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美疢 拼音:měi chèn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孙 之爱我,疾疢也; 孟孙 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后把溺爱、姑息称为“美疢”。疢,病。 北周 王褒 《皇太子箴》:“美疢甘言,鲜不为累。” 唐 元稹 《高端婺州长史制》:“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凡百多士,无以美疢爱予。”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故事有顺而相贼,反而相成。美疢之滋毒,不若药石之生我也;柔曼之倾意,不若奇丑之益德也。”词语解释:疾疢 拼音:jí chèn
(1).病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孟孙 恶 臧孙 , 季孙 爱之…… 臧孙 曰:‘ 季孙 之爱我,疾疢也; 孟孙 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规谏太子》:“但悦意取容, 臧孙 方以疾疢;犯颜逆耳,《春秋》比之药石。”
(2).泛指疾病。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譬由疾疢弥年,而欲一丸销之,其可得乎?”《隋书·经籍志三》:“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 明 宋濂 《赠惠民局提领仁斋张君序》:“苟失其养,内感於七情,外感於六气,而疾疢即生焉。” 清 恽敬 《祭张皋文文》:“绵绵疾疢,言与死邻。”
(3).弊病,毛病。《后汉书·左雄传》:“ 汉 初至今,三百餘载,俗浸彫敝,巧伪滋萌,下饰其诈,上肆其残……监司项背相望,与同疾疢,见非不举,闻恶不察,观政於亭传,责成於朞月,言善不称德,论功不据实,虚诞者获誉,拘检者离毁。”
(4).犹疾苦,困苦。 宋 苏轼 《县榜》:“其裕民之德,固已浹肌肤而沦骨髓矣,然犹慊然忧下民之疾疢,无良剂以全济。”词语解释:灾疢 拼音:zāi chèn
犹灾恙。 明 杨珽 《龙膏记·闺病》:“芳年弱质多灾疢,闻説南邻有异人,亟往招寻,莫得暂停。”词语解释:口疢 拼音:kǒu chèn
谓话难听,羞于出口。《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我待对着你学学,我嫌口疢,説不出来。”参见“ 口磣 ”。
词语解释:口碜 拼音:kǒu chěn
犹牙碜。食物中夹着沙子杂质,嚼起来口不舒服。比喻说话时感到不自在、羞惭。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一折:“亏你不害口磣,説出这等话来。”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你砂子地里放屁,不害你那口磣,动不动便説做官。”词语解释:羸疢 拼音:léi chèn
犹痼疾。久治不愈的病。 宋 陆游 《致仕谢丞相启》:“某少乏通材,晚婴羸疢。”词语解释:感疢 拼音:gǎn chèn
患病。《新唐书·李训传》:“﹝帝﹞往往瞋目独语,或裴回眺望,赋诗以见情,自是感疢,至弃天下云。”词语解释:尪疢 拼音:wāng chèn
亦作“尩疢”。 指疾病。《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 恪 虽寡昧,忝承宝历,比缠尩疢,实凭诸父,苟延视息,奄涉三龄。” 胡三省 注:“尩,乌光翻,弱也。疢,丑刃翻,疾也。”词语解释:衰疢 拼音:shuāi chèn
衰弱抱病。 唐 陆贽 《卢翰太子宾客制》:“勤劳既久,衰疢有加。”词语解释:痾疢 拼音:kē chèn
亦作“ 痾疹 ”。 指热性病。 宋 欧阳修 《亳州乞致仕第五表》:“夏秋交际,痾疹日增。” 明 杨慎 《赠王民望》诗:“胡然婴痾疢,临岐隔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