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共184,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兜率躬率将率豪率诞率转化率董率课率
真率草率悉率责率诱率质率虑率谦率
牵率粗率连率发芽率供求率赘率口率顺率
坦率驱率检率发病率野率军率变率训率
大率简率普率调率长率赏率频率阵率
相率直率鼓率出生率镇率负利率领率利息率
疏率通率表率出勤率退率额定功率躁率利率
狂率高率科率诛率闾率藻率六率匡率
劝率还率荒率分率佻率首虏率冒率十率
倡率不率几率贼率队率单率轻率诸率

词语解释:兜率  拼音:dōu lǜ
见“ 兜率天 ”。
词语解释:兜率天  拼音:dōu lǜ tiān
亦称“ 兜术天 ”。 梵语音译。佛教谓天分许多层,第四层叫兜率天。它的内院是 弥勒 菩萨的净土,外院是天上众生所居之处。《法华经·劝发品》:“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即往兜率天上 弥勒 菩萨所。” 晋 法显 《佛国记》:“﹝佛鉢﹞到 天竺 已,当上兜术天上。”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 灵鷲山 中,既同前会;兜率天上,岂无后期?” 清 龚自珍 《齐天乐》词:“兜率天中,修罗海上,各是才人无数。”亦省作“ 兜率 ”。 五代 齐己 《题东林白莲》诗:“大士生兜率,空池满白莲。”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弥勒佛治世》:“劫坏之后, 弥勒 方去兜率。”
词语解释:真率  拼音:zhēn shuài
纯真坦率。《晋书·羊曼传》:“有 羊固 拜 临海 太守,竟日佳美,虽晚至者犹获盛饌。论者以 固 之丰腆,乃不如 曼 之真率。” 宋 梅尧臣 《哭尹子渐》诗:“ 阮籍 本真率,感慨寿不长。” 清 孙枝蔚 《清明日阎再彭携歌童泛舟城北》诗之二:“众情悦妖妍,同志贵真率。” 郭沫若 《诗的宣言》:“你看,我是这样的真率,我是一点也没有什么修饰。”
词语解释:牵率  拼音:qiān lǜ
(1).牵拉。《后汉书·孔融传》:“ 日磾 以上公之尊,秉髦节之使,衔命直指,寧辑东夏,而曲媚姦臣,为所牵率,章表署用,輒使首名。”
(2).带领;引导。《三国志·蜀志·张翼传》:“﹝ 姜维 ﹞心与 翼 不善,然常牵率同行。”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牵率使读书,推挽令効官。” 宋 范成大 《喜收知旧书复畏答书》诗之二:“牵率老夫令至此,门前犹説报书迟。”
(3).犹草率。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酬嘉藻,长揖愧吾生。” 唐 白居易 《张正一致仕制》:“所宜颐养,不可牵率。”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文集》:“而后世应酬牵率之作,决科俳优之文,亦汎滥横裂而争附别集之名。”
(4).犹言牵强附会。 明 文徵明 《送提学黄公叙》:“学者至於摘抉经书,牵率词义,以习其説。” 清 谭嗣同 《仁学》二八:“其见于雅言,仍不能不牵率于君主之旧制,亦止据乱之世之法已耳。”
(5).犹牵拘,牵缠。 唐 张楚 《与达奚侍郎书》:“加以物务牵率,形役徒劳。” 宋 欧阳修 《与薛少卿公期书》:“祇是沿路多故旧相识,所至牵率,又少便人作书入京。” 朱自清 《杂诗三首》序:“当时颇想仿作一回,却因人事牵率,将那心思阁置了。”
(6).株连;拖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太医》:“老奴草菅人命,毒心应手,致获此报,牵率老娘,以至于此。”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小妹热心难遏,是以不惮此行,如何牵率二君,良深歉仄!”
词语解释:坦率  拼音:tǎn shuài
(1).坦白直率。《晋书·庾亮传》:“ 亮 在 武昌 ,诸佐吏 殷浩 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楼,俄而不觉 亮 至,诸人将起避之。 亮 徐曰:‘诸君少住,老子於此处兴復不浅。’便据胡牀与 浩 等谈咏竟坐。其坦率行己,多此类也。”《北史·李广传》:“坦率无私,为士流所爱。”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芳华》:“婢极坦率,直前以身蔽女,而应答曰:‘何处小郎,强来与人家闺秀语!’” 茹志鹃 《阿舒》:“眼睛睁得大大的,这是一对清得象泉水似的眼睛,带着惊讶,欢喜,坦率地看着人。”
(2).指粗疏,粗心。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济 老于场,举止可笑,尝试赋,误失官韵,乃抚膺曰:‘ 宋五 又坦率矣!’”
(3).谓游憩。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卢尚书庄堕雷公》:“ 乾符 乙未岁,有乡荐之士,相与避暑,坦率于西亭,钓罢奕棋之际,阴云暴兴。”
词语解释:大率  拼音:dà shuài
(1).大抵;大致。《史记·平準书》:“於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宋 梅尧臣 《答恭上人》诗:“素知 江 南地,大率皆卑溼。” 郭沫若 《夏完淳》:“大率在同辈中 完淳 所最佩服的是这位 钱漱广 和他的姐丈 侯文中 。”
(2).统率偏师之将。《墨子·迎敌祠》:“五步有五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百长,旁有大率。” 孙诒让 间诂:“即《旗帜篇》四面四门及左右军之将,分守四旁。”
历法名词。《新五代史·司天考一》:“以通法进统法,得七十二万,气朔之下,收分必尽,谓之全率。以通法进全率,得七千二百万,谓之大率,而元纪生焉。”
词语解释:相率  拼音:xiāng lǜ
亦作“ 相帅 ”。 相继;一个接一个。《荀子·富国》:“百姓诚赖其知也,故相率而为之劳苦,以务佚之,以养其知也。”《汉书·沟洫志》:“又民利其溉灌,相率治渠,虽劳不罢。”《资治通鉴·晋元帝太兴三年》:“ 石生 虏 宋始 一军,北渡 河 ,於是 河 南之民皆相帅归 矩 ( 李矩 ), 洛阳 遂空。” 胡三省 注:“帅,读曰率。” 明 高启 《张中丞庙》诗:“公卿相率作降虏,草间拜泣如羣羊。” 闻一多 《“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翌日,全市各校学生,在市民普遍的同情与支持之下,相率罢课,表示抗议。”
词语解释:疏率  拼音:shū lǜ
亦作“疎率”。
(1).爽朗直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豪爽》:“ 王大将军 自目高朗疎率,学通《左氏》。”《南史·张稷传》:“性疎率,朗悟有才略。” 明 唐顺之 《祭丘思庵文》:“余以疎率,果非适用,屡进屡黜。”
(2).粗疏轻率;粗略草率。《北齐书·祖珽传》:“ 珽 性疏率,不能廉慎守道。” 明 方孝孺 《答俞子严书》之二:“又性钝劣,不善记忆……加以疎率,措虑不密,於书惟取其道理大意所在,不復检顾细微。” 清 林则徐 《批余保纯等为英商货船请照候验会禀》:“此次该牧等承办夷务,疎率不合之处,已於前稟缕晰批明矣。”
(3).指松散,不紧密。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四章九:“ 宋玉 的其他诸作,除《招魂》外,自《风赋》以下,便都有些靠不住。一则他们的文体是疏率的,与《九辩》之致密不同。”
(4).简单随便。
词语解释:狂率  拼音:kuáng lǜ
(1).狂妄轻率。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徐后事》:“ 后主 性多狂率,不守宗祧。”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儒生保辅臣》:“上怒,谓大臣进退,断自朝廷,乃敢狂率奏扰。”
(2).谓狂放直率。 梁启超 《广诗中八贤歌》“放言玩世 曾觙庵 ”自注:“﹝ 曾广钧 ﹞昔为余画扇,作《齐诗图》,跋语云:‘ 任公 好余所治《齐诗图》,予之诗道南矣。’其狂率类此。”
(3).书疏中亦用为自谦之辞。 宋 范仲淹 《谢降官知耀州表》:“屡由狂率,自取贬放。”
词语解释:劝率  拼音:quàn lǜ
犹劝导。《后汉书·张禹传》:“﹝ 张禹 ﹞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穀实。” 宋 曾巩 《劝农诏》:“岂拊循劝率,有所未备歟?抑吏怠而忽不能宣究歟?”《元典章·圣政二·救荒灾》:“诸遇灾伤缺食,或能不恡己物,劝率富有之家协同周济困穷不致失所者,从本处官司保申上司申部呈省。”
词语解释:倡率  拼音:chàng lǜ
率先从事;引导。 宋 叶适 《札子二》:“陛下比年首以大义倡率,而在廷之臣和者极寡。”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倡率同辈,踊跃赴功。”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旱潦》:“然而小民不知远计,各便私图,非官为倡率之,则苟且因循,年復一年,而荒废愈甚。”
词语解释:躬率  拼音:gōng lǜ
亦作“躳率”。
(1).亲自率领。《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 明 文徵明 《长洲县重修儒学记》:“知县事 渭南 贺侯 ,躬率博士弟子释菜於先师 孔子 。”
(2).亲身实行。 唐 卢怀慎 《谏十日一朝西宫表》:“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本也。是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
词语解释:草率  拼音:cǎo shuài
(1).粗糙简略。 宋 梅尧臣 《元日》诗:“草率具盘餐,约略施粉黛。” 明 唐顺之 《答曾石塘总制书》之三:“曩者草率奉书,未悉所怀。”《清史稿·允禩传》:“寻因工部製祈穀坛祖宗神牌草率, 阿尔泰 驻兵军器粗窳,屡下詔詰责 允禩 。” 沙汀 《烦恼》:“院子里只有一列三间泥墙茅顶的房子,两端拖出两间草率搭成的偏屋。”
(2).轻率,不慎重。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 北京 似乎不宜草率前去,看事情略定后再定行止。”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但 半农 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 老舍 《全家福》第二幕:“ 王仁利 ? 王新英 的父亲?不要这么草率地下判断吧!况且他们姐弟都说爸爸早死啦!”
(3).潦草,不工整。 郭沫若 《〈管子集校〉叙录八》:“唯 许氏 似喜用破笔焦墨,字迹草率,颇难辨认。” 冰心 《去国·两个家庭》:“我低头一看,桌上对面有两本书,一本是原文,一本是三哥口述 亚茜 笔记的,字迹很草率,也有一两处改抹的痕迹。”
词语解释:粗率  拼音:cū lǜ
亦作“麄率”。亦作“麁率”。
(1).粗鲁轻率。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下》:“ 荆州 百姓 郝惟谅 ,性麄率,勇於私闘。”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 崔澹 ﹞即预於品目,以 涓 ( 崔涓 )之俊逸,目为麁率,不许齿焉。” 元 无名氏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后集·怪异·鬼仙玩月》:“我以此差静,復贪月色,初无延佇之礼,敢此麤率。”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怪诞·倪云林事》:“ 倪 闻 宣伯 儒者,倒屣迎之,见其言貌麤率,大怒,掌其颊, 宣伯 愧忿,不见主人而去。”
(2).粗疏草率。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 何 李 之外,始有 康德涵 。 康 源出 秦 汉 ,然麤率而弗工,有质木者可取耳。”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 东坡 、 稼轩 其秀在骨,其厚在神。初学看之,但得其麤率而已。其实二公不经意处,是真率,非麤率也。”
词语解释:驱率  拼音:qū lǜ
驱使率领。《北史·沉光传》:“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又俛首事讎,受其驱率,何用生为!”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以至旧来贫贱之民,近日飢寒之党,不待驱率,一归於盐,奔走争先,何暇为盗。” 明 归有光 《己未会试杂记》:“而欲驱率天下以从我,则必齟齬而不合。”
词语解释:简率  拼音:jiǎn lǜ
(1).简朴真率。《晋书·高密王泰传》:“任真简率,每朝会,不识者不知其王公也。”《北史·阳休之传》:“简率不乐烦职。”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十:“ 王荆公 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
(2).简略草率。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案 李肇 舍人《国史补》曰:‘ 曲江 大会比为下第举人,其筵席简率,器皿皆隔山抛之。’” 宋 苏轼 《答钱济明书》:“蒙令子惠书,回答简率,一一封纳,必不罪也。” 明 宋濂 《题〈新修李邺侯传〉后》:“观其述作,繁者失於支蔓,略者过於简率。”《清史稿·食货志一》:“据 郑辉祖 称,从前所办民数册,岁岁滋生之数,一律雷同。似此简率相沿,成何事体。”
词语解释:直率  拼音:zhí shuài
(1).谓坦率陈述。 宋 苏辙 《御试制策》:“凡制策之所以问臣者,臣谨已直率愚意,窃揣而妄论之矣。”
(2).真率;坦率。 明 李东阳 《宾山楼诗序》:“盖其风采修洁,如 司马长卿 之一坐尽倾,意度直率。” 老舍 《二马》第三段九:“自然信里没有写得这么直率不客气,可是她,又不是个傻子,难道看不出来吗!”
(3).直露。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诗笔固不宜直率,尤切忌刻意为曲折。”
词语解释:通率  拼音:tōng lǜ
旷达坦率。《晋书·孙绰传》:“ 绰 性通率,好讥调。”《宋书·范泰传》:“ 泰 好酒,不拘小节,通率任心。”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佻达·郑鲜之》:“ 宋 郑鲜之 为人通率。”
(1).通常的比例。《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汉 郑玄 注:“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
(2).指通常的标准。 汉 王符 《潜夫论·相列》:“巧匠因象,各有所授,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檀宜作辐,榆宜作轂,此正法通率也。”
(3).谓按照自然数顺序增加。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一:“盖数有通率,有进率、退率,不可一概而论。自一、二、三、四而至十,此数之通率也。”
词语解释:高率  拼音:gāo lǜ
高洁质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南阳 刘驎之 ,高率善史传。” 刘孝标 注引 邓粲 《晋纪》:“ 驎之 字 子驥 , 南阳 安众 人。少尚质素,虚退寡欲。好游山泽间,志存遁逸。”
词语解释:还率  拼音:huán lǜ
亦作“ 还帅 ”。 返归的将帅。《诗·小雅·出车序》:“《出车》,劳还率也。” 孔颖达 疏:“作《出车》诗,劳还帅也。谓 文王 所遣伐 玁狁 、 西戎 之将帅,以四年春行,五年春反。於其反也,述其行事之苦以慰劳之。”
词语解释:不率  拼音:bù lǜ
不服从,不遵循。《左传·宣公十二年》:“今 郑 不率,寡君使羣臣问诸 郑 ,岂敢辱候人?” 杜预 注:“率,遵也。”《南史·袁宪传》:“皇太子颇不率典训, 宪 手表陈諫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 宋 曾巩 《洪范传》:“使民足於养生送死之具,然后教之;教之,不率,然后刑之。” 清 王夫之 《老庄申韩论》:“不率,则毅然以委之霸刃之锋曰,吾以使人履仁而戴义也。”
词语解释:将率  拼音:jiāng lǜ
(1).同“ 将帅 ”。《荀子·富国》:“将率不能则兵弱。” 杨倞 注:“率与帅同。”《汉书·黄霸传》:“如国家不虞,边境有事,左右之臣,皆将率也。” 清 唐甄 《潜书·善功》:“此将率之略,士卒之功。”
(2).率领。《韩非子·初见秦》:“昔者 紂 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
词语解释:悉率  拼音:xī lǜ
(1).犹齐驱。《诗·小雅·吉日》:“悉率左右,以燕天子。” 郑玄 笺:“率,循也。悉驱禽顺其左右之宜,以安待王之射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悉率百禽,鳩诸灵囿。” 薛综 注:“悉,尽也;率,歛也……谓集禽兽於灵囿之中。”
(2).悉数率领。《三国志·蜀志·张嶷传》:“既到 狄道 , 简 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
(3).象声词。 宋 陈师道 《大风》诗:“舟行两水间,触突声悉率。” 郭沫若 《北伐途次》四:“有时脚擦着岩边或树干,发出些悉率的声音。”
词语解释:连率  拼音:lián lǜ
(1).连帅。古代十国诸侯之长。 唐 柳宗元 《梓人传》:“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 宋 王安石 《周秦本末论》:“制方伯、连率之职。”
(2). 新 朝官职名,相当于太守。《汉书·王莽传中》:“ 莽 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后汉书·马援传》:“及 莽 败, 援 兄 员 时为 增山 连率。” 李贤 注:“连率亦太守也。”后亦泛称地方长官。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公之桑梓,本於此地,再为连率,频仍衣锦。”
(3).统帅;盟主。《梁书·元帝纪》:“粤以不佞,谬董连率,远惟国艰,不遑寧处。”《旧唐书·刘仁轨传》:“臣蒙陛下曲重天奬,弃瑕録用,授之刺举,又加连率。”
词语解释:检率  拼音:jiǎn lǜ
约束,收敛。 宋 阮阅 《艺苑》:“﹝ 柳永 ﹞日与儇子纵游倡舘酒楼间,无復检率。”
词语解释:普率  拼音:pǔ lǜ
见“ 普天率土 ”。
词语解释:普天率土  拼音:pǔ tiān shuài tǔ
整个天下,四海之内。犹全国。语出《孟子·万章上》:“《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本《诗·小雅·北山》“普天”作“溥天”。 汉 班固 《明堂》诗:“普天率土,各以其职。” 前蜀 杜光庭 《贺诛刘知俊表》:“今则雷霆震令,斧鉞兴诛,使普天率土之人,荷去恶除兇之德。” 清 方文 《云居访晦山大师赠三十韵》:“普天率土皆怨痛,我曹悲愤情尤增。”亦省作亦省作“普率”。《宋史·乐志十五》:“皇泽浹黎庶,普率洽恩荣。”
词语解释:鼓率  拼音:gǔ lǜ
谓擂鼓率领。 宋 岳飞 《奏陈州颍昌捷状》:“贼马摆布大阵, 宪 ( 张宪 )遂鼓率将士分头入阵掩击。”
词语解释:表率  拼音:biǎo shuài
(1).榜样。《汉书·韩延寿传》:“幸得备位,为郡表率。” 宋 司马光 《论两府迁官状》:“凡公卿者,百吏之表率。”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吴小宋大令》:“十城表率,九郡先驱,亿万姓属目相看,刑赏惟求孚众志。” 柯岩 《特邀代表》:“在洗刷他们的恶习时,教师的表率作用是极端重要的。”
(2).犹言督率。《梁书·韦叡传》:“﹝ 叡 ﹞乃堰 肥水 ,亲自表率,顷之,堰成水通,舟舰继至。”《元典章·刑部十五·禁例》:“风化王道之始,宜令所司表率敦劝,以復淳古。”《明史·职官志一》:“按吏部尚书,表率百僚,进退庶官,銓衡重地,其礼数殊异,无与并者。”
词语解释:科率  拼音:kē lǜ
官府于民间定额征购物资。《新唐书·代宗纪》:“詔 浙江 水旱,百姓重困,州县勿輒科率。” 宋 司马光 《谏西征疏》:“当此之际,国家惟宜镇之以静,省息诸事,减节用度,则租税自轻,徭役自少,逋负自宽,科率自止。”《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六年》:“凡中都岁用百货,三司视库务所积丰约,下其数诸路,诸路度风土所宜及民产厚薄而率买,谓之科率。诸路用度非素蓄者,亦科率於民。”
词语解释:荒率  拼音:huāng lǜ
草率。 明 杨慎 《升庵诗话·玉瑕锦纇》:“犹 王右军 书帖多误字,皆玉瑕锦纇不可效尤也,今之临文荒率者,动以二公为口实,是 寿陵 学 邯郸 之步,良可笑哉!” 明 杜濬 《焦山》诗之四:“荒率存真意,余心不厌过。”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惟 杨志和 本虽大体已立,而文词荒率,仅能成书。”
词语解释:几率  拼音:jī lǜ
概率
见“概率”
词语解释:概率  拼音:gài lǜ
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叫做概率。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一个鸡蛋孵出的小鸡是雌性或雄性的概率都是1/2。
词语解释:豪率  拼音:háo lǜ
犹言豪放率直。《世说新语·仇隙》“假手 世将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王廙别传》:“ 廙 高朗豪率。”《北齐书·高乾传》:“ 季式 豪率好酒,又恃举家勋功,不拘检节。”
词语解释:责率  拼音:zé lǜ
(1).谓下属有罪,处分统率的人。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七月礼毕,部下吏有以赃状闻者,朝典用责率之义,是以左授 宣 、 歙 、 池 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大夫。”参见“ 责帅 ”。
(2).督责统御。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屡烦天听,不敢再瀆,但愧将佐何以责率?悚仄,悚仄!”
词语解释:责帅  拼音:zé shuài
谓下属有罪,要处分统帅。 三国 蜀 诸葛亮 《街亭自贬疏》:“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南齐书·陆澄传》:“镇北 檀道济 北伐不进,致 虎牢 陷没。蕃岳宰臣,引咎谢諐,而责帅之劾,曾莫奏闻。”《新唐书·韦凑传》:“《春秋》重责帅,其出 凑 曹州 刺史。”
词语解释:发芽率  拼音:fā yá lǜ
一定粒数的种子中,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是衡量种子发芽能力的指标。用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出苗快,出苗齐。
词语解释:发病率  拼音:fā bìng lǜ
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内的新病例的数目与该地区人口数的比。通常用千分之几来表示。
词语解释:调率  拼音:diào lǜ
调整规格或标准。《宋史·俞献卿传》:“转运使务刻剥以增其数,岁益一岁,又非时调率营造,一切费用,皆出於民。”
词语解释:出生率  拼音:chū shēng lǜ
每年出生婴儿数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率,通常以千分之几来表示。
词语解释:出勤率  拼音:chū qín lǜ
实际出勤数与应该出勤数的比率。 王安友 《协作》:“每天昼夜不停,劳力出勤率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谷峪 《萝北半月》:“我想,只要这样做了,出勤率一定能提高,药治不好的病,它就能治好。”
词语解释:诛率  拼音:zhū lǜ
惩治首恶。 汉 王符 《潜夫论·断讼》:“《春秋》之义,责知诛率。” 汪继培 笺引 王绍兰 曰:“ 昭 二十六年:‘ 尹氏 、 召伯 、 毛伯 以 王子朝 奔 楚 。’ 何休 注云:‘立 王子朝 ,独举 尹氏 ,出奔并举 召伯 、 毛伯 者,明本在 尹氏 ,当先诛渠率,后治其党。’是诛率也。”
词语解释:分率  拼音:fēn lǜ
图纸上的长度跟它所表示的实际长度之比。即比例尺。《晋书·裴秀传》:“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 宋 沉括 《梦溪补笔谈·杂志》:“予尝为《守令图》,虽以二寸折百里为分率,又立準望牙融,傍验高下方斜迂直七法,以取鸟飞之数。”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六章第三节:“地理学中有 晋 裴秀 的地图绘制法--‘制图六体’。六体中的分率(比例缩尺)、准望(定方位)、道里、高下、方斜、迂直,无不与当时数学的发展有关。”
词语解释:贼率  拼音:zéi lǜ
贼首。《晋书·应詹传》:“贼从 竹格 渡 江 , 詹 与建威将军 赵胤 等击败之,斩贼率 杜发 ,梟首数千级。”
词语解释:诞率  拼音:dàn lǜ
(1).放荡粗野。《新唐书·房遗爱传》:“次子 遗爱 ,诞率无学,有武力。”
(2).放纵恣肆。 清 钮琇 《觚賸·泥无身》:“诗歌诞率,不拘绳律。”
词语解释:诱率  拼音:yòu lǜ
(1).引导带领。 宋 曾巩 《太学博士制》:“盖尊其所闻,以诱率学者,汝之守也。”
(2).劝募。《宋史·河渠志一》:“往年议塞 滑州 决 河 ,时公私之力,未若今日之贫虚;然犹储积物料,诱率民财,数年之间,始能兴役。”
词语解释:供求率  拼音:gōng qiú lǜ
社会总商品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之间的比率。它是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词语解释:野率  拼音:yě lǜ
质朴直率。《宋书·刘秀之传》:“ 秀之 野率无风采,而心力坚正。”
词语解释:长率  拼音:cháng lǜ
(1).长官与下属。《晏子春秋·谏下二四》:“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
(2).特指古代一方诸侯之长。《文选·陆机〈五等论〉》:“长率连属,咸述其职。” 李善 注引《礼记》:“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十国以为连,连有帅。” 唐 白居易 《除范传正宣歙观察使制》:“古之诸侯三载考绩,选其贤者,命为长率。”
词语解释:镇率  拼音:zhèn lǜ
坐镇统率。《明史·王直传》:“而自以不如 于谦 ,每事推下之,雍容镇率而已。”
词语解释:退率  拼音:tuì lǜ
几个相关数递减的比率。
词语解释:闾率  拼音:lǘ lǜ
闾胥。《逸周书·尝麦》:“邑乃命百姓遂享于富,无思民疾,供百享,归祭,閭率里君以为之资。”《周礼·地官·序官》“閭胥” 清 孙诒让 正义:“《周书·尝麦篇》云:‘邑乃命百姓遂享于家,閭率里君以为之资。’率、帅古今字,閭率当即此閭胥也。”参见“ 閭胥 ”。
词语解释:闾胥  拼音:lǘ xū
周 代乡官名。掌管一闾政事的小吏。《周礼·地官·闾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以岁时各数其閭之众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灋,书其敬敏任恤者。凡事,掌其比觵挞罚之事。”《隋书·经籍志二》:“而又閭胥之政,凡聚众庶,书其敬敏任卹者。”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 周 官乡大夫之属,比长、閭胥、族师、党正,乡官也。”
词语解释:佻率  拼音:tiāo lǜ
轻薄草率。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晋书〉》:“ 谢万 之佻率, 郗超 之奸諂……皆乱世无赖,蠹国败家。”
词语解释:队率  拼音:duì lǜ
古代军中小官名。为一队兵卒的首领。《史记·张丞相列传》:“从 高帝 击 项籍 ,迁为队率。”
词语解释:转化率  拼音:zhuǎn huà lǜ
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某反应物的转化浓度(等于某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的差)与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比值的百分比。可用以表示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词语解释:质率  拼音:zhì lǜ
质朴直率。 明 袁宏道 《答钱云门邑侯书》:“不肖诗文质率,如田父老语农桑,土音而已。”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耶律文正诗》:“ 元 耶律文正 《湛然居士集》十四卷,中多禪悦之语。其诗亦质率,间有可采者。”
词语解释:赘率  拼音:zhuì lǜ
谓言烦而粗率。 清 史震林 《〈朱石溪诗〉序》:“赘率如村学究,寒酸如老冬烘。”
词语解释:军率  拼音:jūn lǜ
军中统帅。《左传·哀公十七年》:“ 子穀 曰:‘观 丁父 , 鄀 俘也, 武王 以为军率。’”《吕氏春秋·孟秋》:“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还,乃赏军率武人於朝。”参见“ 军帅 ”。
词语解释:军帅  拼音:jūn shuài
军队的统帅;军中的将帅。《左传·宣公十二年》:“命为军帅,而卒以非夫,唯羣子能,我弗为也。”《南史·柳元景传》:“加 元景 建威将军总统军帅。”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是 季广琛 首先发难, 永王 的军帅们几乎全部背叛了。”
词语解释:赏率  拼音:shǎng lǜ
奖赏的标准。《明史·黄得功传》:“时 辽 事急, 得功 持刀杂行伍中,出斩首二级,中赏率得白金五十两,归奉母。”
词语解释:负利率  拼音:fù lì lǜ
低于同期物价上涨幅度的利率。
词语解释:额定功率  拼音:é dìng gōng lǜ
在正常运行工作状况下,动力设备的输出功率或消耗能量的设备的输入功率。常以“千瓦”为单位。
词语解释:藻率  拼音:zǎo lǜ
亦作“ 藻繂 ”。 古代便于附着圭、璋等玉器的装饰用的垫子。用皮革制成,上面画杂彩花。《左传·桓公二年》:“藻率鞞鞛。” 杜预 注:“藻率,以韦为之,所以藉玉也。王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 汉 张衡 《东京赋》:“火龙黼黻,藻繂鞶厉。”一说,“藻率”为二物。 清 王绍兰 《王氏经说·左传·藻率》:“率、帅古多通用,此传借率为帅,当以帅为正字。藻以藉玉,帅以刷玉,明是二物, 杜预 不知率之为帅,误以藻率为一。”按,《说文·巾部》:“帅,佩巾也。”
词语解释:首虏率  拼音:shǒu lǔ lǜ
古代按首级及获俘数量评核军功的标准。《汉书·李广传》:“ 元朔 六年, 广 復为将军,从大将军出 定襄 。诸将多中首虏率为侯者,而 广 军无功。” 颜师古 注:“率谓军功封赏之科著在法令者也。”
词语解释:单率  拼音:dān lǜ
苟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 南阳 人﹞乃设一铜甌酒,数臠麞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汉书·鲍宣传》“行部乘传去法驾,驾一马” 唐 颜师古 注:“言其单率不依典制也。”
词语解释:董率  拼音:dǒng lǜ
亦作“ 董帅 ”。 统率;领导。《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禕 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 鲁肃 不过。” 晋 陆机 《至洛与成都王笺》:“委任外閒,輒承严教,董率诸军,惟力是视。”《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吾不如亡兄有四……董帅大众,上下咸悦,人尽死力,四也。” 梁启超 《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第一:“若夫既决办之后,其能有成效与否,则全视乎董率之人何如。”
词语解释:虑率  拼音:lǜ lǜ
大率,大概。《荀子·议兵》:“为人主上者也,其所以接下之百姓者,无礼义忠信焉,虑率用赏庆刑罸埶诈除阸其下,获其功用而已矣。” 刘淇 《助字辨略》卷四:“虑,大计,犹云大率……虑率,重言也。”
词语解释:口率  拼音:kǒu lǜ
按人口比例。《周礼·天官·太宰》“九曰弊餘之赋”汉 郑玄 注:“赋,口率出泉也。”《后汉书·丁鸿传》:“ 鸿 与司空 刘方 上言:‘凡口率之科,宜有阶品,蛮夷错杂,不得为数。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此指按人口比例举孝廉。
词语解释:变率  拼音:biàn lǜ
(1).变化的速度。 严复 《原强》:“今者外力逼迫,为我权借,变率至疾,方在此时。”
(2).表示数列平均变动程度的量。气象上往往指一定时段内(一般取月、季或年)个别气象要素值历年间的变化程度。
词语解释:频率  拼音:pín lǜ
(1).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秦牧 《艺海拾贝·放纵和控制》:“物体每秒钟震动的‘频率’过低,我们不能听到声音;‘频率’过高,我们也无法听到。”
(2).单位时间内某种事情发生的次数。如:生蛋多的鸡好动,目光敏锐,啄食的频率要比生蛋少的鸡高得多。
词语解释:领率  拼音:lǐng lǜ
(1).率领,带领。 孙中山 《民权初步》第十四章:“凡领率议场者,当识之于心,或书之座右,以作津梁可也。” 郭沫若 《羽书集·一位广东兵的诗》:“他领率的 广东 兵,素来是以勇敢著名的。”
(2).指带领他人的人。 郭沫若 《屈原》附录《我怎样写五幕史剧〈屈原〉》:“但我把他拉到这里来作为群众的领率,群众是在 屈原 死后来打捞他的尸首的。”
词语解释:躁率  拼音:zào lǜ
急躁轻率。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 杨仲嗣 躁率,谓之热鏊上猢猻。” 郑观应 《盛世危言·吏治下》:“至於保举有司,若不考其实验而但録其才,则轻浮躁率、挪移科歛之弊即出其中。” 蔡东藩 《明史通俗演义》第三九回:“ 益 又说是相机而行,幸勿躁率。”
词语解释:六率  拼音:liù lǜ
(1). 北 周 警卫之制,设左右武贲率掌武贲之士,左右旅贲率掌旅贲之士,左右射声率掌射声之士,左右骁骑率掌骁骑之士,左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左右游击率掌游击之士,总称“六率”,由左右武伯分别统率。见《隋书·礼仪志七》
(2). 唐 有东宫六率,与十二卫分领府兵,所领军士各有名号:左右卫率府所领称射乘,左右司御率府所领称旅贲,左右清道率府所领称直荡。
词语解释:冒率  拼音:mào lǜ
莽撞、轻率。 茅盾 《一个够程度的人》:“ 臭嘴 看见他的朋友太冒率,就赶快抢着来转圜。”
词语解释:轻率  拼音:qīng shuài
言行随便;不慎重,不严肃。《世说新语·任诞》“ 王 刘 共在 杭 南”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尚性轻率,不拘细行。” 宋 文天祥 《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然凡言语轻率,便有取败之道。”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对于科学上、艺术上的是非,应当保持慎重的态度,提倡自由讨论,不要轻率地作结论。”
词语解释:课率  拼音:kè lǜ
督率。 南朝 梁 萧子显 《御讲摩诃般若经序》:“远近百姓,愿为邑节,欣欣请受,争取福分,不待号令,不须课率,黍稷馨香,如期即至。”《旧唐书·良吏传下·阳峤》:“时学徒渐弛, 嶠 课率经业,稍行鞭箠,学生怨之。”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
指征收税金。率,税率。《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 西京 留守、同本章事 王守恩 ,性贪鄙,专事聚敛,丧车非输钱不得出城,下至抒厕、行乞之人,不免课率,或纵麾下令盗人财。”
词语解释:谦率  拼音:qiān lǜ
谦虚率直。《南齐书·刘瓛传》:“性谦率通美,不以高名自居。”
词语解释:顺率
顺应天理而统率仁义之师
词语解释:训率  拼音:xùn lǜ
(1).训练、统率。 唐 高适 《谢上剑南节度使表》:“谨当宣扬皇化,镇抚 蕃 蛮,训率吏兵,剪除夷 獠 。”
(2).教训、引导。 明 李东阳 《朝邑县学训导致仕张公墓志铭》:“至 朝邑 ,叹其学政久弛,身先训率,必敦本实,次及文艺,亦严立程格,终始不变,於是科第踵接。” 清 汪琬 《诰封陈母张淑人墓志铭》:“妣 王孺人 又善理家,其训率淑人者,尺寸具有程度。”
词语解释:阵率
战士
词语解释:利息率  拼音:lì xī lǜ
见“ 利率 ”。
词语解释:利率  拼音:lì lǜ
亦称“ 利息率 ”。 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的比率。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又称年息率、月息率和日息率。利率通常以几厘几毫表示。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
词语解释:利率  拼音:lì lǜ
亦称“ 利息率 ”。 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本金的比率。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又称年息率、月息率和日息率。利率通常以几厘几毫表示。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
词语解释:匡率  拼音:kuāng lǜ
匡正统领。《汉书·师丹传》:“夫三公者,朕之腹心也,辅善相过,匡率百僚,和合天下者也。”
词语解释:十率  拼音:shí lǜ
唐 制,太子卫士,分置十率,主宿卫、徼巡、斥候之事,以比皇帝的十二卫。名目是: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其属则有副率、长使及录事参军、诸曹参军等。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东宫诸卫》
词语解释:诸率  拼音:zhū lǜ
古代官名。太子的侍卫。《旧唐书·舆服志》:“武弁,平巾幘……领左右太子诸坊诸率及镇戍流内九品已上服之。” 宋 高承 《事物纪原·环卫中贵·诸率》:“自 秦 汉 始有诸率,以为东宫禁衞, 晋 始置五率,歷代因革不常,遂分左右也。”
共184,分3页显示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