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首字词组
畜眼畜类畜意畜民畜妻畜种畜财畜藏
畜生畜物畜勇畜愤畜妓畜智畜食畜秽
畜缩畜爱畜君畜栏畜圈畜怨畜长畜群
畜德畜锐畜发畜枕畜志畜幸畜菟畜置
畜恨畜耳畜疫畜兽畜畜畜家畜肥 
畜聚畜力畜妾畜仁畜田畜孽畜豪 
畜道畜牲畜火畜义畜生道畜怒畜血 

词语解释:畜眼  拼音:chù yǎn
对自己眼睛的谦称。 唐 杜甫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诗:“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
词语解释:畜生  拼音:chù shēng
(1).畜养的禽兽。生,通“ 牲 ”。《韩非子·解老》:“民产絶则畜生少,兵数起则士卒尽。”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县有 龙泉 ……畜生将饮者,皆畏避而走。” 清 吴趼人 《俏皮话·投生》:“但罚做畜生,则请做犬马,不愿做猪羊。” 邹韬奋 《法西斯作风的罪恶》二:“集中营里的主要活动是所谓‘操练’……例如有所谓‘爬行运动’,在地上用疯狂的速率效法畜生的爬。”
(2).詈词。谓没有教养,如同禽兽。《隋书·后妃传·宣华夫人陈氏》:“上恚曰:‘畜生何足付大事, 独孤 诚误我!’”《资治通鉴·隋文帝仁寿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今人詈人犹曰畜生。言其无识无礼,若马牛犬豕然待畜养而生者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把忘恩的老婆梟了首级,把反间的畜生教尸粉碎。”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这畜生,畜生!我一定要你当‘美人’,看看谁厉害?是你,还是我!”
词语解释:畜缩  拼音:chù suō
退缩。 宋 陈师道 《次韵何子温祈晴》之二:“驱除雾雨还朝日,畜缩涛波復二川。”
词语解释:畜德  拼音:chù dé
修积德行。语本《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经’立也。” 宋 曾巩 《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曾祖永赠开府仪同三司制》:“具官某曾祖某,仁篤慈祥,畜德甚盛。”
词语解释:畜恨  拼音:chù hèn
积恨。旧题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之三:“伤今感昔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唐 善生 《旅中答喻军事问客情》诗:“畜恨霜侵鬢,搜诗病入神。”
词语解释:畜聚  拼音:chù jù
(1).积储;积累。《周礼·地官·委人》:“委人掌敛野薪芻,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 孙诒让 正义:“畜即蓄之叚字。《説文·艸部》云:‘蓄,积也。’”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是以王者不畜聚,下藏於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歷朝坟籍,畜聚之多,亡如 隋 朝;篇目之盛,仅见 唐 时。”
(2).积储的财物。《史记·苏秦列传》:“﹝ 齐 ﹞南攻 楚 五年,畜聚竭。”《南史·宋长沙景王道怜传》:“ 道怜 素无才能,言音甚楚,举止多诸鄙拙,畜聚常若不足。去镇日,府库为空。”
(3).谓节用爱人,容民畜众。《礼记·乐记》:“君子听竽笙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 陈澔 集说:“畜聚之臣,谓节用爱人、容民畜众者,非谓聚敛之臣也。”
(4).指容民畜众之臣。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羽调曲二》:“听鐘磬,念封疆;听笙竽,思畜聚。” 倪璠 注:“《史记·乐书》曰:‘君子听鐘声则思武臣,听磬声则思封疆之臣,听笙竽簫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
(5).犹纠集。《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以奏请过当,为权臣所否,心常愤愤,遂畜聚亡命,收市战马,有飞扬跋扈之志。”
词语解释:畜道  拼音:chù dào
见“ 畜生道 ”。
犹守道。谓遵守客观规律。《管子·宙合》:“圣人博闻多见,畜道以待物,物至而对形,曲均存矣。”《淮南子·说山训》:“事或不可前规,物或不可虑卒,然不戒而至,故圣人畜道以待时。”
词语解释:畜生道  拼音:chù shēng dào
(1).佛教语。“六道”之一。佛教轮回之说,谓人作恶,死后当变为禽兽、畜生等。《法苑珠林》卷三一引《大庄严论》:“畜生道若干,歷刼极久长。” 清 吴趼人 《俏皮话·投生》:“一人罪孽深重,死后见 阎王 , 阎王 命判官议其罪。一判官拟之入畜生道中,一判官拟罚作草木。”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也许有人要问,既然相信轮回,那就说不定来生会堕入更穷苦的景况,或者简直是畜生道,更加可怕了。”亦省作“ 畜道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阴司﹞畜道、剑山,种种具在,宜得何罪,不劳挹取。”
(2).指非人类社会。形容卑鄙、野蛮。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这不但对于文字,就是女人们的名誉,我今年也看见有用了这畜生道的方法来毁坏的。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
词语解释:畜类  拼音:chù lèi
(1).禽兽之类。《说岳全传》第七三回:“今此众已为畜类五十餘世。”
(2).詈词。犹畜生。 清 李渔 《玉搔头·篾哄》:“皇帝的姓倒不大,你们这些畜类倒大起来。”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例如此次《儿童专刊》上一文,竟主张 中国 人杀 日本 人应加倍治罪,此虽 日本 人尚未敢作此种主张,此作者真畜类也。”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三章:“等妈挤上去,坟也平了,那畜类也叫大伙打死了。”
词语解释:畜物  拼音:chù wù
指牲畜。《史记·匈奴列传》:“於是 説 教单于左右疏记,以计课其人众畜物。”《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六年》引此文,作“畜牧”。
词语解释:畜牧  拼音:xù mù
饲养的禽兽。《史记·韩长孺列传》:“徒见畜牧於野,不见一人。”《宋书·索虏传》:“ 芮芮 此春因其来掠,掩袭巢窟,种落畜牧,所亡太半。” 宋 苏舜钦 《杜谊孝子传》:“水又至,并山之民,居庐田墓畜牧漂坏者众。” 明 刘基 《二鬼》:“虎狼妨畜牧,必遏其孕孳。”
放养牲畜。《史记·平準书》:“ 新秦中 或千里无亭徼,於是诛 北地 太守以下,而令民得畜牧边县。”《新唐书·南蛮传下·昆明》:“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 清 万寿祺 《登云龙山》诗:“北枕荒城仍畜牧,东临野水见渔蓑。”
词语解释:畜爱  拼音:chù ài
养育爱护。 汉 刘向 《说苑·敬慎》:“﹝ 晋文公 ﹞畜爱百姓,厉养戎士。”
词语解释:畜锐  拼音:chù ruì
积蓄锐气。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四:“ 李公 军政 郑云逵 ,时为行军司马,收 长安 为前驱焉,畜鋭披坚,拔距摧敌。” 宋 梅尧臣 《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所宜畜鋭保城壁,转馈先在通行商。”
词语解释:畜耳  拼音:chù ěr
对自己耳朵的谦称。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观月听琴》:“殫精有后悟,畜耳无前闻。”
词语解释:畜力  拼音:chù lì
用于运输或牵引农具等方面的牲畜的力量。
积蓄力量。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驍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也。”
词语解释:畜牲  拼音:chù shēng
(1).指牛、马、羊、鸡、狗、猪等六畜。《左传·桓公六年》:“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杜预 注:“畜牲,六畜。”
(2).詈词。谓行同禽兽的人。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五幕第三场:“他犯的霸占财产、逼死人命、强奸民女的罪,在新社会法律上绝对不能容许,这是一种畜牲的行为。” 郭澄清 《大刀记》第九章:“当她‘送’出角门儿以后,望见伪军们朝西走远了,这才咬着牙悄声骂道:‘这些披着人皮的畜牲!’”
词语解释:畜意  拼音:chù yì
有意。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开元 中,颁赐边军纊衣,製於宫中,有兵士於短袍中得诗曰:‘……畜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重结后身缘。’”
词语解释:畜勇  拼音:chù yǒng
积聚勇力。《尸子》卷上:“﹝圣人﹞畜勇而不主勇……勇则人畏之。” 三国 魏 应璩 《与许子俊书》:“ 刘备 不下山, 孙权 不出水,武力不奋,猛气畜勇,其毒如何?”
词语解释:畜君  拼音:chù jūn
谓匡正君主之失。《孟子·梁惠王下》:“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朱熹 集注:“言 晏子 能畜止其君之欲,宜为君之所尤,然其心则何过哉?”《明史·王恕马文升等传赞》:“ 王恕 砥礪风节, 马文升 练达政体, 刘大夏 篤棐自将,皆具经国之远猷,藴畜君之正志。”
词语解释:畜发  拼音:chù fā
留头发。 明 徐渭 《赠礼师序》:“既畜髮而冠之,拥笄堕珥,忽焉长儿女,干禄而饕。”
词语解释:畜疫  拼音:chù yì
家畜的传染病,如猪瘟、牛瘟、马鼻疽等。
词语解释:畜妾  拼音:chù qiè
娶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邓攸 ﹞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復畜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宰相前世僧》:“世传其夫人晚年,有讽以畜妾生子者。”
词语解释:畜火  拼音:chù huǒ
养火;生火。《淮南子·说山训》:“以其所修而游不用之乡,譬若树荷山上,而畜火井中。”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儿婢皆在田中,狗助畜火,幸可不烦邻里。”
词语解释:畜民  拼音:chù mín
商 代奴隶主对农业奴隶的蔑称。《书·盘庚中》:“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二节:“ 盘庚 在对所谓‘畜民’讲话时,则一味进行威胁,活现出一副狰狞面孔。‘畜民’是奴隶主污蔑奴隶大众的称呼。”
词语解释:畜愤  拼音:chù fèn
(1).积蓄的怨愤。《后汉书·王符传》:“其轻薄姦轨,既陷罪法,怨毒之家冀其辜戮,以解畜愤。”
(2).指积聚怨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託讽。”一本作“蓄愤”。
词语解释:畜栏  拼音:chù lán
用来圈住或捕捉牲畜的栅栏或围栏
词语解释:畜枕  拼音:chù zhěn
用枕。《北史·儒林传上·李铉》:“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
词语解释:畜兽  拼音:chù shòu
指家畜。《礼记·月令》:“﹝仲冬之月﹞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詰。”
词语解释:畜仁  拼音:chù rén
怀藏仁心。《尸子》卷上:“圣人畜仁而不主仁……仁则人亲之。”
词语解释:畜义  拼音:chù yì
谓心存道义。《国语·周语中》:“畜义丰功谓之仁。”《尸子》卷上:“﹝圣人﹞畜义而不主义……义则人尊之。”
词语解释:畜妻  拼音:chù qī
娶妻。《法苑珠林》卷五八引《杂宝藏经》:“母语 阿难 ,我女欲为卿作妻。 阿难 言,我持戒,不畜妻。”《新唐书·孝友传·章全益》:“不畜妻,僮僕处一室,卖药自业,世传能作黄金。”《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与你置田买产、畜妻养子。”
词语解释:畜妓  拼音:chù jì
畜养歌妓。 唐 柳宗元 《故秘书郎姜君墓志》:“好游嗜音,以生富贵,畜妓,能传宫中声,贤豪大夫多与连欢。”
词语解释:畜圈  拼音:chù juàn
饲养牲口的建筑,有棚和栏。
词语解释:畜志  拼音:chù zhì
立志。 陶成章 《浙案纪略》附录《徐锡麟供》:“我畜志排 满 十有餘年,今日始达目的。”
词语解释:畜畜  拼音:chù chù
恤爱勤劳貌。《庄子·徐无鬼》:“夫 尧 ,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 陆德明 释文引 王叔之 曰:“畜畜,,卹爱勤劳之貌。”
词语解释:畜田  拼音:chù tián
积聚田产。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故仕宦富室相竞畜田,贪官势族有畛隰遍於邻境者。”
词语解释:畜生道  拼音:chù shēng dào
(1).佛教语。“六道”之一。佛教轮回之说,谓人作恶,死后当变为禽兽、畜生等。《法苑珠林》卷三一引《大庄严论》:“畜生道若干,歷刼极久长。” 清 吴趼人 《俏皮话·投生》:“一人罪孽深重,死后见 阎王 , 阎王 命判官议其罪。一判官拟之入畜生道中,一判官拟罚作草木。”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死》:“也许有人要问,既然相信轮回,那就说不定来生会堕入更穷苦的景况,或者简直是畜生道,更加可怕了。”亦省作“ 畜道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阴司﹞畜道、剑山,种种具在,宜得何罪,不劳挹取。”
(2).指非人类社会。形容卑鄙、野蛮。 鲁迅 《华盖集·并非闲话(三)》:“这不但对于文字,就是女人们的名誉,我今年也看见有用了这畜生道的方法来毁坏的。古人常说‘鬼蜮技俩’,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那所指点的,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
词语解释:畜种  拼音:chù zhǒng
詈词。犹畜生。《法苑珠林》卷十一引《奘法师传》:“王曰:‘逆哉!父而尚害,况非亲乎?畜种难驯,兇情易动,除民之害,其功大矣。’”
种植。《墨子·七患》:“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
词语解释:畜智  拼音:chù zhì
具有智慧。《尸子》卷上:“﹝圣人﹞畜智而不主智……智则人用之。”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夫有生而无识,有质而无性者,其惟草木乎?然自枯自脆而已,必言其含灵畜智,隐身违祸,则无其义也。”
词语解释:畜怨  拼音:chù yuàn
积聚怨气。《楚辞·九辩》:“畜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一本作“ 蓄怨 ”。 王逸 注:“结恨在心,虑愤鬱也。”《淮南子·缪称训》:“薄施而厚望,畜怨而无患者,古今未之有也。”
词语解释:畜幸  拼音:chù xìng
谓宠幸重用。《战国策·燕策二》:“ 望诸君 乃使人献书报 燕王 曰:‘……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於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鲍彪 注:“畜,养也。幸,亲爱之。” 宋 曾巩 《谢章学士书》:“明公之所以畜幸 巩 者,可谓厚矣。”
词语解释:畜家  拼音:chù jiā
指囤积居奇的商人。《文献通考·市籴二》:“大贾畜家不得豪夺吾民矣。”
词语解释:畜孽  拼音:chù niè
畜牲。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方 淮 民习安,仓卒间,虏至而逃,畜孽满野。”
词语解释:畜怒  拼音:chù nù
谓蓄积的壮盛气势。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踠迹迴唐,畜怒未洩。”
词语解释:畜财  拼音:chù cái
积聚财产。《三国志·魏志·高柔传》:“畜财积穀而有忧患之虞者,未之有也。”
词语解释:畜食  拼音:chù shí
牲畜与粮食。一说,草料。《汉书·赵充国传》:“将军将万餘之众,不早及秋共水草之利争其畜食……寧有利哉?” 颜师古 注:“此畜谓畜产牛羊之属也。食谓穀麦之属也。一曰,畜食,畜之所食,即谓草也。”
蓄积粮食。《汉书·赵充国传》:“欲至冬,虏皆当畜食,多藏匿山中依险阻。” 颜师古 注:“此畜读曰蓄。蓄,聚积也。”
词语解释:畜长  拼音:chù cháng
谓饲养六畜。《管子·重令》:“畜长树艺,务时殖穀,力农垦草,禁止末事者,民之经产也。”《史记·货殖列传》:“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益货也。”《汉书·晁错传》:“男女有昏,生死相恤,坟墓相从,种树畜长,室屋完安,此所以使民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也。”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畜长,六畜也。”
词语解释:畜菟  拼音:chù tú
家兔。菟,通“ 兔 ”。 汉 贾谊 《治安策》:“今不猎猛敌而猎田彘,不搏反寇而搏畜菟,玩细娱而不图大患,非所以为安也。”
词语解释:畜肥  拼音:chù féi
(1).牲畜肥壮。 唐 杜牧 《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重马免乳,畜肥草壮。”
(2).作肥料用的家禽家畜粪尿。
词语解释:畜豪  拼音:chù háo
即豪猪。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兼求畜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仇兆鳌 注:“畜豪即豪猪。”参见“ 豪猪 ”。
词语解释:豪猪  拼音:háo zhū
亦作“ 豪猪 ”。 哺乳动物。全身黑色,自肩部以后长着许多长而硬的棘毛。棘毛如刺,颜色黑白相间。穴居,昼伏夜出。也称箭猪。《太平御览》卷九○三引《山海经》:“豪猪如豚而白毛,毛大如笄而黑端。” 汉 扬雄 《长杨赋》:“搤熊羆,拖豪猪。” 金 元好问 《驱猪行》:“沿山蒔苗多费力,办与豪猪作粮食。” 清 毛奇龄 《诏观西洋国所进狮子因获遍阅虎圈诸兽敬制长句纪事和高阳相公》:“青鸞赤雀相对栖,豪猪野马争游嬉。”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豪猪》:“豪猪亦称箭猪,产於 广西 及 印度 、 非洲 等处。”
词语解释:畜血  拼音:chù xuè
淤血。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牡桂》:“﹝主治﹞泄奔豚,散下焦畜血,利肺气。”
词语解释:畜藏  拼音:chù cáng
积蓄储藏。《庄子·天下》:“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成玄英 疏:“是以蕃滋生息,畜积藏储者,皆养民之法。”《史记·平準书》:“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 明 唐顺之 《蔡母邹孺人墓志铭》:“君又倜儻,不事畜藏,囊篋屡空。”
词语解释:畜秽  拼音:chù huì
藏秽,有丑恶的行为。指不守贞操。《韩非子·亡徵》:“后妻淫乱,主母畜秽,外内混通,男女无别,是谓两主。两主者,可亡也。”
词语解释:畜群  拼音:chù qún
在人的照看和控制下饲养在一起的同类牲畜群
词语解释:畜置  拼音:chù zhì
饲养。《史记·龟策列传》:“近世 江 上人有得名龟,畜置之,家因大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