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梗上声 [měng][jìng,形词][详注1][《廣韻》獸似狐,有翼。《集韻》飛狐也。][详注2][详注3]


注1:睛 音请。《字林》眳睛,不悦目貌。又音阱。与睁同。
注2:冥 《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母耿切,銘上聲。《詩·小雅》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無思百憂,不出于熲。《朱註》冥冥,昏晦也
注3:囧 音憬。《说文》窗牖丽廔闿明,象形。 又伯囧,人名。周太仆。正本作囧,俗讹作炯。见《书·囧命》。 又与炯同。《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注》囧囧犹炯炯也。炯从火囧。
首字词组
犷俗犷顽犷狉犷猤犷盛犷勇犷暴犷语
犷兽犷悍犷犷犷戾犷厉犷锐犷族犷敌
犷健犷狠犷横犷烈犷卤犷恶犷野犷骜

词语解释:犷俗  拼音:guǎng sú
(1).犷悍的习俗。《后汉书·祭肜传论》:“﹝ 肜 ﹞临守偏海,政移獷俗。”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噫和风于穷荒,则桀驁化而獷俗淳。” 清 戴名世 《纪红苗事》:“化其獷俗,柔其暴心,示之以君臣上下之礼,颁之以冠昏丧祭之制……是在命世之王者矣。”
(2).指粗豪的风格。 赵朴初 《云南博物馆观担当和尚画》诗:“ 担当 画笔自淋漓,粗乱偏饶嫵媚姿。可怪盛名归獷俗,神清意远几人知?”
词语解释:犷兽  拼音:guǎng shòu
凶猛的野兽。喻凶恶之敌。 唐 刘希夷 《谒汉世祖庙》诗:“獷兽血涂地,巨人声沸天。”
词语解释:犷健  拼音:guǎng jiàn
犹强悍。 明 文徵明 《〈靖海颂言〉叙》:“ 苏 属邑 崇明 治 东海 中,其民素獷健梗治。”
词语解释:犷顽  拼音:guǎng wán
(1).粗野不驯。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二:“ 浙 东虽秀太清孱,北地雄奇或獷顽。” 刘逸生 注:“獷顽,粗野不驯。”
(2).指粗野不驯的人。 金 元好问 《临海弋公阡表》:“沉潜可以屈獷顽,直谅可以扶善良。”
词语解释:犷悍  拼音:guǎng hàn
粗野强悍;凶悍。《晋书·李势载记论》:“﹝ 巴 濮 ﹞资剽窃以全生,习獷悍而成俗。”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三:“盖独象乃众象之最獷悍者,不为羣象所容者,故遇之则蹂而害人。”《清史稿·兵志四》:“ 道光 季年, 张国樑 募 广东 潮州 乡兵追逐 粤 寇,转战东下,卒以獷悍不驯,遂至溃散。” 梁斌 《红旗谱》五九:“﹝ 张嘉庆 ﹞那犷悍的性格,要想用女人的爱情,鬼神的魅力去驯服,是万万不能的。”
词语解释:犷狠  拼音:guǎng hěn
横暴凶狠。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伪将 马寳 兵由 楚 窜 滇 ,取道 古州 ,诸 苗 遮获其大炮重甲火药,由是械鬭日獷狠。”
词语解释:犷狉  拼音:guǎng pī
凶猛野蛮。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然夷貌虽獷狉,非有技能,以攻则无火器甲胄难敌之鋭,以守则无壁垒碉堡难破之坚。”
词语解释:犷犷  拼音:guǎng guǎng
凶恶;粗暴。《汉书·叙传下》:“獷獷亡 秦 ,灭我圣文。” 颜师古 注:“獷獷,粗恶之貌。”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二》:“居亭主獷獷嗜利,论事则好为狠刻以取胜,中实无主。” 章炳麟 《辨诗》:“﹝ 韩愈 ﹞辞已壮丽,博而不约,鲜温润之音,学之虽至,犹病傀怪,不至,乃獷獷如豺狼声。”
词语解释:犷横  拼音:guǎng héng
凶悍蛮横。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寨 据各 苗 之腹,獷横一方。”
词语解释:犷猤  拼音:guǎng guì
凶猛壮勇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猿臂骿胁,狂趭獷猤。” 李善 注:“《説文》曰‘犬獷不可附也’……猤,壮勇之貌。”
词语解释:犷戾  拼音:guǎng lì
凶暴而乖张。《新唐书·马揔传》:“ 蔡 人习伪恶,相掉訐,獷戾有夷貊风, 揔 为设教令,明赏罚,磨治洗汰,其俗一变。”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忿狷》:“军州民吏,久染污俗,率多獷戾。”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西域记》:“﹝ 马哈麻 者﹞人性獷戾,君臣上下无体统。” 季新 《〈红楼梦〉新评》:“或曰:‘专制者之礼,不免率天下而为伪;然如子之所言,以视野蛮时代之恣睢獷戾,则有间矣。’”
词语解释:犷烈  拼音:guǎng liè
粗犷激烈;暴躁。《法苑珠林》卷十一:“故 师子国 人形貌卑黑,方颐大顙,情性獷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战主国》:“气序和畅,风俗淳质,人性獷烈,邪正兼信。” 唐 张读 《宣室志》卷三:“ 刘氏 初以柔婉闻,凡数年,其后忽獷烈自恃,不可禁,往往有逆意者即发怒。”
词语解释:犷盛  拼音:guǎng shèng
犹强盛。《南齐书·芮芮虏河南氐羌传论》:“ 氐胡 獷盛,乘运迭起, 秦 赵 僭差,相係覆灭,餘类蠢蠢,被西疆而奄北际。”
词语解释:犷厉  拼音:guǎng lì
粗豪凌厉。 唐 李益 《从军》诗序:“相与拔剑秉笔,散怀於斯文,率皆出於慷慨意气,武毅獷厉,本其 凉国 。”
词语解释:犷卤  拼音:guǎng lǔ
粗野愚钝。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外国·夷人市瓷器》:“馆夫装车,其高至三丈餘,皆 韃靼 、 女真 诸虏……此盖出 朱勔 父子小慧,何獷卤馆夫亦暗合乃尔!”亦指粗野愚钝之人。 清 赵翼 《稚存约游黄山迟余不到》诗:“从戎曾到 日南 天,亲领 羌 浑 狎獷卤。”
词语解释:犷勇  拼音:guǎng yǒng
粗犷勇猛。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淮西之变》:“诸将执挝用军礼謁拜…… 德 素獷勇自任,竟不解出一语慰抚之。”
词语解释:犷锐  拼音:guǎng ruì
犹言粗野好斗。 宋 叶适 《庐州钱公墓志铭》:“州县恶其獷鋭难制,死亡不復补,甚者抑不令赴州,失本意矣。”
词语解释:犷恶  拼音:guǎng è
凶猛,凶恶。《尔雅·释兽》“贙有力” 晋 郭璞 注:“出 西海 , 大秦国 有养者,似狗,多力獷恶。”《法苑珠林》卷六十:“故 罗云 密行以自调,故圣讚以美誉; 提婆 麤行以獷恶,故众毁以过彰。”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虎引彪渡水》:“彪最獷恶,能食虎子也。”
词语解释:犷暴  拼音:guǎng bào
犹凶暴。《宋书·晋平剌王休祐等传论》:“ 晋剌 以獷暴摧躯, 巴哀 由和良酖体,保身之路,未知攸适。”
词语解释:犷族  拼音:guǎng zú
野蛮的民族。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章:“至伟大之国民,其学术思想所磅礴鬱积,又岂彼崎嶇山谷中之獷族,生息弹丸上之岛夷,所能梦见者?”
词语解释:犷野  拼音:guǎng yě
强悍野蛮。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云爱国者有人,崇武士者有人,而其志特甚獷野……假使傅以爪牙,若餘勇犹可以蹂躪大地,此其为性,狞暴甚矣。” 闻一多 《女神之地方色彩》:“哦!我们不要被叫嚣犷野的西人吓倒了。”
词语解释:犷语  拼音:guǎng yǔ
粗野的语言。 章炳麟 《与人论国学书》:“学者憙 郑 章 二家言,至 杜佑 、 刘知几 ,则鲜留意。 杜 固囊括大典,朴质无华, 刘 亦精审不作獷语。”
词语解释:犷敌  拼音:guǎng dí
犹强敌。《后汉书·段熲传》:“﹝ 张奂 ﹞不能平寇,虚欲修文戢戈,招降獷敌,诞辞空説,僭而无徵。” 南朝 梁 沉约 《举胡元秀表》:“若置之六师之间,处之一旅之上,必能前奋獷敌,却沮强胡。”
词语解释:犷骜  拼音:guǎng ào
(1).凶暴不受约束。《新唐书·王沛传》:“是时新建府,俗獷驁, 沛 明示法制,蒐閲以时,军政大治。”
(2).指凶暴不受约束者。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仁和一薰,獷驁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