晋书·温峤传》:“ 约 ( 祖约 ) 峻 ( 苏峻 )凶逆无道……骨肉生离,痛感天地,人心齐一,咸皆切齿。”
(2).深切地感觉到。 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我现在还痛感有周密研究 中国 事情和国际事情的必要。” 郭沫若 《沸羹集·无题》:“仿佛二三十岁时的心境和现在的并没有怎么两样……一样的有时是好胜自负,有时又痛感到自己的空虚。”
(3).痛苦的感觉。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截然两个世界两个社会的人聚在一块,精神上的接触,发生种种的痛感。”
词语解释:痛肠  拼音:tòng cháng
(1).悲痛忧伤的心肠。 元 冯子振 《十八公赋》:“循十日之故步,惊九迴之痛肠。”
(2).犹衷肠;衷情。内心的话或情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王师竹宫庶》:“﹝ 熊登朴 ﹞以公差入京謁 江陵 。 江陵 留之坐,温语慰劳之,曰:‘足下今渐进可喜,努力修职,峻擢不难。我词林衙门痛痒相关,我此语亦出痛肠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生离》:“既事同兄弟,反兵之讐可报;而途分邪正,盖棺之论始彰。出自痛肠,裁诸尊意。”
词语解释:痛骂
尽情地责骂;竭力地叫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武帝 语 和嶠 曰:‘我欲先痛駡 王武子 ,然后爵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毛笔之类》:“便于使用的器具的力量,是决非劝谕、讥刺、痛骂之类的空言所能制止的。” 茅盾 《子夜》十三:“左右邻的草棚人家……嘈杂地在争论,在痛骂。”
词语解释:痛悔  拼音:tòng huǐ
深切地悔恨。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及官留都,復取 朱子 之书而检求之,然后知其晚岁固已大悟旧説之非,痛悔极艾,至以为自誑誑人之罪不可胜赎。” 郭沫若 《集外·我对于国防文学的意见》:“但当了汉奸也并不自由,或甚至过的是地狱生活,心里也老实在痛悔,甚至日夜以泪洗面。” 巴金 《灭亡》第十四章:“但是她一旦离开了他,特别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便感觉到剧烈的良心上的痛悔。”
词语解释:痛毒  拼音:tòng dú
(1).痛苦之甚。《后汉书·章帝纪》:“自往者大狱已来,掠考多酷,鉆钻之属,惨苦无极。念其痛毒,怵然动心。” 唐 欧阳詹 《有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平州别驾马公墓志铭》:“国丧英才,家亡令孙,家国不幸,痛毒可知。” 宋 叶适 《平阳县代纳坊场钱记》:“某闻仁人视民如子,知其痛毒,若身尝之。”
(2).使痛苦;毒害。《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咎戾多端,难以承祀,用是昭告昊天上帝,特行废斥,勿致貽忧邦国,痛毒苍生。” 梁启超 《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十一:“哀哀 匈 民,一蹂躪於 蒙古 ,再蹀躞於 突厥 ,三夷僇於 俄罗斯 。民也何辜,受此痛毒?”
词语解释:痛迫  拼音:tòng pò
犹言痛心之至。《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今岁臣等首同 李横 东击伪 齐 ,京城震恐,復以无援,引兵而归,思之痛迫。”
词语解释:痛愧  拼音:tòng kuì
悲痛惭愧。《魏书·刘昶传》:“万里奔波,投荫皇闕,仰赖天慈,以存首领。然大耻未雪,痛愧缠心。”
词语解释:痛觉  拼音:tòng jué
身体组织因受破坏或受强烈的刺激所产生的感觉。
词语解释:痛热  拼音:tòng rè
疼爱亲热。《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焦榕 道:‘妹夫既将儿女爱惜,就顺着他性儿,一般着些痛热。’” 秦兆阳 《在田野上,前进!》第二四章:“﹝老二两口子﹞嫌老人在轮到他家吃饭时,爱挑吃喝,也嫌老人对三家的孙儿孙女们痛热的程度不一样。”
词语解释:痛断  拼音:tòng duàn
严厉判决。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韩晋公 镇 淛西 地,痛行捶挞,人皆股慄……又痛断屠牛者,皆暴尸连日。”
词语解释:痛叱  拼音:tòng chì
严厉地斥责。 丁玲 《韦护》第一章二:“ 俄国 的妇女,使她们崇拜,然而她们却痛叱 中国 今日之所谓新兴的,有知识的妇女。”
词语解释:痛酸  拼音:tòng suān
悲痛辛酸。《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三巧儿 ﹞想起旧日恩情,不觉痛酸。”《再生缘》第五三回:“粧一个悲声哽咽不能言……弄得那,忠孝王爷大痛酸。”
词语解释:痛比
严厉地斥责
词语解释:痛瘝  拼音:tòng guān
病痛,疾苦。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二月除御史,三月使 巴 蛮。蛮民詀諵诉,嚙指明痛癏。”
词语解释:痛疚  拼音:tòng jiù
内心痛苦。《花城》1981年第1期:“几千年来祖先创造的文明,将在我们这一代失传,怎么能不使他痛疚如焚呢!”
词语解释:痛治  拼音:tòng zhì
严厉地惩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 胡虎 原是小的家人,只因前日有过,将家法痛治一番,为此怀恨,搆此大难之端。”
词语解释:痛打  拼音:tòng dǎ
狠狠地殴打或责打。《水浒传》第三二回:“叵耐这个贼行者倒来寻闹,把兄弟痛打了一顿。”《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权寄颗驴头在颈上,我且痛打一回。” 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若与狗奋战,亲手打其落水,则虽用竹竿又在水中从而痛打之,似乎也非已甚。”
词语解释:痛惭
悲痛惭愧
词语解释:痛心拔脑,痛心疾首
形容悲痛到极点
词语解释:痛痛  拼音:tòng tòng
(1).尽情地,痛快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你我就依着他住几天,咱们痛痛的多喝两场!”《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想起你们老爷子老太太来,倒痛痛的哭一场。”
(2).狠狠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学院恼了,传了 弥轩 去,当堂核对笔迹,对明白了,把他当面痛痛的申飭一番。” 赵树理 《登记》一:“人是苦虫!痛痛打一顿就改过来了!”
词语解释:痛痒相关  拼音:tòng yǎng xiāng guān
犹言利害相关。亦谓亲爱之人彼此关心。 明 杨士聪 《玉堂荟记》卷下:“ 江陵 ( 张居正 )柄政……外而督抚,内而各部,无一刻不痛痒相关,凡奏疏所不能及者,竿牘往来,罔非至计。”《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我这里除了 邓 褚 两家之外,再没个痛痒相关的人。”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然而责之河 官 不如责之疆吏,责之疆吏不如责之乡绅。盖生长聚族於斯则痛痒相关,不敢自貽伊戚也。”参见“ 痛痒 ”。
词语解释:痛痒  拼音:tòng yǎng
亦作“ 痛痒 ”。
(1).痛觉和痒觉。 汉 徐干 《中论·考伪》:“惑世盗名之徒因夫民之离圣教日久也,生邪端,造异术……斯术之於斯民也,犹内关之疾也,非有痛痒烦苛於身,情志慧然,不觉疾之已深也。”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手等亦应能有痛痒之知,而无是非之虑。” 宋 朱熹 《答徐居甫书》:“如人疾病,血气不运於四支,则手足顽麻不知痛痒。”《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不想那个的腿已经木的不知痛痒,只觉箭眼里如刀剜一般疼痛。”
(2).比喻利害关系。《晋书·儒林传·范弘之》:“下官与 石 ( 谢石 )本无怨忌……与 浩 ( 殷浩 )年时邈絶,世不相及,无復藉闻,故老语其遗事耳,於下官之身有何痛痒,而当为之犯时干主邪!” 明 高攀龙 《初谒语二》:“人心能疑,便是能知痛痒了。”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六:“ 中国 的长河平原,感受无限制的坦荡性;他视‘自然’为路人:偶然同道而行,即使互相借助,始终痛痒漠然。”
(3).喻指时弊。《三国志·蜀志·孟光传》:“ 延熙 九年秋,大赦, 光 於众中责大将军 费禕 …… 光 之指摘痛痒,多如是类。”
(4).比喻疾苦。 宋 杨万里 《庸言》四:“觉万民之痛痒者,爱及乎万民,故 文王 视民如伤。”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四:“语云:缓急人之所时有也。今富贵人不知贫贱痛痒,亦是一过。”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
(5).比喻紧要的事。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 穆 蒙不弃,不四五日輒一过。乃不闻以新知相貺,所谈者皆泛泛不关痛痒之言,何以自了,深为先生惧之。” 茅盾 《无题》三:“丈夫呢,算来算去他的旧相识不是教书匠便是公务人员……即使请他们发表意见还不是几句不着痛痒的随口敷衍,反倒辱没了他的作品。” 曹禺 《雷雨》第一幕:“现在一般青年人,跟工人谈谈,说两三句不关痛痒,同情的话,像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
词语解释:痛痹  拼音:tòng bì
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张介宾 注:“阴寒之气,客於肌肉筋骨之间,则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痹病总括》“风胜行痹寒痹痛”注:“寒邪胜者,其痛甚苦,故曰痛痹。”
词语解释:痛痛快快  拼音:tòng tòng kuài kuài
(1).非常干脆;直爽。 邹韬奋 《当前的急务》:“其次是在政治上负责者必须言出行随,觉察到全国的要求,提出了适应全国要求的主张与办法,便须在实际上痛痛快快、切切实实地干出来。” 曹禺 《日出》第二幕:“我跟你痛痛快快地说吧。”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一:“他不讲, 徐义德 也会告诉她的,不如痛痛快快地告诉她,反而会博得她的欢心。”
(2).舒适爽快。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一章:“行,回去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
词语解释:痛挠  拼音:tòng náo
谓痛苦难受。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杨道珍医》:“一官人宠妾怀妊八閲月,朝夕懨懨,困卧乏力,饮食不下咽,自不能言其痛挠处。”
词语解释:痛戛  拼音:tòng jiá
尽力地括篦。 宋 何薳 《春渚纪闻·雀鳅蛇蟹之异》:“ 富阳 春明村 赵二 ,以网捕为业……一日觉头痒不可堪忍,爬搔之极,至指甲流血,乃取梳齿痛戞,终不快意。”
词语解释:痛煞煞  拼音:tòng shà shà
亦作“ 痛杀杀 ”。
(1).形容悲痛之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痛煞煞伤别,急煎煎好梦儿应难捨。”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哎钱也,我为你呵,也曾痛杀杀将俺父母来离。” 明 吕坤 《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如 朱寿昌 寻母,见得母面,认得母真,痛煞煞雨泪千行。” 清 洪昇 《长生殿·哭像》:“一杯望汝遥来享,痛煞煞古驛身亡。”
(2).形容疼痛之甚。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麤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諕的我急煎煎心如刀搅,痛杀杀腹若锥剜。”
词语解释:痛湔宿垢  拼音:tòng jiān sù gòu
犹痛改前非。湔,洗。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朕方嘉与臣民会归皇极之路,尔诸臣亦宜痛湔宿垢,共襄王道之成。”
词语解释:痛生生  拼音:tòng shēng shēng
悲痛貌。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急难》:“直恁的活擦擦,痛生生,肠断了,比如你在泉路里可心焦。” 清 洪昇 《长生殿·改葬》:“恨悠悠江山如故,痛生生游魂血污。” 清 洪昇 《长生殿·埋玉》:“痛生生怎地捨官家!”
词语解释:痛爱  拼音:tòng ài
(1).悲痛怜爱。《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 大明 ﹞六年,丁母忧。追进 淑仪 为贵妃,班亚皇后,諡曰 宣 ……上痛爱不已,拟 汉武 《李夫人赋》。”
(2).疼爱,关切喜爱。《老残游记》第十三回:“这都是人家好儿女……倘被别家孩子打了两下,恨得什么似的。那种痛爱怜惜,自不待言。” 王西彦 《古屋》第三部七:“那一个做母亲的不痛爱自己的儿子?” 骆宾基 《午睡的时候》二:“ 芳芳 她爹活着的时候,说不定怎么痛爱她呢!”
词语解释:痛责  拼音:tòng zé
严厉责骂或责罚。《三国演义》第二九回:“原来狱吏皆敬信 于吉 , 吉 在狱中时,尽去其枷锁;及 策 ( 孙策 )唤取,方带枷锁而出。 策 访知大怒,痛责狱吏,仍将 于吉 械繫下狱。”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本集岁例祀马神演戏,某把总怒其不起立,将唱旦者当场痛责。因闔集跪恳,杖至三棍乃免。”
词语解释:痛诋  拼音:tòng dǐ
(1).竭力诋毁、辱骂。《史记·酷吏列传》:“若 汤 ( 张汤 )之治 淮南 、 江都 ,以深文痛詆诸侯,别疏骨肉,使蕃臣不自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戊申年 朱山阴 当国,不为时情所附, 邵 上书痛詆之。”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十:“而在 马克思 的不变可变资本说,则很多人攻击,甚或加以痛诋,我们殊为 马氏 不平!”
(2).犹痛斥。 唐 权德舆 《唐故楚州淮阴县令赠尚书右仆射王府君神道碑铭》:“ 忠惠公 与 肃宗 、 代宗 从容言天下事甚众,且曰文致太平在正名百职,危言悃愊,痛詆权倖,条疏理道,坦然章明。”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 庄周 曰:‘六经,先王之陈迹也。’予亦曰:‘ 周 之所以痛詆而务去者,去六经之陈迹也。’”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四章第二节:“﹝ 铁忠 等﹞復提 刘尧澂 , 刘 更厉声曰:‘我是革命党,要杀就杀,何必多问?’并痛詆 清 廷的残暴及官僚的腐败,滔滔不絶, 铁忠 等莫不失色。”
词语解释:痛自创艾  拼音:tòng zì chuāng yì
谓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明 张居正 《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寘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改,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
词语解释:痛脚  拼音:tòng jiǎo
疼痛的脚。喻短处或把柄。《大马扁》第五回:“自此 林子重 已拿得 康有为 痛脚,益復无忌。”《廿载繁华梦》第十回:“﹝ 李山农 ﹞假説现在餉项支絀,须要寻些财路…… 徐賡扬 道:‘这事即 张帅 早有此意,奈未拿着他的痛脚。’”赣剧《张三借靴》:“想他平日到处装穷叫苦,最怕人家晓得他发了财,我就偏偏要踩他这只痛脚。”
词语解释:痛诉  拼音:tòng sù
很悲痛地向人诉说
词语解释:痛叹  拼音:tòng tàn
悲伤叹息。 晋 葛洪 《抱朴子·刺骄》:“去道弥远,可谓为痛叹者也。” 明 李东阳 《赵节妇传》:“予每闻其事,未尝不歛衽而作,重为之痛叹而不能已,故传之。”
词语解释:痛史  拼音:tòng shǐ
惨痛的历史。 李大钊 《这一周》:“我们在今天应该把国际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痛史,细数从头,把‘五四’运动的精神,牢牢记住。” 李大钊 《这一周》:“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回思过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国民的薪胆。”
词语解释:痛经  拼音:tòng jīng
妇女在行经前或行经时下腹子宫部位疼痛的症状。也叫经痛。
词语解释:痛矫  拼音:tòng jiǎo
彻底矫正。 明 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古诗·五言》:“ 宋 初,崇尚晚 唐 之习, 欧阳永叔 痛矫‘西崑’陋体而变之。”
词语解释:痛绳  拼音:tòng shéng
严厉地制裁。《史记·酷吏列传》:“百姓不安其生,骚动,县官所兴,未获其利,姦吏并侵渔,於是痛绳以罪。”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其本判官及诸州刺史等……但受节将指撝,不惧朝廷典宪,共为蒙蔽,皆合痛绳。” 金 元好问 《登封令薛侯去思颂》:“禁人有犯,薄示之辱,教以改过而已;至於老姦宿恶不可以情用者,深治而痛绳之,终不以为夸也。”
词语解释:痛殴  拼音:tòng ōu
狠狠地殴打。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五坊小儿张捕鸟雀於閭里……或有张井上者,使不得汲水,近之輙曰:‘汝惊供奉鸟雀。’痛殴之,出钱物求谢乃去。”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御史方伯相殴》:“有邑令 倪 姓者……力为解劝, 顾 即揽其裙痛殴之。”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五章一:“历来锦标比赛,一般运动员,往往以意气之争,迁怒裁判员,加以痛殴。”
词语解释:痛杀杀  拼音:tòng shā shā
见“ 痛煞煞 ”。
词语解释:痛煞煞  拼音:tòng shà shà
亦作“ 痛杀杀 ”。
(1).形容悲痛之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痛煞煞伤别,急煎煎好梦儿应难捨。”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二折:“哎钱也,我为你呵,也曾痛杀杀将俺父母来离。” 明 吕坤 《答孙冢宰立亭论格物第二书》:“如 朱寿昌 寻母,见得母面,认得母真,痛煞煞雨泪千行。” 清 洪昇 《长生殿·哭像》:“一杯望汝遥来享,痛煞煞古驛身亡。”
(2).形容疼痛之甚。 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三折:“是那一个实丕丕将着麤棍敲,打的来痛杀杀精皮掉。”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諕的我急煎煎心如刀搅,痛杀杀腹若锥剜。”
词语解释:痛改前非  拼音:tòng gǎi qián fēi
彻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上官翁 道:‘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凡从前误食鸦片者,速即力求断癮,痛改前非。”《十月》1981年第1期:“我痛心疾首,认为只有痛改前非……才能报答党和 毛主席 的关怀。”
词语解释:痛杖  拼音:tòng zhàng
狠狠地杖击。《南齐书·庐陵王子卿传》:“上勑之曰:‘……凡诸服章,自今不启吾知復专輒作者,后有所闻,当復得痛杖。’”《辽史·刑法志上》:“帝怒……命有司尽取鹿人之在繫者凡六十五人,斩所犯重者四十四人,餘悉痛杖之。”
词语解释:痛毁  拼音:tòng huǐ
(1).竭力诋毁。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詆,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
(2).彻底毁坏。《明史·循吏传·丁积》:“俗信巫鬼,为痛毁淫祠。”
词语解释:痛杀  拼音:tòng shā
(1).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 杨延釗 以为乘其敝痛杀, 幽 冀 可收。” 清 林则徐 《英夷鸱张安民告示》:“本部堂今与汝等约,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
(2).悲痛之甚。杀,表示极甚之词。 元 武汉臣 《玉壶春》第三折:“ 玉壶生 则被你痛杀我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寄子》:“爹爹,我只道路上冷静,带孩儿出来,不晓得到是这等,兀的不痛杀我也。” 清 洪昇 《长生殿·埋玉》:“断肠痛杀,説不尽恨如麻。”
词语解释:痛涤前非  拼音:tòng dí qián fēi
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清史稿·恂勤郡王允禵传》:“今 允禵 居 马兰峪 ,欲其瞻仰 景陵 ,痛涤前非。”
词语解释:痛法  拼音:tòng fǎ
严厉的刑法。 明 唐顺之 《广德州同知蔡侯政绩碑记》:“州人獷悍多豪黠,齘齘不可理以柔道,於是一切争为严峻,深文痛法以绳督之。”
词语解释:痛深恶绝  拼音:tòng shēn wù jué
极端痛恨、厌恶。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二:“他似乎已痛深恶绝了大哥,因为大哥竟敢公然与 冠 家为敌,帮着 钱默吟 和 金三爷 到 冠 家叫闹,打架。”参见“ 深恶痛絶 ”。
词语解释:深恶痛绝  拼音:shēn wù tòng jué
极其厌恶、痛恨。语出《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 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絶之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子路篇一》:“盖 灵公 之於其子,非真有深恶痛絶之心,受制於悍妻而不能不逐之耳。” 闻一多 《关于儒、道、土匪》:“所以儒家之反对道家,只是口头的,表面的,不像他对于 墨 家那样的真正的深恶痛绝。”亦作“ 深恶痛疾 ”、“ 深恶痛嫉 ”。 朱自清 《历史在战斗中》:“从讽刺的深恶痛疾到玩世的无可无不可,本只相去一间。” 鲁迅 《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揭开了‘以 华 制 华 ’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词语解释:痛憎  拼音:tòng zēng
极端憎恶。 金 刘仲尹 《野墅》诗之一:“爱买僻书人笑古,痛憎俗事自知清。”
词语解释:痛斥  拼音:tòng chì
严厉斥责;狠狠地斥责。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三集·珠江风月》:“ 珠江 风月,谈者艳之。独 仓山 一老,来此作狎邪游,大不满意;其门下士,亦以为一样春色。其丑詆痛斥,可为不遗餘力矣。”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 北京 ,痛斥 满 政府的无人道。” 邹韬奋 《法西斯作风的罪恶》:“ 英国 首相 邱吉尔 于‘海上秘密会议’之后,曾于八月二十四日晚的广播演辞中痛斥法西斯的罪恶。”
词语解释:痛歼  拼音:tòng jiān
彻底歼灭。 刘亚楼 《横扫七百里》:“我主力部队迅速完成了集结,加紧整顿训练,养精蓄锐,准备痛歼来犯之敌。”
词语解释:痛警  拼音:tòng jǐng
深切地警戒。 宋 朱熹 《又答林择之书》:“ 陆子寿 兄弟近日议论却肯向讲学上理会……此间学者却是与渠相反,初谓只如此讲学,渐涵自能入德,不谓末流之弊只成説话,至於人伦日用最切近处,亦都不得毫毛气力,此不可不深惩而痛警也。”
词语解释:痛痛切切  拼音:tòng tòng qiè qiē
非常沉痛深切。 刘半农 《重印〈何典〉序》:“综观全书,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
词语解释:痛谈  拼音:tòng tán
尽情地交谈。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三:“几次痛谈之后,他们把我当作自己人看待,无话不说。”
词语解释:痛诮  拼音:tòng qiào
严厉责备。《新唐书·李绅传》:“ 绅 族子 虞 ,有文学名,隐居 华阳 ,自言不愿仕……及 耆 ( 柏耆 )为拾遗, 虞 以书求荐, 绅 恶其无立操,痛誚之。”
词语解释:痛诬丑诋  拼音:tòng wū chǒu dǐ
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盾鼻随闻录〉当毁》:“﹝ 汪堃 所著《盾鼻随闻録》对﹞ 何氏 自 文安公 凌汉 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詆,至令人不忍观。”
词语解释:痛贯心膂  拼音:tòng guàn xīn lǚ
形容悲痛到极点。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 巖肖 之先君 光禄 , 靖康 间为京城守御司属官,尝以守御策献之朝,而议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将士与虏战,遂以身殉国。及归葬日,公为挽诗…… 巖肖 每一读之,痛贯心膂。”
词语解释:痛贬  拼音:tòng biǎn
极力贬低。 王国维 《人间词话删稿》三四:“自 竹垞 ( 朱彝尊 )痛贬《草堂诗餘》,而推《絶妙好词》,后人羣附和之。”
词语解释:痛辱  拼音:tòng rǔ
极大的耻辱。 李大钊 《这一周》:“不要忘了 临城 案的压迫!不要忘了列强因为海关问题在 广州 的示威!这都是我们最近的民族的痛辱。”
共12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