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豪平声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首字词组
濠梁濠沟濠濮闲想濠州真人濠隍   
濠上濠梁之趣濠壁濠堑濠濮间想   

词语解释:濠梁  拼音:háo liáng
犹 濠 上。梁,桥梁。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二》:“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 濠 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明 刘基 《题仲山和尚〈群鱼图〉》诗:“ 濠 梁之乐谁能写? 袁蚁 死后无画者。” 清 毛序 《偕同人散步》诗:“物我两俱忘,不减 濠 梁兴。” 陈毅 《七星岩》诗:“攀崖试腰脚,垂钓话 濠 梁。”参见“ 濠上 ”。
词语解释:濠上  拼音:háo shàng
(1). 濠水 之上。《庄子·秋水》记 庄子 与 惠子 游于 濠 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知乐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不无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 宋 苏轼 《十二琴铭·秋风》:“悲莫悲於 湘 滨,乐莫乐於 濠 上。”
(2).指代 庄子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见 柱下 之经二,覩 濠 上之篇七。”
词语解释:濠上  拼音:háo shàng
(1). 濠水 之上。《庄子·秋水》记 庄子 与 惠子 游于 濠 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知乐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不无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 宋 苏轼 《十二琴铭·秋风》:“悲莫悲於 湘 滨,乐莫乐於 濠 上。”
(2).指代 庄子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见 柱下 之经二,覩 濠 上之篇七。”
词语解释:濠沟  拼音:háo gōu
(1).护城壕。亦指作战时为防御敌人进攻而挖的沟。《水浒传》第五九回:“ 华州 城郭广阔,濠沟深远,急切难打。” 洪深 《劫后桃花·炮台山》:“你快领一队六十个人,到 沧口 那面去,掘濠沟,布铁丝网!”
(2).沟;沟渠。如:门前有一条濠沟。
词语解释:濠梁之趣
临水观鱼的乐趣
词语解释:濠濮闲想
相传庄子与惠施优游濠梁之上,又庄子曾钓于濮水,拒绝楚王的聘请,因以濠濮比喻消遥闲居、清淡无为的思绪
词语解释:濠壁
城池
词语解释:濠州真人  拼音:háo zhōu zhēn rén
指 朱元璋 。 濠州 ,治所在 锺离 (今 安徽省 凤阳县 东), 朱元璋 起事地。 朱 起事前曾为僧,故称。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 蒙古 不道,宰割诸夏…… 濠州真人 奋臂大泽之间, 元 政瓦解,北方郡县传檄而定。”
词语解释:濠堑  拼音:háo qiàn
犹濠沟。《水浒传》第六八回:“ 吴用 止住,便教军马就此下寨,四面掘了濠堑,下了铁蒺藜。”《明史·颜继祖传》:“三年巡视京城十六门濠堑。”参见“ 濠沟 ”。
词语解释:濠沟  拼音:háo gōu
(1).护城壕。亦指作战时为防御敌人进攻而挖的沟。《水浒传》第五九回:“ 华州 城郭广阔,濠沟深远,急切难打。” 洪深 《劫后桃花·炮台山》:“你快领一队六十个人,到 沧口 那面去,掘濠沟,布铁丝网!”
(2).沟;沟渠。如:门前有一条濠沟。
词语解释:濠隍  拼音:háo huáng
护城河。《金史·承晖传》:“雨潦害稼, 承暉 决引潦水纳之濠隍。”《金史·乌延吾里补传》:“方夷濠隍,城中兵来拒, 吾里补 以本部击却之。”
词语解释:濠濮间想  拼音:háo pú jiān xiǎng
《庄子》记有 庄子 与 惠子 同游 濠 梁之上和 庄子 垂钓 濮水 的事。后以“濠濮间想”谓逍遥闲居、清淡无为的思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简文 入 华林园 ,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 濠 濮 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参见“ 濠上 ”。
词语解释:濠上  拼音:háo shàng
(1). 濠水 之上。《庄子·秋水》记 庄子 与 惠子 游于 濠 梁之上,见鯈鱼出游从容,因辩论鱼知乐否。后多用“濠上”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 唐 贾岛 《寄令狐綯相公》诗:“不无 濠 上思,唯食圃中蔬。” 宋 苏轼 《十二琴铭·秋风》:“悲莫悲於 湘 滨,乐莫乐於 濠 上。”
(2).指代 庄子 。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见 柱下 之经二,覩 濠 上之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