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乌犍 拼音:wū jiān
阉过的公牛,驯顺、强健、易御。常泛指耕牛。 唐 唐彦谦 《越城待旦》诗:“清溪白石村村有,五尺乌犍託此生。” 宋 陆游 《独立思故山》诗:“青箬买来衝雨钓,乌犍租得及时畊。” 元 袁裒 袁桷 《东湖联句》:“远鐘催宿鸟,横笛掛乌犍。” 清 惠士奇 《牧童词》:“乌犍斜繫柳荫中,藉草卧吹三孔笛。”词语解释:八犍 拼音:bā jiān
见“ 八犍度 ”。
词语解释:八犍度 拼音:bā jiān dù
谓佛教分诸法为八类(犍度,梵语法聚的意思):一、杂犍度,杂说四善根、四圣果等。二、结使犍度(结使,烦恼的意思)。有三结、五盖乃至百八烦恼之说。三、智犍度,说二智、四智等。四、行犍度,说十善、十恶等业行。五、大犍度,说地、水、火及四大等法。六、根犍度,说眼耳等五根,六根乃至二十二根等。七、定犍度,说四禅、四定之禅定。八、见犍度,说断、常二见乃至六十二见等。亦省作“ 八犍 ”。 北周 王褒 《周经藏愿文》:“ 鹿苑 四諦之法, 尼园 八犍之文。”词语解释:千斤犍 拼音:qiān jīn jiān
千斤之犗牛,比喻难得的人才。《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五年》:“ 释 ( 封释 )卒…… 释 子 冀州 主簿 悛 、 幽州 参军 抽 来奔丧。 廆 见之曰:‘此家抎抎千斤犍也。’” 胡三省 注:“犍,犗牛也。言千斤之犍,人间不可多得,若从天而下也。”词语解释:诸犍 拼音:zhū jiān
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北山经》:“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词语解释:尼犍 拼音:ní jiān
见“ 尼乾 ”。
词语解释:尼乾
亦作“ 尼犍 ”。 梵语nirgrantha的省音译。佛教所说的外道之一,即露形外道。《南史·夷貊传上·林邑国》:“国王事尼乾道,铸金银人像大十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三摩呾吒国》:“天祠百所,异道杂居,露形尼乾,其徒特盛。”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天主教论》:“《西域记》云: 鉢罗那迦天 祠,人露形,旦上高柱,一手执柱端,一手躡旁杙,一手一足,虚悬向外,视日影,求出生死,所谓裸形求仙,是尼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