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豪平声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首字词组
牢落牢牢牢馔牢饩牢韧牢承牢鼎牢成
牢愁牢狱牢九牢壮牢禀牢扉牢髀牢度
牢笼牢守牢稳牢城牢监牢姐牢良牢房
牢盆牢筴牢膳牢剌牢靠牢头牢不可破牢利
牢记牢蔬牢护牢俎牢祭牢密牢槛牢切
牢坚牢牲牢礼牢坑牢直牢忧牢栈牢具
牢辞牢户牢丸牢圄牢肉牢藉牢拉牢浪
牢固牢羞牢酒牢车牢羌牢烛牢子 
牢骚牢狴牢让牢赏牢络牢犴牢廪 
牢醴牢彘牢实牢脉牢饭碗牢甲利兵牢诚 

词语解释:牢落  拼音:láo luò
(1).犹寥落。稀疏零落貌;零落荒芜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烂熳远迁。” 李善 注:“牢落陆离,羣奔走也。牢落,犹辽落也。” 晋 左思 《魏都赋》:“ 伊 洛 榛旷, 崤 函 荒芜, 临菑 牢落, 鄢 郢 丘墟。” 唐 韩愈 《天星送杨凝郎中贺正》诗:“天星牢落鸡喔咿,僕夫起餐车载脂。” 唐 罗邺 《仆射陂晚望》诗:“田园牢落东归晚,道路辛勤北去长。” 清 李重华 《拟魏武帝纪行》:“ 秦 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
(2).孤寂;无聊。 晋 陆机 《文赋》:“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揥。” 唐 张九龄 《自彭蠡湖初入江》诗:“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於役復何求?”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序》:“出京南来,避地 江 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三折:“ 乐天 久居江乡,牢落殊甚,下官常切怀抱。” 清 陈学洙 《与缪天自夜话》诗:“牢落萧斋病后身,灯前款款话相亲。”
词语解释:牢愁  拼音:láo chóu
忧愁,忧郁。《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宋 刘克庄 《次韵实之春日五和》之二:“牢愁余髮五分白,健思君才十倍多。” 清 姚世钧 《饶州舟次独酌醉后放歌》:“乍晴乍雨天气换,一杯聊復消牢愁。” 茅盾 《追求》一:“他只能用他那一双倦于谛视人生的眼睛来倾吐胸中的无限牢愁。”
词语解释:牢笼  拼音:láo lóng
(1).包罗;容纳。《淮南子·本经训》:“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伸曳四时,纪网八极,经纬六合。” 唐 刘知几 《史通·人物》:“既而 孟坚 勒成《汉书》,牢笼一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作赋之法,已尽 长卿 数语,大抵包蓄千古之材,牢笼宇宙之态。” 鲁迅 《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而这四种定法,也就牢笼了后来的许多拟作了。”
(2).犹掩盖,盖过。《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唯 王襃 、 庾信 奇才秀出,牢笼於一代。”
(3).笼络;罗致。 唐玄宗 《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英髦既包括,豪杰自牢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科第之设,沿革多矣, 文皇帝 拨乱反正,特设科名,志在牢笼英彦。”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后山不背南丰》:“ 陈后山 少为 曾南丰 所知, 东 坡爱其才,欲牢笼於门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勇健军》:“论者谓帝善於牢笼勇士,不使其为非也。” 田汉 《丽人行》第二一场:“他们拼命想以 亚洲 人的立场来牢笼 中国 人。”
(4).约束,限制。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之所尚,因有撰集,或者掇拾旧闻,或者记述近事,虽不过丛残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
(5).骗人的圈套。 元 王晔 《桃花女》第四折:“怎知你逞尽顽凶,设就牢笼。”《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牢笼巧设美人局,美人原不是心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我既然入了他的牢笼,又碍着交情,只得提起精神,同他赶忙画起来。”
(6).关禽兽的笼槛。喻束缚人的事物。 何其芳 《画梦录·黄昏》:“美丽的飞鸟寻找着牢笼。” 柯灵 《香雪海·首先强调什么》:“打开视野,从狭隘的牢笼里解放出来。” 陆文夫 《一路平安》六:“我们一起从那个牢笼里冲了出去,对那种优裕富足的生活视如粪土,毫不可惜!”
词语解释:牢盆  拼音:láo pén
(1).煮盐器具。《史记·平準书》:“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汉书·食货志下》:“官与牢盆。” 王先谦 补注:“此是官与以煮盐器作,而定其价直,故曰牢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食盐》﹝集解﹞引 苏颂 曰:“煮盐之器, 汉 谓之牢盆。”
(2).借指盐政或盐业。 唐 孙樵 《康公墓志铭》:“芸阁清秩,牢盆美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及 粤 寇之乱,受祸最深,牢盆至今衰落。” 清 龚自珍 《咏史》:“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词语解释:牢记  拼音:láo jì
牢牢记住,不忘掉。《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石郎驸马传》:“话分两头牢记取,回文请唱国姑身。”《说岳全传》第二二回:“你在家中,须要孝顺婆婆,敬奉母亲,照管弟妹,用心读书。牢记牢记。” 陈毅 《满庭芳》词:“须牢记,无情歷史,利己必凶终。”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 石得富 牢记着上级的指示。”
词语解释:牢坚  拼音:láo jiān
坚固;牢固。 汉 王充 《论衡·无形》:“如使成器入灶更火,牢坚不可復变。” 唐 白居易 《庐山桂》诗:“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
词语解释:牢辞  拼音:láo cí
坚决辞谢。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四:“若以游艺请,则牢辞固拒,如不愿闻。”
词语解释:牢固  拼音:láo gù
(1).坚固。《三国志·吴志·陆抗传》:“吾寧弃 江陵 而赴 西陵 ,况 江陵 牢固乎?” 唐 陆龟蒙 《散人歌》:“ 太宗 基业甚牢固,小丑背叛当歼夷。”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章:“那砖石又硬又凉,好像钢铁一般牢固。”
(2).严密;巩固。《宣和遗事》后集:“帝所居观中,官给时至时不至……十月初三日,又添监者至十八人,牢固监之。”《水浒传》第五五回:“牢固寨栅船隻,保守滩头,晓夜提备。”
词语解释:牢骚  拼音:láo sāo
(1).指抑郁不满的情绪或言语。 明 陆世廉 《西台记》第四出:“忧焦!知己真难报。牢骚!英雄恨未消。”《儒林外史》第八回:“那知这两位公子,因科名蹭蹬,不得早年中鼎元,入翰林,激成了一肚子牢骚不平。”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邝露》:“ 湛若 为人好詼谐大言,汪洋自恣,以写其牢骚不平之志。” 李劼人 《天魔舞》第九章:“然而他犹满肚皮牢骚,认为自己还走了冤枉路。” 浩然 《艳阳天》第九九章:“谁不兴发几句牢骚呢,牢骚不等于事实呀!”
(2).说不满的话。如:牢骚了半天;等他牢骚完了,也就没事啦。
(3).忧愁哀怨。《花月痕》第五回:“大抵秋菊春兰,各极其胜,究竟秋菊牢骚,不及春兰华贵。”
词语解释:牢醴  拼音:láo lǐ
古代祭祀用的牲品和美酒。 唐 白行简 《李娃传》:“﹝生﹞乃质衣於肆,以备牢醴,与 娃 同謁祠宇而祷祝焉。”《剪灯新话·牡丹灯记》:“荐以功德,祭以牢醴,庶获痊可,否则不起矣。”
词语解释:牢牢  拼音:láo láo
(1).寥廓深远貌。 唐 张祜 《箜篌》诗:“星汉夜牢牢,深帘调更高。” 宋 李觏 《雨中作》诗:“朱曦待未见,天盖空牢牢。”
(2).稳妥;牢固。《水浒传》第二一回:“这封书,老娘牢牢地收着。”《老残游记》第十一回:“我儘数奉告,请牢牢记住。”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三章:“所以剧作者写剧的时候,应当牢牢地记得戏剧有它的教育作用。”
(3).犹一直。表示动作持续不断或状态保持不变。 清 李渔 《凰求凤·遇贤》:“隔花小犬牢牢吠,应是门前有人来。” 韩北屏 《非洲夜会·举杯痛饮》:“他说话时,双手紧握放在胸前,牢牢地看着我们。”
词语解释:牢狱  拼音:láo yù
(1).监狱。《管子·度地》:“虚牢狱,实廥仓。”《汉书·萧望之传》:“ 望之 卬天叹曰:‘吾尝备位将相,年踰六十矣,老入牢狱,苟求生活,不亦鄙乎!’”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与其不得朋友而死,则牢狱之死,战场之死,固甘如飴也。”
(2).比喻限制、束缚人的地方。 叶圣陶 《倪焕之》一:“四角方方的教室不再是生趣索然的牢狱。”
词语解释:牢守  拼音:láo shǒu
固守。《淮南子·人间训》:“老病童儿皆上城,牢守而不下, 楚王 大怒。”《说岳全传》第六六回:“﹝ 柴王 ﹞便吩咐众军小心牢守。”
词语解释:牢筴  拼音:láo jiā
猪圈。《庄子·达生》:“祝宗人玄端以临牢筴。”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牢,豕室也。筴,木栏也。”借指畜牧业。 严复 《译〈法意〉按语》一五九:“其不均者,非特田畴已也,而在工、商、牢筴之间。”
词语解释:牢蔬  拼音:láo shū
泛指荤、素祭品。 唐 韩愈 《示儿》诗:“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词语解释:牢牲  拼音:láo shēng
祭祀用的牺牲。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考钟馈肴核,戞鼓侑牢牲。”《新五代史·世家序》:“剥剽弗堪, 吴 越 其尤,牢牲视人, 岭蜑 遭 刘 。”
词语解释:牢户  拼音:láo hù
监狱。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泰》:“天门开闢,牢户寥廓,桎梏解脱,拘囚纵释。”《后汉书·耿弇传论》:“而 苏君 恩不及嗣, 恭 亦终填牢户。”《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科网严重,称为峻察,负罪离諐,充积牢户。”
词语解释:牢羞  拼音:láo xiū
丰盛精美的食品。《周书·武帝纪上》:“顷者婚嫁竞为奢靡,牢羞之费,罄竭资财,甚乖典训之理。”《隋书·音乐志下》:“平心和德在甘旨,牢羞既陈鐘石俟,以斯而御扬盛轨。”
词语解释:牢狴  拼音:láo bì
监狱。狴,狴犴,传说中兽名,古代常画其形于狱门。 唐 李白 《万愤词投魏郎中》:“苍苍之天,高乎视低,如其听卑,脱我牢狴。” 王琦 注引《初学记》:“狴牢者,亦狱别名。”
词语解释:牢彘  拼音:láo zhì
用猪作的牺牲。 许顗 《彦周诗话》引 苏文饶 《鸿沟诗》:“置俎均牢彘,峩冠信沐猴。方矜几上肉,已堕幄中筹。”
词语解释:牢馔  拼音:láo zhuàn
酒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廊下及堂上,灯烛荧煌,牢饌罗列,若嫁女之家。”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于是四人对坐,牢饌毕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 马 慰解之,呼僮具牢饌,更筹再唱,不放 万石 归。”
词语解释:牢九  拼音:láo jiǔ
见“ 牢丸 ”。
词语解释:牢丸  拼音:láo wán
亦称“ 牢九 ”。 食品名。汤团。一说为蒸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笼上牢丸,汤中牢丸。”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岂惟牢九荐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浆。” 清 陈维崧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想厨娘指螺红一缕,牢丸上纤痕犹凝。”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牢丸》:“牢丸之为物,必是汤团。 宋 以来多作牢九。 陆游 诗自注云:‘ 闻人德懋 言牢九是包子。’亦向壁之言。《老学丛谈》云:‘牢九者,牢丸也,即蒸饼, 宋 讳丸字,去一点,相承已久。’亦向壁之言。 北宋 《苏軾集》已作牢九,岂知豫避 靖康 嫌名耶?其言丸去一点为九,今市语九为未丸,犹然。”
词语解释:牢稳  拼音:láo wěn
稳当。 宋 苏轼 《与秦少游书》:“治装十日可办,但须得 泉 人 许九 船,即牢稳可恃,餘蜑舟多不堪。”
词语解释:牢膳  拼音:láo shàn
以太牢为膳食。 南朝 宋 谢灵运 《陇西行》:“韶乐牢膳,岂伊攸便。” 黄节 注:“具太牢以为膳。”
词语解释:牢护  拼音:láo hù
坚定地维护。 宋 文天祥 《送僧了敬序》:“自佛入中国,其徒牢护其説,遂与儒者之教并立於天下。”
词语解释:牢礼  拼音:láo lǐ
古代以牛、羊、猪三牲宴饮宾客之礼。《周礼·天官·宰夫》:“凡朝覲、会同、宾客,以牢礼之灋,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飱牵,与其陈数。” 郑玄 注:“牢礼之灋,多少之差及其时也。三牲牛、羊、豕具为一牢。”《周礼·地官·牛人》:“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 郑玄 注:“牢礼,飱饔也。” 孙诒让 正义:“宾客始至则致飱,既朝聘则致饔,皆有牲牢,故云牢礼。”《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鲍国 之位下,其国小,而使 鞅 从其牢礼,是卑敝邑也。”
词语解释:牢丸  拼音:láo wán
亦称“ 牢九 ”。 食品名。汤团。一说为蒸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 《饼赋》:“四时从用,无所不宜,唯牢丸乎!”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笼上牢丸,汤中牢丸。” 宋 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诗:“岂惟牢九荐古味,要使真一流仙浆。” 清 陈维崧 《二郎神·玉兰花饼》词:“想厨娘指螺红一缕,牢丸上纤痕犹凝。”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牢丸》:“牢丸之为物,必是汤团。 宋 以来多作牢九。 陆游 诗自注云:‘ 闻人德懋 言牢九是包子。’亦向壁之言。《老学丛谈》云:‘牢九者,牢丸也,即蒸饼, 宋 讳丸字,去一点,相承已久。’亦向壁之言。 北宋 《苏軾集》已作牢九,岂知豫避 靖康 嫌名耶?其言丸去一点为九,今市语九为未丸,犹然。”
词语解释:牢酒  拼音:láo jiǔ
牢牲和酒。古代用作赏赐、慰劳的物品。《宋史·蛮夷传四·西南诸夷》:“因杀三牲盟誓,辞甚恳苦。即犒以牢酒,感悦而去。”
词语解释:牢让  拼音:láo ràng
坚决辞让。《汉书·师丹传》:“臣纵不能明陈大义,復曾不能牢让爵位,相随空受封侯,增益陛下之过。” 唐 杜牧 《进撰故江西韦大夫遗爱碑文表》:“明命忽临,牢让无路,俯仰惭惧,神魂惊飞。” 明 宋濂 《〈清啸后藁〉序》:“嗟予何人,尚敢为 胡君 之诗之序乎?牢让再三,竟不获命。”
词语解释:牢实  拼音:láo shí
(1).坚固结实;牢固结实。 唐 寒山 《诗》之一八八:“一缾铸金成,一缾埏泥出。二缾任君看,那箇缾牢实?” 何士光 《故乡事》:“他穿一双用旧车轮的胶皮割制成的凉鞋--这儿的人们称为皮草鞋,非常牢实的,庄稼人很喜欢。”
(2).殷实富足。 宋 叶适 《故通直郎清流知县何君墓志铭》:“须家计牢实,彼必不可以进而后我可以不退。”
词语解释:牢饩  拼音:láo xì
祭祀用的牛羊豕等牺牲。《南齐书·明帝纪》:“可式循旧典,详復祭秩,使牢餼备礼,钦响兼申。”《北史·崔冏传》:“吾没后,敛以时服,祭无牢餼,棺足周尸,瘞不泄露而已。” 宋 司马光 《知人论》:“考制度,习威仪,辨牢餼之等,详边豆之数,此宗人之职也。”
词语解释:牢壮  拼音:láo zhuàng
结实;坚固。《元典章·户部七·考计收支钱物》:“今后应起运钱粮诸物,合用打角木柜,绳索须要牢壮。”《老残游记》第十二回:“大总等冰结牢壮了,从冰上过罢。”
词语解释:牢城  拼音:láo chéng
宋 时囚禁流配罪犯之所。《宋史·刑法志一》:“诸犯徒、流罪,并配所在牢城,勿復转送闕下。”《水浒传》第九回:“ 沧州 牢城营内收管 林冲 ,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
词语解释:牢剌  拼音:láo là
忧愤不平。《文选·马融〈长笛赋〉》:“牢剌弗戾, 诸 賁 之气也。” 李善 注:“牢剌,牢落乖剌也。”
词语解释:牢俎  拼音:láo zǔ
古代祭祀时盛牺牲的礼器。《梁书·萧子云传》:“载革牢俎,德通神明。”
词语解释:牢坑  拼音:láo kēng
牢狱。比喻极恶劣而不自由的生活环境。《红楼梦》第十五回:“你要怎么样,除非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纔好呢。”《红楼梦》第三六回:“你们家把好好儿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还不算,你这会儿又弄个雀儿来,也干这个浪事。”
词语解释:牢圄  拼音:láo yǔ
监狱。 宋 苏轼 《黄州还回太守毕仲远启》:“道德 龚 黄 之右,牢圄坐空;风流 王 谢 之间,啸歌自得。”
词语解释:牢车  拼音:láo chē
坚固的车子。《淮南子·人间训》:“出则乘牢车,驾良马。”
词语解释:牢赏  拼音:láo shǎng
劳赏,犒赏。《后汉书·应劭传》:“简其精勇,多其牢赏。” 李贤 注:“牢,禀食也。或作‘劳’。劳,功也。”
词语解释:牢脉  拼音:láo mài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脉来沉而按之坚强牢实不移,常见于阴寒积聚之症。《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沉极力牢”注:“沉而极有力谓之牢脉。”
词语解释:牢韧  拼音:láo rèn
坚韧。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今世有刺榆,木甚牢肕,可以为犊车材。”
词语解释:牢禀  拼音:láo bǐng
亦作“ 牢廩 ”。 粮饷。《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诸将多断盗牢稟,私自润入。”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牢,价直。”《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四年》:“ 乌桓 以牢稟逋县,多叛还本国。” 胡三省 注:“牢,价直也。稟,给也。”《宋史·吕公弼传》:“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牢廩,徙之 淮南 。”
词语解释:牢监  拼音:láo jiān
方言。监狱。 鲁迅 《〈两地书〉序言》:“但若坐过牢监,到过战场,则即使他是一个万分平凡的人,人们也总看得特别一点。” 洪深 《香稻米》第三幕:“我刚是坐了十二天牢监出来。”
词语解释:牢靠  拼音:láo kào
(1).稳妥可靠。《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姑娘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元妙如风来云变,牢靠如铁壁铜墙,料想他 安 家的人梦也梦不到此。” 老舍 《牺牲》:“薪水拿到手里,究竟是牢靠些,他只信任他自己,因为他常使别人不信任他。” 杨朔 《黄海日出处》:“海鸭子在悬崖上产卵孵雏,算是寻到最牢靠的窠。”
(2).牢固结实。 徐怀中 《西线轶事》五:“那结儿打得又牢靠又好看。”
词语解释:牢祭  拼音:láo jì
古代用纯色牛羊豕的祭祀。《唐律疏议·职别上·释文》:“牲牢玉帛。凡牛、羊、豕此等皆择纯色,谓之全。全者为牲,遂养之於涤宫三日,然后始用,破而生献,谓之牢祭。”
词语解释:牢直  拼音:láo zhí
粮饷。《后汉书·董卓传》:“牢直不毕,稟赐断絶,妻子飢冻。”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牢,稟食也。古者名稟为牢。”
词语解释:牢肉  拼音:láo ròu
指特牲的肉。《礼记·玉藻》:“又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祭牢肉。” 陈澔 集说:“牢肉,即特牲之餘也。”
词语解释:牢羌  拼音:láo qiāng
古代 西羌 部族名。《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骑都尉 马贤 与 侯霸 掩击 零昌 别部 牢羌 於 安定 。”
词语解释:牢络  拼音:láo luò
(1).犹覆盖。《释名·释衣服》:“留幕, 冀州 所名大褶,下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络也。言牢络在衣表也。” 明 高明 《琵琶记·几言谏父》:“名韁利锁,牢络在海角天涯。” 明 高明 《琵琶记·激怒当朝》:“羈縻鸞凤青丝网,牢络鸳鸯碧玉笼。”
(2).笼络。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待他回归营寨,自有牢络之术。” 姚华 《曲海一勺》二:“牢络之具,虽非一术,要以科目诱之於有形,崑曲弥之於无閒。”
(3).羁绊,束缚。
词语解释:牢饭碗  拼音:láo fàn wǎn
比喻稳当的职业。犹今言铁饭碗。
词语解释:牢承  拼音:láo chéng
见“ 牢成 ”。
词语解释:牢成  拼音:láo chéng
亦作“ 牢诚 ”。亦作“ 牢承 ”。 犹滑头。旧时女子对所喜爱者的昵称。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三折:“可搂抱在怀儿里覷定,着这短命牢成。” 元 无名氏 《满庭芳》曲:“小牢诚近日铺谋大,今夜谁家?” 明 刘效祖 《锁南枝》曲:“人説你有些糊涂,我看你全是个牢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诘病》:“打你这牢承,嘴骨稜的胡遮映。”《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妇人笑道:‘好箇牢成,久惯的短命,我也没气力和你两箇缠。’”
词语解释:牢扉  拼音:láo fēi
狱门。借指监狱。《旧唐书·崔隐甫传》:“由是自中丞、侍御史已下,各自禁人,牢扉常满。”
词语解释:牢姐  拼音:láo jiě
汉 时 西羌 部族名。《后汉书·段熲传》:“ 上郡 沉氐 、 陇西 牢姐 、 乌吾 诸种 羌 共寇 并 凉 二州。”
词语解释:牢头  拼音:láo tóu
旧称看管囚犯的狱卒。《说岳全传》第六四回:“ 欧阳从善 与这些牢头禁子猜拳行令,直吃到更深。” 鲁迅 《呐喊·药》:“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词语解释:牢密  拼音:láo mì
坚固细密;严密。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石既牢密,乌兔焉容?” 唐 杜牧 《唐故太子少师牛公墓志铭》:“ 郑注 怨 宋丞相 申锡 ,造言挟 漳王 为大逆,状跡牢密,上怒必杀。” 宋 沉遘 《刘公墓志铭》:“关键牢密,吏不能闚而为姦。”
词语解释:牢忧  拼音:láo yōu
忧愁,忧郁。 清 黄景仁 《岁暮篇》:“牢忧奚所成,逃情託萧旷。”
词语解释:牢藉  拼音:láo jiè
即牢筴。《列子·仲尼》:“长幼羣聚,而为牢藉庖厨之物,奚异犬豕之类乎?” 殷敬顺 释文:“藉本作籍,侧戟切。牢,牲牢也,圈也。籍,谓以竹木围绕,又刺也。”参见“ 牢筴 ”。
词语解释:牢筴  拼音:láo jiā
猪圈。《庄子·达生》:“祝宗人玄端以临牢筴。”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牢,豕室也。筴,木栏也。”借指畜牧业。 严复 《译〈法意〉按语》一五九:“其不均者,非特田畴已也,而在工、商、牢筴之间。”
词语解释:牢烛  拼音:láo zhú
古时婚礼所用雕饰豪华的花烛。《南齐书·礼志上》:“连卺以鏁,盖出近俗,復别有牢烛,雕费采饰,亦亏曩制……堂人执烛,足充焫燎,牢烛华侈,亦宜停省。”
词语解释:牢犴  拼音:láo àn
监狱。犴,狴犴,传说中的兽名,古代常画其形于狱门。 宋 叶适 《厢禁军弓手士兵》:“又有配隶罪人,牢犴充塞,亦州郡所养。” 清 秋瑾 《精卫石》第二回:“但想姊身遭此刼,香闺绣阁胜牢犴,何以遣?”
词语解释:牢甲利兵  拼音:láo jiǎ lì bīng
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淮南子·兵略训》:“戍卒 陈胜 ,兴於 大泽 ……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衝也。”
词语解释:牢鼎  拼音:láo dǐng
指盛牲肴的食鼎。《周礼·天官·膳夫》“鼎十有二” 汉 郑玄 注:“牢鼎九,陪鼎三。” 贾公彦 疏:“﹝牢鼎九:﹞牛、羊、豕、鱼、腊、肠胃同鼎、肤、鲜鱼、鲜腊。”
词语解释:牢髀  拼音:láo bì
羊、豕的腿肉。《仪礼·少牢馈食礼》:“佐食设俎,牢髀横脊一。” 胡培翚 正义:“牢兼羊豕。”
词语解释:牢良  拼音:láo liáng
指坚车良马。《淮南子·人间训》:“食芻豢,饭黍粱,服轻煖,乘牢良。”
词语解释:牢不可破  拼音:láo bù kě pò
坚固、紧密不能摧毁或拆开。亦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唐 韩愈 《平淮西碑》:“大官臆决唱声,万口和附,并为一谈,牢不可破。”《新唐书·李德裕传》:“於是二人权震天下,党人牢不可破矣。”《朱子语类》卷九五:“今 湖南 学者往往守此説,牢不可破。”《明史·刘健传》:“事涉于近幸贵戚,则牢不可破。” 茅盾 《子夜》十:“ 杜竹斋 的主意牢不可破。”
词语解释:牢槛  拼音:láo kǎn
监狱。《后汉书·度尚传》:“乞传 尚 诣廷尉,面对曲直,足明真伪, 尚 不徵者, 磐 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
词语解释:牢栈  拼音:láo zhàn
圈养牲畜的栅栏。《宋史·食货志下一》:“凡供御膳及祀祭与泛用者,皆别其牢栈,以三千为额。”
词语解释:牢拉  拼音:láo lā
詈词。
词语解释:牢子  拼音:láo zǐ
(1).旧称狱卒。《水浒传》第二七回:“因此节级、牢子都不要他一文钱,倒把酒食与他吃。” 清 遯庐 《童子军·采狱》:“俺们牢子是最修行的。” 洪深 《申屠氏》第六本:“押司取出一锭银子赏给众牢子。”
(2).泛指一般衙役。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三折:“权借这 承天寺 里住下,拨几个心腹牢子把守寺门,一个閒人也不许放他入来。”
词语解释:牢廪  拼音:láo lǐn
见“ 牢稟 ”。
词语解释:牢禀  拼音:láo bǐng
亦作“ 牢廩 ”。 粮饷。《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诸将多断盗牢稟,私自润入。”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牢,价直。”《资治通鉴·汉灵帝中平四年》:“ 乌桓 以牢稟逋县,多叛还本国。” 胡三省 注:“牢,价直也。稟,给也。”《宋史·吕公弼传》:“卫兵年四十以上,稍不中程者,减其牢廩,徙之 淮南 。”
词语解释:牢诚  拼音:láo chéng
见“ 牢成 ”。
词语解释:牢成  拼音:láo chéng
亦作“ 牢诚 ”。亦作“ 牢承 ”。 犹滑头。旧时女子对所喜爱者的昵称。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三折:“可搂抱在怀儿里覷定,着这短命牢成。” 元 无名氏 《满庭芳》曲:“小牢诚近日铺谋大,今夜谁家?” 明 刘效祖 《锁南枝》曲:“人説你有些糊涂,我看你全是个牢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诘病》:“打你这牢承,嘴骨稜的胡遮映。”《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妇人笑道:‘好箇牢成,久惯的短命,我也没气力和你两箇缠。’”
词语解释:牢成  拼音:láo chéng
亦作“ 牢诚 ”。亦作“ 牢承 ”。 犹滑头。旧时女子对所喜爱者的昵称。 元 无名氏 《云窗梦》第三折:“可搂抱在怀儿里覷定,着这短命牢成。” 元 无名氏 《满庭芳》曲:“小牢诚近日铺谋大,今夜谁家?” 明 刘效祖 《锁南枝》曲:“人説你有些糊涂,我看你全是个牢成。”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诘病》:“打你这牢承,嘴骨稜的胡遮映。”《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妇人笑道:‘好箇牢成,久惯的短命,我也没气力和你两箇缠。’”
词语解释:牢度  拼音:láo dù
抗变色;颜色牢固的质量
词语解释:牢房  拼音:láo fáng
囚禁犯人的房间。亦泛指监狱。《说岳全传》第六十回:“丞相为了 岳爷爷 ,新造十间牢房。” 李强 杜印 《在风雨中长大》八:“他自打来到这个牢房的那天起,难友们就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词语解释:牢利  拼音:láo lì
稳当灵活。《管子·形势解》:“ 奚仲 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
词语解释:牢切  拼音:láo qiē
坚决而恳切。《新唐书·丁公著传》:“ 公著 陈让牢切,乃擢给事中。”
词语解释:牢具  拼音:láo jù
(1).古代遣奠时所用的经包裹的牲牢之体。《礼记·杂记上》:“遣车视牢具。” 孔颖达 疏:“牢具,遣奠所包牲牢之体,贵贱各有数也。一个为一具,取一车载之也,故云视牢具。”《史记·封禅书》:“杀一貍牛以为俎豆牢具。”
(2).监狱用具。《三国志·魏志·司马岐传》:“﹝ 司马岐 ﹞迁 陈留 相。 梁郡 有繫囚,多所连及,数岁不决。詔书徙狱于 岐 属县,县请豫治牢具。”
词语解释:牢浪  拼音:láo làng
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