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琳琅 拼音:lín láng
亦作“ 琳瑯 ”。
(1).精美的玉石。 汉 张衡 《南都赋》:“琢琱狎猎,金银琳琅。” 宋 司马光 《奉和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琳琅固无价, 燕 石敢沽诸。” 明 何景明 《七述》:“绘若黼黻,曄如琳瑯。”
(2).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美诗文、珍贵书籍。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文襟即 玄圃 ,笔下成琳琅。” 宋 李昴英 《贺新郎·再用韵饯吴宪》词:“想胸蟠,蕊闕琳琅笈。真作者,世难及。” 清 秋瑾 《梅十章》之八:“留得琳瑯千万句,锦函双繫碧丝縚。” 宁调元 《感旧集定庵句》诗之六:“ 緑珠 不爱珊瑚树,合配琳瑯万轴身。”
(3).借指美好的事物。指优秀人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 王太尉 ,遇 安丰 、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 季胤 、 平子 。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唐 刘禹锡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瑯。” 宋 曾巩 《寄孙莘老湖州墨妙亭》诗:“好事今推 霅溪 守,故开新馆集琳瑯。”
(4).玉石相击声。《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鏘鸣兮琳琅。” 晋 挚虞 《思游赋》:“要华电之煜爚兮,珮玉衡之琳琅。”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翠裙摇玉响琳瑯。”
(5).泛指清脆美妙的声音。《云笈七籤》卷十六:“仰诵洞章,啸咏琳琅。” 宋 沉辽 《宴集》诗:“尤爱簷间竹,风来响琳瑯。” 清 汪懋麟 《祭诰封光禄大夫陈太公文》:“众宾杂遝,笑语琳瑯。”词语解释:琳宫 拼音:lín gōng
仙宫。亦为道观、殿堂之美称。《初学记》卷二三引《空洞灵章经》:“众圣集琳宫, 金母 命清歌。”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十:“ 上元 降玉闥, 王母 开琳宫。” 宋 赵师侠 《水调歌头·龙帅宴王公明》词:“琳宫香火缘在,还近 玉皇 家。” 元 曹之谦 《宿云台观》诗:“趍程疲永路,记宿喜琳宫。” 清 顾炎武 《华阴县朱子祠堂上梁文》:“睇琳宫之绚烂,悲木鐸之幽沉。”词语解释:琳馆 拼音:lín guǎn
仙宫。宫殿、道院的美称。 宋 欧阳修 《景灵朝谒从驾还宫》诗:“琳馆清晨蔼瑞氛,玉旒朝罢奏韶钧。” 元 马祖常 《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琳馆瑶臺九天近,夜寒笙磬声鏘鏘。” 明 徐霖 《绣襦记·竹林祈嗣》:“琳馆白云隈,竹里门开,飞甍画栋絶尘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宁贞道馆》诗:“玄言不知还,遂宿琳馆中。”词语解释:琳腴 拼音:lín yú
犹言玉液琼浆。常借指美酒。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三》:“羽童捧琼浆,玉华饯琳腴。” 宋 陆游 《醉中作》诗:“曾赐琳腴白玉京,狂歌起舞 蜀 人惊。” 宋 周紫芝 《鹧鸪天·荆州都倅生日》词:“微雨后,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词语解释:琳房 拼音:lín fáng
炼丹房的美称。 宋 陆游 《道院杂兴》诗:“琳房何日金丹熟,老鹤犹堪万里风。”词语解释:琳球 拼音:lín qiú
亦作“ 琳璆 ”。
(1).指美玉。《宋书·傅亮传》:“饯离不以币,赠言重琳球。” 唐 元稹 《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赠,束帛藉琳球。” 清 孙枝蔚 《新婚箴为汪季灿》:“女如桃李,男如琳球。同心同德,永荷天休。”
(2).玉器撞击声。 宋 苏轼 《代书答梁先》诗:“遗我駮石盆与甌,黑质白章声琳球。” 清 纳兰性德 《效江醴陵杂体拟古诗·范彦龙古意》:“文章贵纶綍,佩玉鏘琳球。”
(3).比喻优秀人物或优美文辞。 唐 虞世南 《和至寿春应令》:“调谐金石奏,欢洽羽觴浮。天文徒可仰,何以厠琳球。”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 鉅野 王生 ,阀閲裔,腹胞琳球。” 清 孙枝蔚 《祭温玄肆文》:“易尽者百年之日月,难凋者一字之琳球。”词语解释:琳宇 拼音:lín yǔ
殿宇宫观的美称。 宋 梅尧臣 《祫享观礼二十韵》:“琳宇躬将款,珠尘密未收。” 元 揭傒斯 《题桃源图》诗:“丹臺寒漠漠,琳宇气熊熊。” 清 赵翼 《小孤山》诗:“居然大琳宇,香火日奔凑。”词语解释:琳璆 拼音:lín qiú
见“ 琳球 ”。
词语解释:琳球 拼音:lín qiú
亦作“ 琳璆 ”。
(1).指美玉。《宋书·傅亮传》:“饯离不以币,赠言重琳球。” 唐 元稹 《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赠,束帛藉琳球。” 清 孙枝蔚 《新婚箴为汪季灿》:“女如桃李,男如琳球。同心同德,永荷天休。”
(2).玉器撞击声。 宋 苏轼 《代书答梁先》诗:“遗我駮石盆与甌,黑质白章声琳球。” 清 纳兰性德 《效江醴陵杂体拟古诗·范彦龙古意》:“文章贵纶綍,佩玉鏘琳球。”
(3).比喻优秀人物或优美文辞。 唐 虞世南 《和至寿春应令》:“调谐金石奏,欢洽羽觴浮。天文徒可仰,何以厠琳球。”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标题》:“ 鉅野 王生 ,阀閲裔,腹胞琳球。” 清 孙枝蔚 《祭温玄肆文》:“易尽者百年之日月,难凋者一字之琳球。”词语解释:琳阙 拼音:lín quē
仙宫。宫殿、道院的美称。 宋 欧阳修 《赴集禧宫祈雪追忆从先皇驾幸泫然有感》诗:“琳闕岧岧倚瑞烟,忆陪游豫入新年。” 清 黄景仁 《由烟霞岭至紫云洞精舍》诗:“稍稍开停云,微微辨琳闕。”词语解释:琳华
仙界的花词语解释:琳札 拼音:lín zhá
道士斋醮所写的表章。 宋 刘筠 《致斋太一宫》诗:“直官琳札密,太宰绣衣轻。”词语解释:琳珉 拼音:lín mín
亦作“ 琳瑉 ”。亦作“ 琳琘 ”。精美的玉、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琨珸。”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曰:“琳,球也;珉,石之次玉者。”《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作“琳琘”。 汉 班固 《西都赋》:“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太平御览》卷八○八引 汉 刘桢 《清虑赋》:“上青雘之山,蹈琳瑉之涂。”词语解释:琳观 拼音:lín guān
道院。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降仙》:“松影侵坛琳观静,桃花流水石桥寒。”词语解释:琳与
美玉词语解释:琳珪
美玉词语解释:琳宫梵宇
道观;佛寺词语解释:琳函
青碧色的玉制封套词语解释:琳琼 拼音:lín qióng
宝玉。比喻优美的文辞。 南朝 梁 陆倕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睿心嘉杜若,神藻茂琳琼。”词语解释:琳琅触目 拼音:lín láng chù mù
亦作“ 琳瑯触目 ”。亦作“ 琳琅满目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 王太尉 ,遇 安丰 、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 季胤 、 平子 。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原谓所见皆名流。后以“琳琅触目”谓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棉村丽句》:“﹝ 棉村 ﹞次日以所作来示,片纸零书,琳瑯触目。” 郁达夫 《迟桂花》:“琳琅满目挂在那里的东西,果是件件精致。” 碧野 《江汉行·纪南故城》:“大量出土的钟、鼎、乐器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词语解释:琳琅满目 拼音:lín láng mǎn mù
见“ 琳琅触目 ”。
词语解释:琳琅触目 拼音:lín láng chù mù
亦作“ 琳瑯触目 ”。亦作“ 琳琅满目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 王太尉 ,遇 安丰 、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 季胤 、 平子 。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原谓所见皆名流。后以“琳琅触目”谓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棉村丽句》:“﹝ 棉村 ﹞次日以所作来示,片纸零书,琳瑯触目。” 郁达夫 《迟桂花》:“琳琅满目挂在那里的东西,果是件件精致。” 碧野 《江汉行·纪南故城》:“大量出土的钟、鼎、乐器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词语解释:琳玙 拼音:lín yú
美玉。喻珍贵之物。 清 姚鼐 《题朱涵斋都统便面洛神》诗之二:“都统丹青祕殿储,偶传断箑亦琳璵。” 词语解释:琳篆 拼音:lín zhuàn
指道书。 明 杨慎 《艺林伐山·仙经》:“琼文、藻芨、琳篆、琅函,皆指道书也。” 清 周亮工 《寿青溪三老序》:“黄髮鮐背,琳篆丹书。”词语解释:琳碧 拼音:lín bì
玉石。《文选·张衡〈西京赋〉》:“珊瑚琳碧,瓀珉璘彬。” 张铣 注:“琳碧、瓀珉,皆玉名。” 清 黄景仁 《练江舟中》诗:“磯头石作琳碧灿,水底沙皆蝌蚪文。”词语解释:琳圭 拼音:lín guī
美玉。玉音清越,常以喻诗文之优美。《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李周翰 注:“兰若,香草;琳珪,美玉也。言 灵运 之诗芬芳清越,可以夺美玉香草之音气。” 明 陆采 《怀香记·家门始终》:“ 韩寿 文章,似琳珪清越,星斗煇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