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四敬去声 [shèng,茂盛][lǐng lìng,命令][zhèng,正直][hèng,蛮横][zhèng][bìng,合并][xìng,学行][gèng,更加][xiòng][jìng,动词][详注1][详注2][详注3][详注4][bàng][详注5][qìng,请人做某事][pìn][详注6][详注7]


注1:评 平去声。平言也。《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
注2:迎 鱼庆切。《正韵》凡物来而接之则平声,物未来而往迓之则去声。《诗·大雅》亲迎于渭。
注3:轻 音庆。《集韵》疾也。《左传·桓十二年》绞小而轻,轻则寡谋。又《僖三十三年》秦师轻而无礼。
注4:清 音静。洁也。又《集韵》《正韵》音净。与净同。又《集韵》《韵会》《正韵》音婧。寒也。
注5:盟 明去声。《庄子·齐物论》其留如诅盟。郭象读。又与孟通。地名。《左传·隐十一年注》盟,今盟津。河内邑名。《史记·周本纪》武王东观兵于盟津。《书·禹贡》作孟津。
注6:邴 音柄。《广韵》邑名。又姓。《左传·哀十一年》邴泄为右。
注7:檠 音竞。檠子,叠名。《类篇》有足所以几物,即隔子也。《前汉·地理志》朝鲜民饮食以笾豆。《师古注》以竹曰笾,以木曰豆,今之檠也。
共174,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首字词组
病身病渴病眸病风病源病故病室病瘁
病眼病体病痛病免病榻病疾病假病句
病骨病容病魔病树病暍病民病床病俗
病起病已病愈病废病能病力病醉病孱
病夫病目病齿病因病瘦病香病肌病困
病酒病人病心病厌厌病骸病喑病痱病原
病客病根病脚病忘病痊病恹恹病坊病癖
病躯病者病退病消病狂病沈病草病气
病卧病苦病涉病痟病酲病态病疮病滞
病叶病守病耳病质病情病势病患病闲

词语解释:病身  拼音:bìng shēn
体弱多病之身。 唐 张籍 《感春》诗:“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归》诗:“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宋 杨万里 《晓行东园》诗:“老眼读书长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苏。”
词语解释:病眼  拼音:bìng yǎn
(1).谓老眼昏花。 唐 白居易 《别行简》诗:“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鬢雪。”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离心不忍闻春鸟,病眼何堪送落暉。”
(2).眼睛有病;有病的眼睛。 唐 温庭筠 《雪》诗之一:“ 谢庄 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宋 邵雍 《代书寄长安幕张文通》诗:“枯肠忺饮酒,病眼怕看书。”
词语解释:病骨  拼音:bìng gǔ
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唐 李贺 《示弟》诗:“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宋 苏轼 《浴日亭》诗:“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宋 陆游 《晚归》诗:“病骨羸将折,昏眸困欲眠。” 明 于谦 《登楼书兴》诗:“暮景侵寻欺病骨,秋霜容易上华巔。”
词语解释:病起  拼音:bìng qǐ
病愈。 宋 苏舜钦 《病起》诗:“ 吴 天摇落奈愁何,病起风前白髮多。争得 松江 变醇酒,拍浮终日恣酣歌。”
词语解释:病夫  拼音:bìng fū
病人。 唐 刘禹锡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诗:“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 唐 柳宗元 《与太学诸生诣阙留阳城司业书》:“ 俞 扁 之门,不拒病夫。” 宋 邵雍 《诏三下答乡人不起之意》诗:“幸逢 尧 舜 为真主,且放 巢由 作外臣。六十病夫宜揣分,监司无用苦开陈。” 郁达夫 《采石矶》:“在学使衙门东北边 寿春园 西室的病夫 黄仲则 ,也同阴暗的天气一样,到了正月尽头却一天一天的强健起来。”参见“ 病人 ”。
词语解释:病人  拼音:bìng rén
(1).生病的人。《荀子·法行》:“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牀而己不染。”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侍候病人我在行。”
(2).谓使人民困顿。《后汉书·仲长统传》:“如此,在位病人,举用失贤,百姓不安,争讼不息,天地多变,人物多妖,然后可以分此罪矣。” 李贤 注:“病人,谓万姓困敝也。”
(3).谓扰乱为害人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信都 令家,妇女惊恐,更互疾病,使 輅 筮之。 輅 曰:‘君北堂西头有两男子……昼则浮游,夜来病人,故使惊恐。’”
词语解释:病酒  拼音:bìng jiǔ
(1).饮酒沉醉。《晏子春秋·谏上三》:“ 景公 饮酒,酲,三日而后发。 晏子 见曰:‘君病酒乎?’公曰:‘然。’” 宋 翁元龙 《瑞龙吟》词:“昼长病酒添新恨,烟冷斜阳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枫凝血,草含秋,愁深如病酒。” 清 吴伟业 《子夜歌》之十二:“君来只病酒,辜负解香鈿。”
(2).谓饮酒过量而生病。《史记·魏公子列传》:“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明 冯惟敏 《桂枝香·春怨》曲:“容光消瘦,非因病酒。”《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吃得痛快,伤食;饮得痛快,病酒。”
词语解释:病客  拼音:bìng kè
疲病的旅居在外之人。 唐 杜甫 《寄高适》诗:“ 楚 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 唐 白居易 《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诗:“ 南山 好颜色,病客有心情。” 宋 苏轼 《和子由送春》:“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词语解释:病躯  拼音:bìng qū
抱病之身。《三国演义》第五二回:“ 琦 谓 肃 曰:‘病躯不能施礼, 子敬 勿罪。’”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你们这样衰老,又且都是病躯,将来怎么样去杀贼!”
词语解释:病卧  拼音:bìng wò
卧病,因病躺下。《史记·酷吏列传》:“ 謁居 病卧閭里主人, 汤 自往视疾,为 謁居 摩足。”《汉书·郊祀志上》:“ 秦穆公 立,病卧五日不寤。”
词语解释:病叶  拼音:bìng yè
败残之叶。 唐 杜甫 《薄游》诗:“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 宋 杨万里 《过安仁岸》诗:“雨蒲拳病叶,风篠秃危梢。” 宋 陆游 《秋兴》诗:“病叶辞秋应有恨,候虫吟壁故知时。”
词语解释:病渴  拼音:bìng kě
患消渴症。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宋 陆游 《和张功父见寄》:“正復悲秋如 骑省 ,可令病渴似 文园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二十:“余尝有诗云:‘……分无玉甌囊古锦,病渴 文园 只瓢饮。’”
词语解释:病体  拼音:bìng tǐ
(1).病躯。 唐 陆龟蒙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 巴金 《马拉·哥代和亚当·鲁克斯》:“他居然支持着病体出来散步了。”
(2).指疾病。 清 洪昇 《长生殿·得信》:“妃子既许重逢,我病体一些也没有了。”
词语解释:病容  拼音:bìng róng
有病的面容。 唐 白居易 《秋斋》诗:“晨起秋斋冷,萧条称病容。”《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刘璞 虽然是个病容,却也人材齐整。” 老舍 《四世同堂》四八:“三天没刮脸,短的,东一束西一根的胡子,给他添了些病容。”
词语解释:病已  拼音:bìng yǐ
病愈。 汉 枚乘 《七发》:“太子曰:‘诺。病已,请事此言。’” 汉 枚乘 《七发》:“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词语解释:病目  拼音:bìng mù
(1).眼睛患病。《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一曰暑岁羊多疫死,及为怪亦是也。及人则多病目者。”《旧唐书·杜从郁传》:“子 牧 顗 ,俱登进士第。 顗 后病目而卒。”
(2).患病的眼睛。 宋 欧阳修 《学书》诗:“病目固已昏,墨不分浓淡。” 宋 苏轼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诗:“忽逢絶艷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词语解释:病人  拼音:bìng rén
(1).生病的人。《荀子·法行》:“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牀而己不染。”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侍候病人我在行。”
(2).谓使人民困顿。《后汉书·仲长统传》:“如此,在位病人,举用失贤,百姓不安,争讼不息,天地多变,人物多妖,然后可以分此罪矣。” 李贤 注:“病人,谓万姓困敝也。”
(3).谓扰乱为害人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 信都 令家,妇女惊恐,更互疾病,使 輅 筮之。 輅 曰:‘君北堂西头有两男子……昼则浮游,夜来病人,故使惊恐。’”
词语解释:病根  拼音:bìng gēn
(1).疾病的根源。《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有疾者诣 佗 求疗。 佗 曰:‘君病根深,应当剖破腹。’” 唐 白居易 《病气》诗:“若问病根深与浅,此身应与病齐生。” 宋 陆游 《仲秋书事》诗之七:“灵府不摇神态定,病根已去脉和平。”《水浒传》第九八回:“小弟诊治 张清 脉息,知道是七情所感,被小弟再三盘问, 张将军 方肯説出病根。”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正如久病之后,勉强得一点生机,元气亏耗,病根还没全去。”
(2).比喻引起失败或灾祸的根本原因。 宋 张载 《学大原下》:“为子弟则不能安洒扫应对……为宰相不能下天下之贤,甚则至於狥私意,义理都丧,也只为病根不去,随所居所接而长。”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 吴安持 ﹞四次妄造事端,动摇朝听,若令依旧供职,病根不去, 河 朔被害无已。”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政事三》:“今之病根,即在昌言兴西北水利可减东南漕赋二语。” 邹韬奋 《能与为》:“还有一个大病根,便是畏难。”
词语解释:病者  拼音:bìng zhě
有病的人;衰弱的人。《魏书·长孙稚传》:“时 子彦 亦患脚痺,扶杖入辞。尚书僕射 元顺 顾相谓曰:‘吾等备位大臣,各居宠位,危难之日,病者先行,无乃不可乎?’” 唐 韩愈 《祭十二郎文》:“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彊者夭而病者全乎?”
词语解释:病苦  拼音:bìng kǔ
疾苦;痛苦。亦指疾苦之人。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言下辨曲直,笔端破交争。虚怀询病苦,怀律操剽轻。” 明 王世贞 《于太傅公传》:“ 谦 感上知遇,夙夜拊循郡邑,延访父老,以便益病苦。” 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词语解释:病守  拼音:bìng shǒu
谦词。懦弱无能的守宰。 宋 苏轼 《铁沟行赠乔太博》:“城中病守无所为,走马来寻 铁沟 水。” 宋 苏轼 《送段屯田分得于字》:“ 胶西 病守老且迂,空斋愁坐纷墨朱。”
词语解释:病眸  拼音:bìng móu
犹病眼。 宋 范成大 《思佛亭晓望》诗:“栗烈刚风刮病眸,登临何啻缓千忧。” 胡怀琛 《初秋闻雨》诗:“两鬢萧萧雨一牕,病眸强歛背银釭。”
词语解释:病痛  拼音:bìng tòng
(1).疾病。 唐 白居易 《朝归书寄元八》诗:“幸无急病痛,不至苦饥寒。”《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丁氏 也自尽心伏侍,争奈病痛犯拙,毕竟不起,呜呼哀哉了。”
(2).毛病;缺点。《朱子语类》卷七五:“ 唐 时人説得虽有病痛,大体理会得是。”《朱子语类》卷三三:“ 孔子 岂不欲人人至於圣贤之极,而人人亦各自皆有病痛。”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
词语解释:病魔  拼音:bìng mó
像魔鬼一样害人的疾病。多指长期重病。 宋 刘克庄 《题倪鲁公诗后》诗:“击蒙何止闻童稚,遣疟犹堪去病魔。”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乾着我贩卖 南昌 利钱好,急回来早又病魔缠着。”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病魔日夕成吾懒,春昼如年只下帘。” 清 黄景仁 《金缕曲·劳濂叔手书大悲咒以赠》词:“叹年来病魔穷祟,公然作横。” 茅盾 《秋收》一:“他就仗着他那一身愈穷愈硬朗的筋骨和病魔挣扎。”
词语解释:病愈  拼音:bìng yù
疾病痊愈。《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武安君 病愈, 秦王 欲使 武安君 代 陵 将。”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一:“明春病愈,余喜,作《从此餘年号更生》诗五章慰之。”
词语解释:病齿  拼音:bìng chǐ
牙病;牙齿痛。亦指有病的牙齿。 金 刘迎 《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诗:“我车从其间,摇兀如病齿。推前挽復后,寸进退还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题跋》:“ 冯海粟 先生子 振 题《杨妃病齿图》云:‘ 华清宫 一齿痛; 马嵬坡 一身痛;“ 渔阳 鼙鼓动地来”,天下痛。’”
词语解释:病心  拼音:bìng xīn
(1).谓患心痛之疾。《庄子·天运》:“ 西施 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
(2).指人的心理行为等发生异常状态的疾病。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钱斋郎》:“一日,其妻被夫之衣冠,语言皆男子也,状如病心。”
(3).指病中的心情。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上报疾状,次序病心,终论平生交分。” 前蜀 韦庄 《婺州屏居蒙右省王拾遗车枉降访病中延候不得因成寄谢》诗:“画角莫吹残月夜,病心方忆故园春。”
词语解释:病脚  拼音:bìng jiǎo
有病的脚;脚有病。 唐 杜甫 《西阁曝日》诗:“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宋 杨万里 《自遣》诗:“匹似病风兼病脚,老夫犹是地行仙。”
词语解释:病退  拼音:bìng tuì
因病退休。特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因病退回原居住地。《花城》1981年第5期:“谁知道他们早几年,趁知青搞病退、困退时,干下的那些伤天害理的事。”
词语解释:病涉  拼音:bìng shè
苦于涉水渡川。《孟子·离娄下》:“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 赵岐 注:“当以时修桥梁,民何由病苦涉水乎。” 宋 苏轼 《两桥诗·东新桥》:“嗟此病涉久,公私困留稽。”
词语解释:病耳  拼音:bìng ěr
重听不聪之耳。 宋 杨万里 《过湖口县上下石钟山》诗:“愿闻大声开病耳,今夜明月正无滓。” 宋 范成大 《元夕》诗之四:“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餳人。”
词语解释:病风  拼音:bìng fēng
患风搐或风痹病。 宋 苏轼 《自笑》诗:“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入我病风手,玄云渰凄凄。” 宋 杨万里 《自遣》诗:“匹似病风兼病脚,老夫犹是地行仙。”
词语解释:病免  拼音:bìng miǎn
以病免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既病免,家居 茂陵 。”《汉书·扬雄传赞》:“ 雄 以病免,復召为大夫。”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寻授 苏州 刺史,一年,即病免归;授刑部侍郎,不久,又病免归;除 河南 尹,三年,又病免归。”
词语解释:病树
即将枯死的树木
词语解释:病废  拼音:bìng fèi
因病废弃;因病残废或有残疾。 宋 杨万里 《谢苏州使君张子仪尚书赠服送酒钱》诗:“病废非为高,抛官十餘年。” 巴金 《海的梦·奴隶们的故事》:“许多人因为不能忍受困苦而自杀,许多人被繁重的工作压倒而病废。”如:虽然我是病废之人,但还是愿意帮助你们做点工作。
词语解释:病因  拼音:bìng yīn
发生疾病的原因。《法苑珠林》卷一一二:“若有病因,则有病生。”
词语解释:病厌厌  拼音:bìng yān yān
见“ 病懨懨 ”。
词语解释:病恹恹  拼音:bìng yān yān
亦作“ 病厌厌 ”。 病弱精神不振貌。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把酒送春惆悵甚。长恁,年年三月病厌厌。” 元 贯云石 《一枝花·离闷》套曲:“病懨懨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 沙汀 《酒后》:“老太婆忽然病恹恹走过来。”
词语解释:病忘  拼音:bìng wàng
患健忘之症。《列子·周穆王》:“ 宋 阳里华子 ,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涂则忘行,在室即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
词语解释:病消  拼音:bìng xiāo
指患消渴之症。《淮南子·说山训》:“嫁女於病消者,夫死则难復处也。”
词语解释:病痟  拼音:bìng xiāo
患消渴病。 唐 李商隐 《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诗:“末至谁能赋,中乾欲病痟。”
词语解释:病质  拼音:bìng zhì
(1).犹病体。 宋 强至 《代谢再任表》:“力丐閒州,少安病质。而恩生望外,事与愿违。”
(2).疾病或弊病的实质。 章炳麟 《文学说例》:“ 姊崎正治 曰:‘……有表象主义,即有病质。’” 章炳麟 《文学说例》:“然赋颂之文,声对之体,或反以代表为工,质言为拙,是则以病质为美疢也。”
词语解释:病源  拼音:bìng yuán
(1).病原。《法苑珠林》卷三五:“病源既久,不可治也。”《旧唐书·方伎传·许胤宗》:“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猜度……或冀一人偶然逢也。”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 姚 叙病源一二,公亦知医,頷之。”《红楼梦》第九八回:“各处遍请名医,皆不识病源。”
(2).产生缺点、毛病的原因。 夏衍 《写方生重于写未死》:“你的信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使我有机会重新把自己作品的病源检查了一遍。”
词语解释:病榻  拼音:bìng tà
病人的床铺。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余拟为之补写緑杨鐙影图,因忆儿病榻语,先草録十六则。”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二:“如今病榻上寸寸回想,使我无限的惊悔。” 萧乾 《终身大事》:“我就在病榻上把全书修改了一遍,并写此代序,作为定本。”
词语解释:病暍  拼音:bìng yē
中暑。《淮南子·人间训》:“病暍而饮之寒,此众人所以为养也,而良医之所以为病也。”
词语解释:病能  拼音:bìng néng
见“ 病态 ”。
词语解释:病态  拼音:bìng tài
亦作“ 病能 ”。
(1).病状。《素问·风论》:“帝曰:‘五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岐伯 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欬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内经·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病能,即病态也。”
(2).病人的体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病形将见而未见,病态欲支而难支。”
(3).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状态。泛指事物的不正常状态。 徐特立 《自以为是者的前途》:“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个病态。” 茅盾 《色盲》三:“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会有这样的病态。我只能称为自己精神上的色盲。” 邹韬奋 《学校与商场》:“ 星翁先生 在这封信里揭穿了畸形社会制度中的教育病态,可谓慨乎言之。”
词语解释:病瘦  拼音:bìng shòu
谓因病瘦损。 唐 白居易 《新秋病起》诗:“病瘦形如鹤,愁焦鬢似蓬。” 宋 苏轼 《王晋卿作烟江迭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特奇丽因复次韵》:“却因病瘦出奇骨,盐车之厄寧非天。”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八:“后夫人病瘦,医者既投药,又梦寝堂门之左右木瓜二株,右者已枯,因为大父言,大父遽取药覆之。”
词语解释:病骸  拼音:bìng hái
犹病体。用于老年人。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病骸浑似木,老鬢欲成霜。”
词语解释:病痊  拼音:bìng quán
病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天石 固不信轮迴者,病痊以后尝举以告人。”
词语解释:病狂  拼音:bìng kuáng
谓发疯。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四贤从祀》:“ 东光 病狂,衣红衣,跣足,唱曲入朝。”《说岳全传》第四六回:“錚錚义不帝 邦昌 ,一过 燕山 转病狂。” 刘大白 《旧梦》诗:“有些人是病狂的,有些人是梦呓的。”
词语解释:病酲  拼音:bìng chéng
病酒;醉酒。 唐 孙樵 《骂僮志》:“ 孙樵 既黜于有司,忽怳乎若病酲之未醒。” 宋 钱康功 《植杖闲谈·契丹》:“然 公翊 日乘骑如故,初不病酲也。”
词语解释:病情  拼音:bìng qíng
疾病变化的情况。 巴金 《中岛健藏先生》:“我到了 北京 ,才知道 中岛 的真实病情。” 巴金 《怀念萧珊》三:“她的病情恶化,一天天衰弱下去,肚子却一天天大起来,行动越来越不方便。”
词语解释:病故  拼音:bìng gù
病死。《元典章·兵部三·铺马》:“为恐见在站马不测病故,釐勒本户预置贴马一匹。”《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不想一进了京,按察司就病故了。” 巴金 《秋》一:“后又接到三弟和二妹给我的信,讲到 剑云 病故的事。”
词语解释:病疾  拼音:bìng jí
(1).疾病。《墨子·天志中》:“人之所不欲者何也?病疾祸祟也。” 汉 焦赣 《易林·旅之蒙》:“火宿口中,民多病疾。”《汉书·韩信传》:“人有病疾,涕泣分食饮。”
(2).犹病革。病重。《北齐书·段荣传》:“今病疾如此,殆将不济,宜善相翼佐,克兹负荷。”《太平广记》卷一二六引 北齐 颜之推 《还冤记·羊聃》:“ 聃 病疾,恒见 简良 等曰:‘枉岂可受,今来相取,自由黄泉。’经宿死。”
词语解释:病民  拼音:bìng mín
为害人民。《文献通考·田赋五》:“既是违法病民,朝廷须作措置,安可置而不问。” 清 林则徐 《谆劝殷富平粜并严禁牙行铺户囤米抬价告示》:“如再抬价病民,故意囤积,惟有按例严办,以示惩儆。” 李烈钧 《辛亥革命与督赣时期》:“ 武寧 各县自 太平天国 以来,即有浮粮病民,余亦下令取消之。”
词语解释:病力  拼音:bìng lì
病重。《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
词语解释:病香  拼音:bìng xiāng
指欲残之花。 唐 崔橹 《暮春对花》诗:“病香无力被风欺,多在青苔少在枝。马上行人莫回首,断君肠是欲残时。”
词语解释:病喑  拼音:bìng yīn
喑哑失音。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 叔都 最为知名,郡常欲为察授之, 煇 耻越贤兄,惧不得免,因缘他疾,遂託病瘖。” 金 元好问 《愚轩为赵宜之赋》诗:“病瘖能指跛能履,眉睫虽存寧復动。”
词语解释:病恹恹  拼音:bìng yān yān
亦作“ 病厌厌 ”。 病弱精神不振貌。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把酒送春惆悵甚。长恁,年年三月病厌厌。” 元 贯云石 《一枝花·离闷》套曲:“病懨懨损容颜,闷昏昏多少愁烦。” 沙汀 《酒后》:“老太婆忽然病恹恹走过来。”
词语解释:病沈  拼音:bìng shěn
指多病瘦损的 沉约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则为你彩笔题诗,迴文织锦……折倒得鬢似愁 潘 ,腰如病 沉 。”
病势沉重。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俺小姐送得人如此,又着我去动问,送药方儿去,越着他病沉了也。”
词语解释:病态  拼音:bìng tài
亦作“ 病能 ”。
(1).病状。《素问·风论》:“帝曰:‘五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岐伯 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欬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章炳麟 《新方言·释词》:“《内经·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病能,即病态也。”
(2).病人的体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病形将见而未见,病态欲支而难支。”
(3).心理或生理上不正常的状态。泛指事物的不正常状态。 徐特立 《自以为是者的前途》:“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个病态。” 茅盾 《色盲》三:“我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故会有这样的病态。我只能称为自己精神上的色盲。” 邹韬奋 《学校与商场》:“ 星翁先生 在这封信里揭穿了畸形社会制度中的教育病态,可谓慨乎言之。”
词语解释:病势  拼音:bìng shì
病情,病状。常用于较重的病。《红楼梦》第九十回:“原来那 黛玉 虽则病势沉重,心里却还明白。”
词语解释:病室  拼音:bìng shì
病房
词语解释:病假  拼音:bìng jià
因病请假;因病请的假。 唐 白居易 《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诗:“宦情牢落年将暮,病假连绵日渐深。”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爱闲》:“ 姚武功 爱閒求病假, 杜紫微 爱閒能有几人来。”
词语解释:病床  拼音:bìng chuáng
医院、疗养院里供住院病人用的床。
词语解释:病醉  拼音:bìng zuì
饮酒沉醉。 唐 白居易 《酬梦得见喜疾瘳》诗:“暖卧摩绵褥,晨倾药酒螺。昏昏布裘底,病醉睡相和。”
词语解释:病肌  拼音:bìng jī
犹病体。 宋 杨万里 《十月十六日夜南溪望月》诗:“夜久看未足,风露却病肌。”
词语解释:病痱  拼音:bìng fèi
患风瘫之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良久乃闻,闻即恚,病痱,不食,欲死。”《汉书·贾谊传》:“非亶倒县而已,又类辟,且病痱。”《东观汉记·冯鲂传》:“南宫复道多恶风寒,老人居之且病痱。”
词语解释:病坊  拼音:bìng fāng
收养贫病平民的机构。《太平广记》卷九五引 唐 牛肃 《纪闻·洪昉禅师》:“ 昉 於 陕 城中,选空旷地造 龙光寺 。又建病坊,常养病者数百人。” 宋 马鉴 《续事始·病坊》:“ 开元 二十三年,断京城乞儿官,为置病坊,给廪食焉。近代改悲田院,或曰养病院。” 宋 曾巩 《越州赵公救灾记》:“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公曰: 杭 ,水陆之会,因疫病死比他处常多。乃裒羡緡得二千,復发私槖得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以待之。”
词语解释:病草  拼音:bìng cǎo
(1).萎黄了的草。 唐 李中 《春日野望怀故人》诗:“暖风医病草,甘雨洗荒村。”
(2).指艾蒿。《太平御览》卷九九七:“《师旷占》曰:‘岁疫,病草先生。’病草者,艾也。”
词语解释:病疮  拼音:bìng chuāng
受伤有病。《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吾见 公瑾 病疮,医者言勿触怒,故 曹 兵搦战,不敢报知。”
词语解释:病患  拼音:bìng huàn
疾病;患病者。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一折:“我覷了你面颜,休忧愁染病患。” 萧红 《生死场》二:“母亲回到屋中一边烧饭,一边叹气,她体内像染着什么病患似的。”京剧《沙家浜》第五场:“寻来草药医病患,弄清敌情就回还。”
词语解释:病瘁  拼音:bìng cuì
困乏;枯萎。 宋 苏辙 《徐州汉高帝庙祈晴文》:“今兹岁首,雨雪失候。麦苗病瘁,穫不偿种。”
词语解释:病句  拼音:bìng jù
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如:这些病句是从你的作文里找出来的,要注意改正。
词语解释:病俗  拼音:bìng sú
犹言忧民忧俗。
词语解释:病孱  拼音:bìng chán
病弱;病弱之人。 宋 沉辽 《寄四明神智师》诗:“老师多事犹相记,千里驰书慰病孱。”
词语解释:病困  拼音:bìng kùn
(1).犹言病笃。《汉书·金日磾传》:“辅政岁餘,病困。大将军 光 白封 日磾 ,卧授印綬。一日薨。”《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广平 刘奉林 妇病困,已买棺器,时正月也。使 輅 占曰:命在八月辛卯日日中之时。 林 谓必不然,而妇渐差。至秋发动,一如 輅 言。”
(2).为疾病所困扰。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餘年。”
词语解释:病原  拼音:bìng yuán
病因。引起疾病的根源。 严复 《原强续篇》:“盖察病而知致病之原,则其病将愈,唯病原真而后药物得,药物得而后其病乃有瘳,此不易之理也。” 许杰 《改嫁》:“她想起‘胎里毒’的病原来。”
词语解释:病癖  拼音:bìng pǐ
谓耽于癖好。 唐 白居易 《庐山草堂记》:“予自思自幼迨老……凡所至,虽一日二日,輙覆簣土为臺,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
词语解释:病气  拼音:bìng qì
(1).指疾病表现于面部的气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齐 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 意 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有病气。”
(2).指病人的气息。《红楼梦》第五二回:“不叫他在这屋里,怕过了病气。”
词语解释:病滞  拼音:bìng zhì
犹郁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正如酷暑中行,遇着清泉百道,多时病滞,一旦消释。”
词语解释:病闲  拼音:bìng xián
病初愈。《论语·子罕》:“子疾病, 子路 使门人为臣。病閒,曰:‘久矣哉, 由 之行诈也。’” 刘宝楠 正义:“《方言》云: 南楚 病愈者谓之差,或谓之閒。”
共174,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