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共15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地狱刑狱出狱留狱酆城狱司狱词狱变狱
犴狱牢狱黑暗狱滞狱酆狱制狱人间地狱鞠狱
折狱对狱丰狱大狱丰城狱具狱阅狱乱狱
决狱阿鼻狱楚狱岸狱书狱活地狱仓狱鞫狱
治狱疑狱梁狱生地狱鬻狱沈狱阿毗地狱陷狱
庶狱下狱听狱蔽狱党狱反狱阿呼地狱讯狱
断狱讼狱文字狱无间狱成狱贯狱阿鼻地狱凶狱
冤狱埋狱典狱谳狱死狱豻狱卖狱谨狱
议狱天狱阴狱滥狱归狱诗狱卖官鬻狱越狱
诏狱入狱按狱坐狱三字狱脱狱台狱北寺狱

词语解释:地狱  拼音:dì yù
(1).梵文Naraka的意译,意为“苦的世界”。处于地下,有八寒、八热、无间等名目。古 印度 传说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要堕入地狱,受种种苦。佛教也采用此说。《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昔 五臺山 一僧,夜恒梦至地狱。” 茹志鹃 《失去的夜》一:“ 也宝 睁大了眼,她怕,她觉得恐怖,她想起人们常说的十八层地狱,其中有一层是上刀山下油锅。”
(2).与天堂相对。本为希伯来文,后基督教转意译为地狱。犹太教经典中原意为“阴间”,仅指死者灵魂的去处,并不涉及赏罚问题;后为基督教人转其意而用之,指不信仰耶稣基督的人灵魂于末日审判后受永刑的地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堪嘉弟妹立纲常,全敬神爷姓字扬,自此无忧罹地狱,自然永远在天堂。”
(3).比喻险恶悲惨的境地。《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贼据西岸,列船上流,而兵入洲中,是为自内地狱,危亡之道也。”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第一部:“这是暗无天日的活地狱!” 曹禺 《原野》序幕:“他眼里闪出凶狠,狡恶,机诈与嫉恨,是个刚从地狱里逃出来的人。”
词语解释:犴狱  拼音:àn yù
(1).牢狱。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犴狱之不知避兮,宫庭之不处。” 宋 苏辙 《北京谢韩丞相启》之一:“而况旱气方退,流民未还,盗贼纵横,犴狱填委,是健吏厉精竭力而不足之日,非庸人偷安自便而能办之时。”《明史·刑法志三》:“朝列清班,暮幽犴狱,刚心壮气,销折殆尽。”
(2).指冤狱。 清 刘大櫆 《姚南青五十寿序》:“ 石农先生 ,其曾王父官大司寇,於犴狱多所平反,积阴德於天下。”
词语解释:折狱  拼音:shé yù
判决诉讼案件。《易·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孔颖达 疏:“断决狱讼。” 唐 许浑 《新兴道中》诗:“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狱无功不可寻。” 明 沉鲸 《双珠记·刑逼成招》:“可信片言能折狱,莫将王法等閒看。” 章炳麟 《复仇是非论》:“明知听讼折狱之制不能至周,故作法者亦常歉然自愧,而有所假借宽贷於人。”
词语解释:决狱  拼音:jué yù
亦作“决狱”。 判决狱讼。《管子·小匡》:“决狱折中,不杀不辜,不诬无罪,臣不如 宾胥无 。”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今在职之人,官无大小,悉不知法令,或有微言难晓,而小吏多顽,而使之决狱,无以死生委之,以轻百姓之命,付无知之人也。” 宋 曾巩 《上杜相公书》:“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穀,责治粟内史。”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裳》:“汝在 蜀 中,长於决狱,平反甚多,剖寃析枉,所活无算。”
词语解释:治狱  拼音:zhì yù
审理案件。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 春秋 之治狱,论心定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公﹞治狱如神。”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县令任重而选贱,俸薄而官卑,自治狱、催科外,餘皆置之度外。”
词语解释:庶狱  拼音:shù yù
诸凡刑狱诉讼之事。《书·立政》:“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 蔡沉 集传:“庶狱,狱讼也。”《后汉书·顺帝纪》:“寇盗肆暴,庶狱弥繁。” 宋 陆游 《谢赦表》:“四方万里,尚忧庶狱之亡辜。”《清史稿·高宗纪一》:“四月甲子,以旱命刑部清理庶狱。”
词语解释:断狱  拼音:duàn yù
审理和判决案件。《墨子·尚贤中》:“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使断狱则不中,分财则不均。”《汉书·文帝纪赞》:“断狱数百,几致刑措。”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断狱务在生之,而特恶吏之残扰。”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彼听讼者,研鞠两造之情伪,廉得其情,而后断狱。”
词语解释:冤狱  拼音:yuān yù
犹冤案。《汉书·魏相传》:“遣諫大夫博士巡行天下,察风俗,举贤良,平冤狱,冠盖交道。” 唐 骆宾王 《萤火赋》:“知战场之有燐,悟冤狱之为虫。”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疑自 宋 相传有十五贯冤狱。” 张书绅 《正气歌》四:“在这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冤狱遍 中国 ,冤案堆如山。”
词语解释:议狱  拼音:yì yù
犹断狱,审议狱案。《易·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魏书·刑罚志》:“议狱定律,有国攸慎,轻重损益,世或不同。” 宋 韩元吉 《龙图阁待制知建宁府周公墓志铭》:“及其议狱也, 大理 有 阿杨 杀小儿案,而公以为可疑,不顾众论争之。”
词语解释:诏狱  拼音:zhào yù
(1).关押钦犯的牢狱。《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大王之羣臣近幸素能使众者,皆前繫詔狱,餘无可用者。” 唐 李白 《秦女休行》:“壻为 燕国 王,身被詔狱加。”《明史·刑法志一》:“或本无死理,而片纸付詔狱,为祸尤烈。”
(2).奉旨办理的案件。《后汉书·百官志二》:“左平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平决詔狱。”
词语解释:刑狱  拼音:xíng yù
犹刑罚。《左传·文公六年》:“正法罪,辟刑狱。”《晋书·元帝纪》:“其有政绩可述,刑狱得中……各以名闻。” 宋 王安石 《上曾参政书》:“阁下必欲使之察一道之吏,而寄之以刑狱之事,非所谓因其材力之所宜也。”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四章:“生人刑狱之惨苦,终无由去也。”
词语解释:牢狱  拼音:láo yù
(1).监狱。《管子·度地》:“虚牢狱,实廥仓。”《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卬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踰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与其不得朋友而死,则牢狱之死,战场之死,固甘如飴也。”
(2).比喻限制、束缚人的地方。 叶圣陶 《倪焕之》一:“四角方方的教室不再是生趣索然的牢狱。”
词语解释:对狱  拼音:duì yù
到案受审。《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蔡 以丞相坐侵 孝景园 壖地,当下吏治, 蔡 亦自杀,不对狱,国除。”《新五代史·杂传·李金全》:“今以 全节 代公,是召公对狱也。”
词语解释:阿鼻狱  拼音:ā bí yù
见“ 阿鼻地狱 ”。
词语解释:阿鼻地狱  拼音:ā bí dì yù
佛教八大地狱之一。《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七日之间,母身将死,堕阿鼻地狱,受无间之餘殃。”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若是 王导 知情的,永堕阿鼻地狱。” 柯灵 《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八国联军铁蹄下的故都,烧杀淫掠,如阿鼻地狱,尽人皆知。”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其贵人叩头乃服,王曰:‘可付阿鼻狱。’乃有牛头人数辈执之而去。” 清 黄遵宪 《伦敦大雾行》:“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刹国。”参见“ 阿鼻 ”。
词语解释:疑狱  拼音:yí yù
疑难案件。《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 孔颖达 疏:“疑狱,谓事可疑难断者也。”《晋书·姚兴载记上》:“ 兴 常临 諮议堂 听断疑狱,于时号无寃滞。”《魏书·刑罚志》:“六年春,以有司断法不平,詔诸疑狱皆付中书,依古经义论决之。”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三折:“这件事,有共无,总是个疑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夫疑狱,虚心研鞫,或可得真情。”
词语解释:下狱  拼音:xià yù
关进牢狱。《汉书·高帝纪下》:“ 贯高 等谋逆发觉,逮捕 高 等,并捕 赵王敖 下狱。”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及夫 中散 下狱,神气激扬。” 宋 曾巩 《李白诗集后序》:“而《新书》又称 白 流 夜郎 ,还 潯阳 ,坐事下狱, 宋若思 释之者,皆不合 白 之自叙,盖史误也。” 许地山 《人非人》:“她有一位同志,在共同秘书工作的时候,刚在大学一年级,幸而被捕下狱,坐了三年监,出来,北伐已经成功了。”
词语解释:讼狱  拼音:sòng yù
诉讼。《管子·小匡》:“无坐抑而讼狱者,正三禁之。”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临川 黄崖 宰是邑,谓此钱出於讼狱之人,恐惹词诉。” 清 赵翼 《偶书所见》诗:“小则滋讼狱,大则兴甲胄。” 徐特立 《加紧农村工作是战胜之最大保证》:“讼狱不平,对于政治是很有影响的。”
词语解释:埋狱
埋没在监狱屋基下的宝剑。比喻埋没人才
词语解释:天狱  拼音:tiān yù
(1).天然的牢狱。亦喻地形的险恶。《三国志·魏志·孙资传》“进 放 爵 西乡侯 , 资乐阳亭侯 ” 裴松之 注引《孙资别传》:“昔 武皇帝 征 南郑 ,取 张鲁 , 阳平 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 夏侯渊 军,数言‘ 南郑 直为天狱。’” 唐 元结 《闵荒诗》:“四海非天狱,何为非天囚。”
(2).天上的监狱。古代星占家以天象附会人事,故有此称。《晋书·天文志上》:“参十星……又为天狱,主杀伐。”
词语解释:入狱  拼音:rù yù
进入监狱。《汉书·朱博传》:“ 博 诈得为医入狱,得见 咸 ,具知其所坐罪。”亦谓被拘捕,关进监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 成 入狱,相顾凄酸,谋叩闕。”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然而,入狱的原因,直到我出来之后才查明白。”
词语解释:出狱  拼音:chū yù
脱离监狱。《汉书·朱博传》:“ 博 出狱,又变姓名,为 咸 验治数百,卒免 咸 死罪。”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蚁嚙械已尽,因得出狱。” 许地山 《解放者》:“ 契默 问她出狱的因由,她说是与一群狱卒串通,在天快亮的时候,私自放她逃走。”
词语解释:黑暗狱  拼音:hēi àn yù
见“ 黑暗地狱 ”。
词语解释:黑暗地狱  拼音:hēi àn dì yù
(1).即地狱。《水浒传》第八七回:“又见黑气遮天,乌云蔽日,伸手不见掌,如黑暗地狱相似。”亦省称“ 黑暗狱 ”。参见“ 地狱 ”。 唐 寒山 《诗》之二三二:“不如早觉悟,莫作黑暗狱。”
(2).指密室;暗室。《西湖二集·天台匠误招乐趣》:“话説这 张漆匠 跟了老嫗走入黑暗地狱之中,不知东西南北。”
词语解释:丰狱  拼音:fēng yù
见“ 丰城狱 ”。
词语解释:丰城狱  拼音:fēng chéng yù
传说龙泉、太阿两宝剑沉埋 丰城 狱底,后常以“丰城狱”喻埋没人才的地方。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车摧 太行 路,剑落 丰城 狱。”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之四:“剑埋 丰城 狱,气与斗牛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坐》:“提携,鎩羽忽高飞,剑出 丰城 狱底。”亦省作“ 丰狱 ”。 唐 黄滔 《谢试官》:“遂至千仞 禹门 ,额蒙点鋭,两朝 楚国 ,足被刖空,竟于 丰 狱以沉埋,谁以 蜀 桐而激发。” 明 张煌言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自从化剑分 丰 狱,谁復调琴到夜臺。”参见“ 丰城剑 ”。
词语解释:楚狱  拼音:chǔ yù
《后汉书·楚王英传》:“有司奏 英 招聚姦猾,造作图讖,擅相官秩,置诸侯王公将军二千石,大逆不道,请诛之…… 楚 狱遂至累年,其辞语相连,自京师亲戚诸侯州郡豪桀及考案吏,阿附相陷,坐死徙者以千数。”又《袁安传》记 袁安 案其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后因称冤狱为“楚狱”。 唐 刘禹锡 《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之二:“常闻平 楚 狱,为报里门高。” 唐 刘禹锡 《谢中书张相公启》:“ 袁公 之平 楚 狱,不忍錮人; 晏子 之哀 越石 ,乃伸知己。”
词语解释:梁狱  拼音:liáng yù
汉 邹阳 受诬陷系狱,自狱中上书 梁孝王 辩白,终获释。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因以“梁狱”代指冤狱。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苏武 元还 汉 , 黄公 岂事 秦 。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 唐 杜甫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诗:“ 梁 狱书应上, 秦 臺镜欲临。独醒时所嫉,羣小谤能深。”
词语解释:听狱  拼音:tīng yù
听理讼狱。《国语·鲁语上》:“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墨子·非乐上》:“王公大人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此其分事也。”《尚书大传》卷四:“君子之于人也,有其语也,无不听者,皇于听狱乎!”《孔丛子·刑论》:“夫 公父氏 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
词语解释:文字狱  拼音:wén zì yù
旧时谓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故意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 清 龚自珍 《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 中国 从古到今有多少文字狱;历来‘流言’的制造散布法和效验等等……可以研究的新方面实在多。”
词语解释:典狱  拼音:diǎn yù
执掌刑狱之事。《书·吕刑》:“典狱非讫于威,惟讫于富。”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已使之治财矣,又转而使之典狱。”
词语解释:阴狱  拼音:yīn yù
私设之牢房,暗牢。《三国志·蜀志·刘焉传》“时 焉 子 范 为左中郎将”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 范 父 焉 为 益州 牧, 董卓 所徵发,皆不至。收 范 兄弟三人,锁械於 郿坞 ,为阴狱以繫之。”
词语解释:按狱  拼音:àn yù
(1).断狱。《新唐书·徐有功传》:“与 皇甫文备 同按狱,诬 有功 纵逆党。” 宋 孙升 《孙公谈圃》卷上:“一日,禁中遣 冯宗道 按狱,止贬 黄州 团练副使。”
(2).巡视监狱。 清 袁枚 《新齐谐·狱中石匣》:“ 越州 周道澧 以难荫选 陕西 陇州 知州,抵署后,循例按狱。”
词语解释:留狱  拼音:liú yù
稽延狱讼。《易·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孔颖达 疏:“此以静止明察,审慎用刑而不稽留狱讼。” 唐 白居易 《牛僧孺可户部侍郎制》:“而书命无繁词,决事无留狱,受宠有忧色,纳忠多苦言。”
词语解释:滞狱  拼音:zhì yù
指因积压或拖延未予审决的案件。《南史·梁始兴忠武王憺传》:“ 憺 自以少年始居重任,开导物情,辞讼者皆立待符教,决於俄顷,曹无留事,下无滞狱。” 唐 司空图 《唐故宣州王公行状》:“会 鄂州 盐铁使赃状上,闻有力者持为滞狱,公驰传即讯,涉旬辨决。”《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帝不欲天下有滞狱,乃建三限之制,大事四十日,中事三十日,小事十日,不须追捕而易决者无过三日。”参见“ 滞讼 ”。
词语解释:滞讼  拼音:zhì sòng
积压的讼案。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转为 广汉 太守,郡多滞讼,有经三十年不决者, 处 立评其枉直。” 宋 苏舜钦 《火疏》:“古者决狱断滞讼,以平水旱,不用赦也。” 宋 俞文豹 《吹剑录外集》:“累年滞讼,决遣殆尽。”
词语解释:大狱  拼音:dà yù
(1).重大的案件。多指牵涉面广而处罚严厉者。《史记·酷吏列传》:“是时上方乡文学, 汤 决大狱,欲傅古义。”《后汉书·梁商传》:“大狱一起,无辜者众,死囚久繫,纤微成大。”《新唐书·王鉷传》:“ 林甫 方兴大狱,撼东宫,诛不附己者。” 鲁迅 《且介亭杂文·买〈小学大全〉记》:“这一回的文字狱,只绞杀了一个人,比起别的案子来,决不能算是大狱。”
(2).大牢,监狱。 贺敬之 丁毅 《白毛女》:“他俩把 穆仁智 打了, 大锁 叫抓起坐了大狱, 大春 跑了。”
词语解释:岸狱  拼音:àn yù
监狱。岸,通“ 犴 ”。语本《诗·小雅·小宛》:“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陆德明 释文:“《韩诗》作犴,音同。云乡亭之繫曰犴,朝廷曰狱。” 宋 杨万里 《与张严州敬夫书》:“某初至,见岸狱充盈,而府库虚耗自若也。” 清 谭嗣同 《仁学》三七:“是何不幸为妇人,乃为人 申 韩 之,岸狱之!” 柳亚子 《放歌》:“刖刑施无辜,岸狱盈闺房。”
词语解释:生地狱  拼音:shēng dì yù
活地狱。形容人间极苦的处所。《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 南汉 主﹞作离宫千餘间,饰以珠寳,设鑊汤、铁牀、刳剔等刑,号‘生地狱’。”
词语解释:蔽狱  拼音:bì yù
犹冤狱。《管子·立政》:“三本者审,则便辟无威於国,道涂无行禽,疏远无蔽狱,孤寡无隐治。”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进正臣以端治表,礼故老以求讜言,远无蔽狱,近无留命。”
词语解释:无间狱  拼音:wú jiàn yù
即无间地狱。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底补罗国》:“惜哉!惜哉!今此论师,任情执见,毁恶大乘,堕无间狱。”《太平广记》卷三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君欲得 马氏 托生,即放某迴……若今追某,徒寘於无间狱,亦何裨於 马氏 哉?”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师﹞发愿云:‘吾此生不能作佛,当入无间狱也。’”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我为无知,我为妄作……七日命终,坠无间狱,我不悔也。”
词语解释:谳狱  拼音:yàn yù
审理诉讼;审问案情。 宋 王禹偁 《荐戚纶上翰林学士钱若水启》:“向因讞狱 宛丘 ,坐繫乌府,廷尉议罪,听以赎论。”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一出:“四海须传讞狱功。” 严复 《救亡决论》:“讞狱无术,不由公听,专事毒刑榜笞。”
词语解释:滥狱  拼音:làn yù
冤案。 唐 戴叔伦 《临川从事还别崔法曹》诗:“谬官辞获免,滥狱会平反。”
词语解释:坐狱  拼音:zuò yù
(1).指诉讼双方互相辩论。《左传·襄公十年》:“ 王叔 之宰与 伯舆 之大夫 瑕禽 坐狱於王庭, 士匄 听之。” 杜预 注:“狱,讼也。《周礼》: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故使宰与属大夫对争曲直。” 杨伯峻 注:“坐狱,两造对讼。亦单言曰坐。”
(2).入狱;坐监狱。 宋 赵叔向 《肯綮录·紫姑伸狱》:“﹝库官辈﹞初不知 飞 坐狱及死于除夕也。” 孙犁 《白洋淀纪事·秋千》:“你们村里就有过两位坐狱被杀的共产党员。”
词语解释:酆城狱  拼音:fēng chéng yù
丰城县 狱。相传 晋 雷焕 在此掘地得宝剑赠 张华 。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一百韵》:“车摧 太行 路,剑落 酆城狱 。”参见“ 酆城剑 ”。
词语解释:酆城剑  拼音:fēng chéng jiàn
(1).相传 晋 张华 与 雷焕 登楼仰观天文。 焕 谓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地在 豫章 丰城郡 。于是 华 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牛斗间气不复见。 焕 送一剑与 华 ,留一自佩。其后 华 诛,失剑所在。 焕 死,其子 华 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会合 张华 曾失去的一剑,化成长达数丈的两条巨龙。事见《晋书·张华传》。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八:“鮫绽 酆城 剑,虫凋鬼火书。”亦作“ 酆城龙劒 ”。
(2).比喻优异的才识。 金 元好问 《赠答平阳仇舜臣》诗:“沧海驪珠能几见, 酆城 龙劒不终藏。”亦省作“ 酆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酆 剑,意气逐 吴 钩。”
词语解释:酆狱  拼音:fēng yù
酆城狱 。 前蜀 韦庄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之二:“但埋 酆狱 气,未发爨桐音。”参见“ 酆城狱 ”。
词语解释:酆城狱  拼音:fēng chéng yù
丰城县 狱。相传 晋 雷焕 在此掘地得宝剑赠 张华 。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一百韵》:“车摧 太行 路,剑落 酆城狱 。”参见“ 酆城剑 ”。
词语解释:酆城剑  拼音:fēng chéng jiàn
(1).相传 晋 张华 与 雷焕 登楼仰观天文。 焕 谓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地在 豫章 丰城郡 。于是 华 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牛斗间气不复见。 焕 送一剑与 华 ,留一自佩。其后 华 诛,失剑所在。 焕 死,其子 华 持剑行经 延平津 ,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会合 张华 曾失去的一剑,化成长达数丈的两条巨龙。事见《晋书·张华传》。 唐 元稹 《景申秋》诗之八:“鮫绽 酆城 剑,虫凋鬼火书。”亦作“ 酆城龙劒 ”。
(2).比喻优异的才识。 金 元好问 《赠答平阳仇舜臣》诗:“沧海驪珠能几见, 酆城 龙劒不终藏。”亦省作“ 酆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酆 剑,意气逐 吴 钩。”
词语解释:丰城狱  拼音:fēng chéng yù
传说龙泉、太阿两宝剑沉埋 丰城 狱底,后常以“丰城狱”喻埋没人才的地方。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车摧 太行 路,剑落 丰城 狱。”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之四:“剑埋 丰城 狱,气与斗牛平。”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坐》:“提携,鎩羽忽高飞,剑出 丰城 狱底。”亦省作“ 丰狱 ”。 唐 黄滔 《谢试官》:“遂至千仞 禹门 ,额蒙点鋭,两朝 楚国 ,足被刖空,竟于 丰 狱以沉埋,谁以 蜀 桐而激发。” 明 张煌言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自从化剑分 丰 狱,谁復调琴到夜臺。”参见“ 丰城剑 ”。
词语解释:丰城剑  拼音:fēng chéng jiàn
《晋书·张华传》谓 吴 灭 晋 兴之际,天空斗牛之间常有紫气。 张华 闻 雷焕 妙达纬象,乃邀与共观天文。 焕 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是“寳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并谓剑在 豫章 丰城 。 华 即补 焕 为 丰城 令,“ 焕 到县,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气非常,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其夕斗牛间气不復见焉。”后世诗文用“丰城剑”赞美杰出人才,或谓杰出人才有待识者发现。 宋 叶适 《送孙伟夫》诗:“远寻 丰城 剑,虚负 歷山 月;发嫌梅柳催,到恨桃杏歇。” 元 柳贯 《送董侍御由江右赴南台》诗:“荧光下合 丰城 剑,紫气中悬执法星。” 清 孙枝蔚 《赠魏生》诗:“才华顺似 丰城 剑,和气当如春草轩。”亦省作“ 丰剑 ”。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经过辨 丰 剑,意气逐 吴 鉤。”
词语解释:书狱  拼音:shū yù
书写狱词。指作案牍文书或作判决词。《汉书·张汤传》:“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三》:“古之书狱也以狱,今之书狱也不以狱。”
词语解释:鬻狱  拼音:yù yù
受贿而枉断官司。《左传·昭公十四年》:“ 鮒 也鬻狱, 邢侯 专杀,其罪一也。”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诸司皆如此请謁嘱事,卖官鬻狱,所求必遂。” 清 戴名世 《浙江试牍序》:“今有两人於此,同为县令,一则鬻狱,而视其贿之多寡以为曲直。”
词语解释:党狱  拼音:dǎng yù
(1).古代指监禁、诛杀党人。 明 高启 《咏隐逸·陈留老父》:“ 汉 衰党狱起,朝柄在刑餘。”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田军作〈八月的乡村〉序》:“ 宋 曾以道学替 金 元 治心, 明 曾以党狱替 满清 箝口。”
(2).指逮捕、杀戮反对党成员。 邹鲁 《洪宪之役》:“溯自二年讨 袁 军失败, 袁世凯 大兴党狱,党人死者甚多,非党员被诬者亦不少。”
词语解释:成狱  拼音:chéng yù
(1).指已判决待批准或已判决在执行的刑事案件。 宋 叶适 《中奉大夫太常少卿薛公墓志铭》:“有窃富人婢以逃,其家谓‘主杀吾女’。州县以成狱至,公却之,曰:‘安有杀人而无验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权臣述史》:“ 嘉靖 六年,妖贼 李福达 一案,议礼贵人 张 桂 等为政,尽反成狱。”
(2).指刑事案件的定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这人虽是他打死的,只是没有尸亲执命,未可成狱。”
词语解释:死狱  拼音:sǐ yù
应判死刑的案件。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嘆,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词语解释:归狱  拼音:guī yù
(1).犹归罪。《公羊传·闵公元年》:“﹝ 庆父 ﹞使﹝ 邓扈乐 ﹞弑 子般 ,然后诛 邓扈乐 而归狱焉。”《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 颜师古 注:“ 李奇 曰:‘归罪过于民,不罪己也。’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 严复 《〈法意〉按语》:“ 唐 宋 诸儒,想望太平,皆太息于先王经制之破坏,而归狱 商君 。”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汉口 之焚,论者胥归狱 冯公 。”
(2).返归监狱。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3).归结狱讼。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又狱有不能结者,輒诱杀生番以归狱。”
词语解释:三字狱  拼音:sān zì yù
宋 秦桧 诬陷 岳飞 , 飞 下狱, 韩世忠 不平,诣 桧 诘其实。 桧 曰:“ 飞 子 云 与 张宪 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 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见《宋史·岳飞传》。莫须有,犹言恐怕有,也许有。世因称 岳飞 冤狱为“三字狱”。 明 唐顺之 《岳将军墓》诗:“谁将三字狱,堕此万里城。”后亦以“三字狱”为冤狱的代称。 清 佟世临 《戊寅秋拜先王父墓下》诗:“钩党竟成三字狱,招魂欲叩九重天。” 赵朴初 《洪湖曲吊贺龙同志》诗:“一世精忠三字狱,松崩幽谷无人知。”
词语解释:司狱  拼音:sī yù
(1).掌管刑狱的官员。 汉 扬雄 《法言·告知》:“如有犯法,则司狱在。”
(2). 元 刑部设司狱司, 明 因之。 清 刑部亦置司狱,掌督狱卒。参阅《元史·百官志一》《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词语解释:制狱  拼音:zhì yù
(1).断案。《大戴礼记·保傅》:“不中於制狱。”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春秋》原罪,《甫刑》制狱。” 唐 元稹 《琵琶歌》:“今春制狱正撩乱,昼夜推囚心似灰。”
(2).皇帝特命监禁罪人的狱所。《新唐书·狄仁杰传》:“会为 来俊臣 所构,捕送制狱。”《宋史·张方平传》:“﹝ 张方平 ﹞尝荐 軾 为諫官。 軾 下制狱,又抗章为请。” 明 陆粲 《庚巳编·方学》:“ 江阴 士人 徐经 於主文者有夤缘,为 华给事中 昶 所奏,下制狱验问。”
词语解释:具狱  拼音:jù yù
(1).备文定案。《汉书·于定国传》:“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 清 周亮工 《祭建宁司李君硕孙公文》:“锻炼之下,死者数辈,将以单词具狱矣。”
(2).据以定罪的全部案卷。《汉书·于定国传》:“ 于公 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於府上,因辞疾去。” 颜师古 注:“具狱者,狱案已成,其文备具也。”《新唐书·崔安潜传》:“ 安潜 於吏事尤长,虽位将相,閲具狱,未尝不身听之。”
词语解释:活地狱  拼音:huó dì yù
比喻悲惨残酷的世界。亦指地狱般的世间苦难。《说郛》卷三五引 宋 龚颐正 《续释常谈》:“ 五代 南汉主 设鑊汤铁床刳剔等刑,谓之活地狱。”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受了些活地狱,下了些死工夫。” 杨朔 《海市》:“要不闹革命,就是真正神仙住的地方,也会变成活地狱。”
词语解释:沈狱  拼音:shěn yù
犹入狱。 清 陆次云 《纪周侍御事》:“ 许显纯 向公厉声曰:‘此时復能詈 魏上公 不识一丁否?’卒毙於狱。六月沉狱,七月还尸。”
词语解释:反狱  拼音:fǎn yù
(1).谋反的案件。《史记·酷吏列传》:“及治 淮南 、 衡山 、 江都 反狱,皆穷根本。”
(2).越狱;在狱内反抗。《元典章·刑部二·提牢》:“本州狱卒与在禁重囚饮酒及与囚妇姦宿,因而故纵反狱,在逃二十名。” 清 无名氏 《东北农民起义歌》:“ 朝阳 城里一场战,劫牢反狱杀了贜官。”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在冷油温火里醒来……向着人间,发一声反狱的绝叫。”
词语解释:贯狱  拼音:guàn yù
牢狱。 明 庄元臣 《叔苴子内篇》卷一:“王子 晋 弃万乘而仙举 緱山 之上,以不生为生者也;纍囚服桎梏而偷延贯狱之中,以死为不死者也。”
词语解释:豻狱  拼音:àn yù
监狱。引申指狱讼之事。 蔡东藩 《前汉通俗演义》第八回回目:“葬 始皇 驪山 成巨冢,戮宗室豻狱构奇冤。”
词语解释:诗狱  拼音:shī yù
因所作之诗而引起的讼案。 宋 张舜民 《画墁集·郴行录》:“ 子瞻 坐诗狱,謫此已数年。” 清 顾炎武 《赴东》诗序:“ 莱 人 姜元衡 訐告其主 黄培 诗狱,株连二三十人。”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 雍正 兴诗狱, 乾隆 毁故籍。”
词语解释:脱狱  拼音:tuō yù
越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沉维敬》:“ 沉嘉旺 从 倭 逃归,自鬻於 沉 。或云 漳州 人,实降 日本 ,入寇被擒,脱狱, 沉 得之,为更姓名,然莫能明也。”
词语解释:词狱  拼音:cí yù
诉讼案件。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刺史 王泰 俾摄司户掾,专鞫词狱,以为能,因妻以其女。”
词语解释:人间地狱  拼音:rén jiān dì yù
指人间极黑暗痛苦的地方。 叶元 《林则徐》:“许多烟鬼横在地上,象蛆虫似地在那里蠕动,吞云吐雾,活象人间地狱。”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这里真是座人间地狱!’ 小罗 恶心地吐了一口唾沫。”
词语解释:阅狱  拼音:yuè yù
察看监狱。《文明小史》第六回:“ 傅祝登 行抵府城,发出红諭,定了吉日接印,一切点卯、盘库、閲城、閲狱,照例的官样文章,不必细述。”
词语解释:仓狱  拼音:cāng yù
仓库及监狱。《后汉书·郎顗传》:“坚仓狱,备守卫。”
词语解释:阿毗地狱  拼音:ā pí dì yù
即阿鼻地狱。《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讲经文》:“生前不曾修福,死堕阿毗地狱。”参见“ 阿鼻地狱 ”。
词语解释:阿鼻地狱  拼音:ā bí dì yù
佛教八大地狱之一。《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七日之间,母身将死,堕阿鼻地狱,受无间之餘殃。”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若是 王导 知情的,永堕阿鼻地狱。” 柯灵 《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八国联军铁蹄下的故都,烧杀淫掠,如阿鼻地狱,尽人皆知。”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其贵人叩头乃服,王曰:‘可付阿鼻狱。’乃有牛头人数辈执之而去。” 清 黄遵宪 《伦敦大雾行》:“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刹国。”参见“ 阿鼻 ”。
词语解释:阿呼地狱  拼音:ā hū dì yù
佛教语。谓甚苦之地狱。《法苑珠林》卷十一:“此诸众生受严、切苦、逼迫之时,叫唤而言阿呼。阿呼,甚大苦也,是名为阿呼地狱。”
词语解释:阿鼻地狱  拼音:ā bí dì yù
佛教八大地狱之一。《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七日之间,母身将死,堕阿鼻地狱,受无间之餘殃。”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若是 王导 知情的,永堕阿鼻地狱。” 柯灵 《香雪海·从〈秋瑾传〉说到〈赛金花〉》:“八国联军铁蹄下的故都,烧杀淫掠,如阿鼻地狱,尽人皆知。”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其贵人叩头乃服,王曰:‘可付阿鼻狱。’乃有牛头人数辈执之而去。” 清 黄遵宪 《伦敦大雾行》:“忽然黑暗无间堕落阿鼻狱,又惊恶风吹船飘至罗刹国。”参见“ 阿鼻 ”。
词语解释:阿鼻  拼音:ā bí
梵语Avīci的译音。意译“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为佛教传说中八大地狱中最下、最苦之处。《梁书·儒林传·范缜》:“又惑以茫昧之言,惧以阿鼻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欣以兜率之乐。” 元 无名氏 《硃砂担》第四折:“只愿你检验轮迴,速显灵威,将那廝直押送十八层地狱阿鼻。”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生拥皋比,殁沉阿鼻。”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而何图风水宅相之説,犹深刻人心,力杜富源,自就阿鼻。”
词语解释:卖狱  拼音:mài yù
谓受贿后枉法断案。《旧唐书·戴胄传》:“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欲卖狱乎?”
词语解释:卖官鬻狱  拼音:mài guān yù yù
谓收受贿赂,出卖官爵,枉法断狱。《北齐书·循吏传序》:“ 大寧 以后,风雅俱缺,卖官鬻狱,上下相蒙,降及末年,黷货滋甚。”《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二年》:“ 安乐公主 恃宠骄恣,卖官鬻狱,势倾朝野。”《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 高 、 杨 、 童 、 蔡 ,四个奸党在朝中,卖官鬻狱,贿赂公行。”亦作“ 卖狱鬻官 ”。《北齐书·后主纪论》:“卖狱鬻官,溪壑难满。”《北史·魏咸阳王坦传》:“虽禄厚位尊,贪求滋甚,卖狱鬻官,不知纪极。”
词语解释:台狱  拼音:tái yù
古时御史台所设的监狱。《旧唐书·良吏传下·崔隐甫》:“自 贞观 年 李乾祐 为御史大夫,别置臺狱,有所鞫讯,便輒繫之。”《宋史·张璪传》:“ 苏軾 下臺狱, 璪 与 李定 杂治,谋傅致 軾 於死,卒不克。”
词语解释:变狱  拼音:biàn yù
犹翻案。《宋史·范纯仁传》:“﹝ 纯仁 ﹞曰:‘岂有既中毒而尚能终席者乎?’ 再讯 之,则 儋年 素不食鳖,其曰毒鳖肉者,盖妾与吏欲为变狱张本,以逃死尔。实 儋年 醉归,毒於酒而杀之。遂正其罪。”
词语解释:鞠狱  拼音:jū yù
审理案件。鞠,通“ 鞫 ”。《汉书·刑法志》:“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鞠,穷也。狱事穷竟也。”《汉书·赵广汉传》:“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
词语解释:乱狱  拼音:luàn yù
不容易判决的大案。《周礼·秋官·讶士》:“四方有乱狱,则往而成之。” 郑玄 注:“乱狱,谓若君臣宣淫,上下相虐者也。” 孙诒让 正义:“此皆狱之尤重大、不易平断者也。”《左传·昭公六年》:“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 郑 其败乎!” 明 归有光 《上方参政书》:“乱狱滋丰,货贿多有。”
词语解释:鞫狱  拼音:jū yù
审理案件。《魏书·广川王略传》:“性明敏,鞫狱称平。”《旧唐书·职官志二》:“凡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亲属讎嫌者,皆听更之。” 章炳麟 《文学说例》:“ 迁固 所録……仍其本语,无所增损,如鞫狱之録辞,此所谓口説也。”
词语解释:陷狱
入狱
词语解释:讯狱  拼音:xùn yù
问案治狱。 汉 刘向 《说苑·君道》:“且夫国之不得士者,有五阻焉……讯狱詰穷其辞,以法过之,四阻也。”《南史·谢晦传》:“ 武帝 当讯狱,其旦,刑狱参军有疾,以 晦 代之。” 宋 王安石 《与孙莘老书》:“所示及讯狱事,深思如此难处,足下试思其方,因书示及。”
词语解释:凶狱  拼音:xiōng yù
指凶犯。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张 与妻女同居,忽一夜,皆被杀。 唐 代报官,且屡促缉凶狱颇急。”
词语解释:谨狱  拼音:jǐn yù
审慎断狱。 唐 韩愈 《祭河南张员外文》:“明条谨狱,氓獠户歌。”《古谣谚》卷八三引《临洮民为刘昭歌》:“野有流民,惟侯集之;邑有田畴,惟侯闢之;古人谨狱,惟侯哀之,有此三惠,孰不怀之。”
词语解释:越狱  拼音:yuè yù
指在押人犯从监狱里逃出。《水浒传》第三十回:“此时 武松 得鬆宽了,已有越狱之心。” 明 郎瑛 《七修续稿·国事·浙省倭寇始末略》:“ 福建 林汝美 、 李七 、 许二 越狱下海。”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所用材料来源一览》:“最后九人死刑减为二人死刑,而此二人越狱在逃。”
词语解释:北寺狱  拼音:běi sì yù
东汉 黄门署属下的监狱。主鞫禁将相大臣。因署在宫省北,故名。《后汉书·千乘贞王刘伉传》:“ 嘉平 元年,遂收 颯 送北寺狱。” 李贤 注:“北寺,狱名,属黄门署。”《后汉书·李云传》:“帝得奏震怒,下有司逮 云 ……送黄门北寺狱,使中常侍 管 霸 与御史廷尉考之。”
共158,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