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翰去声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现代汉语字典本字分属于多个韵部:
 韵 平声
 韵 去声

拼音:lán 繁体或异体字:翰韵,寒韵同

瀾 lán
〈名〉
  • (形声。从水,阑(lán)声。本义:大波浪)
  • 同本义
  • 澜,大波也。——《说文》
  • 大波为澜,小波为沦。——《尔雅》
  • 天下安澜。——《四子讲德论》
  •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孟子·尽心上》
  • 回狂澜于既倒。——韩愈《进学解》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 又如:狂澜;巨澜;澜倒波随(犹言随波逐流。比喻言行无标准);澜澳(水曲);波澜(波涛);推波助澜
  • 波纹
  • 风行水波成文曰澜。——《释名》
  • 珠玉潜水,而澜表方圆。——《文心雕龙·隐秀》
  • 又如:死水微澜;安澜(河流平静,没有泛滥现象);微澜(小波纹);澜清(清澄如水)
〈动〉
  • 兴起波澜
  • 若流波之将澜。——宋玉《神女赋》
  • 又如:澜翻(水势翻腾);澜澜(泪涌下的样子)
康熙字典

  • 《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郞干切,𠀤音蘭。 (寒韵)
  • 大波也。《爾雅·釋水》大波爲瀾。《註》瀾,言渙瀾也。《釋名》瀾,連也。言波體轉流,相連及也。
  •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郞旰切,音爛。 (翰韵)
  • 義同。
  • 又瀾漫,淋漓貌。一曰分散也。《王褒·洞簫賦》㴖恅瀾漫。
  • 又瀾汗,長貌。《木華·海賦》洪濤瀾汗。
  • 又米汁也。《周禮·地官·稾人註》潘瀾戔餘,不可褻也。《禮·內則註》爛,力旦反。或作灡。
  • 又《韻補》叶陵延切,音連。 (先韵)
  • 《陸機·文賦》或因枝以振葉,或沿波而討源,或虎變而獸擾,或龍見而鳥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