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阮上声 [yuǎn,远近][fàn][音苑。蜿蟮,蚯蚓。《博雅》蜿蟺,引无也。][地名][详注1][xuǎn]

[详注2][gǔn yùn]


注1:鄢 音偃。地名。在郑。《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
注2:狠 通“很”。义凶狠,凶残。又音恳。本作豤。啮也。
首字词组
琬琰琬圭琬液琬象琬碑   

词语解释:琬琰  拼音:wǎn yǎn
(1).琬圭、琰圭。《书·顾命》:“弘璧、琬琰在西序。” 孔 传:“大璧琬琰之圭为二重。” 蔡沉 集传:“琬琰,圭名。”
(2).为碑石之美称。 唐玄宗 《孝经序》:“写之琬琰,庶有补於将来。” 宋 苏轼 《贺林待制启》:“箸书已成,特未写之琬琰;立功何晚,会当收之桑榆。”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写诸琬琰,播 狼胥 瀚海 之声;炳若丹青,掩 麟阁 云臺 之美。”
(3).泛指美玉。《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 洪兴祖 补注:“琬音宛,琰音剡,皆玉名。”《淮南子·说山训》:“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虽廉者弗释。” 南朝 梁 刘峻 《辨命论》:“火炎 崐 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 唐 韩愈 《送穷文》:“携持琬琰,易一羊皮,飫於肥甘,慕彼糠糜。” 明 杨珽 《龙膏记·觖望》:“花明宝鈿,光浮琬琰,是 广寒 仙媛,合配风流时彦。”
(4).比喻品德或文词之美。 汉 东方朔 《七谏·自悲》:“厌白玉以为面兮,怀琬琰以为心。”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崇琬琰於怀抱之内,吐琳瑯於毛墨之端。”《南史·刘遵传》:“文史该富,琬琰为心;辞章博赡,玄黄成采。” 元 邓文原 《奉题延祐宸翰诗》:“官联天府璇璣象,帝阐河图琬琰文。”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史阁部书》:“今倥偬之际,忽捧琬琰之章。”
(5).玉液。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穆王》:“﹝ 西王母 ﹞共玉帐之高会,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 元 张之翰 《一字砚赋》:“以藉古锦,以盛蟾蜍,以滴琬琰。”
词语解释:琬圭  拼音:wǎn guī
上端呈圆形的圭。《周礼·考工记·玉人》:“琬圭九寸而繅以象德。” 郑玄 注:“琬,犹圜也,王使之瑞节也。诸侯有德,王命赐之,使者执琬圭以致命焉。” 元 方回 《石氏四子名字说》:“盖琬圭之首圆,其象仁,第三子 庆源 ,欲名曰 石琬 ,字 德玉 。”
词语解释:琬液  拼音:wǎn yè
指美酒。《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王嘉 《拾遗记》:“ 西王母 荐 穆王 琬液清觴。”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酒》:“琬液、琼苏俱酒名。”
词语解释:琬象  拼音:wǎn xiàng
美玉与象牙。《淮南子·俶真训》:“目观玉輅琬象之状,耳听《白雪》《清角》之声,不能以乱其神。” 高诱 注:“玉輅王者所乘,有琬琰象牙之饰。”
词语解释:琬碑  拼音:wǎn bēi
石碑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神明之貺,推而弗居也。是以琬碑鏐检,盛典芜而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