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药入声 [yuè,哀乐][ě è,善恶][yuē][同着][jiáo jiào jué][ruò][sháo][jué xué][duó,测度][mò][zhuó bó][lüè][gě gè]崿[chāo chuò chuo][háo hé][肉膜,名词][tuò][bó][zé zuó][nüè yào][zhuó][屐、鞋][bó bo][lào luò][详注1][chāo zhuō,明亮][详注2][gè luò][详注3][nuò][lì luò][zuò]礿[sháo][hè][cuò,名词][gē kǎ luò][zhuó què][luò gé][详注4][详注5][zhuó jué][详注6][同托][详注7][音鹊。馺也。《类篇》行貌。]笿


注1:穫 音濩。《说文》刈谷也。草曰刈,谷曰穫。《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诗·豳风》八月其穫。 又陨穫,困迫失志貌。《礼·儒行》不陨穫于贫贱。《注》陨如萚之陨而飘零,穫如禾之穫而枯槁。
注2:格 《唐韵》古落切《集韵》《韵会》《正韵》葛鹤切,音各。树枝也。《集韵》《韵会》历各切,音洛。篱落也。《前汉·鼌错传》谓之虎落。《扬雄·羽猎赋》谓之虎路。通作格。 又《类篇》曷各切,音鹤。格泽,妖星也。见《史记·天官书》。
注3:熇 《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音郝。与謞同。《尔雅·释训》謞謞,崇谗慝也。《疏》引《诗》多将熇熇,多行惨毒之恶。謞熇音义同。《释文》謞虚各切。
注4:泽 《集韵》《韵会》《正韵》达各切,音铎。格泽,星名,音鹤铎。《史记·天官书》格泽,星如炎火之状。
注5:昔 《集韵》仓各切,音错。粗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注》昔读为交错之错,谓牛角粗理错也。 又《韵补》叶息约切。《左思·咏史诗》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注6:躇 《集韻》《韻會》敕略切,音鄀。《公羊傳·宣七年》躇階而走。《註》躇,猶超遽不順以次。《釋文》與踱同。
注7:嫋 《集韵》《韵会》日灼切《正韵》如灼切,音弱。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妩媚姌嫋。
首字词组
爵禄爵服爵马爵士爵钗爵士乐爵饧爵次
爵位爵命爵跃爵列爵人爵主爵金爵鷇
爵罗爵赏爵台爵名爵敕爵帛爵等爵袟
爵里爵邑爵号爵里刺爵室爵韦爵穴爵谥
爵秩爵弁爵土爵耳爵士音乐爵韠爵踊 

词语解释:爵禄  拼音:jué lù
(1).官爵和俸禄。《周礼·夏官·司士》:“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进退其爵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及所置吏,以其郎中 春 为丞相,聚收 汉 诸侯人及有罪亡者,匿与居,为治家室,赐其财物爵禄田宅,爵或至 关内侯 ,奉以二千石,所不当得,欲以有为。” 唐 柳宗元 《代柳公绰谢上任表》:“臣闻古之制爵禄者,爵以居有德,禄以养有功。” 元 范梈 《奉寄翰林邓侍讲》诗:“世间爵禄不易致,何独去就如飘风。”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九:“它一面到处缉拿革命分子,一面却专为归国的留 日 学生开特科考试,企图用爵禄来引诱他们。”
(2).指授予爵位、官职和俸禄。 唐 韩愈 《鄠人对》:“乃旌表门閭,爵禄其子孙。” 宋 秦观 《论议下》:“然后官而爵禄之。”
词语解释:爵位  拼音:jué wèi
爵号,官位。《礼记·礼运》:“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逸周书·武称》:“命吏禁掠,无取侵暴,爵位不谦,田宅不亏,各寧其亲,民服如化,武之抚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夫有道者,视爵位如汤鑊,见印綬如縗絰。” 唐 韩愈 《答窦秀才书》:“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於甲科。”《红楼梦》第一二○回:“他既不敢受圣朝的爵位,便赏了一个‘文妙真人’的道号。”
词语解释:爵罗  拼音:jué luó
捕雀的网。爵,通“ 雀 ”。《汉书·郑当时传》:“ 下邽 翟公 为廷尉,宾客填门,及废,门外可设爵罗。”
词语解释:爵里  拼音:jué lǐ
官爵和乡里。 南朝 梁元帝 《〈怀旧志〉序》:“故备书爵里,陈怀旧焉。”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若乃帝王无纪,公卿缺传,则年月失序,爵里难详,斯并昔之所忽,而今之所要。”《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言其父姓名爵里及己乳名,方始记认。”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明武宗遗事》:“ 林 感悦揖谢,问帝爵里,以便往拜。”
词语解释:爵秩  拼音:jué zhì
犹爵禄。《史记·商君列传》:“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唐 张九龄 《欶松漠都督涅礼书》:“朕所悬爵秩,惟赏有功。”《新唐书·食货志一》:“乃詔能賑贫乏者,宠以爵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皇子分封,各按爵秩给以庄地、人丁;公主、郡主赠嫁亦如之。”参见“ 爵禄 ”。
词语解释:爵禄  拼音:jué lù
(1).官爵和俸禄。《周礼·夏官·司士》:“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进退其爵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及所置吏,以其郎中 春 为丞相,聚收 汉 诸侯人及有罪亡者,匿与居,为治家室,赐其财物爵禄田宅,爵或至 关内侯 ,奉以二千石,所不当得,欲以有为。” 唐 柳宗元 《代柳公绰谢上任表》:“臣闻古之制爵禄者,爵以居有德,禄以养有功。” 元 范梈 《奉寄翰林邓侍讲》诗:“世间爵禄不易致,何独去就如飘风。”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九:“它一面到处缉拿革命分子,一面却专为归国的留 日 学生开特科考试,企图用爵禄来引诱他们。”
(2).指授予爵位、官职和俸禄。 唐 韩愈 《鄠人对》:“乃旌表门閭,爵禄其子孙。” 宋 秦观 《论议下》:“然后官而爵禄之。”
词语解释:爵服  拼音:jué fú
爵位及其相应服饰。《管子·权修》:“将立朝廷者,则爵服不可不贵也。爵服加于不义,则民贱其爵服。”《荀子·富国》:“爵服庆赏以申重之。”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二:“爵服无常玩,好恶有屈伸。”《魏书·序纪·平文帝》:“五年,僭 晋 司马叡 ,遣使 韩畅 加崇爵服,帝絶之。”
词语解释:爵命  拼音:jué mìng
封爵受职。《穀梁传·隐公元年》:“ 邾 之上古微,未爵命於 周 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大启爵命,以示四方。” 吕向 注:“爵,谓封侯也;命,谓一命受职。”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於是选大夫士之子弟未爵命者,以塞员填关而教之行事。” 清 方苞 《书〈周颂·清庙诗〉后》:“凡爵命公、侯、卿、大夫皆於 丰 庙。”
词语解释:爵赏  拼音:jué shǎng
爵禄和赏赐。《礼记·祭统》:“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荀子·君子》:“刑罚不怒罪,爵赏不踰德。”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进求利以丧身,营爵赏而家灭。” 唐 李翱 《祭中书韦相公文》:“窒因依之他路,收爵赏之全柄。”《明史·成祖纪二》:“秋七月癸丑,论平 交阯 功,进封 张辅 英国公 , 沐晟 黔国公 ……餘爵赏有差。”
词语解释:爵邑  拼音:jué yì
(1).爵位和封邑。《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陈平 畏 吕后 ,执 噲 诣 长安 。至则 高祖 已崩, 吕后 释 噲 ,使復爵邑。”《宋史·李穀传》:“俄以平 寿州 ,敍功加爵邑。” 清 毛岳生 《练伯颖〈后汉书公卿表〉序》:“一代制度政刑、世系岁月、宗亲臣工事状、爵邑拜免除袭,纪志传或书或不书者,多错综列之。”
(2).特指封邑。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 李安 邑最著,如爵邑焉。”
词语解释:爵弁  拼音:jué biàn
(1).古代礼冠的一种,次冕一等。爵,通“ 雀 ”。《仪礼·士冠礼》:“爵弁服:纁裳、纯衣、緇带、韎韐。” 郑玄 注:“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赤而微黑,如爵头然。或谓之緅。其布三十升。”
(2).葍的别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葍》:“《诗》曰:‘言采其葍。’ 毛 云:‘恶菜也。’《义疏》曰:‘ 河 东 关 内谓之葍; 幽 兗 谓之“燕葍”;一名“爵弁”,一名“蔓”,根正白。’”
词语解释:爵马  拼音:jué mǎ
古代两种角斗性质的杂耍。泛指玩赏之物。爵,通“ 雀 ”。《文选·鲍照〈芜城赋〉》:“ 吴 、 蔡 、 齐 、 秦 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絶。” 吕延济 注:“鱼龙爵马皆假为饰,以为玩乐。”《后汉书·南匈奴传》“角抵百戏” 唐 李贤 注:“角抵之戏则鱼龙爵马之属,言两两相当,亦角而为抵对。” 前蜀 韦庄 《杂感》诗:“鱼龙爵马皆如梦,风月烟花岂有情?”
词语解释:爵跃  拼音:jué yuè
如雀之跳跃。表示欣喜之极。爵,通“ 雀 ”。 宋 苏轼 《和陶〈归去来兮辞〉》:“守静极以自作,时爵跃而鯢桓。”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蒙驰赐《百家新选》一集,发函开读,每得所未闻,则拊髀爵跃。”
词语解释:爵台  拼音:jué tái
即 铜雀台 。爵,通“ 雀 ”。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登 爵臺 而羣悲,眝美目其何望?”
词语解释:爵号  拼音:jué hào
(1).爵位的名号。 汉 扬雄 《剧秦美新》:“ 秦 餘制度, 项氏 爵号,虽违古而犹袭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六:“到 中平 六年, 史侯 登躡至尊, 献帝 未有爵号,为中常侍 段珪 等所执。”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 郑回 也叫王 蛮利 ,王是爵号,他的子孙自然列入贵族,参与政治。”
(2).指加封爵号。《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 永初 元年,爵号太夫人为 新野君 ,万户供汤沐邑。”
词语解释:爵土  拼音:jué tǔ
(1).官爵和封地。《东观汉记·阴兴传》:“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土,令天下觖望。”《新唐书·封常清传赞》:“ 常清 乃驱市人数万以婴贼锋,一战不胜,即夺爵土。” 元 丁复 《次韵噩无梦楩用堂吴中倡和佳什》:“ 刘郎 爵土方诸将, 严子 生涯老一裘。”
(2).指接受官爵和封地。《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夫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祸。”
词语解释:爵士  拼音:jué shì
欧洲 君主国的最低爵位,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列。
词语解释:爵列  拼音:jué liè
即爵位。《礼记·表记》:“其赏罸用爵列,亲而不尊。”《管子·四时》:“一政曰,论幼孤,舍有罪。二政曰,赋爵列,授禄位。” 尹知章 注:“列,次也。”《韩诗外传》卷三:“颁其爵列、等级、田畴,以赏羣臣。” 宋 曾巩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皇太后表》:“詎意仁恩,更崇命秩;抗等威於元宰,躋爵列於真王。”参见“ 爵位 ”。
词语解释:爵位  拼音:jué wèi
爵号,官位。《礼记·礼运》:“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逸周书·武称》:“命吏禁掠,无取侵暴,爵位不谦,田宅不亏,各寧其亲,民服如化,武之抚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夫有道者,视爵位如汤鑊,见印綬如縗絰。” 唐 韩愈 《答窦秀才书》:“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於甲科。”《红楼梦》第一二○回:“他既不敢受圣朝的爵位,便赏了一个‘文妙真人’的道号。”
词语解释:爵名  拼音:jué míng
爵位的名称。《荀子·正名》:“刑名从 商 ,爵名从 周 。”
词语解释:爵里刺  拼音:jué lǐ cì
书有官爵和乡里的名片。《释名·释书契》:“爵里刺,书其官爵及郡县、乡里也。”《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 惠 弟 和 , 河南 尹” 裴松之 注引 晋 郭颁 《世语》:“人一奏刺,悉书其乡邑名氏,世所谓爵里刺也。”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言投爵里刺,来泛野人船。”
词语解释:爵耳  拼音:jué ěr
即卷耳。《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 三国 吴 陆玑 疏:“叶青白色,似胡荽,白华细茎,蔓生。可鬻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正如妇人耳中璫。今或谓之耳璫艸。 郑康成 谓是白胡荽, 幽州 人呼为爵耳。”参见“ 卷耳 ”。
词语解释:卷耳  拼音:juàn ěr
(1).菊科植物,又称“苍耳”或“枲耳”。《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 传:“卷耳,苓耳也。” 朱熹 集传:“卷耳,枲耳。叶如鼠耳,丛生如盘。”
(2).石竹科植物。多年簇生草本,根状茎细长,茎基部匍匐,上部直立,绿色并常带淡紫红色。花白色,种子肾形略扁,褐色。生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分布于我国 东北 、 华北 及 欧 亚 温带其他地区。
(3).《诗·周南》篇名。《诗序》说此诗是写后妃“辅助君子”,“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外无险詖私謁之心”。 朱熹 则谓“后妃以君子不在而思念之”。 宋 秦观 《代中书舍人谢上表》:“虽节俭正直,在位若《羔羊》之时;而思念忧勤,进贤如《卷耳》之际。” 明 谢谠 《四喜记·翠阁耽思》:“深情免使傍人议,嗟我怀人天际,专一须看《卷耳》书。”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诗序》:“﹝诗﹞有託为其人之言寓意者,《卷耳》《江有汜》《采緑》之类是也。”
词语解释:爵钗  拼音:jué chāi
雀形的发钗。爵,通“ 雀 ”。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头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词语解释:爵人  拼音:jué rén
以爵位或官职授人。 汉 班固 《白虎通·爵》:“爵人於朝者,示不私人以官,与众共之义也。”《后汉书·爰延传》:“故王者赏人必酬其功,爵人必甄其德。”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尹侍御奏折》:“爵人於朝,与众共之;刑人於市,与众弃之。”
词语解释:爵敕
分封爵位的敕书
词语解释:爵室  拼音:jué shì
古代船上的瞭望室。爵,通“ 雀 ”。《释名·释船》:“其(舟)上屋曰庐,象庐舍也;其上重室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又在上曰爵室,於中候望之,如鸟雀之警示也。”
词语解释:爵士音乐  拼音:jué shì yīn yuè
一种舞曲性质的音乐。二十世纪初产生于 美国 。由传入 美国 的 西非 黑人民间音乐演变而成。 巴金 《新生》第一篇:“咖啡店和跳舞厅内送出来淫荡的爵士音乐。”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当爵士音乐抑扬地疾缓不同地响起来时,一群珠光宝气的艳装妇人,在暗淡温柔的光线中,开始被搂在一群绅士老爷们的胳膊上。”
词语解释:爵士乐  拼音:jué shì yuè
一种舞曲音乐,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
词语解释:爵主  拼音:jué zhǔ
世袭爵位的嫡长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勋戚·爵主兵主》:“凡公侯伯家,最尊嫡长,其承袭世封者,举宗呼为爵主。”蒲剧《薛刚反朝》第九场:“人马来齐,候爵主传令!”
词语解释:爵帛  拼音:jué bó
酒尊和币帛。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捧爵帛,供牲醲,香芹早荐。”
词语解释:爵韦  拼音:jué wéi
赤黑色的韦。爵,通“ 雀 ”。《礼记·玉藻》:“韠,君朱,大夫素,士爵韦。” 郑玄 注:“凡韠以韦为之,必象裳色,则天子玄端朱裳,大夫素裳,士玄裳、黄裳、杂裳。” 陈澔 集说:“爵韦,爵色之韦也。”
词语解释:爵韠  拼音:jué bì
古代士朝服的蔽膝。因用爵韦制成,故名。《仪礼·士冠礼》:“緇带爵韠。” 郑玄 注:“士皆爵韦为韠。” 孔颖达 疏:“爵,韠之韦色也……爵亦杂色。”
词语解释:爵饧  拼音:jué xíng
凝聚在植物枝叶上的一种露珠。古人认为是阴阳二气不顺所成,可致人疾病。与甘露不同。爵,通“ 雀 ”。 宋 王巩 《甲申杂记》:“一日邑吏云:‘甘露降。’视松竹间光洁如珠,因取一枝视 刘贡父 。 贡父 曰:‘速弃之。此阴阳之戾气所成,其名爵餳,饮之令人致疾。’古人盖有説焉,当求博识之君子,求甘露、爵餳之别。”
词语解释:爵金  拼音:jué jīn
爵位和赏金。《史记·吴王濞列传》:“其小吏皆以差次受爵金。”
词语解释:爵等  拼音:jué děng
爵位的等级。《周礼·春官·冢人》:“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
词语解释:爵穴  拼音:jué xué
城堞上的孔穴。其大仅可容雀,故名。爵,通“ 雀 ”。《墨子·备城门》:“城上为爵穴。” 孙诒让 间诂:“谓於城堞间为空穴,小仅容爵也。”一说,爵,通“ 爝 ”。爵穴为纳火的小洞。参阅 蒋礼鸿 《义府续貂·爵穴》
词语解释:爵踊  拼音:jué yǒng
足不离地而跳。表示悲痛之极。爵,通“ 雀 ”。《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 孔颖达 疏:“爵踊,似爵之跳也,其足不离於地也。”
词语解释:爵次  拼音:jué cì
爵位的等级。 清 方苞 《〈春秋直解〉序》:“其月日、爵次、名氏,或略或详,或同或异。”
词语解释:爵鷇  拼音:jué kòu
雏雀。爵,通“ 雀 ”。《史记·赵世家》:“ 主父 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 司马贞 索隐引 曹大家 曰:“鷇,雀子也。生受哺者谓之鷇。”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景公 探爵鷇。鷇弱,故反之。”
词语解释:爵袟  拼音:jué zhì
见“ 爵秩 ”。
词语解释:爵秩  拼音:jué zhì
犹爵禄。《史记·商君列传》:“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唐 张九龄 《欶松漠都督涅礼书》:“朕所悬爵秩,惟赏有功。”《新唐书·食货志一》:“乃詔能賑贫乏者,宠以爵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皇子分封,各按爵秩给以庄地、人丁;公主、郡主赠嫁亦如之。”参见“ 爵禄 ”。
词语解释:爵禄  拼音:jué lù
(1).官爵和俸禄。《周礼·夏官·司士》:“凡邦国,三岁则稽士任而进退其爵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及所置吏,以其郎中 春 为丞相,聚收 汉 诸侯人及有罪亡者,匿与居,为治家室,赐其财物爵禄田宅,爵或至 关内侯 ,奉以二千石,所不当得,欲以有为。” 唐 柳宗元 《代柳公绰谢上任表》:“臣闻古之制爵禄者,爵以居有德,禄以养有功。” 元 范梈 《奉寄翰林邓侍讲》诗:“世间爵禄不易致,何独去就如飘风。”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九:“它一面到处缉拿革命分子,一面却专为归国的留 日 学生开特科考试,企图用爵禄来引诱他们。”
(2).指授予爵位、官职和俸禄。 唐 韩愈 《鄠人对》:“乃旌表门閭,爵禄其子孙。” 宋 秦观 《论议下》:“然后官而爵禄之。”
词语解释:爵谥  拼音:jué shì
爵位和谥号。《文献通考·经籍九》:“ 左氏 所书,不但称其名,或字、或号、或爵謚多互见,学者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