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猎猎 拼音:liè liè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 叔歜国 ﹞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
(1).象声词。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诗:“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 宋 梅尧臣 《泛舟城隅呈永叔》诗:“孤舟穿緑荷,猎猎新雨过。” 宋 王禹偁 《畬田词》之三:“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寒风猎猎,万里积雪。”
(2).形容物体随风飘拂的样子。 南唐 陈陶 《海昌望月》诗:“猎猎谷底兰,摇摇波上鸥。” 宋 司马光 《夏夜》诗:“小冠簪短髮,衣裙轻猎猎。” 宋 道潜 《临平道中》诗:“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清 钱谦益 《登始信峰回望石笋矼》诗:“松枝悬度势猎猎,略彴孤騫风傱傱。”词语解释:猎骑 拼音:liè jì
(1).谓以骑兵搜索。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用是连营 函谷 ,猎骑 黎阳 ,威振两 河 ,名陵三 晋 。”
(2).骑马行猎者。 唐 李白 《观猎》诗:“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 五代 谭用之 《塞上》诗之二:“猎骑静逢边气薄,戍楼寒对暮烟微。”词语解释:猎人 拼音:liè rén
打猎者;以打猎为业的人。《宋书·武帝纪上》:“ 孟昶 劝 弘 其日出猎,未明开门出猎人。” 唐 陆龟蒙 《头陀僧》诗:“自扫雪中归鹿跡,天明恐被猎人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赵城虎》:“隶集猎人,日夜伏山谷,冀得一虎,庶可塞责。” 艾青 《乌珠穆沁马》诗:“猎人心花怒放,马上快马加鞭。”词语解释:猎较 拼音:liè jiào
(1).争夺猎物。《孟子·万章下》:“ 孔子 之仕於 鲁 也, 鲁 人猎较, 孔子 亦猎较。” 赵岐 注:“猎较者,田猎相较夺禽兽,得之以祭,时俗所尚,以为吉祥。 孔子 不违而从之,所以小同於世也。”后因以表示和众随俗。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诗:“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宋 王安石 《招丁元珍》诗:“画墁聊取食,猎较久随时。”
(2).泛指打猎。《水浒传》第十一回:“ 林冲 答道:‘每日只在郊外猎较乐情。’”词语解释:猎火 拼音:liè huǒ
(1).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 唐 李白 《大猎赋》:“羽毛扬兮九天絳,猎火燃兮千山红。” 明 陈束 《咸宁山中雪霁晚行》诗:“田空猎火还,林冻栖乌警。”
(2).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战火。 唐 高适 《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 狼山 。” 蒋士超 《出关至沉阳作》诗之二:“不关猎火 狼山 照,丛木如燐夜放光。”词语解释:猎犬 拼音:liè quǎn
猎狗。《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 唐 王维 《淇上田园即事》诗:“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说岳全传》第十五回:“ 兀朮 依允,点起军士,带了猎犬鷂鹰,望乱山茂林深处打围。” 杨朔 《雪花飘在满洲》:“ 日本 侦探的嗅觉真像猎犬一样的敏锐。”参见“ 猎狗 ”。
词语解释:猎狗 拼音:liè gǒu
(1).受过训练,能帮助打猎的狗。《史记·淮阴侯列传》:“野兽已尽而猎狗亨。”《晋书·五行志中》:“有猎狗咋杀两乌,餘乌因共啄杀狗。” 唐 沉既济 《任氏传》:“是时, 西门圉人 教猎狗于 洛川 ,已旬日矣。苍犬腾出于草间, 郑子 见 任氏 歘然坠于地,復其本形。”
(2).比喻受人豢养而助其为恶的人。 瞿秋白 《乱弹·满洲的毁灭》:“谁都明白:他们不过是……帝国主义的猎狗。”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一章:“有不少回,国民党的猎狗把鼻子伸到《鹭江日报》的排字房和编辑室去乱嗅。”词语解释:猎围 拼音:liè wéi
打猎时形成的包围圈。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戍楼侵岭路,山村落猎围。”《周书·儒林传·卢光》:“﹝ 卢光 ﹞尝从 太祖 狩於 檀臺山 。时猎围既合, 太祖 遥指山上谓羣公等曰:‘公等有所见不?’”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山头曈曈日将出,山下猎围照初日。”词语解释:猎书 拼音:liè shū
犹读书。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二折:“猎书非我事,狗监是前生。俺是 郭 府中掌管牧养的,昨夜歌妓第三院的猛犬,不知何人打死了,也须报与老爷。”词语解释:猎户 拼音:liè hù
(1).以打猎为业的人家。 宋 黄庭坚 《戏咏江南土风》:“饭香猎户分熊白,酒熟渔家擘蟹黄。” 金 元好问 《薛明府去思口号》之三:“只从明府到,猎户得安眠。”《三国演义》第五二回:“原来二人都是 桂阳岭 山乡猎户出身。”
(2).指猎人。 宋 范成大 《戏题索桥》诗:“染人高晒帛,猎户远张罿。”《水浒传》第四三回:“只见五七个猎户都在那里收窝弓弩箭。”《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我们山里可就出来一隻磣大的老虎……州里派了多少猎户们打他。” 田汉 《获虎之夜》:“ 易四聋子 是我们镇上有名的猎户……他有一个朋友姓 袁 ,也是个有名的猎户。”词语解释:猎师 拼音:liè shī
猎手,猎人。 汉 刘向 《列仙传·毛女》:“﹝毛女﹞在 华阴山 中,猎师世世见之。” 三国 魏 嵇康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犹猎师以得禽也,纵使寻迹,时有无获,然得禽,曷尝不由之哉?”《法苑珠林》卷三二引《法句经》:“鹿言……我在林野,心恒怵惕,畏惧猎师及诸豺狼。”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二幕:“﹝打猎﹞是莫大的精神上的快乐呢……不过,这种快乐可惜只有贵族的猎师才能够享受呀。”词语解释:猎者 拼音:liè zhě
打猎的人。《战国策·楚策三》:“麋知猎者张罔前而驱己也,因还走而冒人。”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乃纵猎者,基趾如星,传言羽猎,衔枚无声。”《后汉书·马融传》:“虞人植旍,猎者効具。”词语解释:猎场 拼音:liè chǎng
打猎的场所。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孙盛 ﹞从猎,其二儿俱行, 庾公 不知,忽於猎场见 齐庄 。” 清 孙枝蔚 《走狗塘》诗:“ 吴王 厌对宫中柳,猎场日暮不回首。”词语解释:猎徒 拼音:liè tú
猎人。 汉 张衡 《西京赋》:“纵猎徒,赴长莽。”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贾表之 名 公望 …… 许 潁 之间猎徒谓之 贾大夫 云。” 清 孙枝蔚 《任明府捉贼歌》:“率领猎徒当岁首,狐兔擒来嫌细碎。”词语解释:猎马 拼音:liè mǎ
打猎人所乘的马。 南朝 梁 宗懔 《和岁首寒望》:“稻车迴故坞,猎马转新村。” 唐 王绩 《野望》诗:“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词语解释:猎夫 拼音:liè fū
猎人。《庄子·秋水》:“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入深山刺虎豹、抱熊羆而出者,此猎夫之勇悍也。”词语解释:猎渭 拼音:liè wèi
传说 周文王 出猎 渭 滨,获王者师 吕尚 ,故以“猎渭”谓获贤才。 宋 黄庭坚 《次韵奉送公定》:“从来国器重,见谓骨相奇,筑 巖 发梦寐,猎 渭 非熊螭。”词语解释:猎兽 拼音:liè shòu
中世纪英国在狩猎地饲养作为打猎对象的动物(如獐、狐、貂)
可作狩猎猎物的哺乳动物词语解释:猎客 拼音:liè kè
猎人。 唐 李白 《送韩準裴政孔巢父还山》诗:“猎客张兔罝,不能掛龙虎。” 五代 和凝 《题鹰猎兔画》诗:“君夸鹰眼急,我悯兔心忙。岂动骚人兴,惟增猎客狂。”词语解释:猎狗 拼音:liè gǒu
(1).受过训练,能帮助打猎的狗。《史记·淮阴侯列传》:“野兽已尽而猎狗亨。”《晋书·五行志中》:“有猎狗咋杀两乌,餘乌因共啄杀狗。” 唐 沉既济 《任氏传》:“是时, 西门圉人 教猎狗于 洛川 ,已旬日矣。苍犬腾出于草间, 郑子 见 任氏 歘然坠于地,復其本形。”
(2).比喻受人豢养而助其为恶的人。 瞿秋白 《乱弹·满洲的毁灭》:“谁都明白:他们不过是……帝国主义的猎狗。”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一章:“有不少回,国民党的猎狗把鼻子伸到《鹭江日报》的排字房和编辑室去乱嗅。”词语解释:猎贤 拼音:liè xián
搜求贤人。 唐 林琨 《驾幸温泉宫赋》:“我皇将出豫涤心,观风猎贤。” 唐 马戴 《校猎曲》:“当时能猎贤,保国兼保家。”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九:“﹝ 麻徵君 ﹞《戏题太公钓鱼图》云:‘向使 文王 不猎贤,一竿潦倒 渭河 边。’”词语解释:猎士 拼音:liè shì
打猎的壮士。《法苑珠林》卷六七引《六度集经》:“其国王夫人有疾,梦覩孔雀云其肉可为药,寤已啟闻,王令猎士疾行索之。” 明 高启 《玄武门观虎圈》诗:“目光燑燑卧深圈,羽林猎士初擒献。”词语解释:猎取 拼音:liè qǔ
(1).求取(名位或财货)。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之一:“窥执事意,岂若今所谓举方正者猎取名位而已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如此猎取功名,虽登臺门阁,犹为贱也。”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一:“因为他年事已高,无多猎取财物的心力了。”
(2).捕捉(禽兽)。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人们宁可忍受饥饿,却没有谁想猎取一只蝴蝶鸟来吃。” 吴组缃 《山洪》十五:“这野鸭也不是尽可以猎取的。”词语解释:猎精 拼音:liè jīng
搜取精华。 唐 李白 《留别广陵诸公》诗:“晚节觉此疎,猎精草《太玄》。”词语解释:猎鹰 拼音:liè yīng
印度一种小的鹰(Accipiter badius),有时用于鹰猎词语解释:猎俊 拼音:liè jùn
搜求有才智的人。 唐 张说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搜英猎俊,野无遗才。”词语解释:猎具 拼音:liè jù
打猎的用具词语解释:猎渔 拼音:liè yú
犹渔猎。比喻泛览博涉(书卷)。 清 吴暻 《奉和座主东海公山居》:“闭门碧草闲秋色,独把遗编恣猎渔。”词语解释:猎禁 拼音:liè jìn
禁止猎捕动物的命令。《三国志·魏志·高柔传》:“百姓供给众役,亲田者既减,加顷復有猎禁,羣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貲。”词语解释:猎郎 拼音:liè láng
北魏 拓跋氏 起于 代 北,俗尚猎,故置猎郎,司宿卫侍从,以豪家子弟有才勇者任之,相当于 汉 代期门郎、羽林郎之类。《魏书·官氏志》:“﹝ 天赐 二年﹞置散骑郎、猎郎。”《魏书·周几传》:“ 几 少以善骑射为猎郎。”《北史·古弼传》:“ 古弼 , 代 人也。少忠谨,善骑射。初为猎郎,门下奏事,以敏正称。”词语解释:猎获 拼音:liè huò
(1).谓行射礼时,矢不中靶,而从唱靶者护身具(乏)旁擦过。《仪礼·乡射礼》:“命曰无射获,无猎获,上射揖,司射退,反位。” 郑玄 注:“射获谓矢中人也,猎矢从傍。” 贾公彦 疏:“猎矢从傍者,谓从乏傍也。”参见“ 获者 ”。
(2).由打猎而获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 田七郎 ﹞入山三日,无所猎获。”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誉之为翎毛被剪掉的凤凰,比之以作为普通的兽类而被猎获的麒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序曲》:“他们把猎获的禽兽用枪尖或叉尖挑着。”
(3).求取。《花城》1981年第3期:“在这短短的时光里, 莓莓 渐渐把 张青 当作了自己猎获的对象。”
词语解释:获者 拼音:huò zhě
(1).猎得禽兽者。《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兽公之,小兽私之,获者取左耳。” 郑玄 注:“获,得也,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
(2).指古代举行射礼时持旌唱获者。犹今之报靶员。《仪礼·乡射礼》:“司马又命获者倚旌于侯中。获者由西方,坐取旌于侯中。” 郑玄 注:“谓之获者以事名之。” 贾公彦 疏:“云以事名之者,以其唱获故名获者也。”
(3).射中靶心者。《仪礼·乡射礼》:“拾发以将乘矢。获者坐而获。” 贾公彦 疏:“射著禽兽为获,获则得也……射著正鵠亦曰获。”
(4).谓逃亡而被抓获,没为奴婢的人。《初学记》卷十九引 汉 应劭 《风俗通》:“获者,逃亡获得,为奴婢者也。”词语解释:猎艳 拼音:liè yàn
(1).搜求丽辞。语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 明 杨慎 《星回之夕梦中作》诗:“鸿裁谁猎艳,空自拾江蘺。” 鲁迅 《南腔北调集·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文章是平常的文章……倘要从中猎艳搜奇,自然免不了会失望。”
(2).犹渔色。追逐女色。 宋 黄庭坚 《题杜槃涧叟冥鸿亭》诗:“藉交游侠窟,猎艳少年场。”词语解释:猎射 拼音:liè shè
犹打猎。《汉书·贾山传》:“令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猎射,击兔伐狐,以伤大业。” 唐 杜甫 《昔游》诗:“肉食三十万,猎射起黄埃。”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第一折:“大小头目,便收拾鞍马,打点鹰犬,公子要打围猎射去。” 明 唐顺之 《赠宜兴尹林君序》:“其民人工织屨、治丝葛、善猎射,自食其土,不游贾于四方。”词语解释:猎兴 拼音:liè xīng
打猎的兴致。词语解释:猎沙 拼音:liè shā
植物名。狸豆的别称。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猎沙,叶似葛而实大如李核,可啗食也。”词语解释:猎涉 拼音:liè shè
(1).经历;历经。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野有蔓草,猎涉蘡薁。”
(2).引申指浏览(书籍)。《劫馀灰》第二回:“我家小女,从小跟我读书,诸子百家,俱能猎涉。”
(3).植物名。狸豆的别称。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猎涉。”参见“ 猎沙 ”。
词语解释:猎沙 拼音:liè shā
植物名。狸豆的别称。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猎沙,叶似葛而实大如李核,可啗食也。”词语解释:猎缨 拼音:liè yīng
收揽冠带,表示恭敬严肃。《史记·日者列传》:“ 宋忠 、 贾谊 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司马贞 索隐:“猎犹揽也。揽其冠缨而正其衣襟,谓变而自饰也。” 康有为 《〈礼运注〉叙》:“ 康有为 乃猎缨敷衽而正言。”词语解释:猎旦 拼音:liè dàn
打猎的日子。 唐 韩愈 《答张彻》诗:“觥秋纵兀兀,猎旦驰駉駉。” 蒋抱玄 注:“猎旦,行猎之日。”词语解释:猎奇 拼音:liè qí
刻意搜求奇异的事物。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结论一》:“他们有时也爱这些东西,那是为着猎奇,为着装饰自己的作品。” 杨朔 《巴厘的火焰》:“西方的游客好猎奇……于是对 巴厘 印度教抱着奇特的趣味。”词语解释:猎戏 拼音:liè xì
打猎游戏。《三国志·魏志·苏则传》:“古之圣王不以禽兽害人,今陛下方隆 唐尧 之化,而以猎戏多杀羣吏,愚臣以为不可。”词语解释:猎彦 拼音:liè yàn
搜求有才德的人。 唐 王勃 《乾元殿颂》:“龟文猎彦,麟旌收逸。” 唐 骆宾王 《对策文三》:“翘车猎彦,束帛旌贤。”词语解释:猎捷 拼音:liè jié
相接貌。《文选·何晏〈晏福殿赋〉》:“赴险凌虚,猎捷相加。” 李善 注:“猎捷,相接之貌。”词语解释:猎物 拼音:liè wù
捕获的禽兽;捕捉的对象。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他只是策马跟着箭路飞跑前去,便可以拾得猎物。”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四:“ 梅佐贤 像是一个富有经验的老猎户,欣赏着已经捕获的猎物。”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三章:“眼睛像一双鹰底眼睛,追寻着一只什么猎物似地急速地在转动。”词语解释:猎异 拼音:liè yì
刻意搜寻奇异的事物。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出于好奇猎异的心情,她降低自己的身份,跟他们谈些家常话。”词语解释:猎靴 拼音:liè xuē
一种结实的又厚又重的皮靴,常高达膝部,而从脚背至顶的靴面均以条带系紧词语解释:猎酒 拼音:liè jiǔ
谓无故向人索求酒食。《旧五代史·周书·常思传》:“尝有从事欲求謁见者, 思 览刺而怒曰:‘彼必是来猎酒也。’命典客者饮而遣之,其鄙吝也如是。”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猎酒》:“古人谓无藉之士,游手清谈,无故来人家,志必得酒而后去,谓之猎酒。 张仲举 诗云:‘狂客有时来猎酒,老夫无日不焚香。’‘猎酒’出《五代史》。”词语解释:猎攦 拼音:liè lì
不齐貌。一说,竹密貌。词语解释:猎捕 拼音:liè bǔ
捕捉。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三:“一看见我,正开始追逐着一只红蜻蜓的那男孩便放弃了猎捕的对象,显出惊疑的神色。”词语解释:猎民 拼音:liè mín
猎人;猎户。《人民日报》1959.1.18:“﹝顾客﹞除少数与我们一样前来猎奇的人之外,绝大部分都是 伊春 林区的猎民。”《新华月报》1962年第11期:“各地应……制定公布临时性的狩猎管理办法,并且把城市猎民组织起来,由主管部门发给狩猎证。”词语解释:猎枪 拼音:liè qiāng
打猎用的枪。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我家中有两支 广 式的猎枪,几个人一面检察枪支,一面又常常……微笑。”《花城》1981年第3期:“他有五十多年纪了……缠着头巾,束着腰带,肩上扛着双筒猎枪。”词语解释:猎手 拼音:liè shǒu
猎人。 宋 宋祁 《羚羊赞》:“羊质之大,角绕于首。以角之称,躯残猎手。”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它讲的是古代一个勇敢的青年猎手和一个美丽姑娘的故事。” 金近 《狐狸打猎人的故事》:“爸爸是个好猎手,年轻的儿子就跟着爸爸学打猎。”词语解释:猎户星 拼音:liè hù xīng
星座名。位置在天球赤道上,最显著的有七颗星。其中参宿四是最亮的红超巨星,参宿七是最亮的蓝超巨星。系天空中最壮丽的星座。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四:“我找着了猎户星。” 茹志鹃 《澄河边上》:“天上的猎户星已落到半空,再过三四个小时天就亮了。”词语解释:猎车 拼音:liè chē
帝王等出猎时所乘之车。《晋书·舆服志》:“猎车,驾四马,天子校猎所乘也。重輞漫轮,繆龙绕之。一名闒戟车,一名蹋猪车。 魏文帝 改名蹋兽车。”《宋书·礼志五》:“猎车輞幰…… 魏文帝 改曰蹋虎车。”词语解释:猎跋 拼音:liè bá
犹践踏。亦谓行止不正之貌。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 岭 外三州谓行止不正为猎跋。”词语解释:猎食 拼音:liè shí
(1).捕捉或寻找食物。 汉 焦赣 《易林·渐之大过》:“鹰鸇猎食,雉兔困极。” 南唐 谭峭 《化书·王者》:“猎食者母,分乳者子;全生者子,触网者母。” 许地山 《解放者》:“沙碛里底狼群出来猎食的时候,常有一只体力超群、经验丰富的老狼领导着。”
(2).犹谋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皮》:“﹝ 王生 ﹞意道士借饜禳以猎食者。”词语解释:猎角 拼音:liè jiǎo
打猎的号角。 戴望舒 《秋》诗:“林间的猎角声是好听的。”词语解释:猎蝇 拼音:liè yíng
捕蝇。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三:“ 卢记室 多作脯腊,夏则委人於十步内,扇上涂餳以扑蝇脯,以青纱障隔尘土,时人呼为‘猎蝇记室’。”词语解释:猎碣 拼音:liè jié
指石鼓文。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因内容为歌咏 秦 国君游猎情况,故也称“猎碣”。 宋 董逌 《石鼓文辩》:“世传 岐山 周 篆,昔谓猎碣,以形製考之,鼓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方物》:“ 苏勗 载记亦言:‘石鼓文,谓之猎碣,共十鼓,其文则史籀大篆。’” 元 马臻 《金台文庙石鼓》诗:“猎碣鐫功事惘然,摩挲坏石卧寒烟。” 清 朱彝尊 《赠许容》诗:“相邀硬笔写猎碣,夫岂不如 薛尚功 ?”参见“ 石鼓文 ”。
词语解释:石鼓文 拼音:shí gǔ wén
东周 初 秦国 刻石文字。在十块鼓形石上,用籀文分刻十首四言韵文,记述 秦国 国君的游猎情况。后世亦称为“猎碣”。 唐 初在 天兴 (今 陕西省 宝鸡市 ) 三畤原 出土。 杜甫 韩愈 等都有诗篇歌咏, 欧阳询 、 虞世南 、 褚遂良 都极推重其书法。现在一石字已磨灭,其余九石也有残缺。藏 北京 故宫博物院。 唐 韩愈 《石鼓歌》:“ 张生 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五二:“象形文字鸿荒祖,石鼓文同石柱铭。” 郭沫若 《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三》:“最著名的是 东周 初年的所谓‘石鼓文’。”参见“ 石鼓 ”。词语解释:猎鹿 拼音:liè lù
喻夺取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 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词语解释:猎白鹿马 拼音:liè bái lù mǎ
古代良马名。《宋书·索虏传》:“更无餘物可以相与,今送猎白鹿马十二匹并毡药等物。” 清 郝懿行 《宋琐语·言诠》:“猎白鹿马者,盖良马之名。《韩非子》云:‘马似鹿者,千金也。’或曰:今 蒙古 有猎鹿马,巧捷善走……盖此是也。”词语解释:猎鹿人 拼音:liè lù rén
美国故事片。环球影片公司1978年摄制。德里克沃·什伯恩编剧,迈克尔·西米诺导演,罗伯特·迪奈罗、克里斯托弗·沃尔肯主演。青年钢铁工人迈克尔、尼克和新婚的斯蒂芬被征入伍,开赴越南作战。在一次战斗中三人皆被俘,并被迫当作左轮手枪轮射的赌具。结果尼克中弹身亡,迈克和斯蒂芬虽死里逃生,但已造成极大精神创伤。词语解释:猎逐 拼音:liè zhú
谓驰骋田猎。《三国志·蜀志·秦宓传》:“ 成汤 大圣,覩野鱼而有猎逐之失; 定公 贤者,见女乐而弃朝事,若此辈类,焉可胜陈。”词语解释:猎辇 拼音:liè niǎn
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虎 少好游猎,后体壮大,不復乘马,作猎輦,二十人担之,如今之步輦。”词语解释:猎区 拼音:liè qū
猎物(如猎鸟)常到的地方词语解释:猎主 拼音:liè zhǔ
在狩猎中群犬呼叫时能领导、指挥并且镇得住现场的主要人物词语解释:猎团 拼音:liè tuán
唐 代收拢猎人组成的军队。《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 怀光 使其将 符嶠 袭 坊州 ,据之, 渭 北守将 竇覦 帅猎团七百围之。” 胡三省 注:“团结猎户为兵,谓之猎团。”词语解释:猎古 拼音:liè gǔ
犹言刻意仿古。 清 曹寅 《重修周栎园先生祠堂记》:“其为文,不猎古,不比今。”词语解释:猎囊 拼音:liè náng
猎人装猎物的袋子。 潘漠华 《冷泉岩》:“﹝猎人﹞走进庙里,把枪放下倚在柱脚,猎囊挂在柱上后,向 梅英 说。”词语解释:猎名 拼音:liè míng
猎取功名;猎取名声。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督抚促臣应召赴京。臣自念臣母年逾七旬,属岁多病……如臣猎名违母,则其始进已乖。” 清 曾国藩 《复贺耦庚中丞书》:“今之学者言考据,则持为骋辩之柄;讲经济,则据为猎名之津。”词语解释:猎古调 拼音:liè gǔ diào
形容行动迅疾。《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这老婆一个猎古调走到后边。”《金瓶梅词话》第八三回:“他一个猎古调儿,前边花园门关了,打后边角门走入 金莲 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