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犍槌 拼音:jiān chuí
见“ 犍椎 ”。
词语解释:犍椎 拼音:jiān zhuī
亦作“ 犍槌 ”。 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 晋 法显 《佛国记》:“﹝ 于闐 ﹞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 瞿摩帝 ,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 宋 道诚 《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 恒河 左右流,犍槌声不絶。”词语解释:犍牛 拼音:jiān niú
阉割过的牛。《北史·蠕蠕传》:“ 蠕蠕 之人,昔来号为顽嚚,每来抄掠,驾牸牛奔遁,驱犍牛随之。”《陕北民歌选·二月里来打过春》:“犁铧肩在肩膀上,手里拉的黑犍牛。”词语解释:犍子 拼音:jiān zǐ
犍牛词语解释:犍度 拼音:jiān dù
梵语。娑犍度的省音。为经论篇章单位。也译作薄聚、积木等。 晋 道安 《阿毗昙八犍度论序》:“佛般湼槃后, 迦旃延 以十部经浩博难究,撰其大法为一部八犍度四十四品也。”词语解释:犍椎 拼音:jiān zhuī
亦作“ 犍槌 ”。 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 晋 法显 《佛国记》:“﹝ 于闐 ﹞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 瞿摩帝 ,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 宋 道诚 《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 恒河 左右流,犍槌声不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