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鱼平声 [jū][yú,我也][动词][yú,同欤][jū][详注1][jū][jū][jū,拮据][详注2][yú][详注3][qú][详注4][xū][shū][xū,又以诸切,音余。芞藇,香草。][详注5][音如。水名,在南郡。]


注1:涂 《广韵》直鱼切《集韵》陈如切,音除。水名。与滁同。《晋书·宣帝纪》王淩诈言吴人塞涂水。涂水即滁水。
注2:沮 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余切,音苴。水名。《说文》水出汉中房陵,东入江。《水经》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 又《前汉·地理志》武都郡沮县沮水,出东狼谷。《水经注》沔水一名沮水。 又漆沮,二水名。《书·禹贡》漆沮既从。《诗·大雅》自土沮漆。《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沮水出北地直路县北,东入于洛。《十三州志》漆沮,即洛水也。《诗·地理考》段氏曰:漆沮有二,皆出雍州,东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别。诗漆沮入于渭之上流。书漆沮入于渭之下流。 又《水经注》肥如县,故肥子国,有大沮水,小沮水。 又沮中,地名。亦作柤。《吴志》赤乌四年,诸葛瑾取柤中。 又《广韵》侧鱼切《集韵》臻鱼切,音菹。姓也。黄帝史官沮诵,三国沮授。
注3:屠 《广韵》直鱼切《集韵》《韵会》音除。休屠,匈奴王号。休音朽。
注4:衙 音鱼。衙衙,行貌。《宋玉·九辨》导飞廉之衙衙。
注5:鐻 音渠。《集韵》金银器名。《山海经》青要之山,䰠武罗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银器名。《后汉·张奂传》遗金鐻八枚。《注》鐻,音渠。食器名。未详形制。《左思·魏都赋》鐻耳之杰。
末字词组
痈疽赘疽口颊坏疽逼疽疽漂疽弹疽瘅疽 
吮疽风疽内疽鼻疽炭疽痤疽  
病疽脑疽蜗疽钉疽对口疽瘭疽  

词语解释:痈疽  拼音:yōng jū
(1).毒疮名。 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若痈疽之相泞,色淫之相连,一节动而百枝摇。”《急就篇》卷四:“痈疽瘛瘲痿痹痮。” 颜师古 注:“痈之言壅也,气壅否结,里肿而溃也。痈之久者曰疽。” 宋 叶适 《故赠右諫议大夫龚公谥节肃议》:“方谗人尚炽,邪正未分,如痈疽隐起於其身,不决溃之不止。”《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 文帝 偶然生下个痈疽,脓血迸流,疼痛难忍。” 清 陈睿思 《阅〈三朝要典〉》诗:“譬如痈疽生腹心,毒气烁体亡身命。”
(2).比喻祸患;毛病。《旧唐书·方伎传·孙思邈》:“山崩土陷,天地之痈疽也。” 鲁迅 《南腔北调集·我们不再受骗了》:“我们的痈疽是它们的宝贝,那么,它们的敌人,当然是我们的朋友。”
词语解释:吮疽  拼音:shǔn jū
见“ 吮疮 ”。
词语解释:吮疮  拼音:shǔn chuāng
(1).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将帅体恤士卒。 唐 刘长卿 《从军行》之六:“谁为吮疮者?此事今人薄。”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含血吮疮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参见“ 吮卒 ”。
(2).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卑幼者侍尊长之疾。《新唐书·孝友传·支叔才》:“母病痈, 叔才 吮疮注药。”亦作“ 吮疽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吮疽含血,此乃臣子当为之事。”
词语解释:病疽
毒疮类疾病
词语解释:赘疽  拼音:zhuì jū
赘瘤痈疽。喻多馀无用。 宋 刘挚 《县斋岁晚寄莱芜田同年》诗:“今古看毫髮,功名賸赘疽;何时拂衣去,相与醉鱸鱼。”
词语解释:风疽  拼音:fēng jū
病名。指湿疹。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 诸葛殷 风疽遍体。”
词语解释:脑疽  拼音:nǎo jū
中医病名。生于脑后项部的有头疽。正对口者,俗称“对口”。偏于一侧者俗称“偏对口”。多由湿热交蒸或五脏蕴毒所致,症状多见灼热肿痛,颜色鲜红。《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你母亲患脑疽疮身死。”参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脑疽》
词语解释:口颊坏疽  拼音:kǒu jiá huài jū
即走马疳。小儿急性病,常由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引起,症状是口腔黏膜部分组织溃疡,发黑,坏死,并向外溃烂,严重时发生昏迷。也叫走马牙疳或牙疳。
词语解释:内疽  拼音:nèi jū
体内脏器的毒性肿块。《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府君胃中有虫,欲成内疽,腥物所为也。”
词语解释:蜗疽  拼音:wō jū
一种毒疮。蜗,通“ 瘑 ”。
词语解释:逼疽疽  拼音:bī jū jū
方言。矮小干瘦的样子。
词语解释:鼻疽  拼音:bí jū
马、骡、驴中蔓延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通常马为慢性,骡、驴为急性。人、骆驼和猫等亦能感染。病原为鼻疽杆菌。急性鼻疽的病状为呼吸迫促,咳嗽,流脓样鼻涕,鼻黏膜和皮下形成结节,坏死后,变成溃疡,病畜日见瘦削,以至死亡。
词语解释:钉疽  拼音:dīng jū
疔疮。
词语解释:漂疽  拼音:piāo jū
即瘭疽。脓疮之类。漂,通“ 瘭 ”。《庄子·则阳》:“漂疽疥癕,内热溲膏是也。” 成玄英 疏:“漂疽,热毒肿也。癕,亦疽之类也。”一说为疮疽化脓。 陆德明 释文:“漂,本亦作瘭,瘭疽,谓病疮脓出也。”
词语解释:炭疽  拼音:tàn jū
急性传染病。马、牛、绵羊等家畜和人都能感染,病原体是炭疽杆菌。病畜的症状是发高热,痉挛,口和肛门出血,胸部、颈部或腹部肿胀。人感染后,发生脓疱、水肿或痈,也能侵入肺或胃肠。家畜的炭疽病有的地区叫癀病。
词语解释:对口疽  拼音:duì kǒu jū
见“ 对口 ”。
词语解释:对口  拼音:duì kǒu
(1).两嘴相对。极言其对语之近。 汉 王充 《论衡·解除》:“ 胡 越 之人,耳口相类,心意相似,对口交耳而谈,尚不相解。”
(2).指接吻。 唐 张鷟 《游仙窟》:“两唇对口,一臂枕头。”
(3).争执。《平妖传》第五回:“婆子道:‘你两个休对口,到天明我自有个计较。’”
(4).犹缄口。《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方知被孩子暗算了,对口无言。”
(5).符合;合适。 郭小川 《登九山》诗:“跟自己的思想对照一下吧,完全对口。”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二章:“你先试试看,不对口再换一个。”
(6).在内容和性质等方面双方都能一致。 柯云路 《三千万》:“你想专业对口,发挥专长,是人人应该帮忙的事!”《人民日报》1983.12.28:“要进一步搞好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
(7).相声、山歌或对唱等的一种表演方式。由两人交替着说或唱。 邓友梅 《追赶队伍的女兵们》三:“再由 忆严 拉琴, 俞洁 和 小高 表演立功对口唱。”参见“ 对口相声 ”、“ 对口词 ”。
(8).中医指生在脑后,部位跟口相对的疮。亦称“ 对口疮 ”、“ 对口疽 ”。《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西门里头 马义斋 长了对口,也是请我去治。”如:他长了个对口疮;这对口疽得请人治。
词语解释:弹疽  拼音:dàn jū
割治痈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故能使个弹疽者,必其忍痛者也。”
词语解释:痤疽  拼音:cuó jū
犹痈疽,毒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夫痤疽之痛也,非刺骨髓,则烦心不可支也。”《淮南子·说林训》:“治鼠穴而坏里閭,溃小皰而发痤疽。” 高诱 注:“痤疽,痈也。”《旧唐书·柳玭传》:“兹五不是,甚於痤疽。痤疽则砭石可瘳,五失则巫医莫及。”
词语解释:瘭疽  拼音:biāo jū
局部皮肤炎肿化脓的疮毒。常生于手指头或脚趾头。中医学上称蛇头疔,俗称虾眼。 唐 刘禹锡 《刘君遗爱碑》:“视人之瘼,如瘭疽在身。”一本作“熛疽”。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何进高叡》:“乃知背胁瘭疽,决之不可不速;虎狼在穽,养之则自貽害。”《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瘭疽》:“瘭疽本由烟瘴起。”注:“此証一名蛇瘴, 川 广 烟瘴地面有之。初起红点,次变黑色,其形小者如粟豆,大者如梅李,随处可生,疼痛应心不止,腐烂筋骨,溃破脓如豆汁,今日拭净,次日脓汁復满,愈而復发。”
词语解释:瘅疽  拼音:dān jū
恶疮。《左传·襄公十九年》:“ 荀偃 癉疽,生疡于头。” 杜预 注:“癉疽,恶创。”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李氏 头上生四处癉疽,脑溃,昼夜鸣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