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首字词组
珉玉珉玞珉佩珉珣珉阶珉陛  
珉石珉简珉玒珉瑶珉砌珉采  

词语解释:珉玉  拼音:mín yù
(1).似玉的美石。《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珉玉旁唐,玢豳文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珉”作“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为之,以緇石为口。”《宋史·舆服志六》:“册制。用珉玉,简长一尺二寸,阔一寸二分。”
(2).珉与玉。喻好坏,贵贱。 南朝 宋 鲍照 《见卖玉器者》诗:“ 涇 渭 不可杂,珉玉当早分。” 南朝 梁武帝 《注解大品经序》:“於此五义,不善分别,坚著三乘,教同一门,遂令朱紫共色,珉玉等价。” 宋 陆游 《书叹》诗:“世方乱珉玉,吾其老江湖。”
词语解释:珉石  拼音:mín shí
似玉的美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 清水 又东与 仓水 合,水出西北方山,山西有 仓谷 。谷有仓玉珉石,故名焉。” 唐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诗:“ 荆 璞且深藏,珉石方如雪。” 清 纳兰性德 《金山赋》:“鏤珉石以为阑,饰椒泥而成壁。”
词语解释:珉玞  拼音:mín fū
泛指似玉之石。喻不堪大用之材。 宋 王令 《答束徽之索诗》诗:“珉砆不施功,径欲制珪瑁。”
词语解释:珉简  拼音:mín jiǎn
珉石制的简。《宋史·舆服志六》:“皇太子册,用珉简六十枚, 乾道 中,用七十五枚,每枚高尺二寸,博一寸二分。”《宋史·乐志十四》:“珉简斯鏤,衮服孔宜。”
词语解释:珉佩  拼音:mín pèi
犹玉佩。 唐 贾岛 《寄李輈侍郎》诗:“亦冀鏗珉珮,终当直 石渠 。”
词语解释:珉玒  拼音:mín hóng
玒,玉名。喻真伪美丑。 元 周德清 《斗鹌鹑·赠小玉带》套曲:“不辨珉玒,纷纷贯耳。” 明 郑真 《鉴如歌为胡仲章作》:“世溷浊而不清兮,曾莫辨於珉玒。”
词语解释:珉珣  拼音:mín xún
比喻同时并立的杰出人材。 清 朱鹤龄 《寄王西樵吏部兼呈阮亭工部》诗:“哲弟称二难,珉珣世交羡。联翩翔艺林,婉若双飞燕。”
词语解释:珉瑶  拼音:mín yáo
泛指美玉、宝石。 晋 支遁 《阿弥陀佛像赞》:“珉瑶沉粲,芙蕖晞阳。流澄其洁,蘂播其香。”
词语解释:珉阶  拼音:mín jiē
犹玉阶。《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二·胡延〈长安宫词〉》:“门锁金蟾夜漏长,中官吹烛倚迴廊。碧阑干畔施茵褥,直把珉阶当玉牀。”
词语解释:珉砌  拼音:mín qì
石阶的美称。美石砌成的台阶。 唐 王勃 《七夕赋》:“罗帐五花悬,珉砌百枝然。”
词语解释:珉陛  拼音:mín bì
犹玉陛。 南朝 梁 陆倕 《天光寺碑》:“珉陛凌虚,琼楼鬱起。”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烟丘碧桂,翊珉陛而披香;雨岫頳筠,夹璿流而颺影。”
词语解释:珉采  拼音:mín cǎi
王木(古博具)花色之一。 明 王志坚 《表异录·技术》:“五木之戏,其采十二。其四为玉采,贵也;其八为珉采,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