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疻面 拼音:zhǐ miàn
殴伤面部。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段成式》:“ 光风亭 夜宴,妓有醉殴者。 温飞卿 曰:‘若状此便可以疻面对捽胡。’ 成式 乃曰:‘捽胡云彩落,疻面月痕消。’”词语解释:疻斗
谓互殴致伤。《新唐书·循吏传·韦宙》:“邑中少年,常以七月击鼓,羣入民家,号‘行盗’,皆迎为辨具,谓之‘起盆’,后为解素,喧呼疻鬭。 宙 至,一切禁之。”词语解释:疻斗 拼音:zhǐ dòu
谓互殴致伤。《新唐书·循吏传·韦宙》:“邑中少年,常以七月击鼓,羣入民家,号‘行盗’,皆迎为辨具,谓之‘起盆’,后为解素,喧呼疻鬭。 宙 至,一切禁之。”词语解释:疻烂 拼音:zhǐ làn
谓互相殴打出血。 章炳麟 《新方言》附《岭外三州语》:“三州谓相鬭捾人出血为疻出血,或曰疻烂。”词语解释:疻痏 拼音:zhǐ wěi
(1).殴伤。轻伤为疻,重伤为痏。《汉书·薛宣传》“遇人不以义而见疻者,与痏人之罪钧,恶不直也”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以杖手殴击人,剥其皮肤,肿起青黑而无创瘢者,律谓疻痏。”《说文·疒部》:“疻,疻痏,殴伤也。” 段玉裁 注:“按此 应 注譌脱。《急就篇》 颜 注云:‘殴人皮肤肿起曰疻,殴伤曰痏。’盖 应 注‘律谓疻’下夺去六字,当作‘其有创瘢者谓痏’。”
(2).泛指伤痛。 清 钱谦益 《顾孝廉请赠议》:“其志以忘身善物为务,一民之未安,一物之失所,其所为疻痏在躬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