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勇猛 拼音:yǒng měng
(1).勇敢有力。《汉书·杜业传》:“窃见 朱博 忠信勇猛,材略不世出,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敦煌变文集·张义潮变文》:“ 汉 军勇猛而乘势,曳戟衝山直进。”《说唐》第二七回:“不料守将 华公义 十分勇猛,连战数阵,不能取胜。”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以上部队应该不怕一切疲劳,排除万难,勇猛前进。”
(2).指勇武之士。《管子·枢言》:“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词语解释:宽猛 拼音:kuān měng
宽大与严厉。《后汉书·循吏传·王涣》:“ 永元 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 洛阳 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 唐 罗隐 《送汝州李中丞》诗:“理必资宽猛,谋须藉典刑。” 宋 叶适 《刘公墓志铭》:“公歷官大小各有意,随其病伤,鍼石施焉,苏愈而止,不执宽猛之偏术,仰人以徇己也。”词语解释:雄猛 拼音:xióng měng
强悍勇猛。《周书·王勇传》:“ 勇 性雄猛,为当时驍将。” 五代 齐己 《短歌寄鼓山长老》:“於中一子最雄猛,称尊独踞 鼓山 顶。”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嗜酒终身》:“马跑得来浑身是汗,雄猛难当。”词语解释:豪猛 拼音:háo měng
犹豪壮。 宋 苏轼 《送参寥师》诗:“頽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词语解释:服猛 拼音:fú měng
谓降服凶猛之敌。《礼记·郊特牲》:“虎豹之皮,示服猛也。” 唐 王损之 《汗血马赋》:“当其 武皇 燿兵,贰师服猛,破 大宛 之殊俗,获斯马於絶境。” 宋 刘宰 《次圣与小儿啖虎脯篇》:“服猛岂渠能,过奬谢吾党。”词语解释:威猛 拼音:wēi měng
(1).威武勇猛。 汉 刘向 《说苑·指武》:“虽有广土众民,坚甲利兵,威猛之将,士卒不亲附,不可以战胜取功。”《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初, 飞 雄壮威猛,亚於 关羽 。”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直临 西洛 多威猛,凯奏还师拜紫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薨》:“俄见 魏 冠带出,升座,气象威猛,迥与曩殊。” 赵燕翼 《桑金兰错》:“那长毛披散,像狮子一般威猛的大牛,一个个瞪起凶狠的眼睛望望圈场上的人们。”
(2).威严凶猛。《南史·萧洽传》:“﹝ 萧洽 ﹞累迁临 海太 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人俗便之。” 明 张居正 《答闽抚庞煋庵》:“ 子产 铸刑书,制田里,政尚威猛, 孔子 称之曰:‘惠人也。’”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是时 两广 总督 百 公 龄 ,治尚威猛,惩刈奸宄。”词语解释:鸷猛 拼音:zhì měng
犹凶猛。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视 彭 韩 之豹变,谓鷙猛致人爵。”《旧五代史·晋书·王建立传》:“ 建立 少鷙猛无检。”词语解释:刚猛 拼音:gāng měng
(1).刚强勇猛。《汉书·何并传》:“我以柔弱徵,必选刚猛代。”《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宗彝者,武蜼也,以刚猛制物,象圣王神武定乱也。” 宋 苏辙 《三国论》:“﹝ 高祖 ﹞有果鋭刚猛之气而不用,以深折 项籍 猖狂之势。”
(2).形容刚强不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先是, 仲 有前室女 大娘 ,嫁於远郡,性刚猛。”词语解释:暴猛 拼音:bào měng
凶暴。《汉书·元帝纪》:“暴猛之俗弥长,和睦之道日衰。”《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 甫 ﹞性褊躁傲诞,尝醉登 武 ( 严武 )牀,瞪视曰:‘ 严挺之 乃有此儿!’ 武 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张氏狱》:“ 杨 早失父,其母 张氏 ,性暴猛,数与妇争詈。”词语解释:生猛 拼音:shēng měng
活蹦乱跳的。例如:生猛海鲜。词语解释:轻猛 拼音:qīng měng
轻捷勇猛。 前蜀 贯休 《战城南》诗之二:“轻猛 李陵 心,摧残 苏武 节。”词语解释:骏猛 拼音:jùn měng
犹凶猛。 宋 苏轼 《虎儿》诗:“於菟骏猛不类渠,指挥黄熊驾黑貙。”词语解释:发猛 拼音:fā měng
(1).犹言高亢清扬。《荀子·乐论》:“竽、笙肃和,筦、籥发猛。” 王先谦 集解:“《乐书集解》引 王肃 曰:‘猛起,发扬。’是发猛同义。”
(2).狠命,拚命。 元 尚仲贤 《柳毅传书》楔子:“他性儿乖劣,至今不与我相和,倚恃他父叔神通,发猛的要降着我。”词语解释:骁猛 拼音:xiāo měng
勇敢威武。《后汉书·乌桓鲜卑传论》:“ 石槐 驍猛,尽有单于之地。” 宋 张耒 《汉世祖光武皇帝庙记》:“英伟之度屈于礼乐,驍猛之气束于儒学。”《明史·张士诚传》:“ 士诚 故有勇胜军号‘十条龙’者,皆驍猛善鬭。”词语解释:伏猛 拼音:fú měng
指老虎。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 赵夔 注:“伏猛以言虎,潜珍以言龙。”词语解释:精猛 拼音:jīng měng
(1).精锐勇猛。《公羊传·僖公二十六年》“公追 齐 师,至 巂 ,弗及” 汉 何休 注:“言 齐 人畏公士卒精猛,引师而去之。”
(2).专心致力。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胎息》:“津液满口,即低头嚥下,以气送下丹田中,须用意精猛,令津与气谷谷然有声,径入丹田中。”词语解释:粗猛 拼音:cū měng
亦作“麄猛”。 粗悍勇猛。《后汉书·董卓传》:“﹝ 董卓 ﹞性麤猛有谋。”《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驍果麤猛,数有战功。”《周书·耿豪传》:“ 豪 曰:‘世言 李穆 、 蔡祐 ,丞相臂膊; 耿豪 、 王勇 ,丞相咽项。以咽项在上,故为胜也。’ 豪 之麄猛,皆此类。” 宋 苏辙 《答王定国问疾》诗:“俚医固空疎,蛮覡剧麄猛。”词语解释:召猛 拼音:zhào měng
见“ 召勐 ”。
词语解释:召勐 拼音:zhào měng
亦作“ 召猛 ”。 傣族土司。傣语的音译,意为“一勐之主”。勐,意为地方。 云南 西双版纳 傣族地区旧时的行政区划单位。《傣族民间叙事诗·嘎龙一》:“召冒爱上了召勐的姑娘。”《中国民间故事选·多嘎达弟》:“ 多嘎达 兄弟便把 波桑抗 夫妇带着,来见召猛。”词语解释:躁猛 拼音:zào měng
鲁莽勇猛。 梁羽生 《萍踪侠影》第二四回:“ 阿剌 躁猛无谋。”词语解释:凶猛 拼音:xiōng měng
(1).凶恶强大。多形容气势、力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那 刘大娘子 见他兇猛,料道脱身不得。”《水浒传》第一○五回:“一闻贼警,先是声张得十分兇猛,使士卒寒心,百姓丧胆。” 洪深 《青龙潭》第二幕:“还是车水车得快,我们的手脚利害;还是晒得快,干得快,阳光的力量凶猛!”
(2).勇猛强悍。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早就应该有一片崭新的文场,早就应该有几个凶猛的闯将!” 秦牧 《花城·谈牛》:“家牛虽然驯良,在受到激怒的时候,也会变得异常凶猛。”词语解释:趫猛 拼音:qiáo měng
犹趫勇。《后汉书·刘虞公孙瓒等传赞》:“ 伯珪 疎獷,武才趫猛。”词语解释:进猛 拼音:jìn měng
谓振奋而威严。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九徵》:“心质休决,其仪进猛。”词语解释:大猛
大狗词语解释:严猛 拼音:yán měng
严厉。《汉书·萧育传》:“ 育 为人严猛尚威,居官数免,稀迁。”《北齐书·神武帝纪上》:“时 乾 ( 高乾 )次弟 慎 在 光州 ,为政严猛,又纵部下取纳, 魏帝 使代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郦道元》:“ 酈道元 ,史称严猛……嬖人 丘念 ,弄权纵恣, 道元 收付狱。”词语解释:骄猛 拼音:jiāo měng
骄横凶猛。 清 鲍鉁 《捉船行》:“健儿气骄猛,抢攘势莫攖。”词语解释:闹猛 拼音:nào měng
方言。繁忙;热闹。《海上花列传》第五五回:“ 夏餘庆 叫声‘阿唷’,道:‘生意倒闹猛哚啘!’” 陈卫伯 《社会主义第一列飞快车》:“在一九五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早晨,机务段十分闹猛,同志们都来参加义务劳动。” 周云麟 《马永贞初进上海滩》:“ 上海 人欢喜看闹猛,难怪人多得像潮水。”词语解释:迅猛 拼音:xùn měng
(1).谓行动迅速,性情凶猛。 宋 方凤 《物异考·虫异》:“ 长庆 中, 吐蕃 陇上出异兽如狼,而腰尾皆长,色青迅猛,见 蕃 人即捕而食之,遇 汉 人则不食。”
(2).快速而猛烈。《英烈传》第三八回:“太守便令众军着力牵挽,行未二三里,那风果然迅猛的来。” 巴金 《探索集·春蚕》:“现代科学正在迅猛发展,真是前程似锦。”词语解释:三猛 拼音:sān měng
旧时 云南 境内三个少数民族部落的合称。《明史·云南土司传一·顺宁》:“ 顺寧 附境有 猛猛 、 猛撒 、 猛缅 ,所谓三猛也。”词语解释:龙精虎猛 拼音:lóng jīng hǔ měng
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二一章:“大家一夜没睡觉,到如今还是龙精虎猛,表现了兄弟姐妹们对地主的仇恨。”词语解释:余猛 拼音:yú měng
犹馀威。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播灵威於 齐 横 ,振餘猛於 龙且 。”词语解释:残猛 拼音:cán měng
残暴凶猛。 唐 陈子昂 《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殆残猛聿至,蟊贼内訌。”《新唐书·薛举传》:“虽 举 残猛,亦恶之。每戒曰:‘汝材略足办事,而伤於虐,终覆吾宗。’” 元 杨维桢 《游虎丘》诗:“肯随鱼肠逆,寒锋助残猛。”词语解释:毅猛 拼音:yì měng
威武勇猛。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无忌 教 宛 曰:‘ 平王 甚毅猛而好兵,子必故陈兵堂下门庭。’ 宛 信其言,因而为之。 平王 往而大惊。”词语解释:炽猛 拼音:chì měng
炽盛猛烈。《后汉书·郎顗传》:“伏见往年以来,园陵数灾,炎光炽猛,惊动神灵。”词语解释:慠猛 拼音:ào měng
骄倨凶狠。《史记·秦始皇本纪》:“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词语解释:枭猛 拼音:xiāo měng
骁勇。《宋书·薛安都传》:“﹝ 鲁爽 ﹞累世梟猛,生习战陈,咸云万人敌。”《天雨花》第三十回:“这 张献忠 何等猖狂梟猛,不到地网天罗,焉能屈膝求降。”词语解释:拳猛 拼音:quán měng
勇猛。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拳猛沉毅,温敏肃良。”词语解释:武猛 拼音:wǔ měng
(1).勇猛。《后汉书·孝安帝纪》:“举武猛堪将帅者各五人。”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天雨花》第九回:“ 老左 十分武猛,不要杀他不得,反吃大亏。”
(2).指勇猛的人。 汉 王符 《潜夫论·考绩》:“及选茂才、孝廉、贤良方正、惇朴、有道、明经、宽博、武猛、治剧,此皆名自命而号自定,羣臣所当尽情竭虑,称君詔也。”《后汉书·孝桓帝纪》:“詔举武猛,三公各二人,卿、校各一人。”《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三年》:“詔书使我选武猛,不使我选清高。”词语解释:汹猛 拼音:xiōng měng
亦作“汹猛”。 强大猛烈。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十:“革命的巨潮如此汹猛尚且只扫刷得一些。” 碧野 《擎电放光的人们》:“因为水势汹猛,广播声声通知大坝下游的船只赶快靠岸或进入避洪港。”词语解释:徽猛 拼音:huī měng
谓束缚猛兽。 汉 扬雄 《太玄·养》:“小子牵象,妇人徽猛。” 司马光 集注:“徽,大索,谓縻縶也;猛,猛兽也。”词语解释:劲猛 拼音:jìn měng
强悍勇猛。 南朝 齐 孔稚珪 《陈通和之策表》:“ 吴 楚 劲猛,带甲百万。”词语解释:疏猛 拼音:shū měng
亦作“踈猛”。 粗犷急躁。 唐 孙棨 《北里志·牙娘》:“而 表中 性踈猛,不拘言语。”词语解释:狰猛 拼音:zhēng měng
犹凶猛。 明 李东阳 《长至祀陵纪行》诗:“龙脉蜿蜒冈势绕,兽形狰猛石工奇。”词语解释:狞猛 拼音:níng měng
凶猛。 李大钊 《“今”与“古”》:“ 非洲 沙漠的狮子,他的狞猛,在我们今日并与在 亚历山大 大王时代没有什么区别。” 郭沫若 《一只手》二:“一股狞猛的凶光突然现在他的眼里,就给猎犬嗅着了什么野物的骚味的光景。”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故国的龙啊,不管是画成的、雕刻的……那龙头的形状和神气全是敦厚中带有庄严,不像今天所看见的龙头形象狞猛。”词语解释:矫猛 拼音:jiǎo měng
强壮勇猛。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佃游》:“此武材之矫猛,岂能从我而畋游?”词语解释:壮猛 拼音:zhuàng měng
(1).壮盛,勇猛。《后汉书·杜茂传》:“ 凉 ( 郭凉 )字 公文 , 右北平 人也。身长八尺,气力壮猛,虽武将,然通经书,多智略,尤晓边事,有名北方。”
(2).汹涌;猛烈。《新唐书·韩愈传》:“臣所领州,在 广府 极东,过海口,下恶水,涛瀧壮猛,难计期程。”《宋史·河渠志五》:“今 御河 上源止是 百门 泉水,其势壮猛,至 卫州 以下,可胜三四百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