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萧平声 [cháo zhāo][船桨,名词][qiáo][tiáo,调和][biāo][yāo,要求][tiāo][piāo,漂浮][liāo liáo][yáo][yāo,夭夭][yáo][liáo][俗幺字,小也][yáo][音聊,动词][xiāo][jiāo yāo][xiāo][详注1][音聊。盖骨也。][piāo piào][liáo liǎo]轿[jiào,小车][biāo biào][qiáo][yáo][liáo liù][biāo][音嫖,驃姚。][yáo][详注2][biāo][通遥]褿


注1:褕 《广韵》余昭切,音遥。褕狄,后衣。《玉篇》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柳宗元·贺册太上皇后贺表》褕狄亦被於恩光。《注》刻雉释服也。亦作揄。
注2:鹞 音遥。《玉篇》五色雉。《广韵》大雉名。《尔雅·释鸟》鹞雉注:青质五采。
首字词组
燋烂燋壤燋龙温池燋烁燋熬燋杀燋枯 
燋卷燋铜燋铄燋种燋烟燋折燋尾 
燋花燋虑燋釜燋金烁石燋炷燋战燋头烂额 
燋矢燋饭燋黄燋灼燋热燋劳燋夭 
燋悚燋烛燋鲠燋然燋秃燋悴燋毒 
燋心燋齿燋沦燋烽燋爇燋槁  

词语解释:燋烂  拼音:jiāo làn
(1).烧焦糜烂。燋,通“ 焦 ”。 汉 王充 《论衡·说日》:“火中无生物,生物入火中,燋烂而死焉。”《法苑珠林》卷七八:“所见一物牛头人身,捉铁叉,叉 礼 著熬上,宛转身体燋烂,求死不得。”
(2).指死亡,灭亡。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为稼於 汤 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歷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词语解释:燋卷  拼音:jiāo juàn
枯萎卷缩。燋,通“ 焦 ”。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亦指枯萎卷缩的植物。 唐 杜甫 《雨》诗:“皇天德泽降,燋卷有生意。”
词语解释:燋花  拼音:jiāo huā
枯萎的花。 唐 陆龟蒙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之六:“燕轻捎坠叶,蜂懒卧燋花。”
词语解释:燋矢
凋零摧折
词语解释:燋悚  拼音:jiāo sǒng
着急、害怕。燋,通“ 焦 ”。 晋 王献之 《杂帖》:“灸无所觉,忧驰深,汝燋悚可言。”
词语解释:燋心  拼音:jiāo xīn
忧虑,着急。燋,通“ 焦 ”。《后汉书·杨震传》:“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徵也。”《法苑珠林》卷七九:“ 涉公 若在,朕岂燋心於云汉若是哉?”
词语解释:燋壤  拼音:jiāo rǎng
土地烧焦。形容极其干旱。燋,通“ 焦 ”。《魏书·世宗纪》:“孝妇淫刑, 东海 燋壤。今不雨十旬,意者其有寃狱乎?”
词语解释:燋铜  拼音:jiāo tóng
含燋毒之铜。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以燋铜为鏑,涂毒药於鏑锋,中人即死。”
词语解释:燋虑  拼音:jiāo lǜ
犹忧虑。燋,通“ 焦 ”。《后汉书·苏不韦传》:“ 不韦 毁身燋虑,出于百死。”
词语解释:燋饭  拼音:jiāo fàn
同“ 焦饭 ”。 俗称锅巴。 唐 黄滔 《祭陈先辈鼎》:“匪无随驾之恳,实切问安之计,肩负燋饭,志销丹桂。”
词语解释:燋烛  拼音:jiāo zhú
火炬。《诗·大雅·桑柔》“具祸以烬” 唐 孔颖达 疏:“烬,是燋烛既然之餘。”
词语解释:燋齿  拼音:jiāo chǐ
黑色的牙齿。燋,通“ 焦 ”。《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编结沮颜,燋齿梟瞷,剪髮黥首,文身裸袒之国,靡不奔走贡献。” 李周翰 注:“皆蛮夷种类也……燋齿,黑齿也。”
词语解释:燋龙温池  拼音:jiāo lóng wēn chí
晋 石虎 的浴池名。用烧烫的铜龙置于水中,使池水保持温热,故名。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虎 ﹞又为四时浴室……严冰之时,作铜屈龙数千枚,各重数十斤,烧如火色,投於水中,则池水恒温,名曰‘燋龙温池’。”
词语解释:燋铄  拼音:jiāo shuò
灼热而熔化。 唐 赵德 《〈昌黎文录〉序》:“金石燋鑠,斯文灿然。” 宋 韩琦 《苦热》诗:“阳乌自燋鑠,垂翅不西举。”一本作“焦鑠”。
词语解释:燋釜  拼音:jiāo fǔ
水烧干的锅。燋,通“ 焦 ”。《战国策·齐策二》:“且夫救 赵 之务,宜若奉漏瓮,沃燋釜。”燋,一本作“ 焦 ”。
词语解释:燋黄  拼音:jiāo huáng
同“焦黄”。 《西京杂记》卷二:“雷震 南山 ,大木数千株,皆火燃至末,其下数十亩地,草皆燋黄。”
词语解释:燋鲠  拼音:jiāo gěng
比喻祸患。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让镇南徐州刺吏启》:“燋鯁在躬,輒復尘触。” 胡之骥 汇注:“燋,火伤也。鯁,骨在咽也。”
词语解释:燋沦  拼音:jiāo lún
燋烂沉沦。燋,通“ 焦 ”。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东序烟烬於委灰,生民燋沦於渊火。”
词语解释:燋烁  拼音:jiāo shuò
烧焦。燋,通“ 焦 ”。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茶燋缚奴投火》:“ 陆鸿渐 採 越江 茶,使小奴子看焙,奴失睡,茶燋烁。”
词语解释:燋种  拼音:jiāo zhǒng
烧焦的种子。燋,通“ 焦 ”。 唐 李邕 《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构之者,罪花彫落;信之者,燋种萌生。”
词语解释:燋金烁石  拼音:jiāo jīn shuò shí
使金石销熔。形容酷热。 北齐 刘昼 《新论·大质》:“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词语解释:燋灼  拼音:jiāo zhuó
烧焦。燋,通“ 焦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每岁初春,雷必从树傍起,根枝半被燋灼,色如炭。”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妓飞入火炉》:“忽见一姬飞入炉中,宛转於炽炭之上, 宗信 忙救之,衣服并不燋灼。”
词语解释:燋然  拼音:jiāo rán
憔悴貌。《庄子·天地》:“孝子操药以脩慈父,其色燋然。” 成玄英 疏:“燋然,憔悴貌。”《列子·黄帝》:“燋然肌色皯黣,昏然五情爽惑。”
词语解释:燋烽  拼音:jiāo fēng
烽火。 宋 洪适 《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鄗方有戎马之尘,边邑覩燋烽之警。”
词语解释:燋熬  拼音:jiāo áo
煎熬。燋,通“ 焦 ”。 宋 王禹偁 《云州节度使加使相麻》:“虽 匈奴 畏惮,已知域外之雷霆;而黔首燋熬,更作人间之霖雨。”参见“ 焦熬 ”。
词语解释:焦熬  拼音:jiāo áo
(1).谓因受熬煎而发焦。形容极为干燥。 唐 刘禹锡 《楚望赋》:“涉夏如鑠,逮秋愈炽。土山焦熬,止水瀵沸。”
(2).指受熬煎而变焦发脆之物。参见“ 焦熬投石 ”。
(3).比喻极端困苦。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龙溪巨蟹》:“ 淳熙 初年七八月之交,不雨五十日,民间焦熬不聊生。”
词语解释:焦熬投石  拼音:jiāo áo tóu shí
谓以至脆之物攻坚石,势在必败。《荀子·议兵》:“故 齐 之技击不可以遇 魏 氏之武卒, 魏 氏之武卒不可以遇 秦 之鋭士, 秦 之鋭士,不可以当 桓文 之节制, 桓文 之节制,不可以敌 汤 武 之仁义,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资治通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焦熬之物至脆,投石则碎。”
词语解释:燋烟  拼音:jiāo yān
热烟。 南朝 宋 鲍照 《飞蛾赋》:“凌燋烟之浮景,赴熙焰之明光。”
词语解释:燋炷  拼音:jiāo zhù
烧焦的灯芯。燋,通“ 焦 ”。《法苑珠林》卷一一一:“尔时 僧护 共入温室,入已火然,筋肉消尽,骨如燋炷。”
词语解释:燋热  拼音:jiāo rè
灼热。《法苑珠林》卷一一一:“寧食热铁丸,燋热如焰火。”
词语解释:燋秃  拼音:jiāo tū
烧尽。《太平御览》卷八七引 汉 桓谭 《新论》:“余与 刘伯师 夜坐,灯中脂炷燋秃将灭。”
词语解释:燋爇  拼音:jiāo ruò
烧焦。燋,通“ 焦 ”。 唐 高彦休 《唐阙史·韦御史铛怪》:“﹝火﹞久之方灭,灭后视婴,已燋爇矣。”
词语解释:燋杀  拼音:jiāo shā
声音急促。燋,通“ 噍 ”。 唐 刘禹锡 《泰娘歌》引:“故日抱乐器而哭,其音燋杀以悲。”燋,一本作“ 噍 ”。
词语解释:燋折  拼音:jiāo shé
烧焦、摧折。《魏书·张玄靖传》:“御史房屋柱自燃燋折。”
词语解释:燋战  拼音:jiāo zhàn
焦急战栗。燋,通“ 焦 ”。《宋书·王景文传》:“虽加恭谨,无补横至,夙夜燋战,无地容处。”
词语解释:燋劳  拼音:jiāo láo
焦虑劳累。燋,通“ 焦 ”。 晋 王献之 《杂帖》:“ 顺 心痛委顿燋劳,诸舍不能集会,深哽塞。”
词语解释:燋悴  拼音:jiāo cuì
同“ 憔悴 ”。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燋悴,《三苍》作顦顇,《广雅》:憔卒,愁患忧也,亦病也。”
词语解释:燋槁  拼音:jiāo gǎo
枯槁。燋,通“ 焦 ”。《新唐书·隐逸传·孙思邈》:“奔则喘乏,竭则燋槁,发乎面,动乎形。”
词语解释:燋枯  拼音:jiāo kū
干枯。燋,通“ 焦 ”。 汉 王充 《论衡·感虚》:“十日并出,万物燋枯。”《陈书·吴明彻传》:“时天下亢旱,苗稼燋枯。”
词语解释:燋尾  拼音:jiāo wěi
同“ 焦尾 ”。 琴名。《宋书·乐志一》:“琴…… 相如 曰燋尾, 伯喈 曰緑綺,事出 傅玄 《琴赋》。世云燋尾是 伯喈 琴,《伯喈传》亦云尔。以 傅氏 言之,则非 伯喈 也。”
词语解释:燋头烂额  拼音:jiāo tóu làn é
同“ 焦头烂额 ”。《汉书·霍光传》:“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燋头烂额为上客耶?”《旧唐书·懿宗纪论》:“见豕负涂之爱竖,非次宠升;燋头烂额之辅臣,无辜窜逐。”
词语解释:燋夭  拼音:jiāo yāo
凋零摧折。燋,通“ 憔 ”。《淮南子·本经训》:“雷霆毁折,电霰降虐,气雾雪霜不霽,而万物燋夭。”
词语解释:燋毒  拼音:jiāo dú
旧铜烧器中的一种毒质。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燋铜者,故烧器。其长老唯别燋铜声,以物杵之,徐听其声,得燋毒者,偏凿取以为箭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