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卦去声 [chuài zuō][bài][jiè xiè][详注1][ài][jiè][乙界切,音餲。与噫同。《说文》饱食息也。][yè][快也][è][zhài][ài]浿[zhài][《广韵》《集韵》苦怪切,音蒯。亦笼也。]

[详注2][详注3][详注4][bà]


注1:晒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卖切。《玉篇》暴乾物也。
注2:画 音话。《尔雅·释言》画形也。《注》画者为形像。《释名》画,挂也。以五色挂物象也。《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疏》凡祭服皆画衣绣裳。《仪礼·乡射礼》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 又官名。《后汉·百官志》画室署长一人,四百石,黄绶。
注3:杀 《广韵》《集韵》《韵会》所界切,音铩。降也,减削也。《周礼·秋官·象胥》国新杀礼,凶荒杀礼。《礼·大传》五世而缌杀同姓也。又《礼器》礼不同,不丰不杀。又《正韵》所卖切,音晒。义同。
注4:嗄 shà,音隘。《广韵》声败。《集韵》气逆也。楚人谓啼极无声为嗄。又《集韵》乙界切,噫去声。亦气逆也。或作噎。
末字词组
癣疥痒疥扫疥瘑疥痏疥   

词语解释:癣疥  拼音:xuǎn jiè
(1).皮肤病。癣与疥。 隋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诸癞候》:“令人多疮,犹如癣疥。” 宋 陆游 《道中病疡久不饮酒至鱼梁小酌因赋长句》:“我行 浦城 道,小疾屏杯酌。癣疥何足言,亦復妨作乐。” 清 唐孙华 《赠夏重》诗:“驱使归井閭,浄若除癣疥。”
(2).比喻小患或不难治理的问题。 宋 唐庚 《送赵元恩司法》诗:“自称霹靂手,作县真癣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或蓄意养痈,以为癣疥不足患。”
词语解释:痒疥  拼音:yǎng jiè
疥疮。《周礼·天官·疾医》:“夏时有痒疥疾。” 明 宋濂 《送戴原礼还浦阳序》:“四时之病:春之痟首,夏之痒疥,秋之疟寒,冬之嗽欬。” 清 曾国藩 《复彭丽生书》:“足下与某公书,言之至为深痛。积年痒疥,为君一搔,忧患餘生,得少快慰。”
词语解释:扫疥  拼音:sǎo jiè
以香草等煎汤沐浴。旧时民间立冬日习俗之一。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立冬日,以各式香草及菊花、金银花煎汤沐浴,谓之扫疥。”
词语解释:瘑疥  拼音:guō jiè
疥疮。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瘑疥,皮肤之疾,不足患也。” 清 方薰 《山静居诗话》十三:“﹝ 王曾祥 ﹞《患疥》云:‘一疾废百事,疾更不在大。自昔言细微,厥疾惟瘑疥。’”
词语解释:痏疥  拼音:wěi jiè
瘢痕和疥疮。比喻小事。 清 魏源 《苗疆敕建傅巡抚祠碑铭》:“任事者軫貔貅之暴露,閔螳臂之贪顽,权痏疥膏肓之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