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职入声 [shí,知识][shí sì,饮食]亿[sè sāi,闭塞][nì][详注1][详注2][fú][pì][yì]


注1:螣 音特。《诗·小雅》去其螟螣。《传》食叶曰螣。《陆玑疏》螣,蝗也。《许慎云》吏乞贷则生螣。
注2:冒 mò,《集韵》《韵会》《正韵》密北切,音默。《增韵》贪也。《左传·昭三十一年》贪冒之民。又犯也。《前汉·卫青传》直冒汉围。又单于名。《史记·匈奴传》及冒顿立,攻破月氏。
末字词组
废熄闭熄捻熄灭熄救熄殄熄  

词语解释:废熄  拼音:fèi xī
谓灭绝。《吕氏春秋·本味》:“士有孤而自恃,人主有奋而好独者,则名号必废熄,社稷必危殆。” 高诱 注:“熄,灭也。”
词语解释:闭熄  拼音:bì xī
(1).灯火关闭熄灭。 茅盾 《子夜》十四:“ 李玉亭 他们也已经回去,园子里没有人,密树叶中间的电灯也就闭熄,满园子阴沉沉。”
(2).掩蔽。 闻一多 《红烛·孤雁》:“吐出些罪恶底黑烟,涂污我太空,闭熄了日月。”
词语解释:捻熄  拼音:niǎn xī
踩灭(如香烟使之成为烟头)例如:匆匆捻熄香烟,立正。
词语解释:灭熄  拼音:miè xī
见“ 灭息 ”。
词语解释:灭息  拼音:miè xī
亦作“ 灭熄 ”。
(1).消亡;止息。《荀子·成相》:“仁人糟糠,礼乐灭息,圣人隐伏 墨 术行。”《汉书·董仲舒传》:“邪辟之説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唐 段文昌 《享太庙乐章》诗:“泽周八荒,兵定四极。生物咸遂,羣盗灭息。”
(2).指除灭。 宋 曾巩 《祭孔长源文》:“迺使 荆 粤 ,銓材著职,灭熄苛嬈,苏僵博瘠。”
(3).熄灭。《史记·龟策列传》:“日月并蚀,灭息无光。”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但现在灯笼里的蜡烛大概烧完了,精疲力尽,火光该灭熄了吧。”
词语解释:救熄  拼音:jiù xī
亦作“ 救息 ”。 扑灭。《儒林外史》第四五回:“那火烧了两间房子,到天亮就救息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七回:“幸而是夜没有风,火势不大,不久便救熄了。”
词语解释:殄熄  拼音:tiǎn xī
亦作“ 殄息 ”。 消灭;息灭。《史记·秦始皇本纪》:“殄熄暴悖,乱贼灭亡。” 前蜀 杜光庭 《赵郜助下元黄箓斋词》:“赐臣罪咎消平,灾凶殄息。”《明史·外国传七·柯枝》:“暴风不兴,疾雨不作,札沴殄息,靡有害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