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猿猱 拼音:yuán náo
泛指猿猴。《管子·形势》:“坠岸三仞,人之所大难也,而猿猱饮焉。”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侣狐貉於草泽之中,偶猿猱於林麓之间。” 唐 李白 《蜀道难》诗:“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清 黄遵宪 《台湾行》:“前者上岸雄虎彪,后者夺关飞猿猱。”词语解释:飞猱 拼音:fēi náo
善于攀援腾跃的猿。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野婆》:“上下山谷如飞猱。”词语解释:吟猱 拼音:yín náo
弹奏古琴的指法。左手按弦,往复移动,使发颤声。小曰吟,大曰猱。 元 方回 《听孙炼师琴》诗:“从容整暇未肎忙,小俟吟猱观抑按。” 清 薛雪 《一瓢诗话》:“琴有正调、外调。调者,调也……今人但知於勾剔、抹挑、吟猱、绰注间求之,必无纯调。”词语解释:生猱 拼音:shēng náo
矫捷的猿猴。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俊健如生猱,肯拾篷中萤。”词语解释:鼯猱 拼音:wú náo
鼯鼠与猿猴。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我落 阳山 ,以尹鼯猱;君飘 临武 ,山林之牢。”词语解释:调猱 拼音:diào náo
见“ 调猱酿旦 ”。
词语解释:调猱酿旦 拼音:diào náo niàng dàn
谓玩弄女性。猱,猱儿,妓女的别名。 明 朱有燉 《曲江池》第三折:“我也曾雨云乡调猱酿旦,我也曾风月所暗约偷期。”亦省作“ 调猱 ”。 明 朱有燉 《神仙会》第一折:“我是个调猱新子弟,统鏝谎书生。”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三:“而邸将舆皁之流,姑息於外;调猱庙客之辈,卫蔽於中。”词语解释:蠼猱 拼音:qú náo
即猕猴。《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蛭蜩蠼猱,獑胡豰蛫,栖息乎其间。” 李善 注:“蠼猱,獼猴也。”词语解释:沐猱 拼音:mù náo
即沐猴。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三出:“衣冠作市交,便是衣冠队沐猱;钱堆如眼脑,便是钱堆里饿殍。”参见“ 沐猴 ”。
词语解释:沐猴 拼音:mù hóu
猕猴。《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 罽宾 ﹞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 颜师古 注引 郭义恭 《广志》:“沐猴,即弥猴也。”《诗·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 三国 吴 陆玑 疏:“猱,獼猴也, 楚 人谓之沐猴。” 晋 左思 《魏都赋》:“造沐猴於棘刺。”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四·猕猴》。词语解释:狡猱 拼音:jiǎo náo
狡诈机敏。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记李贼事》:“跡其反覆狡猱,自负梟雄,而卒殞其身,亦天下之愚人也。”词语解释:女猱 拼音:nǚ náo
指伎女,女歌舞艺人。 元 朱庭玉 《夜行船·悔悟》套曲:“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花姑不重女猱轻,任谁,见哽。”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二折:“那婆娘打扮来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条。”词语解释:玃猱 拼音:jué náo
亦作“ 玃蝚 ”。 猴类。《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蜼玃飞蠝,蛭蜩玃蝚。” 颜师古 注引 张揖 曰:“玃蝚,獮猴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玃猱”。《古文苑·扬雄〈蜀都赋〉》:“猨蠝玃猱,犹豰毕方。” 章樵 注:“﹝玃猱﹞猴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