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首字词组
猢狲猢狲撮把戏猢狲大王猢狲入布袋猢狲王   

词语解释:猢狲  拼音:hú sūn
猕猴的一种,身上有密毛,生活在我国北方山林中。亦泛称猴子。 唐 黄幡绰 《嘲刘文树》诗:“ 文树 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强似 文树 。” 宋 杨万里 《无题》诗:“坐看猢猻上树头,旁人只恐堕深沟。”《说岳全传》第七八回:“这 普风 失了禪杖,就似猢猻没棒弄了,心慌意乱,驾起金光要走。”
词语解释:猢狲撮把戏
有什么本领拿出来
词语解释:猢狲大王  拼音:hú sūn dài wáng
见“ 猢猻王 ”。
词语解释:猢狲王  拼音:hú sūn wáng
旧称乡塾教师或小学校教师。学童顽皮如猢狲,因喻其师为“猢猻王”,含嘲笑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嘲学究》:“近世嘲学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猻王。’本 秦檜 之诗也, 秦 盖微时为童子师,仰束脩自给,故有‘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猻王’。”亦作“ 猢猻大王 ”。《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虽然也没有甚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
词语解释:猢狲入布袋  拼音:hú sūn rù bù dài
比喻放荡之性受到约束。《景德传灯录·真寂禅师》:“僧曰:‘恁么即学人归堂去也。’师曰:‘猢猻入布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梅圣俞 ﹞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 刁氏 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猻入布袋矣!’”
词语解释:猢狲王  拼音:hú sūn wáng
旧称乡塾教师或小学校教师。学童顽皮如猢狲,因喻其师为“猢猻王”,含嘲笑意。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八·嘲学究》:“近世嘲学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猻王。’本 秦檜 之诗也, 秦 盖微时为童子师,仰束脩自给,故有‘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猻王’。”亦作“ 猢猻大王 ”。《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虽然也没有甚么大进项,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在人家坐冷板凳,做猢猻大王,已经天悬地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