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猎猎 拼音:liè liè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 叔歜国 ﹞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
(1).象声词。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宋 梅尧臣 《泛舟城隅呈永叔》诗:“孤舟穿緑荷,猎猎新雨过。” 宋 王禹偁 《畬田词》之三:“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寒风猎猎,万里积雪。”
(2).形容物体随风飘拂的样子。 南唐 陈陶 《海昌望月》诗:“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 宋 司马光 《夏夜》诗:“小冠簪短髮,衣裙轻猎猎。” 宋 道潜 《临平道中》诗:“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清 钱谦益 《登始信峰回望石笋矼》诗:“松枝悬度势猎猎,略彴孤騫风傱傱。”词语解释:谏猎 拼音:jiàn liè
(1).指对天子迷恋游猎,不务政事,予以规讽。事本《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尝从上至 长杨 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 相如 因上疏諫。” 唐 贾至 《咏冯昭仪当熊》:“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諫猎,贱妾解当熊。” 清 陈梦雷 《秋兴》诗之七:“争夸鸣鏑催红雨,喜控归鞍数锦毛。諫猎有书谁入告,三年讲武圣躬劳。”后用以指谏止帝王的穷于武事。 唐 戴叔伦 《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诗:“买山犹未得,諫猎又非时。” 唐 李端 《长安感事呈卢纶》诗:“諫猎一朝寝,论边素未工。”
(2).泛指谏诤。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解龟生碧草,諫猎阻青霄。”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 王 盖先以御史罢官。” 浦起龙 心解:“先官侍御,故用諫猎字。”词语解释:校猎 拼音:xiào liè
遮拦禽兽以猎取之。亦泛指打猎。《汉书·成帝纪》:“冬,行幸 长杨宫 ,从 胡 客大校猎。” 颜师古 注:“此校谓以木自相贯穿为阑校耳……校猎者,大为阑校以庶禽兽而猎取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 唐 杜甫 《冬狩行》:“君不见 东川 节度兵马雄,校猎亦似观成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亲定陵寝》:“ 章皇 尝校猎 遵化 ,至今 孝陵 处。”词语解释:射猎 拼音:shè liè
打猎。《史记·匈奴列传》:“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也?” 宋 苏轼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道逢射猎子,遥指狐兔奔。”词语解释:羽猎 拼音:yǔ liè
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文选·宋玉〈高唐赋〉》:“传言羽猎,衔枚无声。”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以应猎负羽。”《汉书·扬雄传上》:“其十二月羽猎, 雄 从。”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士负羽。”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之四:“ 上林 陪羽猎, 甘泉 侍清曙。” 清 陈维崧 《满庭芳·题顾梁汾舍人扈驾诗后》词:“万乘旌旗,千官羽猎,翠华絶塞重经。”词语解释:涉猎 拼音:shè liè
(1).谓读书治学或学习其他技能,但作浮浅的阅览或探索,不求深入研究掌握。《汉书·贾山传》:“ 山 受学 袪 ,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 颜师古 注:“涉若涉水,猎若猎兽,言歷览之不专精也。” 宋 司马光 《夜坐》诗:“涉猎閲旧闻,蹔使心魂澄。”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韩昭 ﹞粗有文章,至於琴、棋、书、算、射法,悉皆涉猎。” 清 刘大櫆 《樵髯传》:“於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诗刊》1976年第12期:“所以从他的诗词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我国新的文学的涉猎相当广博。”
(2).接触,涉及。指同另一事物发生某种关系或联系。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粉指印青编》:“ 徐州 张尚书 ,妓女多涉猎,人有借其书者,往往粉指痕并印於青编。” 徐迟 《牡丹》三:“现在,她的艺术愈成熟,纹理愈细腻,她涉猎的感情境界更宽阔,她的速度却突出地缓慢了。”词语解释:渔猎 拼音:yú liè
(1).捕鱼打猎。《管子·轻重丁》:“渔猎取薪,蒸而为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安》:“ 徐安 者, 下邳 人也,好以渔猎为事。” 清 刘大櫆 《张氏祠庙记》:“ 诸城 张氏 之先,有 河上仙翁 ,少好渔猎。”
(2).谓掠夺。《宋书·五行志四》:“是时天下兵乱,渔猎生民。”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九:“中官 裴可力 督事 浙江 ,有 汤千户 者以贿结之,因倚势渔猎百姓。” 清 吴岳生 《黄特轩传》:“而黠猾之徒,妄为侈张以取媚於官,而渔猎閭伍之利。”
(3).谓贪逐美色。《明史·佞倖传·江彬》:“十二月至 扬州 ,即民居为都督府,遍刷处女、寡妇,导帝渔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 李南涧 言其邻县一生,故家子也,少年佻达,颇渔猎男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 夏作人 ﹞平日包揽词讼,无恶不作……更欢喜渔猎女色。”
(4).谓泛览,涉猎。《隋书·文学传·潘徽》:“遨游必名教,渔猎唯图史。”《云笈七籤》卷五六:“渔猎百家,披寻万古。” 朱自清 《那里走》:“我又是没有定见的人,只是东鳞西爪地渔猎一点儿。”
(5).谓窃取。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而为文之士亦多渔猎前作,戕贼文史。” 明 张居正 《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以故士习日敝,民伪日滋,以驰騖奔趋为良图,以剽窃渔猎为捷径。”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奈何世之为文者,徒剽袭乎陈言,渔猎乎他人,而以为之己也!”词语解释:游猎 拼音:yóu liè
(1).出游打猎。《晏子春秋·谏下八》:“春夏起役且游猎,夺民农时,国家空虚,不可。” 汉 扬雄 《羽猎赋》:“立君臣之节,崇圣贤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南史·宋纪上·武帝》:“三年二月乙卯,帝託游猎,与 无忌 、 凭之 、 咏之 ……等,集义徒凡二十七人,愿从者百餘人。”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即印 汉 至 唐 画像,但唯取其可见当时风俗者,如游猎,卤簿,宴饮之类。”
(2).驰逐打猎。 宋 秦观 《马上口占》之二:“田家往往事游猎,追逐狐兔相号呼。”《中国民间故事选·罕黧猫和梅花鹿》:“打这以后,他就孤身单骑驰骋在 大兴安岭 的森林里,过着游猎生活。” 李瑛 《歌女民兵阿华》:“十三岁,只身游猎传佳话。”
(1).出游打猎。 汉 荀悦 《汉纪·景帝纪》:“王好游猎, 叔 常从。” 前蜀 韦庄 《观浙西府相畋游》诗:“十里旌旗十万兵,等闲游猎出军城。”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入林麓而思游猎之娱,过郊坛而述禋祀之肃。”
(2).粗略地游览。 清 李调元 《玉兰花歌赠锺二水》:“老年看花仍似蝶,到处名园尽游猎。”词语解释:出猎 拼音:chū liè
出外狩猎。《史记·齐太公世家》:“ 西伯 将出猎。”《史记·郑世家》:“冬十月辛卯, 渠弥 与 昭公 出猎,射杀 昭公 於野。”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 长陵 鋭头儿,出猎待明发。”参见“ 出田 ”。
词语解释:出田 拼音:chū tián
(1).亦作“ 出畋 ”。出外打猎。《晏子春秋·外篇下五》:“ 景公 出田。”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 楚 使 子虚 使於 齐 ,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北齐书·斛律羡传》:“ 羡 及 光 并少工骑射,其父每日令其出畋,还即较所获禽兽。”
(2).方言。发引。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 扬州 谓棺柩属引发涂为出田。田即引也。或説为奠,非也。”词语解释:畋猎 拼音:tián liè
打猎。《老子》:“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息畋猎博弈之游戏,矫昼寝坐睡之懈怠。”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诗:“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 明 杨柔胜 《玉环记·富童谮非》:“畋猎之事,古者有之,秋冬顺杀气,春夏保田苗。” 郭沫若 《石鼓文研究·〈石鼓文研究〉重印弁言》:“石鼓文是诗,所叙述的内容主要是贵族阶级的畋猎游乐生活。”词语解释:弋猎 拼音:yì liè
射猎;狩猎。《国语·越语下》:“王其且驰骋弋猎,无至禽荒。”《后汉书·乌桓传》:“﹝ 乌桓 ﹞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 宋 王安石 《阴山画虎图》诗:“ 契丹 弋猎 汉 耕作,飞将自老南山边。” 清 朱梅崖 《髻亭记》:“ 大弋山 者,世传 越王 无诸 西巡,弋猎于山,遗金鐃,因一名 鐃山 。”词语解释:驰猎 拼音:chí liè
驱马行猎。《管子·七臣七主》:“驰猎无穷,鼓乐无厌。”《史记·梁孝王世家》:“得赐天子旌旗,出从千乘万骑,东西驰猎,拟於天子。”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虎》:“时年十七,性残忍,好驰猎,諠游无纪度,尤善弹,数弹人,军中每患之。” 清 汪霦 《同陈骠骑携妓西郊射猎》诗:“诸公但驰猎,吾最爱 秦 声。”词语解释:较猎 拼音:jiào liè
比赛谁打猎收获多。较,通“ 角 ”。 唐 窦巩 《赠阿史那都尉》诗:“较猎 燕山 经几春,雕弓白羽不离身。”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今日春和景明,不免带军士们城南较猎一回。” 清 洪昇 《长生殿·合围》:“特召你等,同往沙地,大合围塲,较猎一番,多少是好。” 徐朔方 校注:“角猎,比赛谁野兽打得多。”词语解释:田猎 拼音:tián liè
打猎。《诗·齐风·还序》:“ 哀公 好田猎,从禽兽而无厌,国人化之,遂成风俗。”《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三国志·吴志·张昭传》:“ 权 每田猎,常乘马射虎。”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支提长老 善秀 ,言其乡里有人,以田猎毕弋为业者。”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一章第一节:“田猎所获的数目于卜辞中屡有登载。”词语解释:会猎 拼音:huì liè
(1).大规模的打猎。《新唐书·突厥传上》:“是岁大雪,羊马多冻死,人飢,惧王师乘其弊,即引兵入 朔州 地,声言会猎。”《辽史·耶律良传》:“会猎 秋山 , 良 进《秋游赋》。”
(2).犹会战。《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多劝 权 迎之”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载 三国 魏 曹操 《与孙权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 吴 。” 唐 孙元晏 《赤壁》诗:“会猎书来举国惊,祗应 周 鲁 不教迎。” 曹禺 等《胆剑篇》第五幕:“战伐的岁月,过得很快。上次会猎以后,又是三年了。”参见“ 会战 ”。
词语解释:会战 拼音:huì zhàn
(1).敌对双方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进行的决战。《战国策·韩策一》:“ 山 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 秦 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史记·项羽本纪》:“ 汉 之二年冬, 项羽 遂北至 城阳 , 田荣 亦将兵会战。”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如是,则谁肯出力会战於要害之地耶?”
(2).集中有关力量,突击完成某项任务。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九章:“只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向全体党员和全乡农民讲清楚,一场改变落后面貌的大会战,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起来。” 李瑛 《一月的哀思》诗:“你刚听完一个工地会战的汇报,又问起灾区每户人家的油盐柴米。”词语解释:毬猎 拼音:qiú liè
蹴鞠和狩猎。 唐 雍陶 《少年行》:“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毬猎少年情。”《新唐书·宦者传上·仇士良》:“日以毬猎声色蛊其心。”词语解释:侍猎 拼音:shì liè
陪从狩猎。 清 蒋士铨 《临川梦·续梦》:“可笑他归田谁祖 东门 帐,再休想侍猎同牵 上蔡 黄。”词语解释:伏猎 拼音:fú liè
(1). 唐 户部侍郎 萧炅 曾将“伏腊”误读为“伏猎”。后因以“伏猎”为大臣不学无文之典实。 清 魏源 《拟进呈〈元史新编序〉》:“臺省长官多其国人,及其判署,不諳文义,弄麞、伏猎,不得已始取 汉 人、南人以为之佐。”参见“ 伏猎侍郎 ”。
(2).见“ 伏猎侍郎 ”。
词语解释:伏猎侍郎 拼音:fú liè shì láng
指 唐 户部侍郎 萧炅 。因其曾将“伏腊”读为“伏猎”,故被讥为“伏猎侍郎”。《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 萧炅 读之曰:‘蒸尝伏猎。’ 炅 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 挺之 戏问, 炅 对如初。 挺之 白 九龄 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昔 唐 省中有‘伏猎侍郎’,为 严挺之 所讥而罢。”后世以“伏猎侍郎”泛指不学无术的人。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胊忍辨》:“夫以二字之微,以 师古 许慎 杜祐 三家尚有误舛,今之不悦学者,乃以漫浪视之,几何不为‘伏腊侍郎’乎!”亦省称“ 伏腊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相诗词》:“二公故风流宰相,非伏猎、弄麞之比,独晚途狂谬取败耳。”
词语解释:伏猎侍郎 拼音:fú liè shì láng
指 唐 户部侍郎 萧炅 。因其曾将“伏腊”读为“伏猎”,故被讥为“伏猎侍郎”。《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 萧炅 读之曰:‘蒸尝伏猎。’ 炅 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 挺之 戏问, 炅 对如初。 挺之 白 九龄 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三年》:“昔 唐 省中有‘伏猎侍郎’,为 严挺之 所讥而罢。”后世以“伏猎侍郎”泛指不学无术的人。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地理·胊忍辨》:“夫以二字之微,以 师古 许慎 杜祐 三家尚有误舛,今之不悦学者,乃以漫浪视之,几何不为‘伏腊侍郎’乎!”亦省称“ 伏腊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二相诗词》:“二公故风流宰相,非伏猎、弄麞之比,独晚途狂谬取败耳。”词语解释:打猎 拼音:dǎ liè
在野外捕杀鸟兽。《水浒传》第十一回:“只説那 柴进 一行人,上马自去打猎,到晚方回。” 艾青 《画鸟的猎人》诗:“一个人想学打猎,找到一个打猎的人,拜他做老师。”词语解释:行猎 拼音:xíng liè
游猎;打猎。《史记·匈奴列传》:“行猎鸟兽,有不射鸣鏑所射者,輒斩之。”《汉书·晁错传》:“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於塞下,或当 燕 代 ,或当 上郡 、 北地 、 陇西 ,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惟得君等行猎时,或绕道半里,数过其地,则彼必恐怖而他徙矣。”京剧《串龙珠》第一场:“孤,大 元 邦 徐州 王 完颜龙 ……今日下乡行猎。”词语解释:搜猎 拼音:sōu liè
(1).狩猎。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蒐猎宣其号令,俎豆训其廉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 康熙 中,藩王进献,以为蒐猎之所。”
(2).搜求;猎取。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世之儒者,慨然悲伤,蒐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於煨烬之餘。”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五言律祖》:“余更蒐猎 梁 陈 间,得声调大同者十数首。” 闻一多 《秋色》诗:“松鼠们张张慌慌地在叶间爬出爬进,蒐猎着他们来冬粮食。”
(3).犹涉猎。 元 揭傒斯 《刘福墓志铭》:“十岁闻科举行,即大喜,忘昼夜,废寝食,蒐猎经史,旁人捷出,务为无所不知。”词语解释:狎猎 拼音:xiá liè
(1).众饰缤纷貌。《文选·张衡〈南都赋〉》:“琢琱狎猎,金银琳琅。” 吕向 注:“狎猎,众饰皃。”
(2).重迭接续貌。《文选·张衡〈西京赋〉》:“蔕倒茄於藻井,披红葩之狎猎。” 薛综 注:“狎猎,重接皃。” 张铣 注:“狎猎,花叶参差貌。” 晋 成公绥 《云赋》:“或狎猎鳞次,参差交错。”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绸繆夫妇体,狎猎鱼龙姿。”词语解释:犯猎 拼音:fàn liè
亦作“ 犯躐 ”。 犹侵扰。《国语·吴语》:“今大夫 国子 兴其众庶,以犯猎 吴国 之师徒,天若不知有罪,则何以使下国胜!” 韦昭 注:“犯,陵也;猎,震也。” 唐 杜牧 《守论》:“故能大者诛锄,小者惠来,不然, 周 秦 之郊,几为犯猎哉。”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至於三代之际,亦各输其才而安其习,以不相犯躐。”词语解释:扈猎 拼音:hù liè
随从皇帝出猎。 唐 韦应物 《温泉行》:“蒙恩每浴 华池 水,扈猎不蹂 渭 北田。”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齐琼》:“擒奸逐狡,指顾如飞,将扈猎驾前,必获丰赏。”词语解释:围猎 拼音:wéi liè
谓四面合围而猎。《金史·宣帝纪上》:“戊子,禁军官围猎。”词语解释:骑猎 拼音:qí liè
骑马打猎。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年未弱冠,膂力絶於天下,骑猎无畴,时英式慕。”词语解释:偷猎 拼音:tōu liè
非法捕猎(禽兽或鱼类)例如:偷猎野鸡。词语解释:捷猎 拼音:jié liè
(1).相接貌;参差貌。《文选·王褒〈洞箫赋〉》:“邻菌繚纠,罗鳞捷猎。” 李善 注:“捷猎,参差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捷猎鳞集,支离分赴。” 李善 注:“捷猎,相接貌。” 唐 元稹 《大云寺二十韵》:“虎行风捷猎,龙睡气氛氲。”
(2).高显貌。《文选·左思〈吴都赋〉》:“抗神龙之华殿,施荣楯而捷猎。” 刘逵 注:“高显貌。”词语解释:捕猎 拼音:bǔ liè
追捕猎获。例如:袋鼠被许多澳大利亚人捕猎作为肉食。词语解释:见猎 拼音:jiàn liè
(1).观看打猎。《宋书·周朗传》:“母 薛氏 欲见猎, 朗 乃合围纵火,令母观之。”
(2).见“ 见猎心喜 ”。词语解释:卢猎 拼音:lú liè
即卢鹊。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纵卢猎以噬狡兽,飞轻鷂以鷙翔禽。”参见“ 卢鹊 ”。
词语解释:卢鹊 拼音:lú què
(1).古代良犬韩卢、宋鹊的并称。亦泛指良犬。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繁弱既韜,卢鹊将烹。” 晋 葛洪 《广譬》:“高鸟聚则良弓发,狡兔多则卢鹊走。”
(2).鸟名。 唐 李绅 《闻里谣效古歌》:“莫令太守驰朱轓,悬鼓一鸣卢鹊喧。”词语解释:陵猎 拼音:líng liè
(1).欺凌践踏。猎,通“ 躐 ”。《魏书·恩倖传·赵脩》:“不识人伦之体,不悟深浅之方,陵猎王侯,轻触卿相。”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故 契丹 奄有 幽 陵,遂絶 古北 之隘,往来全师入寇,径度 常 山,陵猎全 魏 。”
(2).逾越次序;平步青云。猎,通“ 躐 ”。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总统之选,非能自庸妄陵猎得之,必其尝任方面与为国务官者,功伐既明,才略既著,然后得有被选资格。”词语解释:访猎 拼音:fǎng liè
访求;寻求。 明 朱权 《卓文君》第一折:“见今 汉武皇帝 即位,访猎贤士。”词语解释:凌猎 拼音:líng liè
(1).犹言凌驾,冒犯。《北史·游雅传》:“ 雅 性刚戇,好自矜诞,凌猎人物。”
(2).犹超越。 清 钱谦益 《复遵王书》:“ 眉山 之学,实根本六经,又贯穿两 汉 诸史,演迤弘奥,故能凌猎千古。”词语解释:蒐猎
1.狩猎。 南朝 宋 何承天 《安边论》:“蒐猎宣其号令,俎豆训其廉耻。”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 康熙 中,藩王进献,以为蒐猎之所。”
2.搜求;猎取。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世之儒者,慨然悲伤,蒐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於煨烬之餘。”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八·五言律祖》:“余更蒐猎 梁 陈 间,得声调大同者十数首。” 闻一多 《秋色》诗:“松鼠们张张慌慌地在叶间爬出爬进,蒐猎着他们来冬粮食。”
3.犹涉猎。 元 揭傒斯 《刘福墓志铭》:“十岁闻科举行,即大喜,忘昼夜,废寝食,蒐猎经史,旁人捷出,务为无所不知。”词语解释:畋狩,畋猎
打猎词语解释:鬻猎 拼音:yù liè
卖猎物谋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见一大猪,无前左蹄,血卧其地,突烟走出,毙於围中。乡人翻共相庆,会钱以酬公。公不受,曰:‘吾为人除害,非鬻猎者。’”词语解释:鱼猎 拼音:yú liè
捕鱼打猎。 徐珂 《清稗类钞·物品·金圣叹破砚》:“今 寧安 金 氏皆 圣叹 之子孙,其人多以鱼猎为生。”参见“ 渔猎 ”。
词语解释:渔猎 拼音:yú liè
(1).捕鱼打猎。《管子·轻重丁》:“渔猎取薪,蒸而为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安》:“ 徐安 者, 下邳 人也,好以渔猎为事。” 清 刘大櫆 《张氏祠庙记》:“ 诸城 张氏 之先,有 河上仙翁 ,少好渔猎。”
(2).谓掠夺。《宋书·五行志四》:“是时天下兵乱,渔猎生民。”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九:“中官 裴可力 督事 浙江 ,有 汤千户 者以贿结之,因倚势渔猎百姓。” 清 吴岳生 《黄特轩传》:“而黠猾之徒,妄为侈张以取媚於官,而渔猎閭伍之利。”
(3).谓贪逐美色。《明史·佞倖传·江彬》:“十二月至 扬州 ,即民居为都督府,遍刷处女、寡妇,导帝渔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 李南涧 言其邻县一生,故家子也,少年佻达,颇渔猎男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 夏作人 ﹞平日包揽词讼,无恶不作……更欢喜渔猎女色。”
(4).谓泛览,涉猎。《隋书·文学传·潘徽》:“遨游必名教,渔猎唯图史。”《云笈七籤》卷五六:“渔猎百家,披寻万古。” 朱自清 《那里走》:“我又是没有定见的人,只是东鳞西爪地渔猎一点儿。”
(5).谓窃取。 唐 柳宗元 《与友人论为文书》:“而为文之士亦多渔猎前作,戕贼文史。” 明 张居正 《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以故士习日敝,民伪日滋,以驰騖奔趋为良图,以剽窃渔猎为捷径。” 清 方东树 《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奈何世之为文者,徒剽袭乎陈言,渔猎乎他人,而以为之己也!”词语解释:采猎 拼音:cǎi liè
(1).选取。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宾于》:“ 若虚 採猎佳句,记之尺书,使 宾于 驰诣 洛阳 ,致诸朝达。”
(2).狩猎。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一折:“深沉林麓知何处,只在来朝採猎中。”
(1).打猎。《宋史·外国传五·占城》:“其王或出游,看象、采猎、观鱼,皆数日方回。”《西游记》第三七回:“领三千人马,架鹰犬,出城采猎。”
(2).谓泛览书籍,有所采集。 宋 司马光 《乞令校定〈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札子》:“臣先於 英宗 皇帝时,尝采猎经史。”词语解释:淫猎 拼音:yín liè
(1).纵情游猎。《穀梁传·桓公六年》:“ 陈侯 憙猎,淫猎于 蔡 ,与 蔡 人争禽。” 范宁 注:“淫猎,谓自放恣遗失徒众。”
(2).滥加猎取,搜取。 明 王廷相 《〈杜研冈集〉序》:“而《风》、《雅》、《典》、《謨》,幸存轨式,观其拟论中正,义旨疏朗,人纪、天道、性情、政理之外无淫猎焉。”词语解释:緁猎 拼音:qiè liè
次序;先后顺序。《汉书·扬雄传上》:“徽车轻武,鸿絧緁猎。” 颜师古 注:“緁猎,相差次也。”词语解释:禁猎 拼音:jìn liè
为保护野生动物采取的措施,规定在特定地区、特定时间对特定动物禁止猎取。例如:禁猎期。词语解释:禽猎 拼音:qín liè
当作鸟兽一样猎取。《汉书·刑法志》:“若 秦 因四世之胜,据河山之阻,任用 白起 、 王翦 豺狼之徒,奋其爪牙,禽猎六国,以并天下。” 颜师古 注:“言如猎之取兽。”词语解释:讨猎 拼音:tǎo liè
征战和狩猎。《新唐书·陆贽传》:“且以水草为居,讨猎为生,便於驰突,不耻败亡,此戎狄所长,中国之短也。”词语解释:告猎 拼音:gào liè
犹告讦。《韩诗外传》卷五:“ 秦 之时,非礼义、弃《诗》《书》、略古昔,大灭圣道,专为苟妄,以贪利为俗,以告猎为化,而天下大乱。” 许维遹 集释:“ 闻一多 先生云:‘《集韵》擸与擖同。擖有猎揭二音。音揭者则与訐同音。告猎,即告擸(擖),亦即告訐也。’案: 闻 説是也,‘訐’‘猎’音近,故义亦近。”参见“ 告訐 ”。
词语解释:告讦 拼音:gào jié
责人过失或揭人阴私;告发。《汉书·刑法志》:“及 孝文 即位……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訐之俗易。” 颜师古 注:“訐,面相斥罪也。” 宋 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昔之为天下者,恶告訐之乱俗也,故有不干己之法,非盗及强姦不得捕告。” 明 王錂 《春芜记·定计》:“﹝ 王小四 ﹞只在市井胡行,不怕官司告訐。”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八:“后数年, 镜 为乡人告訐,亡命不知所终。” 刘师培 《悲佃篇》:“ 明 代之时,北境之田招民开垦,彼此告訐,或投献于王府勋戚。”词语解释:狩猎 拼音:shòu liè
打猎。 汉 刘向 《列女传·楚庄樊姬》:“ 庄王 即位,好狩猎。” 巴金 《将军集·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世世代代都做被人狩猎的猛兽,被人害怕的毒物。”词语解释:球猎 拼音:qiú liè
同“毬猎”。蹴鞠和狩猎。 唐 雍陶 《少年行》:“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毬猎少年情。”《新唐书·宦者传上·仇士良》:“日以毬猎声色蛊其心。”词语解释:焚林而猎 拼音:fén lín ér liè
同“ 焚林而田 ”。 《淮南子·主术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词语解释:燎猎 拼音:liào liè
夜猎。 汉 焦赣 《易林·旅之鼎》:“ 文君 燎猎, 吕尚 获福。”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昔有 司原氏 者,燎猎中野。” 汪继培 笺:“《尔雅·释天》:‘宵田为燎。’ 郭 注:‘即今夜猎载鑪照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春夏燎猎,詈駡神灵。”词语解释:獠猎 拼音:liáo liè
打猎。《管子·四称》:“獠猎毕弋,暴遇诸父,驰骋无度,戏乐笑语。” 晋 张华 《博陵王宫侠曲》之一:“獠猎野兽稀,施网川无禽。”词语解释:直猎 拼音:zhí liè
形容长短不齐。《吕氏春秋·辩土》:“夫四序参发,大甽小亩,为青鱼胠,苗若直猎,地窃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