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尤平声 [详注1][móu,绸缪][ōu,水泡,名词][通‘不’,未定之辭也,多用于句末。][gōu][chóu][tōu][chōu chóu][liú][lōu][zhōu][chóu][音鎪。][音鄒。][dōu][gōu][ǒu][lǚ][zōu][sōu][详注2][jiū liú][fú][zōu zhōu chōu][yóu][ōu][zhōu][音浮。《集韵》或从包从不。][详注3][详注4]絿[qiū][yōu][róu qiú][qiū][yōu][yóu][zōu][gōu][音抔。《博雅》䥯䎧,耕也。]帿瀀[音求。《诗·周南》施于中逵。叶下仇。][fú fū][详注5][详注6]


注1:不 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䳡其鳺鴀。《邢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䳕鸠,幽州人或谓鷎鴡,梁宋闲谓之隹,扬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
注2:窭 音娄。《史记·淳于髡传》瓯窭满箦。《裴骃注》瓯窭,便侧之地。
注3:救 《韵补》叶居尤切。《诗·邶风》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武王盘铭》溺于渊,尚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注4:蹂 揉擦。通“揉”。《广韵》耳由切《集韵》《韵会》《正韵》而由切,音柔。《诗·大雅》或簸或蹂。《笺》蹂之言润也。《疏》蹂黍,以水润米,必当蹂之使湿。《朱传》簸扬去糠也。蹂,蹂禾取谷以继之也。
注5:軥 《广韵》古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居侯切,音钩。《广韵》车軥心木。
注6:涑 音锼。《说文》浣也。一说以手曰涑,以足曰浣。
末字词组
何由端由本由情由冶由邑由案由理由
无由仲由且由头由厹由青由摘由犯由
自由踪由缘由夷由人身自由机由源由 
不由所由没来由元由阶由鬼胡由必然与自由 
巢由经由由由譬由关由鬼狐由帅由 
来由率由未由祝由仇由远由往由 
许由根由事由解由其道无由不禁不由等由 
因由末由养由原由凭由不因不由奸由 

词语解释:何由  拼音:hé yóu
亦作“ 何繇 ”。
(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 唐 王昌龄 《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晋 张华 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 华 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 鲁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谢灵运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成?” 明 刘基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诗之三:“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稍加责罚,此辈就到家主面前轻事重报,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着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有云 太仓 王宫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无损。然与《玉版》对观,无少差,信为《玉版》未损时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剥漶?或造物忌之邪?”
词语解释:无由  拼音:wú yóu
没有门径;没有办法。《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 郑玄 注:“无由达,言久无因缘以自达也。”《汉书·刑法志》:“使其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战无由也。” 唐 李德裕 《二猿》诗:“无由碧潭饮,争接緑萝枝。” 明 张萱 《疑耀·虉字辨》:“今世所行《诗》及字书,皆混乱,故无由辨之。” 郭沫若 《蒲剑集·文化与战争》:“没有创造欲望,则整个人类便无由进化。”
词语解释:自由  拼音:zì yóu
(1).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拘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中》:“今方权宦羣居,同恶如市,上不自由,政出左右。”《北史·尒朱世隆传》:“既总朝政,生杀自由,公行淫泆,信任羣小,随情与夺。” 唐 刘商 《胡笳十八拍》之七:“寸步东西岂自由,偷生乞死非情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野人之性,视宫殿如籓笼,不如秀才家得自由也。”
(2).法律名词。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如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之类均属之。
(3).哲学名词。人认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有计划地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哲学上所谓自由,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词语解释:不由  拼音:bù yóu
(1).不禁。 元 吴弘道 《梅花引·秃厮儿》套曲:“离怀扰扰愁闷广。不由俺,到黄昏,思量。” 萧殷 《桃子又熟了》:“我很感动,也替他高兴,竟不由地伸出一只手掌攀在他的肩膀上。”
(2).犹不容。《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兄弟两个多动手,扯着﹝ 凤生 ﹞便走;又加家僮们推的推,攮的攮,不由你不走。” 清 李渔 《奈何天·醉卺》:“省得明明白白,看了那副嘴脸,不由人们不害怕起来。”
(3).不用。《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昔年我曾在京为官时,此老下笔数千言,不由思索。”
词语解释:巢由  拼音:cháo yóu
巢父 和 许由 的并称。相传皆为 尧 时隐士, 尧 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汉书·薛方传》:“ 尧 舜 在上,下有 巢由 。” 五代 齐己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诗:“ 秦 争 汉 夺虚劳力,却是 巢 由 得稳眠。” 清 赵翼 《途次先寄京师诸故人》诗:“祗应晚节供描画,共笑 巢 由 下拜劳。”参见“ 巢父 ”、“ 许由 ”。
词语解释:来由  拼音:lái yóu
来历;缘由。《南齐书·孝义传·朱谦之》:“ 张绪 、 陆澄 是其乡旧,应具来由。”《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道:‘和你往日无寃,昔日无讐,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杜牧之》:“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 萧军 《羊·职业》二:“我同(H君)的女人全不知道他这话是怎样的来由,全默着。”
词语解释:许由  拼音:xǔ yóu
亦作“ 许繇 ”。 传说中的隐士。相传 尧 让以天下,不受,遁居于 颍水 之阳 箕山 之下。 尧 又召为九州长, 由 不愿闻,洗耳于 颍水 之滨。事见《庄子·逍遥游》《史记·伯夷列传》。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太傅谢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支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激昂荣华之间,沉潜珪组之内。” 宋 陆游 《遣兴》诗:“静观世事频兴叹,千载前时有 许由 。” 清 孙枝蔚 《猛虎行》:“ 箕山 有 许繇 , 商山 有四翁。”
词语解释:因由  拼音:yīn yóu
(1).理由;由头。 唐 元稹 《苦乐相倚曲》:“ 汉成 眼瞥 飞燕 时,可怜 班 女恩已衰。未有因由相决絶,犹得半年佯暖热。”《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朱源 扯 瑞虹 背后私认他面貌,又与 陈小四 无异;只是姓名不同,好生奇怪。欲待盘问,又没个因由。”《红楼梦》第七四回:“或借着因由,合二门上小幺儿们打牙撂嘴儿,外头得了来的,也未可知。”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
(2).因缘,缘分;因果。 唐 王建 《望定州寺》诗:“回看佛阁青山半,三四年前到上头。省得老僧留不住,重寻可更有因由?”《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老子 ﹞向 庄生 指出夙世因由,那 庄生 原是混沌初分时一个白蝴蝶。”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自到金门,一心念佛,免不得是盲修瞎鍊,却也悟得宿世因由。”
(3).原委;原因。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八:“宰臣问 沆 :‘与主上有何阶缘?’ 沆 乃具陈因由。”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你也去访个因由,要打我好生寃屈。”《水浒传》第四九回:“ 顾大嫂 道:‘伯伯,你不要推聋粧哑!你在城中岂不知道他两个是我兄弟?--偏不是你的兄弟?’ 孙立 道:‘我并不知因由。是那两个兄弟?’” 朱自清 《燕知草序》:“这自然有许多因由。”
(4).办法。 宋 黄机 《酹江月》词:“春愁几许?似春云蔼蔼,连空无数。隐约眉尖偏易得,没箇因由分付。”
词语解释:端由  拼音:duān yóu
原委;缘由。 唐 裴铏 《传奇·昆仑奴》:“﹝ 崔生 ﹞遂细言端由,皆因奴 磨勒 负荷而去。” 宋 欧阳修 《鬼车》诗:“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别驾得两弟,甚欢,与同卧处,尽悉离散端由。”
词语解释:仲由  拼音:zhòng yóu
春秋 鲁 卞 (今 山东 泗水 )人,字 子路 ,一字 季路 。 孔子 的学生,性爽直勇敢。《左传·定公十二年》:“ 仲由 为 季氏 宰。” 杜预 注:“ 仲由 , 子路 。”《史记·卫康叔世家》:“ 欒宁 将饮酒,炙未熟,闻乱,使告 仲由 。” 裴骃 集解引 服虔 曰:“ 季路 为 孔氏 邑宰,故告之。”《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仲由 , 弁 人,字 子路 。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 宋 司马光 《又和游吴氏园》之一:“临风高咏足为乐,有勇方知笑 仲由 。” 清 戴名世 《赠王云衢之任新津序》:“粪壤之中岂復有 西子 ,众鬭之内岂復有 仲由 。”
词语解释:踪由  拼音:zōng yóu
亦作“踪由”。亦作“踪繇”。
(1).踪迹;行迹。 唐 冯翊 《桂苑丛谈·沙弥辩诗意》:“僧人大悟,追前人,杳无踪由。”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吕洞宾 诗:﹞‘卖墨年年到 鼎州 ,无端知府问踪由。’”《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员外去使臣房里下了状, 滕大尹 差 王 七殿直 王遵 ,看贼踪由。”
(2).原由;情由。《朱子语类》卷六八:“神则忽然如此,忽然不如此,无一箇踪由。”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夫人息怒,听妾话踪繇。”一本作“踪由”。
词语解释:所由  拼音:suǒ yóu
(1).所经历的道路。《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杨树达 疏证:“由,行也。所由谓其所由行之径路。” 汉 班固 《东都赋》:“今论者……罕能精古今之清浊,究 汉 德之所由。”
(2).所自,所从来。 晋 陆机 《文赋》序:“故作《文赋》,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论作文之利害所由。” 毛泽东 《矛盾论》三:“他分析了列宁主义所由产生的国际环境。”
(3).见“ 所由官 ”。
词语解释:所由官  拼音:suǒ yóu guān
亦省作“ 所由 ”。 犹言有关官吏。因事必经由其手,故称。 南朝 至 唐 宋 常用此语。《梁书·皇后传·高祖丁贵嫔》:“妇人无閫外之事,贺及问讯牋什,所由官报闻而已。”《南史·沉炯传》:“表求归养,詔不许。 文帝 嗣位,又表求去。詔答曰:‘当敕所由,相迎尊累,使卿公私无废也。’”《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二年》:“丞相不应许所由官呫囁耳语。” 胡三省 注:“京尹任烦剧,故 唐 人谓府县官为‘所由官’。 项安世 《家説》曰:‘今坊市公人谓之所由。’”“所由”一词,《资治通鉴》屡见,所指各异, 胡三省 皆随文作注。 唐 人笔记、小说中亦常用此词,有:“度支所由”、“虞候所由”、“军停所由”、“干事所由”、“乡所由”等等,皆为亲事之官,而以指吏人者为多。参阅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称谓·所由》
词语解释:经由  拼音:jīng yóu
犹经过。《后汉书·桥玄传》:“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隻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弗怨。” 宋 梅尧臣 《答子聪惠书》诗:“尺书忽见遗,经由皆可纪。” 宋 朱熹 《次韵择之发临江》:“千里烟波一叶舟,三年已是两经由。”
词语解释:率由  拼音:lǜ yóu
(1).遵循,沿用。《书·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 三国 魏 曹植 《责躬》诗:“万邦既化,率由旧则。” 南朝 梁 沉约 《上建阙表》:“欣咨故实,率由令典。” 唐 元稹 《献事表》:“绍復前累圣传序,於今垂二百年矣。莫不率由斯道,致俗和平。” 马浮 《泰和会语·论六艺该摄一切学术》:“不知《礼》《乐》本自粲然,不可须臾离,由於不肯率由,遂至无序不和。”
(2).谓遵循成规。《后汉书·梁统传》:“ 文帝 宽惠柔克,遭世康平,唯除省肉刑、相坐之法,它皆率由,无革旧章。” 南朝 宋 傅亮 《奉迎大驾道路赋诗》:“重明照蓬艾,万品同率由。”
(3).谓相率归顺。《文选·左思〈魏都赋〉》:“云撤叛换,席卷虔刘,祲威八紘,荒阻率由。” 张载 注:“祲威八紘,荒阻率由者,谓北覊 单于 於 白屋 ,东怀 孙权 於 吴会 ,西摄 刘备 於 巴蜀 也。” 李周翰 注:“渐以威德布於八方,则荒阻之俗皆有相率来宾,莫不由大 魏 之德。”
(4).由来。《梁书·处士传·何点》:“徵士 何点 ,居贞物表,纵心尘外,夷坦之风,率由自远。”
(5).犹皆由。 唐 张九龄 《开元纪功德颂》序:“旷日持久,兵连祸挐,率由事边,是无寧岁。”《宋史·吴越钱氏世家》:“古者宗工大臣特被隆眷,或剑履上殿,或书詔不名,率由丰功,待以殊礼。”《清史稿·世祖纪二》:“自古变不虚生,率由人事。”
词语解释:根由  拼音:gēn yóu
缘故;来历。 唐 元稹 《弹奏山南西道两税外草状》:“积习多年,成此乖越,然在长吏,合寻根由。”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二折:“倚着这盖世的才名,来寻问俺往日的根由。” 清 李渔 《奈何天·软诓》:“当初许他的时节,并不曾查访根由,只説他是头婚正娶。” 老舍 《四世同堂》五七:“ 李四爷 见到 祁老人 ,像见了亲兄弟,把前前后后,始末根由,一口气都说了出来。”
词语解释:末由  拼音:mò yóu
无由。《论语·子罕》:“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汉 荀悦 《申鉴·政体》:“伪乱俗,私坏法,放越轨,奢败制,四者不除,则政末由行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读之閎肆沉雄,浩乎 司马 之气矣。而左规右矩,一字增损末由也。” 鲁迅 《花边文学·法会和歌剧》:“《时轮金刚法会募捐缘起》中有这样的句子:‘……非仗佛力之加被,末由消除此浩劫。’”
词语解释:本由  拼音:běn yóu
根由。 王闿运 《〈八代文粹〉序》:“輒为述其本由,使必应於经义。”
词语解释:且由  拼音:qiě yóu
见“ 且犹 ”。
词语解释:且犹  拼音:qiě yóu
亦作“ 且由 ”。 尚且。《穀梁传·僖公十六年》:“君子之於物,无所苟而已,石鶂且犹尽其辞,而况於人乎?”《孟子·尽心上》:“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后汉书·杨终传》:“昔 殷 民近迁 洛邑 ,且犹怨望,何况去中土之肥饶,寄不毛之荒极乎?” 明 周履靖 《锦笺记·协计》:“谩猜嫌,何论年少,我见且犹怜。”
词语解释:缘由  拼音:yuán yóu
亦作“ 缘繇 ”。 原因;根由。《宋书·自序传·沉璞》:“其閭里少年,博徒酒客,或财利争鬭,妄相诬引,前后不能判者, 璞 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及至回家,见 长儿 啼哭,问起缘繇,到是自家家里招揽的是非。” 清 李渔 《怜香伴·缄愁》:“到如今做哑妆聋,还问我枉死的缘由。” 朱自清 《执政府大屠杀记》:“不过这决不是卫队开枪的缘由,至多只是他们的借口。”
词语解释:没来由  拼音:méi lái yóu
无缘无故。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然既苦楚,又有费用,人皆怨之。加之营第宅房廊,作酒肆名 太平楼 ,般运花石,皆役军兵。众卒謡曰:‘ 张 家寨里没来由,使他花腿抬石头。二圣犹自救不得,行在盖起 太平楼 。’”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分明是你过犯,没来由把我摧残。”《红楼梦》第一○一回:“我这里一大堆的事没个动秤儿的,没来由为人家的事,瞎闹了这些日子,当什么呢!”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二章:“她当过人家的小媳妇,才挣脱脖子上的锁链,走进了宽敞的世界,没来由自寻烦恼,再回到狭小的天地里去。”
词语解释:由由  拼音:yóu yóu
(1).愉悦。《孟子·万章下》:“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韩诗外传》卷三引作“愉愉”。《管子·小问》:“至其成也,由由乎兹免,何其君子也。” 尹知章 注:“由由,悦也。”
(2).迟疑、犹豫貌。《楚辞·刘向〈九叹·惜贤〉》:“默顺风以偃仰兮,尚由由而进之。” 王逸 注:“由由,犹豫也。言己欲寂默不语,以顺风俗,随众俛仰,而不敢毁誉,然尚犹豫不肯进也。”
(3).宽舒貌。 唐 皇甫松 《大隐赋》:“大道由由而熙熙,吾莫知施。”
词语解释:未由  拼音:wèi yóu
无由。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诸道状》:“凡在臣庶,不胜庆幸。惟俯同下情,未由拜贺,但增驰恋。” 唐 韩愈 《宪宗崩慰诸道疏》:“某承詔,不任号絶,限以官守,拜慰未由。”
词语解释:事由  拼音:shì yóu
亦作“ 事繇 ”。
(1).事情的原委、来由。 唐 方干 《感时》诗之一:“破除生死须齐物,谁向穹苍问事由?”《水浒传》第十四回:“不想被他们不问事由,将我拿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太守不开言问甚事繇,即写监票发下监中去了。”
(2).公文用语,指内容摘要。也叫由头。 宋 王溥 《唐会要·笺表例》:“ 大中 三年,应边镇及诸道奏事表,时有不题事由。旧制,引进状内每具所奏事由,时边镇节将,以讨伐 党项 羌 ,兵机急速,恐人先知,因有此请。”
(3).理由。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是必将艰难的事由,推辞的机彀,揾香腮直问到五更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巴不得寻个事由来外边散心耍子。”
(4).事情。《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太太走到那儿,还怕我不跟到那儿去吗,心里又一鬆快,便想起多少事由,扎挣着出来。”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三章:“什么了不起的事由,值得坚强的 高增福 这样伤心!”
(5).犹职业,工作。 曹禺 《雷雨》第一幕:“等你妈走,你回到矿上,事由还是有你的。” 曹禺 《日出》第三幕:“一天不如一天,这事由简直混不下去了。” 老舍 《龙须沟》第二幕:“你劝劝他,教他找正经事由儿干,哪怕是作小二子活淘沟修道呢。”
词语解释:养由  拼音:yǎng yóu
春秋 善射者 楚 臣 养由基 的省称。 晋 张华 《励志》诗:“ 养由 矫矢,兽号于林。蒲芦縈缴,神感飞禽。” 唐 张建封 《酬韩校书愈打毬歌》:“齐观百步透短门,谁羡 养由 遥破的。”
词语解释:情由  拼音:qíng yóu
事情的经过及其原由。《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不期自己遭狼狈,将此情由何处申。”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三国演义》第四二回:“在船中正诉情由, 江 西南上战船一字儿摆开,乘风唿哨而至。”《儒林外史》第五回:“ 汤知县 把这情由细细写了个禀帖,禀知按察司。” 茅盾 《子夜》十五:“ 李麻子 和 桂长林 带着人,狂风似的摸进了那草棚,不问情由,见一个,捉一个。”
词语解释:头由  拼音:tóu yóu
亦作“ 头繇 ”。 缘由,原因。《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那 王吉 睡中叫将起来,不知头由,荒张失势。”《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住持脱了身,讨牌票看了,不知头繇。”
词语解释:夷由  拼音:yí yóu
(1).亦作“ 夷犹 ”。犹豫;迟疑不前。《楚辞·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 王逸 注:“夷犹,犹豫也。”《后汉书·马融传》:“或夷由未殊,颠狈顿躓。” 李贤 注:“夷由,不行也。” 清 汪棣 《琐窗寒》词:“夷犹归棹,不尽 西泠 幽趣。” 郭沫若 《脱离蒋介石以后》八:“我早已矢志牺牲,本用不着再事夷由。”
(2).从容自得。 宋 张炎 《真珠帘·近雅轩即事》词:“休去,且料理琴书,夷犹今古。” 明 唐寅 《与文徵明书》:“寒暑代迁,裘葛可继,饱则夷犹,飢乃乞食,岂不伟哉。”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一:“少暇即放舟来读书於此,或避暑竟日,或坐月终夜,笔牀茶灶,夷犹其间。”
(3).鼯鼠的别名。《尔雅·释鸟》:“鼯鼠,夷由。”参见“ 鼯鼠 ”。
词语解释:鼯鼠  拼音:wú shǔ
鼠名。别名夷由。俗称大飞鼠。外形像松鼠,生活在高山树林中。尾长,背部褐色或灰黑色,前后肢之间有宽大的薄膜,能借此在树间滑翔,吃植物的皮、果实和昆虫等。古人误以为鸟类。《尔雅·释鸟》:“鼯鼠,夷由。” 郭璞 注:“状如小狐,似蝙蝠,肉翅。翅尾项胁,毛紫赤色,背上苍艾色,腹下黄,喙頷杂白。脚短爪长,尾三尺许。飞且乳,亦谓之飞生。声如人呼,食火烟,能从高赴下,不能从下上高。” 汉 马融 《长笛赋》:“猨蜼昼吟,鼯鼠夜叫。”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庙开鼯鼠叫,神降 越 巫言。” 清 黄遵宪 《蕃客篇》:“鼯鼠苦无能,橐驼苦无角。”
词语解释:元由  拼音:yuán yóu
原由。事情的起始和原因。《宋书·王景文传》:“臣遣 李武之 问 儼 元由。” 清 郝懿行 《晋宋书故·元由》:“元,始初也;由,萌蘖也。论事所起,或言元起,或言元来,或言元故,或言元旧,皆是也。今人为书,元俱作原字……盖起於前 明 初造,事涉 元 朝,文字簿书率皆易‘元’为原。”
词语解释:譬由  拼音:pì yóu
譬犹,譬如。《淮南子·齐俗训》:“今握一君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由胶柱而调瑟也。” 晋 刘琨 《答卢谌书》:“譬由疾疢弥年,而欲一丸销之,其可得乎?”
词语解释:祝由  拼音:zhù yóu
古代以祝祷符咒治病的方术,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素问·移经变气论》:“毒药不能治其内,鍼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王冰 注:“移精变气,无假毒药,祝説病由,不劳鍼石而已。”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文敏公 误信祝由,割指上疣赘,创发病卒, 李 疗之,竟无验。”参见“ 祝由科 ”。
词语解释:祝由科  拼音:zhù yóu kē
相传古时治病有十三科,“祝由科”乃其中之一科。 清 袁枚 《新齐谐·治妖易治人难》:“ 汉阳 令 刘 某,性方鯁,治祝由科邪教过严,有奸民上控抚军,抚军戒飭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回:“那祝由科代人治病,不用吃药,只画两道符就好了。”参见“ 祝由 ”。
词语解释:解由  拼音:jiě yóu
宋 元 时官吏调任时的证明文书。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陈谔捣油》:“﹝ 陈諤 ﹞尝为 越 学正,满替,往 婺 之廉司取解由……别注他缺。”《金史·百官志一》:“凡内外官之政绩,所歷之资考,更代之期,去就之故,秩满皆备陈於解由,吏部据以定能否。”《元典章·吏部三·圣政一》:“所在亲民长官……任满之日,於解由内明注此年农桑勤惰,赴部照勘。”
词语解释:原由  拼音:yuán yóu
缘由;来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凡有一二百件,传相祖述,寻问莫知原由。”一本作“ 源由 ”。《英烈传》第七回:“那人即同三个人拦路就拜, 太祖 慌忙扶起,问他们来见的原由。” 清 李渔 《怜香伴·缄愁》:“你把得病的原由,説来我听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 老卢家 对火装烟,就小声地一五一十,把 老王太太 暴躁的原由,根根梢梢,告诉了他们。”
词语解释:冶由  拼音:yě yóu
巧笑貌。《淮南子·修务训》:“尝试使之施芳泽,正娥眉,设笄珥,衣阿锡,曳 齐 紈,粉白黛黑,佩玉环揄步,杂芝若,笼蒙目视,冶由笑,目流眺。” 高诱 注:“冶由笑,巧笑。《诗》曰‘巧笑倩兮’是也。”
词语解释:厹由  拼音:qiú yóu
春秋 时国名,在今 山西 阳泉市 。
词语解释:人身自由  拼音:rén shēn zì yóu
指公民权利不受侵犯的自由。如不得非法逮捕、拘留和搜查等。
词语解释:阶由  拼音:jiē yóu
犹门路。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亦或当有所教授,宜得本末,先从浅始,以劝进学者,无所希准阶由也。”
词语解释:关由  拼音:guān yóu
(1).通过;经由。 唐 薛用弱 《集异记·马总》:“ 祐之 此官,亦人世之中书令耳,六合之内,靡不关由。”《续资治通鉴·宋神宋熙宁十年》:“在京官司,应支用係省钱物,并令关由三司。”
(2).官府发给的凭证。《元典章·户部八·茶法》:“将前项茶货赴 永州 在城商税务投税,就纳中统钞五两,给到印信关由二纸。”
词语解释:仇由  拼音:chóu yóu
亦作“ 仇犹 ”。亦作“ 仇繇 ”。 春秋 时国名。故地在今 山西 孟县 东北。《韩非子·说林下》:“ 智伯 将伐 仇由 ,而道难不通。”《淮南子·精神训》:“夫 仇由 贪大钟之赂而亡其国。” 高诱 注:“ 仇由 ,近 晋 之狄国也。”《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知伯 之伐 仇犹 ,遗之广车。” 裴骃 集解:“ 许慎 曰:‘ 仇犹 ,夷狄之国。’《战国策》曰:‘ 智伯 欲伐 仇犹 ,遗之大鐘,载之广车。’”《通志略·氏族略二》:“ 韩子 云: 仇吾国 为 智伯 所灭,因氏焉。或作 仇繇 。”
词语解释:其道无由  拼音:qí dào wú yóu
见“ 其道亡繇 ”。
词语解释:其道亡繇  拼音:qí dào wáng yáo
亦作“ 其道无由 ”。 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汉书·刑法志》:“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亡繇也。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因愚夫愚妇,识字知书者少,劝使为善,诫使勿恶,其道无由。”
词语解释:凭由  拼音:píng yóu
官府发给的凭证。《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三》:“应有客户元佃繫省庄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仍仰县司给予凭由。”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其京师寺观多招四方之人,宜给本买凭由,乃许收録。” 元 刘致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印信凭由却是谎,快活了些社长知房。”
词语解释:邑由  拼音:yì yóu
复姓。 楚 大夫 养由基 之后,避仇改 邑由 氏。 晋 有 邑由养真 。见□ 贾执 《英贤传》、 宋 邓名世 《古今姓氏书辨证》
词语解释:青由  拼音:qīng yóu
征收田赋的通知单。《古谣谚》卷五一引《林居漫录》:“某御史倣其意,请少印青由,每图止给里长一张,而图民併列焉。”
词语解释:机由
契机,原由
词语解释:鬼胡由  拼音:guǐ hú yóu
(1).鬼混;胡闹。 金 商衟 《夜行船》套曲:“鬼胡由眼下唵光阴,终不是久远前程。” 明 朱权 《曲江池》第一折:“撇罢了浪包娄,打叠起鬼胡由。” 明 汤显祖 《紫钗记·泪烛裁诗》:“从今后闷增多,长则是鬼胡由摸不上心头可。”
(2).鬼花样,令人难以捉摸的心计、勾当。 元 曾瑞 《红绣鞋·风情》套曲:“假认义做哥哥般亲厚,行人情似妹妹般追逐,着小局断儿包藏着鬼胡由,明讲着昆仲礼,暗结了燕鶯儔。”
(3).指鬼魂。 元 高文秀 《黑旋风》第四折:“他两个笑吟吟成双做偶,背地里俏促促设计施谋,专等待来追究,便将他牢监固守。只落得尽场儿都做了鬼胡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冥誓》:“俺三光不灭,鬼胡由,还动迭,一灵未歇。” 徐朔方 等校注:“鬼胡由……这里只是鬼的意思。” 清 洪昇 《长生殿·情悔》:“想想当日那态娉婷,想想当日那妆艷靚,端得是赛丹青描成画成。那晓得不留停,早则肌寒肉冷。苦变做了鬼胡由,谁认得是 杨玉环 的行径!”
(4).指水性杨花、难以捉摸的妓女。《雍熙乐府·点绛唇·雨约云情》:“鬼胡由,劣柳青,将人来看的轻。” 顾学颉 王学奇 《元曲释词·鬼胡由》:“二喻妓女……谓像鬼一样的飘忽,难以把捉,用以比喻妓女之水性杨花,难以捉摸。”
词语解释:鬼狐由  拼音:guǐ hú yóu
犹鬼胡由。指难以捉摸的妓女。 元 赵彦晖 《点绛唇·省悟》套曲:“谁信你鬼狐由,误了我谈笑封侯。”按,《雍熙乐府》作“鬼狐尤”。
词语解释:远由  拼音:yuǎn yóu
谓从远道走。
词语解释:不禁不由  拼音:bù jīn bù yóu
不由自主。《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腹皮牢骚,不必等人盘问,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来。”《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岂知人欲日长,天理日消,他不禁不由的自己就掇弄起自己来了。”
词语解释:不因不由  拼音:bù yīn bù yóu
犹言无意之中。《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 西门庆 不因不由,信步走入里面观看。”《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 智姐 穿了那套得意的衣裳,在那 莲华庵 烧香,恰好 素姐 不因不由的也到庵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小説能把他们哄动,他们敬信了,不因不由的,便连上等人也跟着他敬信了。”
词语解释:案由  拼音:àn yóu
案件的内容提要。
词语解释:摘由  拼音:zhāi yóu
机关单位收发文件时,简摘公文的事由,记录入册,以备查考,谓之“摘由”。由,事由。
词语解释:源由  拼音:yuán yóu
根由,原因。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顷所见,小鬼耳,必不能辨此源由。”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故为宣説,命知源由耳。”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传相祖述,寻问莫知源由。”
词语解释:必然与自由  拼音:bì rán yǔ zì yóu
必然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即事物本质所规定的联系和趋势;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与自由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必然是自由的基础,自由不能脱离必然而存在。自由不排斥必然,而是包含必然。掌握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并达到一定目的时,必然就转化为自由。必然与自由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转化和发展。
词语解释:帅由  拼音:shuài yóu
遵从;遵循。《汉书·五行志上》:“贤佞分别,官人有序,帅由旧章。” 颜师古 注:“帅,循也;由,从也,用也。”
词语解释:往由  拼音:wǎng yóu
犹来由。《太平广记》卷十五引《十二真君传·兰公》:“於是 兰公 获斯妙诀,颖悟真机,默辨往由,顾知前事。”
词语解释:等由  拼音:děng yóu
旧时公文用语。各种事由之义。凡叙述平行官署的来文到末了,常用“等由”二字以终结。
词语解释:奸由  拼音:jiān yóu
邪恶的萌兆。 汉 贾谊 《新书·审微》:“故明者之感姦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姦,一本作“ 奸 ”。
词语解释:理由  拼音:lǐ yóu
事情的道理,根由。 康有为 《上摄政王书》:“今若不详述先帝所以特擢 世凯 之理由,则此疑案终莫能解。” 老舍 《茶馆》第二幕:“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命令,你瞧着办吧!” 巴金 《关于〈神·鬼·人〉》:“至于为什么去 日本 ?唯一的理由是学习日文。”
词语解释:犯由  拼音:fàn yóu
(1).罪状。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元夕》:“京尹幕次,例占市西坊繁闹之地……其前列荷校囚数人,大书犯由云:‘某人为不合抢扑釵鐶,挨搪妇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若问着此一节呵如何诉休?你便索与他箇知情的犯由。”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验年貌,问明犯由。”
(2).“ 犯由牌 ”的省称。《水浒传》第二七回:“ 东平 府尹判了一箇‘剐’字,拥出长街。两声破鼓响,一棒碎锣鸣;犯由前引,混棍后催。”《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 庆奴 不合因姦杀害两条性命,押赴市曹处斩。但见:犯由前引,棍棒后随。”详“ 犯由牌 ”。
词语解释:犯由牌  拼音:fàn yóu pái
古代处决罪犯时,公布罪状的牌子或告示。 元 关汉卿 《蝴蝶梦》第一折:“不能勾金榜上分明题姓字,则落得犯由牌书写名儿。”《水浒传》第四十回:“把这 宋江 、 戴宗 的供状招欵粘连了,一面写下犯由牌,教来日押赴市曹斩首施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太守命牢中取出 申春 等死囚来,读了犯由牌,押赴市曹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