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鱼平声 [jū][yú,我也][动词][yú,同欤][jū][详注1][jū][jū][jū,拮据][详注2][yú][详注3][qú][详注4][xū][shū][xū,又以诸切,音余。芞藇,香草。][详注5][音如。水名,在南郡。]


注1:涂 《广韵》直鱼切《集韵》陈如切,音除。水名。与滁同。《晋书·宣帝纪》王淩诈言吴人塞涂水。涂水即滁水。
注2:沮 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余切,音苴。水名。《说文》水出汉中房陵,东入江。《水经》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 又《前汉·地理志》武都郡沮县沮水,出东狼谷。《水经注》沔水一名沮水。 又漆沮,二水名。《书·禹贡》漆沮既从。《诗·大雅》自土沮漆。《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沮水出北地直路县北,东入于洛。《十三州志》漆沮,即洛水也。《诗·地理考》段氏曰:漆沮有二,皆出雍州,东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别。诗漆沮入于渭之上流。书漆沮入于渭之下流。 又《水经注》肥如县,故肥子国,有大沮水,小沮水。 又沮中,地名。亦作柤。《吴志》赤乌四年,诸葛瑾取柤中。 又《广韵》侧鱼切《集韵》臻鱼切,音菹。姓也。黄帝史官沮诵,三国沮授。
注3:屠 《广韵》直鱼切《集韵》《韵会》音除。休屠,匈奴王号。休音朽。
注4:衙 音鱼。衙衙,行貌。《宋玉·九辨》导飞廉之衙衙。
注5:鐻 音渠。《集韵》金银器名。《山海经》青要之山,䰠武罗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银器名。《后汉·张奂传》遗金鐻八枚。《注》鐻,音渠。食器名。未详形制。《左思·魏都赋》鐻耳之杰。
首字词组
畲田畲民畲族畲客畲太君   
畲火畲菑畲刀畲耕    

词语解释:畲田  拼音:shē tián
(1).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的田地。 唐 杜甫 《戏作俳谐体遣闷》诗之二:“瓦卜传神语,畬田费火耕。” 仇兆鳌 注:“《货殖传》:‘ 楚 越 之地,地广人稀,或火耕而水耨。’ 楚 俗烧榛种田,谓之火耕。” 宋 曾巩 《再赋喜雪》:“山险龙蛇盘鸟道,野平江海变畬田。” 宋 范成大 《劳畬耕》诗序:“畬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藉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
(2).用火耕种田。 唐 刘禹锡 《畬田作》诗:“何处好畬田?团团縵山腹。”
词语解释:畲火  拼音:shē huǒ
火耕时所放的火。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照山畬火动,蹋月俚歌喧。”
词语解释:畲民  拼音:shē mín
亦作“畲民”。 畬 族古称。因从事畬耕(即刀耕火种),故名。古时分布在今 闽 、 粤 、 赣 、 浙 四省的山区。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闽蛮互称》:“窃思今之 连江 、 罗源 及 顺昌 诸邑山谷间,有一种村氓,男女皆椎鲁,力作务农,数姓自相婚姻,谓之 畲 民,字也作佘。”参见“ 畬族 ”。
词语解释:畬族  拼音:shē zú
1.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客",古称"輋人"或"畬民"。人口36.8万(1982年),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八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
词语解释:畲菑  拼音:shē zī
耕耘。 金 张本 《寄弟》诗:“田居有素怀,行当事畬菑。”
词语解释:畲族  拼音:shē zú
中国 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山客”,古称“輋人”或“畬民”。人口36.8万(1982年),分布在 福建 、 浙江 、 江西 、 广东 、 安徽 五省八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 福建 、 浙江 两省为最多。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
词语解释:畲刀  拼音:shē dāo
指用火种刀耕的方法来耕种土地。 唐 元稹 《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诗之一:“沙含水弩多伤骨,田仰畬刀少用牛。”
词语解释:畲客  拼音:shē kè
畬 民。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杜工部集六》:“‘畬田费火声’。畬田,今 浙中 即有之,其人皆蛮种,谓之 畬 客。”
词语解释:畲耕  拼音:shē gēng
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田地。 宋 范成大 有《劳畬耕》诗。
词语解释:畲太君  拼音:shē tài jūn
通俗小说《杨家将》中的人物。北宋名将老令公杨继业之妻。诸子殉国后,她以百岁高龄挂帅出征,抵御西夏侵略。后常用以比喻老年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