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文平声 [fēn,分离][yún][【廣韻】【集韻】音文。黏唾也。][详注1][详注2][详注3][音煴。瘟瘟,小痛貌。][xūn]


注1:贲 《集韵》符分切,音焚。《书·盘庚》用宏兹贲。《传》宏、贲,皆大也。《诗·大雅》贲鼓维镛。《传》贲,大鼓也。 又《尔雅·释鱼》龟三足,贲。《疏》龟之三足者名贲。
注2:堇 音勤。《说文》黏土也。《徐曰》黄土乃黏。《五代史》刘守光围沧州,城中杂食堇块。 又时也。《管子·五行篇》修槩水土,以待乎天堇。亦作墐。
注3:蕲 《韵会》渠斤切,音芹。《尔雅·释草》薜,山蕲。《注》《广雅》云:山蕲,当归。
末字词组
炉熏烟熏兰熏香熏熏五熏三浴三熏浸熏 
三熏余熏含熏臭熏熏珪熏醉熏熏熛熏 
南熏晴熏斋熏金丝熏马熏濯熏燎熏 
熏熏沐熏袿熏再熏三沐三熏染熏  

词语解释:炉熏  拼音:lú xūn
亦作“ 炉薰 ”。
(1).熏香;焚香。 唐 温庭筠 《南歌子》词:“嬾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 宋 范成大 《宝公祈雨感应用陈申公韵赋诗为谢》:“膴原龟坼暮春时,夹路炉薰共祷祠。”
(2).香炉中的烟。 宋 梅尧臣 《和人雪意》:“趋閤展熊席,卷幔飘炉熏。” 金 元好问 《俳体雪香亭杂咏》之十:“炉薰浥浥带轻阴,翠竹高梧水殿深。” 元 程鉅夫 《题许仲仁诗卷》诗:“霜清日冷梅花瘦,独对炉熏看欲痴。”
鑪薰:即熏炉。用来薰香或取暖的炉子。 三国 魏 徐干 《情诗》:“鑪薰闔不用,镜匣上尘生。” 宋 黄庭坚 《奉和文潜赠无咎》:“何言谈絶倒,茗椀对鑪薰。”
词语解释:三熏  拼音:sān xūn
见“ 三薰三沐 ”。
词语解释:三薰三沐  拼音:sān xūn sān mù
1.同“ 三衅三浴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百:“坐我三薰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不留后约将人误,笑指 河阳 镜里丝。”
2.表示虔敬。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亦迁之大势》第一章:“吾当草此论之始,吾不得不三薰三沐,仰天百拜,谢其生我於此至美之国而为此伟大国民之一分子也。”
3.比喻栽培,提携。 金 元好问 《丙午九日咏菊》诗之二:“三薰復三沐,岁宴与君期。” 清 黄宗羲 《与李郡侯书》:“收回成命,使 羲 得修身俟死,此即老公祖之三薰三沐也。” 宋 司马光 《送贤良陈著作签书寿州判官》诗:“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词语解释:南熏  拼音:nán xūn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崧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词语解释:熏熏  拼音:xūn xūn
亦作“燻燻”。
(1).和悦貌。《诗·大雅·凫翳》:“鳬翳在亹,公尸来止熏熏。” 毛 传:“熏熏,和説也,欣欣然乐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君臣欢康,具醉熏熏。” 薛综 注:“熏熏,和悦貌。”
(2).众多貌。 汉 扬雄 《太玄·交》:“往来熏熏,得亡之门。” 司马光 集注引 王涯 曰:“熏熏,众多之皃。”
(3).温暖貌。《云笈七籤》卷六二:“阳气以至,徧体燻燻如春月也。”
词语解释:烟熏  拼音:yān xūn
用燃烧含碳物质产生的烟气熏。例如:烟熏蚊子。
施用烟毒气于。例如:用烟熏干尸体加以保存的部落。
词语解释:余熏  拼音:yú xūn
同“余薰”。
犹馀香。
词语解释:余薰  拼音:yú xūn
犹馀香。 宋 苏轼 《和张昌言喜雨》:“梦觉酒醒闻好句,帐空簟冷发餘薰。”
词语解释:晴熏  拼音:qíng xūn
见“ 晴曛 ”。
词语解释:晴曛  拼音:qíng xūn
亦作“ 晴熏 ”。 日光照射。 唐 杜甫 《宣政殿退朝晚出左掖》诗:“天门日射黄金牓,春殿晴曛赤羽旗。” 唐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使君》诗:“阴散 陈仓 北,晴熏 太白 巔。” 明 徐渭 《驾归自阅群望于衢恭赋》诗:“桃李晴曛禁苑烟,鑾舆新幸北郊旋。”
词语解释:沐熏  拼音:mù xūn
(1).沐浴熏香。多表示虔敬。 宋 范成大 《次韵耿时举苦热》:“浮湛放荡从今始,悔把长裙强沐薰。” 元 陈孚 《安南即事》诗:“沐薰陈此什,礼部小臣 孚 。”
(2).称人对己的教诲。 宋 陈师道 《答张文潜书》:“足下欲与僕居,将坐僕而沐薰之耶?” 元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沐薰良备至,感激欲号咷。”
词语解释:兰熏  拼音:lán xūn
兰之馨香。喻人德行之美。 南朝 宋 颜延之 《祭屈原文》:“兰薰而摧,玉縝则折。”《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颜 冉 龙翰凤雏, 曾 史 兰薰雪白。” 张铣 注:“兰薰雪白,喻芳絜。” 南朝 梁 王僧孺 《为何库部旧姬拟蘼芜之句》诗:“出门望兰薰,褰帘正逢君。” 唐 黄滔 《省试人文化天下赋》:“布彼寰灜,风行而草偃;被於亿兆,玉洁而兰薰。”
词语解释:含熏  拼音:hán xūn
内蕴芳香之气。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六:“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词语解释:斋熏  拼音:zhāi xūn
同“斋薰”。
斋戒熏香。
词语解释:斋薰  拼音:zhāi xūn
斋戒熏香。《新唐书·王缙传》:“繇是禁中祀佛,讽唄斋薰,号‘内道场’。”
词语解释:袿熏  拼音:guī xūn
袿衣的熏香。 唐 孟郊 韩愈 《城南联句》:“袿熏霏霏在,綦跡微微呈。” 钱仲联 集释引 方崧卿 曰:“袿,音圭,妇人上服也。古乐府所谓‘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是也。”
词语解释:香熏熏  拼音:xiāng xūn xūn
同“香薰薰”。
形容香气袭人。
词语解释:香薰薰  拼音:xiāng xūn xūn
形容香气袭人。 蒋光慈 《新梦·昨夜里梦入天国》诗:“花儿香薰薰的,草儿青滴滴的,人们活泼泼地沉醉于诗境里。”
词语解释:臭熏熏  拼音:chòu xūn xūn
形容臭甚,令人生厌
词语解释:金丝熏  拼音:jīn sī xūn
(1).烟草之别名。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 吕宋国 所产烟草,本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吸烟》:“烟草,初来自 吕宋国 ,名淡巴菰, 明 季始入内地,又名金丝薰,或曰相思草。”
(2).为旱烟之一品。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陈文江吸旱烟》:“ 仁和 陈澜 ,字 文江 ,好吸旱烟之曰金丝薰者。”
词语解释:再熏  拼音:zài xūn
同“再薰”。
再度熏陶风化。谓盛世再来。
词语解释:再薰  拼音:zài xūn
再度熏陶风化。谓盛世再来。语出古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隋 许善心 《神雀颂》:“ 轩 ( 轩辕 )物重造, 姚 ( 虞舜 )风再薰。” 唐 崔立之 《南至郊坛有司书云物赋》:“时谓 唐 时,歌卿云之五色;德称 虞 德,咏《南风》之再薰。”
词语解释:五熏  拼音:wǔ xūn
五辛。《太平御览》九一八引 晋 周处 《风土记》:“正月元日,五熏练形。”原注:“五辛所以发五藏气。”
词语解释:珪熏
珪衣的熏香
词语解释:马熏  拼音:mǎ xūn
萎蕤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萎蕤》
词语解释:三沐三熏  拼音:sān mù sān xūn
亦作“ 三沐三熏 ”。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 宋 李清照 《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重归畎亩,更须三沐三薰。” 宋 程俱 《偶作》诗之二:“一重一掩藏山坞,三沐三熏屏世尘。” 金 元好问 《怀叔能》诗:“三沐三薰知有待,一鸣一息定谁先?”
词语解释:三浴三熏  拼音:sān yù sān xūn
同“ 三衅三浴 ”。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方将坐足下,三浴而三薰之,听僕之所为,少安无躁。”
词语解释:醉熏熏  拼音:zuì xūn xūn
见“ 醉醺醺 ”。
词语解释:醉醺醺  拼音:zuì xūn xūn
亦作“ 醉熏熏 ”。亦作“ 醉薰薰 ”。 半醉貌。 汉 张衡 《东京赋》:“君臣欢康,具醉熏熏。” 三国 魏 嵇康 《家诫》:“见醉薰薰便止,慎不当至困醉,不能自裁也。” 唐 岑参 《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青门酒楼上,欲别醉醺醺。”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二折:“哎,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 曹禺 《雷雨》第一幕:“坐着汽车,醉醺醺,直对你说胡话的那位是谁呀?”
词语解释:濯熏  拼音:zhuó xūn
用水洗,用香熏。比喻修身养性。 宋 苏轼 《黄州再祭文与可文》:“道德为膏,以自濯薰。” 宋 周孚 《送辛幼安》诗:“西风掠面不胜尘,老欲从君自濯薰。”
词语解释:染熏  拼音:rǎn xūn
沾染香气。 南朝 梁简文帝 《应令诗》:“傍玉流温,依兰染薰。”
词语解释:浸熏  拼音:jìn xūn
浸渍熏灼。谓逐渐败坏。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四章:“若其损害廉耻,败坏风俗,浸薰天性,尤其大者矣。”
词语解释:熛熏  拼音:biāo xūn
指火烟。《新唐书·朱宣传》:“俄而风返, 全忠 得纵火焚其旁,熛熏涨天, 宣 等大北。”
词语解释:燎熏  拼音:liáo xūn
谓烧牲玉使烟气上腾以祭天。《文选·扬雄〈甘泉赋〉》:“於是钦柴宗祈,燎薰皇天。” 张铣 注:“烧牲玉薰天以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