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用心 拼音:yòng xīn
(1).使用心力;专心。《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北齐书·方伎传·信都芳》:“尝语人云:‘算之妙,机巧精微,我每一沉思,不闻雷霆之声也。’其用心如此。”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熟知二 谢 将能事,颇学 阴 、 何 苦用心。” 金近 《念不完的第一课》:“第三课的动作,‘蹦蹦跳’倒是用心学了,课文也用心听了。”
(2).存心;居心。《庄子·天道》:“昔者 舜 问於 尧 曰:‘天王之用心何如?’”《汉书·宣帝纪》:“今繫者或以掠辜若饥寒瘐死狱中,何用心逆人道也!”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小人秉性必深刻,立行必矫激,用心必险毒。”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那些国民党分子把他请来,是别有用心的。我们的画家再不懂世事,也立刻识破了他们的企图。”
(3).费心;留意。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真宗 ﹞谓 晋公 曰:‘今来封禪礼毕,大驾往回,凡百事须俱揔办集,感卿用心。’” 元 无名氏 《村乐堂》第一折:“量小官有何德能,着相公用心也。” 瞿秋白 《青田村游记》五:“你昨天用心没有:某小姐和那少年,还有几位,唔,都是年轻女郎,挤坐在一张沙发上,一点嫌疑礼貌也不顾。”词语解释:用意 拼音:yòng yì
(1).犹立意。 汉 陆贾 《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学文须熟看 韩 、 柳 、 欧 、 苏 ,先见文字体式,然后更考古人用意下句处。” 清 姚鼐 《张仲絜时文序》:“吾文用意与俗殊,以不敢背吾师之教,子为我定之。”
(2).谓用心研究或处理问题。《东观汉记·马防传》:“ 防 言:‘ 宣帝 时五将出征,其奏言 匈奴 候骑得 汉 马矢,见其中有粟,即知 汉 兵出,以故引去。以是言之,马当与穀。’上善其用意微至,敕下调马穀。”《北齐书·李绘传》:“孤在 晋 ,知 山 东守唯卿一人用意。及入境观风,信如所闻。”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 戣 ﹞今年纔七十,筋力耳目,未觉衰老,忧国忘家,用意深远。”
(3).意向;意图。 汉 王充 《论衡·顺鼓》:“夫《春秋经》但言鼓,岂言攻哉?説者见有鼓文,则言攻矣。夫鼓未必为攻,説者用意异也。” 唐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诗:“眼中万少年,用意尽崎嶇。”《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 中国 所以铸造龙元,原是想出法子抵制外国洋钱的意思,就同老师单吃本土,不吃洋烟,同一用意。” 邹韬奋 《个人的美德》:“我问他什么用意,他说改造社会,要以身作则。”
(4).着意;留意。 唐 李中 《赠胊山孙明府》诗:“买将病鹤劳心养,移得閒花用意栽。”《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到晚来能仔细,大门关了小门闭;刷浄锅儿掩厨柜,前后收拾自用意。”《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却説那公子虽然走了几程路,一路的梳洗吃喝拉撒睡,都是嬷嬷爹经心用意服侍。”词语解释:用舍 拼音:yòng shè
亦作“ 用捨 ”。
(1).取舍。《晋书·范弘之传》:“ 比干 处三仁之中, 箕子 为名贤之首,后人用捨,参差不同。”《旧唐书·颜真卿传》:“ 真卿 请皇帝先謁王陵九庙而后还宫。宰相 元载 谓 真卿 曰:‘公所见虽美,其如不合事宜何?’ 真卿 怒,前曰:‘用捨在相公耳,言者何罪?’”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为祖宗谨守成宪,不敢以臆见纷更;为国家爱养人才,不敢以私意用舍。”
(2).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 宋 苏轼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词序:“用捨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宋 苏轼 《沁园春·答曾舍人启》:“用舍皆天,孰知令尹之无喜。”
(3).见“ 用行舍藏 ”。
词语解释:用行舍藏 拼音:yòng xíng shè cáng
亦作“ 用捨行藏 ”。 《论语·述而》:“子谓 颜渊 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 吕延济 注:“言其道德於时,用之则行,捨之则藏。”《晋书·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是以用捨行藏, 仲尼 独许於 颜子 。”亦省作“ 用舍 ”。《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赞》:“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道无常名说》:“达有无之至理,适用舍之深机。”词语解释:用处 拼音:yòng chǔ
用途;作用。 唐 曹邺 《奉命齐州推事毕寄本府尚书》诗:“曲木用处多,不如直为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只要人好,做官有什么用处?” 邹韬奋 《凶悍泼辣》:“事已糟到了这样的田地,骂两句本已没有什么用处。”
谓处世待人的态度。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渊明不肯束带见小儿欧阳必著帽见俗人》:“ 陶渊明 为 彭泽 令,郡遣督邮至,吏白:‘应束带见之。’ 渊明 曰:‘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见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綬去。’近 欧阳 公方与客披襟酣饮次,忽外白:‘有客。’公遽著帽见之。坐客曰:‘何不呼使入来?’公曰:‘此俗人也,不可以吾辈之礼待之。’世多怪二公之贤而用处相反如此。”词语解释:用兵 拼音:yòng bīng
(1).使用兵器。《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鏜,踊跃用兵。” 朱熹 集传:“踊跃,坐作击刺之状也。兵,谓戈戟之属。”《逸周书·大聚》:“立君子以修礼乐,立小人以教用兵。”
(2).调兵遣将,指挥战争。《国语·越语下》:“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吕尚 长於用兵,短於为国。”《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卿用兵如神。”
(3).使用武力,进行战争。《史记·留侯世家》:“ 殷 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用兵。” 唐 杜甫 《岁暮》诗:“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三国演义》第十四回:“今新都未定,未可造次用兵。”词语解释:用功 拼音:yòng gōng
(1).犹言下功夫。《隋书·儒林传·刘炫》:“《周礼》、《礼记》……《论语》 孔 、 郑 、 王 、 何 、 服 、 杜 等注,凡十三家,虽义有精粗,并堪讲授。《周易》、《仪礼》、《穀梁》,用功差少。” 唐 韩愈 《答刘正夫书》:“ 汉 朝人莫不能为文,独 司马相如 、 太史公 、 刘向 、 扬雄 为之最。然则,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古人年长而为学者多矣,但看用功多寡耳。” 明 王廷相 《与薛君采》:“近世学者之弊有二:一则徒为泛然讲説,一则务为虚静以守其心,皆不於实践处用功,人事上体验。”
(2).犹言施展本领。《水浒传》第三四回:“两个就 清风山 下厮杀,真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材好用功。”
(3).努力学习。亦指做功课。 浩然 《艳阳天》第四章:“那是勤俭的女人正在给丈夫孩子缝连补绽,或者是用功的学生正温习功课吧?” 张天翼 《包氏父子》一:“老头有许多话要跟 包国维 说,可是别人眼睛钉到了书上:别打断他的用功。”词语解释:用事 拼音:yòng shì
(1).谓有所事。指行祭祀之事。《周礼·春官·大祝》:“过大山川,则用事焉。” 郑玄 注:“用事,亦用祭事告行也。”《穀梁传·定公四年》:“﹝ 蔡昭公 ﹞归,乃用事乎 汉 ” 范宁 注:“用事者,祷 汉水 神。”
(2).谓有所事。指执法行刑。《商君书·赏刑》:“ 晋文公 将欲明刑,以亲百姓,于是合诸侯大夫于 侍千宫 , 颠頡 后至,吏请其罪,君曰:‘用事焉。’吏遂断 颠頡 之脊以徇。”
(3).谓有所事。指起兵;使用武力。《汉书·田儋传》:“且 秦 復得志於天下,则齮齕首用事者坟墓矣。” 颜师古 注:“首用事,谓起兵而立号者也。” 五代 罗隐 《谗书·书马嵬驿》:“ 天宝 中,逆胡用事,鑾舆西幸, 贵妃 死於 马嵬驛 。”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契丹》:“既破虏而平 晋 ,遂用事於 燕 ,不克而还,自此虏復为中国之患。”
(4).执政;当权。《战国策·秦策三》:“今 秦 ,太后、 穰侯 用事, 高陵 、 涇阳 佐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 灵 、 献 之世,阉宦用事,羣姦秉权。”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事〉序》:“方 介甫 用事,呼吸成祸福。凡有施置,举天下莫能夺。”
(5).指执政者。《史记·伍子胥列传》:“ 子胥 专愎彊諫,沮毁用事,徒幸 吴 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6).当令。《史记·律书》:“无射者,阴气盛用事,阳气无餘也。”《汉书·丙吉传》:“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九:“桃李用事辰,鲜明夺云綺。”
(7).指文学作品中引用典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沉侯 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诗用事》:“天下书虽不可不读,然慎不可有意於用事。” 明 胡应麟 《诗薮·宋》:“ 宋 人用事,虽种种魔説,然中有絶工者,如 梅昌言 :‘ 亚夫 金鼓从天落, 韩信 旌旗背水陈’,冠裳伟丽,字字天然,此用事第一法门也。”
(8).办事。《红楼梦》第一○一回:“吏部奏请急选郎中,奉旨照例用事。”词语解释:用力 拼音:yòng lì
(1).使用力气;花费精力。《礼记·祭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史记·秦楚之际月表》:“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 宋 苏轼 《灵壁张氏园亭记》:“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近来 孙用 先生译了一篇叙事诗《勇敢的约翰》是十分用力的工作。”
(2).施展才能。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当世者之所为也。” 清 任泰学 《质疑·周易》:“当刚揜之时,君子无用力之地,委蛇退食而已。”
(3).犹致力。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友版画选集〉序目》:“﹝ 凯绥 ﹞这才放下绘画,刻起版画来,待到孩子们长大了,又用力于雕刻。”
(4).作用与效力。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煅消愈疾制汞》:“﹝ 查先生 ﹞尝遇一病僧而悯之,取消作盂,令日煎水饮之。服之月餘,病良已……﹝僧﹞即往礼谢再三,且语其盂之异,復恳求其法。 查 曰:‘法固未易传,而前盂用力将竭,可擕来,为公加药为之也。’”词语解释:用武 拼音:yòng wǔ
(1).使用武力。《史记·留侯世家》:“ 雒阳 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 唐 杜甫 《昔游》诗:“ 幽燕 盛用武,供给亦劳哉。” 金 元好问 《赵州学记》:“用武之世而责人以儒者之事,不可也。”
(2).喻施展本领。《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曹操 ﹞遂破 荆州 ,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 豫州 遁逃至此。” 清 袁枚 《斧砚铭》:“笔可为刀,砚宜作斧,膏以隃麋,英雄用武。”词语解释:用世 拼音:yòng shì
(1).犹历世。《晏子春秋·杂下二八》:“自吾先君 定公 至今,用世多矣, 齐 大夫未有老辞邑者。”
(2).见用于世,为世所用。 唐 戴叔伦 《寄孟郊》诗:“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宋 苏轼 《篆般若心经赞》:“草隶用世今千载,少而习之手所安。”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二》:“使 孟子 而用世,必用 杨 墨 ,不用 仪 秦 也。”词语解释:用钱 拼音:yòng qián
(1).花钱。《汉书·食货志上》:“衣,人率用钱三百,五人终岁用千五百。”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 晏 初议造船,每一船用钱百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家中也要设灵挂孝,在在都是要用钱的。”
(2).使用钱币。《文献通考·钱币一》:“﹝ 后魏 ﹞ 孝文帝 始詔天下用钱。”
(3).佣钱。旧时买卖时付给中间人的报酬。《元史·刑法志三》:“诸产金之地,有司岁徵金课……其有巧立名色,广取用钱,及多秤金数,剋除火耗,为民害者,从监察御史廉访司纠之。”《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布商﹞知道 吕玉 买卖中通透,拉他同往 山西 脱货,就带羢货转来发卖,於中有些用钱相谢。”
(4).指零用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内中有一个最不成器的,终年在外头非嫖即赌,他老子知道了,便限定他的用钱,每月叫帐房支给他二百洋钱。”词语解释:用人 拼音:yòng rén
(1).任用人才;使用人员。《淮南子·说林训》:“凡用人之道,若以燧取火,疏之则弗得,数之则弗中,正在疏数之间。”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怀州 刺史闕,请用人。”《文献通考·田赋二》:“古之时用人,称其官则久而不徙,或终其身及其子孙。” 明 张居正 《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用人、行政,无一不当乎人心。”《说岳全传》第十三回:“今 岳飞 之才,不弱于 韩信 ;况国家用人之际,岂可失此栋梁?”
(2).使用的人。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夫铸伪金钱以有法,而钱之善恶无增损於故。择钱则物稽滞,而用人尤被其苦。” 王利器 校注引 黄侃 曰:“‘用人’当作‘用者’解。”
(3).犹言使用民众。《国语·越语下》:“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往从其所。” 王引之 《经义述闻·国语下》:“用人无艺者,人犹众也,言用众之道无常也。”
(4).古谓杀人以祭。《左传·昭公十年》:“秋七月, 平子 伐 莒 ,取 郠 。献俘,始用人於 亳社 。” 杜预 注:“以人祭 殷社 。”
(5).佣工;仆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又交代用人,从此叫那土老儿叫做老爷,叫自己做太太。” 沙汀 《丁跛公》:“他是乡约的内弟……他在这屋里算是一个跑腿的用人。”
(6).特指奶妈。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是 曾 家多年的用人,大奶奶的丈夫就吃她的乳水哺养大的。”词语解释:用才 拼音:yòng cái
任用人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三:“巖巖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唐 杜甫 《送殿中杨监赴蜀见相公》诗:“解榻再见今,用才復择谁?”词语解释:用贤 拼音:yòng xián
任用贤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毛 传:“ 宣王 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后汉书·左雄传》:“臣闻柔远和邇,莫大寧人,寧人之务,莫重用贤,用贤之道,必存考黜。”词语解释:用情 拼音:yòng qíng
(1).以真实的感情相待。《礼记·祭义》:“教民相爱,上下用情,礼之至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裴骃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情,实也。言民化上各以实应。” 晋 何充 《重奏沙门不应尽敬表》:“臣等慺慺以为不令致拜,於法无亏,因其所利而惠之,使贤愚莫敢不用情。”
(2).根据情理。《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附于刑。用情讯之,至于旬,乃弊之。” 郑玄 注:“讯,言也。用情理言之,冀有可以出之者。”
(3).指根据情理办事。《晋书·陆云传》:“中尉 该 、大农 诞 皆清廉淑慎,恪居所司。其下众官,悉州閭一介,疏闇之咎,虽可日闻,至於处义用情,庶无大戾。”
(4).循私情。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刘太真 为 陈少游 行状,比之 齐桓 、 晋文 ,时议喧腾。后坐贡院用情,追责前事,贬 信州 刺史。”《宋史·文苑传二·宋準》:“翰林学士 李昉 知贡举,擢 準 甲科。会贡士 徐士廉 击登闻鼓,诉 昉 用情,取捨非当。”
(5).犹关心;费心。《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太守道:‘常规,冬至节必有贺表到京,例差地方官一员。学士大人若不嫌琐屑,假进表为由,到京也好。’ 东坡 道:‘承堂尊大人用情,学生愿往。’” 清 李渔 《奈何天·倩优》:“区区的尊容,那里相得?又亏了媒人用情,许我央人替代。”
(6).犹言动感情。《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看官们,你道 三巧儿 被 蒋兴哥 休了,恩断义絶,如何恁地用情?”
(7).指对待情爱。 茅盾 《尚未成功》四:“但是也许‘文艺这娼妇’在惩罚他的‘用情不专’罢。”词语解释:用工 拼音:yòng gōng
(1).使用功力。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国初之诗尚沿袭 唐 人……至 东坡 山谷 始自出己意以为诗, 唐 人之风变矣。 山谷 用工尤为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 江西 宗派。”《红楼梦》第七六回:“不如此,如何压倒你?只为用工在这一句了。”
(2).指应使用功力之处。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辨》:“诗之品有九……其用工有三:曰起结,曰句法,曰字眼。”词语解释:用智 拼音:yòng zhì
(1).运用智谋。《吕氏春秋·博志》:“凡有角者无上齿,果实繁者木必庳;用智褊者无遂功,天这数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 清 魏源 《默觚·学篇二》:“用智如水,水滥则溢。”
(2).犹言耍小聪明。 宋 程颢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适道,大率患在於自私而用智。”词语解释:用短 拼音:yòng duǎn
(1).运用其所短。《晋书·刘讷传》:“ 周弘武 巧於用短, 杜方叔 拙於用长。” 宋 陆游 《小圃独酌》诗:“自笑邇来能用短,只将独醉作生涯。”
(2).使用短武器。《管子·兵法》“教其手以长短之利” 唐 尹知章 注:“长兵短兵,各有所利。远用长,近用短也。”词语解释:用长 拼音:yòng cháng
(1).运用其所长。《晋书·刘隗传》:“ 周弘武 巧於用短, 杜方叔 拙於用长。”
(2).使用长武器。《管子·兵法》“教其手以长短之利” 唐 尹知章 注:“长兵短兵,各有所利。远用长,近用短也。”词语解释:用药 拼音:yòng yào
下药,使用药物。《吕氏春秋·荡兵》:“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 宋 苏轼 《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於医手,方多传於古人。”词语解释:用壮 拼音:yòng zhuàng
(1).谓逞其强力。《易·大壮》:“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
(2).借指矫捷或勇武。 唐 杜甫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诗:“天寒大羽猎,此物神俱王。当时无凡材,百中皆用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三》:“ 秦 兵之彊,天下靡敌焉……彼且因失地之忿,励用壮之师。”词语解释:用物 拼音:yòng wù
(1).日常应用的物品。《书·旅獒》:“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宋 欧阳修 《殿试藏珠于渊赋》:“不宝於远,则知用物之足;不见其欲,则无乱心之惑。”
(2).耗用物品。《国语·周语下》:“今细过其主妨於正,用物过度妨於财,正害财匱妨於乐。”词语解释:用笔 拼音:yòng bǐ
(1).指书画的运笔。《三国志·魏志·刘劭传》“光禄大夫 京兆 韦诞 ” 裴松之 注引《文章叙录》:“ 师宜官 为大字, 邯郸淳 为小字。 梁鵠 谓 淳 得 次仲 法,然 鵠 之用笔尽其势矣。” 唐 李颀 《同张员外諲酬答之作》诗:“清言只到卫家儿,用笔能夸 钟太尉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书画》:“大体 源 及 巨然 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2).指运用写作技巧。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五:“诗文自须学力,然用笔构思,全凭天分。”词语解释:用是 拼音:yòng shì
因此。《汉书·赵充国传》:“车輢将军 张安世 始尝不快上,上欲诛之, 卬 家将军以为 安世 本持槖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见谓忠谨,宜全度之。 安世 用是得免。” 唐 柳宗元 《答吴武陵非国语书》:“恒恐后世之知言者,用是詬病。”《清史稿·艺文志一》:“令好古之士欲读中秘书者,任其入览。用是海内从风,人文炳蔚,学术昌盛,方驾 汉 、 唐 。”词语解释:用六 拼音:yòng liù
《易》《坤》卦特有之爻题,谓六爻皆六。《易·坤》:“用六:利永贞。” 高亨 注:“依古筮法,筮遇《坤》卦,六爻皆八,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六,则以用六爻辞断事。用六犹通六,谓六爻皆六也。” 清 尹会一 《复莲宇先生书》之一:“用九、用六,渠自明於始终之义。”词语解释:用晦 拼音:yòng huì
(1).谓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易·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王弼 注:“藏明於内,乃得明也;显明於外,巧所辟也。”《旧唐书·卢钧传》:“ 河东军 节度使 卢钧 ,长才博达,敏识宏深。蔼山河之灵,抱瑚璉之器。多能不燿,用晦而彰。” 宋 曾巩 《王容季君墓志铭》:“学足以求其内,辞足以达其外,守之用刚,养之用晦。”
(2).指文意含蓄,耐人寻味。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晦也者,省字约文,事溢於句外……夫能略小存大,举重明轻,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此皆用晦之道也。” 浦起龙 通释:“晦之云者,意到而笔不到也。”词语解释:用九 拼音:yòng jiǔ
《易》《乾》卦特有之爻题。谓六爻皆九。《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王弼 注:“九,天之德也。” 孔颖达 疏:“言六爻俱九,乃共成天德,非是一爻之九则为天德也。” 高亨 注:“依古筮法,筮遇《乾》卦,六爻皆七,则以卦辞断事,六爻皆九,则以用九爻辞断事。用九犹通九,谓六爻皆九也。见亦读为现。爻辞言:群龙出现於天空,其头被云遮住。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因以“用九”指奋发有为。 金 元好问 《东平行台严公祠堂碑铭》:“乾龙用九方奋飞,潜蛟岂得留污池。” 清 尹会一 《上孙静轩先生书》之二:“有亢无悔,此乃用九之君子。”词语解释:用法 拼音:yòng fǎ
(1).谓依法断罪。《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刑听万民之狱讼,附于刑,用情讯之,至于旬,乃弊之。读书则用灋。”灋,同“ 法 ”。 孙诒让 正义引《礼记·文王世子》 孔颖达 疏云:“用法谓明其法律,平断其罪。”
(2).泛指运用刑法。《汉书·刑法志》:“间者吏用法,巧文寖深,是朕之不德也。” 金 元好问 《太中大夫刘公墓碑》:“用法详慎,多所平反。”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三》:“ 宣帝 虽 汉 英主,然而杀 赵 、 盖 、 韩 、 杨 皆不以罪,残于用法, 高 、 文 之泽始衰。”
(3).指运用兵法,使用战略、战术。《孙子·计》“兵者诡道也” 唐 杜佑 注引 王子 曰:“善用法者,如狸之与鼠,力之与智,示之犹卑,静而下之。”
(4).使用的方式、方法。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五:“你们已知道‘所’字的意义了,但‘所’字有几种用法,你们知道吗?” 邹韬奋 《经历》七:“在积极方面,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便须时常注意成语的用法。”词语解释:用志 拼音:yòng zhì
犹用心。集中注意力。《庄子·达生》:“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谓乎?”词语解释:用来 拼音:yòng lái
犹以来。 汉 王符 《潜夫论·五德志》:“迪斯用来,颇可纪録,虽一精思,议而復误,故撰古训,著《五德志》。” 汪继培 笺:“犹云由斯以来也。”词语解释:用命 拼音:yòng mìng
(1).执行命令;听从命令。《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国语·鲁语下》:“若得 楚 师以伐 鲁 , 鲁 既不违 夙 之取 卞 也,必用命焉,守必固矣。” 韦昭 注:“言 夙 取 卞 时, 鲁 人不违而从之,是为听用其命。”《史记·殷本纪》:“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
(2).效命,奋不顾身地工作或战斗。 唐 柳宗元 《零陵郡复乳穴记》:“诚乎物而信乎道,人乐用命,熙熙然以効其力。” 宋 王巩 《闻见近录》:“明日再战,军士不用命者, 太祖 刃其笠以识之;战罢,识者皆斩之。”《清史稿·兵志九》:“惟 林则徐 、 彭玉麟 先后守 粤 ,忠勇奋励,身当前敌,将士用命,敌舰逡巡而退云。” 闻一多 《八年的回忆与感想》:“在旅途中同学们的情绪很好,彷彿大家都觉得上面有一个英明的领袖,下面有五百万勇敢用命的兵士抗战,反正是没有问题的。”词语解释:用间 拼音:yòng jiān
作用间谍。《孙子·用间》:“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用间诚至谋,而遣妄谍乃无益之费。” 清 朱逢甲 《间书》:“用间始于 夏 之 少康 ,使 女艾 间 浇 。”词语解释:用师 拼音:yòng shī
使用军队作战。《左传·襄公四年》:“﹝ 寒浞 ﹞使 浇 用师,灭 斟灌 及 斟寻氏 。”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夫一众人心力耳目,使所至如时雨, 三代 用师,不出是道。”词语解释:用权 拼音:yòng quán
采用权变的办法。 汉 桓宽 《盐铁论·复古》:“故志大者遗小,用权者离俗。”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二出:“论男女席不沾,没奈何才用权。巧花枝稳躲过蝴蝶恋。”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由历史所指示,凡有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他也用权,却不是骗人,他利导,却并非迎合。”词语解释:用劝 拼音:yòng quàn
谓用以劝勉为善。《书·多方》:“﹝ 汤 ﹞慎厥丽乃劝厥民刑,用劝。” 孔颖达 疏:“﹝ 汤 ﹞慎其所施政教於民,民乃劝勉为善;其民虽被刑杀,亦用劝勉为善。”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乃新斯宫,神降其献,讲读有常,不诫用劝。”词语解释:用钺 拼音:yòng yuè
(1).使用斧钺。指执行军法。《左传·襄公三年》:“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 扬干 ,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鉞。” 杜预 注:“用鉞斩 扬干 之僕。”
(2).泛指杀戮。 唐 杜甫 《草堂》诗:“到今用鉞地,风雨闻号呼。”词语解释:用能 拼音:yòng néng
任用有才干的人。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於南则有 承光 前殿, 赋政 之宫,纳贤用能,询道求中。”《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易》称 颜渊 ,固知选士用能,不拘长幼。”词语解释:用度 拼音:yòng dù
(1).费用;开支。《逸周书·大匡》:“﹝王﹞问罢病之故,政事之失,刑罚之戾,哀乐之尤,宾客之盛,用度之费。”《汉书·食货志上》:“其后用度不足,独復盐铁官。”《红楼梦》第一○六回:“问起歷年居家用度,共有若干进来,该用若干出去。” 巴金 《灭亡》第十六章:“她底家里的用度也由他设法,他努力使他们娘儿过得安乐。”
(2).使用。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臣等约计,天下百姓有铜器用度者,分数无多。”
(3).指用途。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中:“ 山谷 《雨丝》诗云:‘……愿染朝霞成五色,为君王补坐朝衣。’夫‘雨丝’云者,但谓其状如丝而已;今直説出如许用度,予所不晓也。”
(4).任用;录用。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二折:“大人若是用度,用度了这勇夫,我马到处写满了您那功劳簿。”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二折:“若有荐章来时,我可用度了他也。”词语解释:用军 拼音:yòng jūn
使用军队作战。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两河用军以来, 天平 功居多,朝廷未及优赏。”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词语解释:用工夫 拼音:yòng gōng fū
为达到某种目的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念南无,吃斋把素用工夫。”词语解释:用怀 拼音:yòng huái
存心;居心。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若乃以轻刑禁重罪,以薄法卫厚利,陈之滋章,而犯者弥多,有似穿穽以当路,非仁人之用怀也。”《周书·武帝纪下》:“如此用怀,不死何待!”词语解释:用精 拼音:yòng jīng
专心一意。 汉 王充 《论衡·儒增》:“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词语解释:用计 拼音:yòng jì
使用计谋。 宋 欧阳修 《论西贼议和请以五问诘大臣状》:“一问西贼不因败衂忽肯通和之意。或用计困之使就和乎,或其与北虏连谋而伪和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不知鴇子用计,回来锁门不题。”词语解释:用宝 拼音:yòng bǎo
盖玉玺。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臣等谨拟勅諭一道,具稿呈览,伏乞圣明,裁定发下,写完用宝。”词语解释:用奇 拼音:yòng qí
指军事上运用出人意料的策略。《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宋书·张兴世传赞》:“兵固诡道,胜在用奇。” 宋 陈亮 《酌古论·李靖》:“兵有正有奇,善审敌者,然后识正奇之用,敌坚则用正,敌脆则用奇。”词语解释:用词 拼音:yòng cí
言词的使用或表达。例如:用词不当。词语解释:用语 拼音:yòng yǔ
(1).措辞。如:用语不当。
(2).某一方面专用的词语。如:商业用语;医学用语;外交用语;军事用语。词语解释:用民 拼音:yòng mín
(1).治理和役使民众。《国语·鲁语上》:“夫惠本而后民归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吕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纪有纲。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2).谓善于使用人。《墨子·亲士》:“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词语解释:用茶 拼音:yòng chá
饮茶,喝茶。如:请先生用茶。词语解释:用思 拼音:yòng sī
运用心思;构思。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 劭 篤好经史,用思既专,性颇恍惚。每至对食,闭目凝思。”《新唐书·崔元翰传》:“其好学老不倦,用思精緻,驰骋 班固 、 蔡邕 间以自名家。” 清 梅曾亮 《王惠川墓志铭》:“其诗悽惨幽邃,虽小物必有所指,而用思至精。”词语解释:用策 拼音:yòng cè
出谋画策。《史记·魏世家》:“大王已知 魏 之急而救不发者,臣窃以为用策之臣无任矣。”词语解释:用板 拼音:yòng bǎn
使用诏书。《后汉书·杨赐传》:“而今所序用无佗德,有形埶者,旬日累迁,守真之徒,歷载不转……﹝陛下﹞宜絶慢慠之戏,念官人之重,割用板之恩,慎贯鱼之次。” 李贤 注:“板,谓詔书也。”词语解释:用韵 拼音:yòng yùn
(1).即押韵。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退之 笔力无施不可……而予独爱其工於用韵也。” 明 方孝孺 《答张廷壁》:“他诗用韵,多有与古人异者。”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音律》:“出韵则犯诗家之忌,未有以用韵太严而反来指謫者也。”
(2).和韵的一种。即以原诗韵脚为韵脚,而不按其次序。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唐 诗賡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吏部和 皇甫 《陆浑山火》是也,今人多不晓。” 清 吴乔 《答万季野诗问》:“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词语解释:用幸 拼音:yòng xìng
谓凭侥幸以求非分所得。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一折:“则我那幼年间做经商买卖,早起晚眠,吃辛受苦,也不知瞒心昧己,使心用倖,做下了许多冤业,到底来是如何也呵!”词语解释:用等 拼音:yòng děng
(1).指牲器的等级。《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 郑玄 注:“用等,牲器尊卑之差。”
(2).犹言凭什么。《文选·应璩〈百一诗〉》:“文章不经国,筐篋无尺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李善 注:“乃用何等而称才学。”词语解释:用势 拼音:yòng shì
犹仗势。《后汉书·党锢传·岑晊》:“ 宛 有富贾 张汎 者, 桓帝 美人之外亲,善巧雕鏤玩好之物,颇以赂遗中官,以此并得显位,恃其伎巧,用势纵横。”《世说新语·赏誉上》“ 郭子玄 有儁才”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名士传》:“ 郭象 ,字 子玄 。自黄门郎为太傅主簿,任事用势,倾动一府。”词语解释:用灵 拼音:yòng líng
谓实行善政。《书·吕刑》:“ 苗民 弗用灵,制以刑。” 孔 传:“三 苗 之君,习 蚩尤 之恶不用善化民,而制以重刑。”词语解释:用不着
没办法词语解释:用均 拼音:yòng jūn
谓所施公平一律。《管子·四时》:“土德实辅四时入出……其德和平用均,中正无私。” 尹知章 注:“土无不载,无不生,故和而用均也。”词语解释:用挟 拼音:yòng jiā
周浃。普遍深入。挟,同“ 浹 ”。《荀子·王霸》:“若夫贯日而治平,权物而称用,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以是用挟於万物,尺寸寻丈,莫得不循乎制度数量,然后行。” 杨倞 注:“挟,读为浹。”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四》:“案用挟二字,文义不明,用当为周字之误也。周挟即周浹。”词语解释:用器 拼音:yòng qì
(1).器物。《礼记·王制》:“用器不中度,不粥於市。” 郑玄 注:“用器,弓矢、耒耜、饮食器也。”
(2).使用器物。 唐 韩愈 《原道》:“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词语解释:用劲 拼音:yòng jìn
用力。《易·鼎》“上九,鼎玉鉉,大吉,无不利” 三国 魏 王弼 注:“处鼎之终,鼎道之成也。居鼎之成,体刚履柔,用劲施鉉,以斯处上,高不诫亢,得夫刚柔之节,能举其任者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替我用劲儿打!今天要打死了他才歇!” 洪深 《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五章:“用劲须用在一个字有音部分即韵母上;声母与韵尾是不可用劲的。”词语解释:用餐 拼音:yòng cān
吃饭。 巴金 《随想录》二一:“那一段时间里,我们就在传达室里用餐, 古然夫人 给我们做饭,并且照料我们。”词语解释:用战 拼音:yòng zhàn
用兵作战。《孙子·作战》:“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鋭,攻城则力屈。” 张预 注:“及交兵合战也,久而后能胜。”《孙子·地形》:“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词语解释:用谏 拼音:yòng jiàn
犹纳谏。 宋 刘炎 《迩言》:“或问 汉 、 唐 孰能用諫?曰:‘ 汉祖 实副其名, 唐 宗 名过其实。名实隐然,莫如 文帝 。’”词语解释:用计铺谋
安排计谋;出谋划策词语解释:用酒打猩猩 拼音:yòng jiǔ dǎ xīng xīng
相传猩猩嗜酒,猎人用酒诱捕。喻投人所好。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索什么嘱咐叮嚀,似取水垂轆轤,用酒打猩猩,到这里惜甚廉耻敢倾人命。”词语解释:用臣 拼音:yòng chén
可任用之臣。亦指重用之臣。《战国策·赵策四》:“夫国内无用臣,外虽得地,势不能守。” 鲍彪 注:“用,言可任者。”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我为天王之用臣,虽言我主不修德政,立国不以军民为念,既我封为忠王之爵,非是重用我一人。”词语解释:用膳 拼音:yòng shàn
吃饭。《孽海花》第二回:“二人用膳已毕,洗脸漱口,茶房回説,马车已在门口伺候。”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二:“我们在这种旅馆里每次用膳,照例都先在账房间领到‘餐券’,到餐室里坐下以后,交给侍者,那侍者便照券送菜。”词语解释:用脑 拼音:yòng nǎo
动脑筋。 鲁迅 《彷徨·伤逝》:“虽然我因为终日坐在家里用脑,饭量已经比先前要减少得多。”词语解释:用舍行藏 拼音:yòng shè xíng cáng
见“ 用行舍藏 ”。
词语解释:用行舍藏 拼音:yòng xíng shè cáng
亦作“ 用捨行藏 ”。 《论语·述而》:“子谓 颜渊 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 吕延济 注:“言其道德於时,用之则行,捨之则藏。”《晋书·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是以用捨行藏, 仲尼 独许於 颜子 。”亦省作“ 用舍 ”。《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赞》:“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道无常名说》:“达有无之至理,适用舍之深机。”词语解释:用练 拼音:yòng liàn
用灵。《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书《吕刑》之道曰:‘ 苗 民否用练,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曰法。’” 孙诒让 间诂引 毕沅 曰:“ 孔 《书》作‘弗用灵,制以刑’。灵,练;否,弗;折,制,音同。”参见“ 用灵 ”。
词语解释:用灵 拼音:yòng líng
谓实行善政。《书·吕刑》:“ 苗民 弗用灵,制以刑。” 孔 传:“三 苗 之君,习 蚩尤 之恶不用善化民,而制以重刑。”词语解释:用行舍藏 拼音:yòng xíng shè cáng
亦作“ 用捨行藏 ”。 《论语·述而》:“子谓 颜渊 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 吕延济 注:“言其道德於时,用之则行,捨之则藏。”《晋书·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是以用捨行藏, 仲尼 独许於 颜子 。”亦省作“ 用舍 ”。《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赞》:“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道无常名说》:“达有无之至理,适用舍之深机。”词语解释:用贤任能 拼音:yòng xián rèn néng
任用贤良且有能力的人。例如:陛下益养民爱力,用贤任能,疏远奸谀,进用忠鲠,天下悦服,边备日充。——宋·邵伯温《闻见前录》词语解释:用谲 拼音:yòng jué
(1).使用异常的方法。《后汉书·张法滕冯度杨传赞》:“ 琁 能用譎,亦云振旅。”
(2).使用欺诈的手段。《元史·刑法志一》:“南北异制,事类繁琐,挟情之吏舞弄文法,出入比附,用譎行私。”词语解释:用途 拼音:yòng tú
应用的方面或范围。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这三笔经费的用途,主要是出于我的主意,故我记得很清楚。”词语解释:用费 拼音:yòng fèi
(1).财用耗费。《管子·八观》:“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2).费用,开支。《后汉书·段颎传》:“计 东 种所餘三万餘落,居近塞内……今若以骑五千,步万人,车三千两,三冬二夏,足以破定,无虑用费为钱五十四亿。”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鱼龙畏铁》:“堰将成輒坏,如此者数四,用费颇多。”词语解释:用荒 拼音:yòng huāng
荒废。谓不事其业。 明 高启 《澄江懒渔说》:“今我皆自力,尔独于逸;我皆率常,尔独用荒。”词语解释:用逸待劳 拼音:yòng yì dài láo
以逸待劳。谓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奔走疲惫之后,乘机出击以取胜。《晋书·庾翼传》:“御以长轡,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復可冀。”词语解释:用词不当 拼音:yòng cí bù dàng
运用词语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