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齐平声 西[qī,夫妻][yī][tí][详注1][dī]觿[ní][lí][bī pī][bǐ][详注2][详注3][guī][guī][xī][tí][详注4][qí jī][pí]


注1:儿 音霓。姓也。《前汉·艺文志》儿良一篇。《注》师古曰:六国时人也。《儿宽传》儿宽,千乘人也。又《韵会》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
注2:媞 音题。美好,如“西施~~而不得见兮。”安详,如“有女怀芬芳,~~步东厢。”
注3:澌 音西。与嘶同。《说文》散声也。《徐曰》若今谓马鸣为嘶也。
注4:錍 又《集韵》篇迷切。《尔雅·释器·金镞翦羽谓之鍭注》今之錍箭是也。《扬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广长而薄镰,谓之錍。《注》錍,普蹄反。
首字词组
畦丁畦径畦疃畦亩畦棱畦陌畦沟畦盐
畦畛畦陇畦夫畦封畦畤畦灌畦户 
畦町畦田畦畹畦畎畦堰畦宗郎君畦苑 

词语解释:畦丁  拼音:qí dīng
(1).园丁。 唐 杜甫 《驱竖子摘苍耳》诗:“畦丁告劳苦,无以供朝夕。” 宋 杨万里 《五月三日早起步东园示幼舆子》诗之二:“筠箕苕帚两无踪,窃果畦丁职不供。” 清 曹寅 《月夜舟泊惠山过秦园》诗:“畦丁欵客浑常事,应怪深宵数笠圆。”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百工》:“畦丁即园丁也。”
(2).畦夫。 宋 王禹偁 《盐池十八韵》:“场吏输年额,畦丁奉月课。”
词语解释:畦畛  拼音:qí zhěn
(1).田间的界道。 宋 黄庭坚 《过家》诗:“宰木鬱苍苍,田园变畦畛。” 明 何景明 《水车赋》:“恩及畦畛,量兼斗筲。” 清 魏源 《客怀柬龚定盦舍人》诗之一:“门前临大道,石坂成畦畛。”
(2).界限;隔阂。 唐 韩愈 《赠崔立之评事》诗:“高士例须怜麴糵,丈夫终莫生畦畛。” 宋 沉括 《东作坊使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王君墓志铭》:“君生平倜儻,好大节,以功名自许,待人不为畦畛,轻施与,无所计较。”《金史·元德明传》:“自幼嗜读书,口不言世俗鄙事,乐易无畦畛,布衣蔬食,处之自若。” 清 姚鼐 《歙胡孝廉墓志铭》:“君性仁厚,与物无畦畛。”
(3).格式;常规。 宋 吕本中 《紫微诗话》:“ 晁叔用 尝作《廷珪墨诗》,脱去世俗畦畛, 高秀寳 深称之。” 金 元好问 《答聪上人书》:“上人天资高,内学富,其笔势纵横,固已出时人畦畛之外。”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下:“我朝草书以 张东海 为最,盖其操纵闔闢无不如意,且姿态横发,不袭前人畦畛。”
词语解释:畦町  拼音:qí tīng
(1).田垄;田界。亦泛指田园。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畦町所艺,含蘂藉芳。” 王闿运 《影山草堂铭》:“广漠寂寥之乡,畦町高下之处。”
(2).界限。 宋 叶适 《〈罗袁州文集〉序》:“又太学屡与同舍议不合,遂自乞为军丞棘正,不肯涉翰墨畦町、宰县守州,专以政事显云。” 明 李东阳 《明故奉政大夫修正庶尹云南按察司佥事致仕何公墓志铭》:“公性开朗,畦町不内,设与人交,必从厚闻。”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唯我 蕺山 ,集夫大成,诸儒之弊,削其畦町。”
(3).规矩;格式。 宋 文天祥 《吊五水》诗序:“ 张全 无统驭之材,自为畦町。”《宣和画谱·张钦元》:“作真字……其远法 钟繇 唯恐失真,但去古既远,世习纷揉,故未能脱去前人畦町。”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王洽》:“每欲作图……先以墨泼幛上,因其形似,或为山石,或为林泉,自然天成,不见墨污之跡,盖能脱去笔墨畦町,自成一种意度。”
词语解释:畦径  拼音:qí jìng
亦作“ 畦逕 ”。
(1).田间小路。 孙犁 《白洋淀纪事·访旧》:“我道路很熟,穿过菜园的畦径,沿着那个大水坑的边缘,到了大娘的家里。”
(2).比喻常规。 唐 杜牧 《〈李贺集〉序》:“ 贺 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嘆恨今古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謡》,求取情状,离絶远去笔墨畦逕间,亦殊不能知之。”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一:“ 韦应物 诗平平处甚多,至於五字句,则超然出於畦径之外。” 明 李东阳 《翰林院侍读学士徐君舜和墓志铭》:“为诗文雅赡有思致,不蹈畦逕,人以为难。” 清 戴名世 《〈意园制义〉自序》:“余之文章,意度各殊,波澜不一,不可以一定之阡陌畦径求也。”
词语解释:畦陇  拼音:qí lǒng
田垄。 唐 戴叔伦 《女耕田行》:“疏通畦陇防乱苗,整顿沟塍待时雨。”
词语解释:畦田  拼音:qí tián
周围筑埂可以灌溉和蓄水的田。
词语解释:畦疃  拼音:qí tuǎn
亦作“ 畦畽 ”。
(1).田界和村舍。 宋 叶适 《自罗浮行田宿华严寺》诗:“僮客四面集,畦畽相勾连。”
(2).界限,隔阂。 宋 曾巩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遇人豁然,不为畦疃。於其所长,未尝不荐藉成就之。於其急难与贫不能自存者,未尝不賑而助之。”
词语解释:畦夫  拼音:qí fū
宋 代奉命垦畦制盐的成年男子。《宋史·食货志下三》:“垦地为畦,引池水沃之,谓之种盐,水耗则盐成。籍民户为畦夫,官廩给之,復其家。”《文献通考·征榷二》:“ 宋 朝之制,颗盐出 解州 安邑 、 解县 两池,以户民为畦夫,悉蠲其他役。”参见“ 畦户 ”。
词语解释:畦户  拼音:qí hù
宋 代奉命垦畦制盐的民户。《宋史·食货志下三》:“ 天圣 以来,两池畦户总三百八十,以本州及旁州之民为之,户岁出夫二人,人给米日二升,岁给户钱四万。”《文献通考·征榷三》:“﹝ 解州 解县 , 安邑 ﹞两池岁役畦户,以 解 、 河中 、 陕 、 虢 、 庆成 民为之,官司旁沿侵剥为苦。”
词语解释:畦畹  拼音:qí wǎn
犹园圃。 宋 韩维 《从道损舅乞移山药》诗:“安得畦畹餘,种食羽翼生。”
词语解释:畦亩  拼音:qí mǔ
犹田亩。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诸生守畦亩之虑,閭巷之固,未知天下之义也。” 晋 梅陶 《怨诗行》:“鼓枝游畦亩,栖钓一丘壑。”
词语解释:畦封  拼音:qí fēng
界限。引申为约束。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高古》:“虚佇神素,脱然畦封。” 郭绍虞 集解:“畦,町也。封,畦之界限也。” 清 曾国藩 《刘君季霞墓志铭》:“ 季霞 脱去畦封,瞑无一语,款诚相接,其臭如兰,以是人乐近之。”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 倪云林 《太常引·寿彝斋》云:‘柳阴濯足水侵磯……介眉寿,遥瞻翠微。’寿词如此著笔,脱然畦封,方雅超逸。”
词语解释:畦畎  拼音:qí quǎn
田间的水沟。 元 吴莱 《方景贤回闻吴中水涝甚戏效方子清侬言》诗:“屋扉蚌蛤上,畦畎鱼龙争。”
词语解释:畦棱  拼音:qí léng
田间土垄。泛指田园。 清 曹寅 《尚中索书真州东园予有愧焉作诗留别》:“畦稜近百晦,水木环青芊。”
词语解释:畦畤  拼音:qí zhì
古时帝王祭祀 白帝 的处所。《史记·封禅书》:“ 櫟阳 雨金, 秦献公 自以为得金瑞,故作 畦畤 櫟阳 而祀 白帝 。” 司马贞 索隐引《汉旧仪》:“祭 人先 於 陇西 西县 人先山 ,山上皆有土人,山下有畤,埒如菜畦,畤中各有一土封,故云畤。”《汉书·郊祀志上》:“故 雍 四畤,春以为岁祠祷…… 西畦 、 畦畤 ,祠如其故,上不亲往。”
词语解释:畦堰  拼音:qí yàn
田间蓄水的堤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秭归 ﹞县东北数十里,有 屈原 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 屈 田之称也。”《魏书·杨椿传》:“州有宗子稻田,屯兵八百户,年常发夫三千,草三百车,修补畦堰。”
词语解释:畦陌  拼音:qí mò
田间的道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庸客致力而疾耘耕,尽巧而正畦陌者,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布且易云也。”
词语解释:畦灌  拼音:qí guàn
农田灌溉的一种方法。把灌溉的土地分成面积较小的畦,稍有坡度。灌溉时,每个畦依次灌水。适用于小麦、谷子等密植的作物。
词语解释:畦宗郎君  拼音:qí zōng láng jūn
笔的别称。 宋 陶穀 《清异录·畦宗郎君》:“ 欧阳通 善书,修饰文具,其家藏遗物尚多,皆就刻名号。研室曰‘紫方馆’……芒笔曰‘畦宗郎君’。”
词语解释:畦沟  拼音:qí gōu
畦与畦之间的小沟。便于排水、灌溉和进行田间管理。
词语解释:畦户  拼音:qí hù
宋 代奉命垦畦制盐的民户。《宋史·食货志下三》:“ 天圣 以来,两池畦户总三百八十,以本州及旁州之民为之,户岁出夫二人,人给米日二升,岁给户钱四万。”《文献通考·征榷三》:“﹝ 解州 解县 , 安邑 ﹞两池岁役畦户,以 解 、 河中 、 陕 、 虢 、 庆成 民为之,官司旁沿侵剥为苦。”
词语解释:畦苑  拼音:qí yuàn
田园。《后汉书·仲长统传》:“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
词语解释:畦盐  拼音:qí yán
盐池中提取的盐。《史记·货殖列传》“ 猗顿 用盬盐起” 唐 张守节 正义:“ 河东 盐池是畦盐。作‘畦’,若种韭一畦。天雨下,池中咸淡得均,即畎池中水上畔中,深一尺许坑,日暴之五六日则成,盐若白矾石,大小如双陆及棊,则呼为畦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