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豪平声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首字词组
猱玃猱狖猱儿猱援猱狮狗   
猱升猱狞猱杂猱进    

词语解释:猱玃  拼音:náo jué
泛指猿猴。 唐 杜甫 《瞿塘两崖》诗:“猱玃鬚髯古,蛟龙窟宅尊。”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重取正衣冠,宠裹山猱玃。”
词语解释:猱升  拼音:náo shēng
猿猱上树。比喻像猿猴似地轻捷攀登。 唐 杨弘贞 《棘猴赋》:“穷高是处,亦可异於猱升。”《清史稿·纶布春传》:“地险絶,督兵猱升而上。” 王树枬 《武汉战纪》:“我军冒砲火,衔队猱升,蹋尸以进,立破其防。”
词语解释:猱狖  拼音:náo yòu
泛指猿猴。 唐 韩愈 《南山诗》:“微澜动水面,踊跃躁猱狖。” 唐 罗隐 《谗书·代韦徵君逊官疏》:“岂知宸造过听,好爵下授,所谓饰猱狖以冠带,饗爰居以酒食者也。”
词语解释:猱狞  拼音:náo níng
轻捷勇猛。 宋 梅尧臣 《送黄殿丞通判润州》诗:“永日江风不畏人,檝师猱狞欺白浪。”
词语解释:猱儿  拼音:náo ér
妓女的别称。见于 元 明 戏曲。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我怨那礼案里几箇令史,他每都是我掌命司,先将那等不会弹不会唱的除了名字,早知道则做箇哑猱儿。” 元 乔吉 《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滴溜的猱儿不觅钱,他每都错怨天。”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谋窜》:“全不想猱儿玉貌如花朵,拼得个珠沉玉破,须念我娘儿折磨。”
词语解释:猱杂  拼音:náo zá
混杂。猱,通“ 揉 ”。 宋 马令 《南唐书·舒雅传》:“ 熙载 性懒,不拘礼法,常与 雅 易服燕戏,猱杂侍婢,入末念酸,以为笑乐。”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后唐 庄宗 ﹞於优倡猱杂之中,復自矜写春秋,不知当时刑政何如也。”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议员猥积,则亦猱杂喧嚣甚矣!”
词语解释:猱援  拼音:náo yuán
轻捷攀援。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卓笔峰》:“村民能猱援者,尝登之。”
词语解释:猱进  拼音:náo jìn
轻捷地前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妖术》:“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惟 川 楚 健勇,能俯身猱进,与贼相搏。”
词语解释:猱狮狗  拼音:náo shī gǒu
卷毛狗。《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到了 来宾楼 门口,一隻小猱狮狗叫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