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碧甃 拼音:bì zhòu
(1).青绿色的井壁。 唐 方干 《书吴道隐林亭》诗:“橘枝亚路黄苞重,井脉牵湖碧甃深。”
(2).借指井。 唐 卢照邻 《乐府杂诗序》:“紫楼金阁,雕石壁而鏤羣峰;碧甃铜池,俯银津而横众壑。” 宋 徐铉 《忆新淦觞池寄孟宾于员外》诗:“自有溪光还碧甃,不劳人力递金船。”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词:“一匊臙脂沉碧甃,四围亭壁幛红罗。”词语解释:玉甃 拼音:yù zhòu
(1).井壁的美称。 南朝 梁 江淹 《井赋》:“穿重壤之千仞兮,搆玉甃之百节。”
(2).指水井或汤池。 唐 李峤 《井》诗:“玉甃谈仙客, 铜臺 赏 魏 君。” 宋 苏轼 《华胥引》词:“平时十月幸兰汤,玉甃琼梁。” 清 纳兰性德 《汤泉应制》诗之四:“金铺照日初涵影,玉甃生烟别作香。”
(3).指洁白的墙垣。 清 纳兰性德 《扈跸霸州》诗:“万泒银涛衝古岸,四围玉甃护严城。”词语解释:石甃 拼音:shí zhòu
石砌的井壁。 唐 李白 《桓公井》诗:“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唐 沉亚之 《秦梦记》:“白杨风哭兮石甃髯莎,杂英满地兮春色烟和。” 元 马祖常 《次韵王参议寄上京胡安常诸公》之一:“石甃冰澌古不消, 广寒 张乐喜闻《韶》。”词语解释:鸳甃 拼音:yuān zhòu
用对称的砖瓦砌成的井壁。亦借指井。 宋 秦观 《水龙吟》词:“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明 屠隆 《綵毫记·长安豪饮》:“心中隐忧,看五侯甲第连鸳甃。总难提赤凤宫中,且相将緑蚁壚头。” 清 纳兰性德 《金菊对芙蓉·上元》词:“正 上林 雪霽,鸳甃晶莹。”词语解释:井甃 拼音:jǐng zhòu
(1).修井。《易·井》:“井甃无咎。” 孔颖达 疏引《子夏传》:“甃,亦治也。以塼垒井,修井之坏,谓之为甃。”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他日井甃毕,用土益作堤。” 清 曹寅 《使院种竹》诗:“井甃既加甓,小径通轩前。”
(2).井壁。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决渟洿之汀濙,塞井甃之沦坳。”词语解释:金甃 拼音:jīn zhòu
坚固的井壁。 唐 罗邺 《吴王古宫井》诗之二:“含青薜荔随金甃,碧砌磷磷生緑苔。” 唐 罗隐 《清溪江令公宅》诗:“还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閒窥。” 后蜀 欧阳炯 《更漏子》词:“玉阑干,金甃井。月照梧桐影。”词语解释:遗甃 拼音:yí zhòu
前代留下的墙壁。 清 厉鹗 《周少穆招同人游玛瑙寺访后仆夫泉分得无字》诗:“芳公遗甃在,寒碧窥墙隅。” 清 李调元 《谒南唐后主祠》诗:“遗甃风前堕,空山雨外斜。”词语解释:瑶甃 拼音:yáo zhòu
(1).井壁的美称。 明 谢徽 《冰壶井》诗:“冰花覆银床,云液沁瑶甃。”
(2).指用美石砌成的浴池。 唐 温庭筠 《过华清宫》诗:“细浪涵瑶甃,晴阳上彩斿。”
(3).指琉璃瓦。 宋 苏舜钦 《游南内九龙宫》诗:“树穿瑶甃裂,碑碎玉楼空。”词语解释:积甃 拼音:jī zhòu
层迭的井壁。 唐 韩愈 《南山》诗:“力虽能排斡,雷电怯呵詬。攀缘脱手足,蹭蹬抵积甃。”词语解释:冰甃 拼音:bīng zhòu
指寒凉的水井。 唐 耿湋 《甘泉》诗:“气寒堪破暑,源浄自蠲邪。修鯁悬冰甃,新桐荫玉莎。”词语解释:鹓甃 拼音:yuān zhòu
用砖石砌得很整齐的路径。 宋 史达祖 《点绛唇》词:“花落苔香,断无人肯行鵷甃。晚风翻绣,吹醒东窗酒。”词语解释:青甃 拼音:qīng zhòu
青砖砌的墙。 唐 白居易 《题洛中第宅》诗:“悬鱼挂青甃,行马护朱栏。”词语解释:深甃
深井词语解释:鹤甃 拼音:hè zhòu
画有飞鹤的藻井。 唐 邓衮 《望雪楼记》:“上排雪峰,延迭万里,鹤甃瑶駢,月积綃鲜。”词语解释:钌甃 拼音:liǎo zhòu
装饰,修饰。词语解释:瓦甃 拼音:wǎ zhòu
指屋檐。 元 张可久 《梧叶儿·雪中》套曲:“瓦甃悬冰筯,天风起玉沙。”词语解释:甓甃 拼音:pì zhòu
砖壁。 宋 郭彖 《睽车志》卷六:“月明透穴,照壙中歷歷可见,甓甃甚光洁。”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灶间有灰,又得朱漆匕筯数十,其旁皆甓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