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六宥去声 [liù][dòu][告发,自首,动词]寿[详注1][详注2]宿[xiǔ xiù,星宿][详注3][详注4][详注5][fù][详注6][又也,再也,副词][mào][róu][详注7][详注8][详注9][òu,动词][dòu,句读][zhòu][详注10][lóu][còu zòu][详注11][名词][wù][详注12][详注13][详注14][详注15][爭也]


注1:走 《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群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 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
注2:覆 敷救切,音与宥韵副同。《说文》盖也。《诗·大雅》鸟覆翼之。《礼·檀弓》见若覆夏屋者矣。 又扶富切,浮去声。伏兵曰覆。《左传·隐九年》君为三覆以待之。
注3:守 《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
注4:受 《正字通》神咒切,收去声。《诗·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
注5:吼 音蔻。《广韵》声也。 又《集韵》《类篇》厚怒声。
注6:留 音溜。宿留,停待也。《前汉·武帝纪》宿留海上。
注7:句 音九。《淮南子·地形训》自东北至西北方,有岐踵民,句瘿民。《注》句,读若九。 《说文》本作𠯶。𠯶篆文句字,
注8:收 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注9:仆 《集韵》《韵会》《正韵》敷救切,否去声。顿也。
注10:狃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女救切,音糅。《广韵》习也,就也。
注11:畜 chù,音嗅。《左传·僖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疏》养之曰畜,用之曰牲。《释文》畜,许又反。《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注》六畜,六牲也。《释文》畜,许又反。
注12:飂 liù,作高风貌解时与尤韵同。又《正韵》国名。高阳氏之后。《五音集韵》在南阳湘阳。 又姓。《左传·昭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注》飂,国名。叔安,君名。《音义》力谬反。
注13:油 音狖。浩油,地名。《公羊传·定四年》公及诸侯盟于浩油。《注》油音由,一音羊又反。又与釉同。《篇海》物有光也。《蔡襄茶录》珍膏油其面。
注14:伏 浮去声。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汉·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鸡伏子。
注15:蔟 音凑。律名。《礼·月令》律中太蔟。《注》太蔟,言阳气大蔟,达于上也。
共14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末字词组
玉漏勾漏有漏莲花漏促漏滴漏移漏田漏
宫漏待漏传漏罅漏断漏箭漏逗漏痔漏
更漏天漏渗漏诸漏长漏阙漏挂漏官漏
夜漏晓漏行漏泄漏下漏晚漏山漏失漏
屋漏钟漏永漏破漏脱漏沃漏销漏晷漏
残漏寒漏穿漏夕漏仙漏泉漏水漏讹漏
禁漏银漏铜漏壶漏时漏龙漏看漏颓漏
无漏春漏宵漏遗漏五漏缺漏鼓漏诡漏
清漏刻漏莲漏唱漏透漏霜漏河漏贿漏
昼漏午漏疏漏转漏叠漏九漏早漏参漏

词语解释:玉漏  拼音:yù lòu
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唐 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宋 杨万里 《病中夜坐》诗:“玉漏听来更二点,烛花剪了晕重开。” 清 厉鹗 《拆桂令·题殿画乞巧图》散曲:“听玉漏迟迟五更,拜银湾脉脉双星。” 龚骞 《无题》诗:“玉漏有声沉画角,金釵无计叩重门。”
词语解释:宫漏  拼音:gōng lòu
古代宫中计时器。用铜壶滴漏,故称宫漏。 唐 白居易 《同钱员外禁中夜直》诗:“宫漏三声知半夜,好风凉月满松筠。” 五代 冯延巳 《鹊踏枝》词:“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 宋 欧阳修 《内直奉寄圣俞博士》诗:“独直偏知宫漏永,稍寒尤觉玉堂清。”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 元顺帝 自制宫漏,藏壶匱中,运水上下。”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夜半的宫漏,一点一滴,象扯不断的丝那样长。”
词语解释:更漏  拼音:gēng lòu
(1).漏壶。计时器。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称。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惠远 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 元 曾瑞 《折桂令·闺怨》曲:“更漏永声来绣枕,篆烟消寒透罗衾。”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恼既恼那斜曦当疾不疾,怕又怕这忙更漏当迟不迟。”
(2).指夜晚的时间。 唐 戎昱 《长安秋夕》诗:“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3).指更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銮仪卫》:“ 神武门 鐘楼,凡上驻蹕 圆明园 ,则每夕鸣鐘记更漏,上在宫日则已。”
词语解释:夜漏  拼音:yè lòu
夜间的时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 汉 郑玄 注:“夜漏未尽,鷄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 唐 韦应物 《骊山行》:“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宋 梅尧臣 《和韩仲文西斋闲夜有怀》诗:“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 清 冯桂芬 《马中书传》:“至 青浦 夜漏三下,衔枚薄城,迟明克之。”
词语解释:屋漏  拼音:wū lòu
(1).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藏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称作“屋漏”。《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毛 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郑玄 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后即用以泛指屋之深暗处。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发人隐恶,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 明 李东阳 《土室》诗:“古人戒屋漏,所贵无愧色。”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俞生》:“汝为儒士,暗室屋漏,犹当谨慎,岂可放肆於大道之旁乎!”
(2).破屋漏水。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祖广 行恒缩头,诣 桓南郡 。始下车, 桓 曰:‘天甚晴朗, 祖参军 如从屋漏中来。’”《南史·江子一传》:“屋漏在上,知之在下。”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牀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絶。”《清平山堂话本·董永遇仙传》:“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撞打头风。”
(3).指天窗。
(4).指屋漏痕。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四:“ 颜平原 书妙天下……真 山谷 所谓‘笔法锥沙屋漏,心期晓日秋霜’者邪!”参见“ 屋漏痕 ”。
词语解释:屋漏痕  拼音:wū lòu hén
草书的一种笔法。谓行笔须藏锋。 唐 陆羽 《怀素别传》:“ 鄔兵曹 弟子问之曰:‘夫草书於师授之外,须自得之。 张长史 覩孤蓬惊沙之外,见 公孙大娘 剑器舞,始得低昂迴翔之状,未知 鄔兵曹 有之乎?’ 怀素 对曰:‘似古釵脚,为草书竪牵之极。’…… 颜公 曰:‘师竪牵古釵脚,何如屋漏痕?’ 素 抱 颜公 脚唱贼。久之, 颜公 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輒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折之路,一一自然。’ 颜公 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絶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即藏锋也。”
词语解释:残漏  拼音:cán lòu
残夜将尽时的滴漏。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唐 独孤申叔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诗:“断絶如残漏,凄清不隔云。” 唐 郑谷 《春夕值省》诗:“流鶯百转和残漏,犹把芳尊藉露莎。” 宋 赵长卿 《眼儿媚》词:“殢人记得,叮嚀残漏,且慢明朝。”
词语解释:禁漏  拼音:jìn lòu
宫中计时漏刻。亦指漏刻发出的声响。 唐 陆畅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诗之一:“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秋月城头过。” 南唐 冯延巳 《采桑子》词:“画堂鐙煖帘櫳捲,禁漏丁丁,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 金 元好问 《秋风怨》诗:“云间簫鼓夜厌厌,禁漏谁将海水添。”
词语解释:无漏  拼音:wú lòu
(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
(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
词语解释:清漏  拼音:qīng lòu
(1).清晰的滴漏声。古代以漏壶滴漏计时。 南朝 宋 鲍照 《望孤石》诗:“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 唐 王昌龄 《长信秋词》之一:“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明 杨慎 《斋房春夕》诗:“隐隐闻清漏,迢迢出 建章 。”
(2).借指时间。《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惟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词语解释:昼漏  拼音:zhòu lòu
谓白天的时间。漏,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四》:“上素康壮无疾病,向晨欲起,因失音不能言,昼漏十刻而崩。” 唐 元稹 《春六十韵》:“昼漏频加箭,宵暉欲半弓。”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玉輅天行健,金壶昼漏长。” 明 黄溥 《闲中古今录摘抄》:“《少保于公行状》载 景泰 七年 西湖 水竭,为公不祥之兆似矣,何不载是年七月间,昼漏当申刻之末,慧星如洗箒状,微见於西方?”
词语解释:勾漏  拼音:gōu lòu
亦作“ 勾屚 ”。 山名。在今 广西 北流县 东北。有山峰耸立如林,溶洞勾曲穿漏,故名。为道家所传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见《云笈七籤》卷二七。 汉 置 勾漏置 , 隋 废。《晋书·葛洪传》:“以年老,欲鍊丹以祈遐寿,闻 交阯 出丹,求为 勾屚 令。” 唐 杜甫 《为农》诗:“远惭 勾漏 令,不得问丹砂。” 宋 杨亿 《到郡满岁自遣》诗:“无嫌 勾漏 僻,且得养丹砂。” 清 方文 《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莫疑 勾漏 乞丹砂,匪向 临卭 弹緑綺。”
词语解释:待漏  拼音:dài lòu
(1).百官清晨入朝,等待朝拜天子,谓之“待漏”。漏,古代计时器。《东观汉记·樊梵传》:“自当直事,常晨驻马待漏。”《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奉待漏之书,衔如丝之旨。” 李周翰 注:“奉事上书,皆晨起驻车待其漏刻。”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同宦思乡》:“陷边方常思首丘,那想着 金门 待漏。”
(2).见“ 待漏院 ”。
词语解释:待漏院  拼音:dài lòu yuàn
百官晨集准备朝拜之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旧百官早朝,必立马于 望仙 建福门 外,宰相于 光宅车坊 ,以避风雨。 元和 初,始制待漏院。”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吕许公知许州》:“明日早, 张公 令院子尽般閤子内物色归家,更不趋待漏院,只就审官东院待漏。”《水浒传》第一回:“文武百官商议,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亦省称“ 待漏 ”。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时 微仲 为山陵使,行有日矣, 辙 见之待漏,语及 河 事。”
词语解释:天漏  拼音:tiān lòu
谓雨量过多。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参》诗:“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 清 钱谦益 《苦雨叹》诗:“东南天漏何时好?一月愁霖失晴昊。”
词语解释:晓漏  拼音:xiǎo lòu
拂晓时铜壶滴漏之声。《陈书·徐陵传》:“鐺鐺晓漏,的的宵烽,隔 溆浦 而相闻,临高臺而可望。” 唐 杜审言 《秋夜宴郑明府宅》诗:“露白宵鐘彻,风清晓漏闻。” 清 赵执信 《自题》诗之二:“晓漏趋朝梦已乖,日高和酒泥香怀。”
词语解释:钟漏  拼音:zhōng lòu
(1).钟和刻漏。借指时辰、时间。 唐 刘商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天晴露白钟漏迟,泪痕满面看竹枝。”一本作“ 鐘漏 ”。
(2).指报时的钟声。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诗首篇》:“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
(3).喻残年,暮年。 宋 范仲淹 《老人星赋》:“想天上之宵征,寧悲钟漏。” 明 章懋 《恳乞休致疏》:“钟漏有期,詎可更亏於晚节。”
(1).钟和刻漏。古代用以报时、计时。亦借指时辰,时间。 唐 张九龄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未央 鐘漏晚,仙宇靄沉沉。” 唐 钱起 《夜雨寄寇校书》诗:“秋馆烟雨合,重城鐘漏深。”
(2).指报时的钟声。 唐 元稹 《馀杭周从事以十章见寄聊和诗首篇》:“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鐘漏下重关。” 前蜀 魏承班 《渔歌子》词:“梦魂惊,鐘漏歇,窗外晓鶯残月。”
(3).喻残年,暮年。 南朝 陈 徐陵 《答李颙之书》:“残光炯炯,虑在昏明,餘息绵绵,待尽鐘漏。” 清 钱谦益 《南京刑部尚书沉公神道碑铭》:“崦嵫景促,鐘漏智短,其不消缩而頽废者亦鲜矣。”参见“ 鐘鸣漏尽 ”。
词语解释:钟鸣漏尽  拼音:zhōng míng lòu jìn
同“ 鐘鸣漏尽 ”。 《文选·鲍照〈放歌行〉》“钟鸣犹未归” 李善 注引 汉 崔寔 《正论》:“ 永寧 詔曰:‘钟鸣漏尽, 洛阳 城中不得有行者。’”《魏书·游明根传》:“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隋书·柳彧传》:“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1).昼漏尽,晚钟鸣。谓晚上。《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鐘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2).比喻衰残暮年。 唐 刘禹锡 《代请朝觐表》:“絶鐘鸣漏尽之讥,展维桑与梓之敬。” 清 钱谦益 《玉川子歌》:“争名夺利死不休,鐘鸣漏尽行未已。”
词语解释:寒漏  拼音:hán lòu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
词语解释:银漏  拼音:yín lòu
银饰的漏壶。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虬箭司更,银漏与三辰合运。” 宋 秦观 《醉桃源》词:“碧天如水月如眉,城头银漏迟。” 清 洪昇 《大酺》词:“沉沉银漏滴,蚤忘却,新露涂阶白。”
词语解释:春漏  拼音:chūn lòu
春日的更漏。多指春夜。 唐 韦应物 《听莺曲》:“还栖碧树锁千门,春漏方残一声晓。” 后蜀 顾夐 《诉衷情》词之一:“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 宋 梅尧臣 《奉呈诸君》诗:“ 太液 緑波涨, 建章 春漏迟。”
词语解释:刻漏  拼音:kè lòu
古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孔,壶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壶中水滴漏渐少,箭上度数即渐次显露,视之可知时刻。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刻漏以一百二十为度。”按,《汉书·哀帝纪》作“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唐 杜甫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因为醉歌》:“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明史·天文志一》:“ 明太祖 平 元 ,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鉦鼓。” 清 沉初 《清西笔记·纪职志》:“ 交泰殿 大鐘,宫中咸以为準。殿三间,东间设刻漏一座。”古代刻漏之法,分刻多寡不一。参阅《续通志·天文六》
词语解释:午漏  拼音:wǔ lòu
午时的滴漏。亦指午时。 唐 姚合 《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诗:“树里鸣蝉咽,宫中午漏长。” 宋 欧阳修 《下直呈同行三公》诗:“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新唐书·李德裕传》:“ 德裕 在位,虽遽书警奏,皆从容裁决,率午漏下还第,休沐輒如令,沛然若无事时。”《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五年》“午际” 元 胡三省 注:“午际,方交午漏初刻,非正午时也。”
词语解释:有漏  拼音:yǒu lòu
佛教语。指世间一切有烦恼的事物。漏,或译为烦恼。《百喻经·毗舍闍鬼喻》:“诸魔外道諍篋者,喻於有漏中强求果报,空无所得。”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蓝摩国》:“今兹远遁,非苟违离,欲断无常,絶诸有漏。”《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无缘不復劳烹飪,有漏从教老岁华。”
词语解释:传漏  拼音:chuán lòu
报时。古以壶漏计时,故称。《汉书·佞倖传·董贤》:“ 贤 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 颜师古 注:“传漏,奏时刻。”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属传漏之音,听鸡人之响。”
词语解释:渗漏  拼音:shèn lòu
(1).水渗透滴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景 ﹞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迴注,无復渗漏之患。” 元 耶律楚材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之二:“破船无渗漏,流水不能沉。” 谢觉哉 《不惑集·勤俭持家与勤俭建国的关系》:“如果小河里的水都被渗漏掉了,不流或少流到大河里去,大河里水浅了,不能发挥灌溉航运的效益,整个流域就无法润泽起来。”
(2).喻财务上的漏洞、耗蚀。 宋 陈亮 《章夫人田氏墓志铭》:“夫人不使户内有一毫渗漏,以发越其志而昌其家。”《宋史·蔡洸传》:“ 洸 常言财无渗漏,则不胜用。” 张篁溪 《记自立会》:“公举会计司一员,专管银钱出纳之事……但能办事妥贴,无丝毫苟且渗漏者,可公议重袭其任。”
(3).喻文字、语言上的破绽。《朱子语类》卷六八:“《易》言‘元者,善之长’,説最亲切,无渗漏。”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昨者復书‘真空’十六字,已説得无渗漏矣。” 清 栖霞居士 《〈花月痕〉第四回评语》:“其文前开后合,无一笔渗漏,却不见局促。”
词语解释:行漏  拼音:xíng lòu
(1).古代计时的漏壶。因水随时移而持续滴注,故称。指时间。 唐 沉佺期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诗:“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徊。”
(2).指漏壶滴水声。 唐 卢纶 《皇帝感词》诗:“高旍花外转,行漏乐前闻。”
词语解释:永漏  拼音:yǒng lòu
漫长的时间。多指长夜。 宋 王安石 《梦长》诗:“梦长随永漏,吟苦杂疏鐘。”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外谪》:“春风帐里眉难画,永漏灯前影自怜。” 清 黄宗羲 《〈诗历〉题辞》:“閒括韵语,以销永漏,以破寂寥。”
词语解释:穿漏  拼音:chuān lòu
(1).破败有漏孔。《南齐书·刘瓛传》:“瓦屋数间,上皆穿漏。”
(2).指破漏之屋。 清 吴伟业 《直溪吏》诗:“穿漏四五间,中已无窗几。”
(3).穿透。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日光穿漏,波伏不兴。” 金 元好问 《宝严纪行》诗:“曈曈上初日,深樾烱穿漏。”
词语解释:铜漏  拼音:tóng lòu
铜壶。古代一种计时器。 后蜀 顾夐 《献衷心》词:“银釭背,铜漏永,阻佳期。” 宋 司马光 《和子华招潞公暑饮》:“翦烛添香欢未极,但惊铜漏太悤悤。” 高士其 《时间伯伯》诗:“ 中国 的古人用过铜漏,还有水钟和 埃及 的乳钟。”参见“ 刻漏 ”。
词语解释:刻漏  拼音:kè lòu
古计时器。以铜为壶,底穿孔,壶中立一有刻度的箭形浮标,壶中水滴漏渐少,箭上度数即渐次显露,视之可知时刻。 汉 荀悦 《汉纪·哀帝纪上》:“刻漏以一百二十为度。”按,《汉书·哀帝纪》作“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唐 杜甫 《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因为醉歌》:“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明史·天文志一》:“ 明太祖 平 元 ,司天监进水晶刻漏,中设二木偶人,能按时自击鉦鼓。” 清 沉初 《清西笔记·纪职志》:“ 交泰殿 大鐘,宫中咸以为準。殿三间,东间设刻漏一座。”古代刻漏之法,分刻多寡不一。参阅《续通志·天文六》
词语解释:宵漏  拼音:xiāo lòu
指代夜间。漏,古计时器。《梁书·武帝纪下》:“朕负扆君临,百年将半。宵漏未分,躬劳政事;白日西浮,不遑飱饭。” 元 林坤 《诚斋杂记》卷下:“幽恨从来无早暮,不知宵漏向人长。”
词语解释:莲漏  拼音:lián lòu
即莲花漏。 唐 郑谷 《信美寺岑上人》诗:“我来能永日,莲漏滴阶前。”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雨湿轻綃。”参见“ 莲花漏 ”。
词语解释:莲花漏  拼音:lián huā lòu
古代的一种计时器。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初, 惠远 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 唐 张乔 《寄清越上人》诗:“ 远公 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
词语解释:疏漏  拼音:shū lòu
亦作“踈漏”。
(1).粗略错漏;疏忽缺失。《南齐书·王晏传》:“ 晏 每以疎漏被上呵责,连称疾久之。”《旧唐书·李淳风传》:“今灵臺候仪,是 魏 代遗范,观其制度,疏漏实多。” 明 宋濂 《进〈元史〉表》:“况往牒舛譌之已甚,而他书参考之无凭,虽竭忠勤,难逃疎漏。” 茅盾 《夜半偶记》:“偶然想起,率尔命笔,疏漏必多,聊供当事者参考而已。”
(2).轻率,不谨严。《法苑珠林》卷八引 晋 干宝 《搜神记》:“后人怪问,漏泄其事; 玉女 遂便求去,云:‘我,神人也。虽与君交,不愿人见;而君性疎漏。’”
(3).破漏,破敝。 宋 苏轼 《乞降度牒修北岳庙状》:“自 熙寧 间,因守臣 薛向 奏请,止曾完葺正殿,自餘诸殿及廊廡门宇墙垣,久已疎漏破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 士衡 所得縑帛藉船底。”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三折:“这庙如此疏漏,不待倒也,如之奈何?”
(4).泄露;走漏。《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和你日间演习,必致疏漏,不是耍处。”粤剧《搜书院》第四场:“只怕仁兄不会走壁飞檐,难入镇台府上,又防万一疏漏,那时反误小姑娘。”
(5).引申为脱逃。 清 林则徐 《谕准通行三板仍将奸商扣留》:“该 李倅 、副将等,务必认真查验,毋任含混疏漏,致干重咎外,合行諭飭。”
词语解释:莲花漏  拼音:lián huā lòu
古代的一种计时器。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初, 惠远 以山中不知更漏,乃取铜叶製器,状如莲花,置盆水之上,底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虽冬夏短长,云阴月黑,亦无差也。” 唐 张乔 《寄清越上人》诗:“ 远公 独刻莲花漏,犹向空山礼六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眠香》:“盼到灯昏玳筵收,宫壶滴尽莲花漏。”
词语解释:罅漏  拼音:xià lòu
(1).裂缝和漏穴。 宋 苏轼 《飓风赋》:“补茅屋之罅漏,塞墙垣之隤缺。”
(2).疏漏;遗漏;漏洞。 唐 韩愈 《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宋史·杜范传》:“考封桩国用出入之数,而补窒其罅漏;求盐筴楮币变更之目,而斟酌其利害。”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十六国春秋》:“今本有叙事而无赞论,此其罅漏之显然者。”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他们宁愿以偏胜之故,而罅漏百出,受人指谪,然而一段精光,不可偏废者也在此。”
(3).缺失。 明 刘基 《郁离子·荀卿论三祥》:“水旱相仍,饥饉无蓄,虽有凤凰麒麟日集于郊,无补 楚国 之罅漏。”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铭》:“吾家素贫,而族大婣众,宾客酒浆束脩之供馈,能内外支拄,不见罅漏,使吾无自失于人者。”
词语解释:诸漏  拼音:zhū lòu
佛教语。各种烦恼。漏,指贪欲、瞋恨、愚痴带来的烦恼。《正法华经·光瑞品》:“无有诸漏,无所不入。” 宋 王安石 《平甫游金山同大觉见寄相见后次韵》之二:“独往便应诸漏尽,相逢未免故情深。” 梁启超 《公祭康南海先生文》:“事已则宜返其乡,诸漏已尽不受后有,奚恋乎末次报身之一皮囊。”
词语解释:泄漏  拼音:xiè lòu
泄露。透露出去。《陈书·姚察传》:“﹝ 姚察 ﹞尽心事上,知无不为;侍奉机密,未尝洩漏。”《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你切不可洩漏,待事平了,把家私分一股与你受用。”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总兵》:“有番僧某为贼侦,凡军中事无不洩漏。”
(1).泄露(机密、秘密)。《三国志·吴志·周鲂传》:“ 魴 建此计,任之於天,若其济也,则有生全之福;邂逅泄漏,则受夷灭之祸。”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二折:“不争你走透消息,泄漏风声。”《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只因 十三妹 的这桩事大须慎密,不好泄漏他的机关。” 茅盾 《秋收》二:“然而他还藏着两句要紧话,不肯泄漏。”
(2).渗透。 唐 柳宗元 《又祭崔简旅榇归上都文》:“ 楚 之南,其土不可以室。或坋而頽,或确而崒,阴流泄漏,瀸没渝溢。”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琬 乃取一盘底至平者,以二棬重重安盘中,灌水其中,曾无泄漏。”
词语解释:破漏  拼音:pò lòu
古代迷信,谓日子有冲破,不吉利。《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於病哉!” 李贤 注:“破漏,日有衝破者也。”
词语解释:夕漏  拼音:xī lòu
借指夜晚。漏,古代计时器。《宋书·乐志二》:“晨晷促,夕漏延。太阴极,微阳宣。” 唐 韦应物 《效何水部》诗:“夕漏起遥恨,虫响乱秋阴。” 唐 张文恭 《七夕》诗:“欢餘夕漏尽,怨结晓驂归。”
词语解释:壶漏  拼音:hú lòu
古代计时器的一种。 宋 米芾 《咏潮》诗:“势与月轮齐朔望,信如壶漏报晨昏。”《红楼梦》第七六回:“壶漏声将涸,窗灯焰已昏。”
词语解释:遗漏  拼音:yí lòu
(1).谓应该列入或提到的事物因疏忽而没有列入或提到。《后汉书·杨震传》:“名实覈所部,应当斥罢,自以状言,三府廉察有遗漏,续上。”《北史·韦阆传》:“ 孝文 每与德学沙门谈论往復, 纘 掌缀録,无所遗漏,颇见知赏。”《歧路灯》第七回:“你可打算行李,休遗漏下东西。” 巴金 《家》一:“我恨不得把所有的话一字不遗漏地说出来。”
(2).指弃置未用的人或物。《后汉书·仲长统传》:“夫如此,然后可以用天性,究人理,兴顿废,属断絶,网罗遗漏,拱柙天人矣。”
(3).犹失火。《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连忙推开楼窗看时,见乱烘烘道:‘ 井亭桥 有遗漏。’” 元 张国宾 《合汗衫》第二折:“我则听的 张员外 家遗漏火发。”《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当夜黄昏后,忽居民遗漏。”
词语解释:唱漏  拼音:chàng lòu
报更。 唐 温庭筠 《晓仙谣》:“綺阁空传唱漏声,网轩未辨凌云字。”
词语解释:转漏  拼音:zhuǎn lòu
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转漏”指漏箭移动的顷刻。形容时间很短。《汉书·王莽传上》:“转漏之间,忠策輒建,纲纪咸张。”
词语解释:促漏  拼音:cù lòu
短促的漏声。漏,古代滴水计时器。 唐 李商隐 《促漏》诗:“促漏遥鐘动静闻,报章重叠杳难分。”
词语解释:断漏  拼音:duàn lòu
消除一切烦恼。佛教称烦恼为漏。 南朝 梁 沉约 《舍身愿疏》:“虽有供施之缘,而非断漏之业。”
词语解释:长漏  拼音:cháng lòu
犹长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连牀共宿,话西窗同销长漏。”
词语解释:下漏  拼音:xià lòu
漏壶中的水下滴以标记时刻。《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 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 贾 ( 庄贾 )。” 司马贞 索隐:“立表谓立木为表以视日景,下漏谓下漏水以知刻数也。”《后汉书·律历志下》:“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下漏数刻,以考中星,昬明生焉。”
词语解释:脱漏  拼音:tuō lòu
遗漏;漏掉。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注表》:“ 寿 书銓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於略,时有所脱漏。”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之一:“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阙文》:“ 桓公 四年七年,闕秋冬二时, 定公 十四年,闕冬一时……皆《春秋》之闕文,后人之脱漏也。”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词语解释:仙漏  拼音:xiān lòu
指皇宫中的更漏。 唐 郑谷 《蜡烛》诗:“仙漏迟迟出 建章 ,宫帘不动透清光。”
词语解释:时漏  拼音:shí lòu
指时间。《北齐书·司马子如传》:“ 子如 至 定州 ,斩 深泽县 令;至 冀州 ,斩 东光县 令。皆稽留时漏,致之极刑。”
词语解释:五漏  拼音:wǔ lòu
(1).谓第五更,天将明时。 唐 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唐 黄滔 《贻张蠙同年》诗:“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
(2).借指一整夜。《西游记》第六一回:“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参见“ 五更 ”。
词语解释:五更  拼音:wǔ gēng
(1).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详“ 三老五更 ”。
(2).旧时自黄昏至拂晓一夜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谓之“五更”。又称五鼓、五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更,歷也,经也,故曰五更尔。’”
(3).特指第五更的时候。即天将明时。 南朝 陈 伏知道 《从军五更转》诗之五:“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皇上日阅实录》:“五更时,上已遣小内侍索取,余是日承值,乃匆匆启库取书。”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一章:“俺在外边,风里雨里,起五更睡半夜。”
词语解释:三老五更  拼音:sān lǎo wǔ gēng
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礼记·文王世子》:“适东序,释奠於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羣老之席位焉。” 郑玄 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於大学。” 郑玄 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颖达 疏:“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汉书·礼乐志》:“养三老五更於辟廱。”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后汉书·明帝纪》:“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 李贤 注引《汉官仪》:“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其以 祥 ( 王祥 )为三老, 小同 ( 郑小同 )为五更。”《北史·魏纪三》:“以 尉元 为三老, 游明根 为五更。又养国老、庶老、将行大射之礼。”
词语解释:透漏  拼音:tòu lòu
(1).透露泄漏。《元典章·刑部二·繫狱》:“无致轻重纵肆透漏狱情。” 柯岩 《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一》:“倒是怎么了?是不是麻烦你们那一位--透漏点消息给我?”
(2).谓因疏忽导致人或物潜入或潜出。 宋 司马光 《论西夏札子》:“本地分吏卒应巡逻者,不觉透漏,官员冲替,关士降配。”《三国演义》第八八回:“ 沙口 水浅,倘 蜀 兵透漏过来,深为厉害;当分军守把。” 清 魏源 《筹海篇三·议战》:“今水师整飭,鸦片自不敢来,纹银自不透漏。”
词语解释:叠漏  拼音:dié lòu
(1).连续不断的雨滴。 唐 张蠙 《雨》诗:“细滴高槐底,繁声叠漏间。” 唐 姚合 《夜宴太仆田卿宅》诗:“微风侵烛影,叠漏过林端。”
(2).连续的更漏声。 唐 李频 《长安即事》诗:“中夜永怀听叠漏,先秋归梦涉层波。”
词语解释:滴漏  拼音:dī lòu
即漏壶。 李準 《大年初一》三:“雪水像滴漏一样一滴一滴地顺着瓦檐向下滴着。”参见“ 漏壶 ”。
词语解释:漏壶  拼音:lòu hú
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也称“漏刻”。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前者叫沉箭漏,后者叫浮箭漏。统称箭漏。 中国 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浮箭漏。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 中国 在 周 朝已经有了漏壶。后来为了提高水流速度的稳定性,逐渐在漏水壶上另加一只或几只漏水壶,形成多级漏壶。
词语解释:箭漏  拼音:jiàn lòu
漏,即漏壶,古代计时器。箭,置漏壶下用以标记时刻的部件。引申指时间。《梁书·文学传下·刘峻》:“ 峻 乃著《辨命论》以寄其怀曰:‘……短则不可缓之於寸阴,长者不可急之於箭漏。’” 宋 晏殊 《渔家傲》词:“日夜鼓声催箭漏。昏復昼。”
词语解释:阙漏  拼音:quē lòu
缺失遗漏。《文献通考·经籍十九》:“繁略不均,校之实録,多所闕漏。”
词语解释:晚漏  拼音:wǎn lòu
晚更。漏,更次。《宋史·职官志二》:“翰林学士院……凡拜宰相及事重者,晚漏上,天子御内东门小殿,宣召面諭,给笔札书所得旨。”
词语解释:沃漏  拼音:wò lòu
以沸水浇灌漏壶。《周礼·夏官·挈壶氏》“及冬,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冬,水冻,漏不下。以火炊水,沸以沃之,谓沃漏也。” 孙诒让 正义:“沃漏,谓沸水以浇沃漏壶。”
词语解释:泉漏  拼音:quán lòu
指泉流和漏滴的声音。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披霞娜声忽动,大家聚在厅里来。有一人奏携琴,一人奏繁华令(西洋胡琴)相和。风雷疾转,泉漏铿锵。”
词语解释:龙漏  拼音:lóng lòu
古代计时的一种漏壶。铸为龙形,故名。 唐太宗 《冬宵各为四韵》:“雕宫静龙漏,綺阁宴公侯。”参阅《初学记》卷二五引 李兰 《漏刻法》
词语解释:缺漏  拼音:quē lòu
短缺遗漏。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加以古文载事,其词简约,推者难详,缺漏无补。” 宋 苏辙 《民政》:“世之君子,随其破败,而为之立法,补苴缺漏,疏剔棼秽,其为法亦已尽矣。” 清 刘大櫆 《芋园张君传》:“其从随厮役之人,填隘宾馆,牲牢酒食,惟君能餽餉踵至,略无缺漏。”
词语解释:霜漏  拼音:shuāng lòu
寒夜的滴漏。 唐 郑谷 《入阁》诗:“霜漏清中禁,风旗拂曙天。”
词语解释:九漏  拼音:jiǔ lòu
(1).佛家语。指由身、口、意所造恶业而产生的种种烦恼。九,九穴(眼、耳、鼻、口及两便);漏,烦恼的异称。 唐 张说 《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心洞九漏,悬解先觉。”
(2).笛子的别名。 元 杨维桢 《内人吹篴词为顾瑛题盛子昭画》诗:“美人何处窃九漏,耳谱亦解传《伊》《凉》。” 元 张宪 《铁笛道人遗筚篥》诗之五:“不似酒边呼 李衮 ,静携九漏月中吹。”
词语解释:移漏  拼音:yí lòu
(1).犹移晷。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燕·慕容熙》:“﹝ 归 ﹞年始十三,命为《高昌殿赋》,援笔即成,影不移漏, 檀 览而善之,拟之 曹子建 。”
(2).遗漏,脱漏。《儒林外史》第二六回:“诸位先生将房里各样稿案查点查点,务必要查细些,不可移漏了事。”
词语解释:逗漏  拼音:dòu lòu
透露,漏泄。 清 捧花生 《画舫馀谭》:“名花解语人倾国,逗漏春光到十分。” 王闿运 《巫山天岫峰》诗序:“从上游望 巫山 ,见一孔在千仞之上,曲屈逗漏,背復见天。”
词语解释:挂漏  拼音:guà lòu
挂漏。“挂一漏万”的缩语,谓提及者少而遗漏者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 李心传 ﹞又失纪 魏太武 鄴 下塔中之物,俱不免罣漏,然终不谓 哲宗 所受为真。”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元史三》:“若有书有不书,又难免罣漏之讥矣。” 梁启超 《记华工禁约》:“以上所列,虽或未能具备,然罣漏亦罕矣。”
词语解释:山漏  拼音:shān lòu
山中的计时器。 晋 慧要 在 庐山 立十二叶芙蓉于泉水中,因流转动,以定十二时。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释道祖附录·慧要传》。 唐 王勃 《焦岸早行和陆四》:“猨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 清 汪懋麟 《再过借树园宿骋怀堂》诗:“听曲不知山漏转,临风微觉葛衣凉。”
词语解释:销漏  拼音:xiāo lòu
磨损缺破。《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既龟贝积寝,緡繦专用,世代兹多,销漏参倍。” 李善 注:“言钱之销磨缺漏,或復三分,或至一倍也。” 刘良 注:“谓用钱年代多,则销磨缺漏薄三倍也。”
词语解释:水漏  拼音:shuǐ lòu
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盛水于铜壶,壶内置一刻有度数之箭,壶底有小孔,水下漏,视度数变化以计时。《诗·齐风·东方未明序》“挈壶氏” 唐 孔颖达 疏:“壶,盛水器也。世主挈壶水以为漏……刻,谓置箭壶内,刻以为节而浮之水上,令水漏而刻下,以记昼夜昏明之度数也。”《新唐书·历志三上》:“观晷景之进退,知轨道之升降。轨与晷名舛而义合,其差则水漏之所从也。总名曰轨漏。”参见“ 漏壶 ”。
词语解释:漏壶  拼音:lòu hú
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也称“漏刻”。漏壶中插入一根标竿,称为箭。箭下用一只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水流出或流入壶中时,箭下沉或上升,借以指示时刻。前者叫沉箭漏,后者叫浮箭漏。统称箭漏。 中国 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是浮箭漏。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 中国 在 周 朝已经有了漏壶。后来为了提高水流速度的稳定性,逐渐在漏水壶上另加一只或几只漏水壶,形成多级漏壶。
词语解释:看漏  拼音:kàn lòu
因轻率或缺乏细心而引起疏漏。例如:一些很有意义的论点已被忽视,好些显示以往经验的教训也给看漏了。
词语解释:鼓漏  拼音:gǔ lòu
鼓和漏,古代报时用器。《后汉书·祭祀志下》:“其亲陵所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南齐书·皇后传·武穆裴皇后》:“上数游幸诸苑囿,载宫人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
词语解释:河漏  拼音:hé lòu
即饸饹。北方一种杂粮面食。用荞麦面或高粱面轧成的长条,煮着吃。 元 王祯 《农书》卷七:“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殻,磨而为麪……或作汤饼,谓之河漏,滑细如粉,亚於麦麪,风俗所尚,供为常食。”
词语解释:早漏  拼音:zǎo lòu
早晨的漏刻。 唐 韦元旦 《早朝》诗:“挈壶分早漏,伏槛耀初暾。”
词语解释:田漏  拼音:tián lòu
古时农家计时的器具。 宋 梅尧臣 有《和孙端叟寺丞农具·田漏》。 元 王祯 《农书》卷二十:“田漏,田家测景水器也。凡寒暑昏晓,已验於星。若占候时刻,惟漏可知。古今刻漏有二:曰称漏,曰浮漏。夫称漏以权衡作之,殆不如浮漏之简要,今田漏概取其制,置箭壶内,刻以为节,既壶水下注,则水起箭浮,时刻渐露,目巳初下漏,而测景焉。”
词语解释:痔漏  拼音:zhì lòu
(1).肛瘘的通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痔漏》:“初起为痔,久则成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上·痔漏》:“莲花蕊,同牵牛、当归末,治远年痔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 越老爷 痔漏发了,早有辞帖。”
(2).借指财政等方面的漏洞。 清 龚自珍 《〈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至於南 河 ,国家痔漏,所费者国之帑金也,所救者民之田庐也,似宜藉民力。”
词语解释:官漏  拼音:guān lòu
古代官府的计时器。《后汉书·律历志中》:“今官漏率九日移一刻,不随日进退。 夏 历漏(刻)随日南北为长短,密近於官漏,分明可施行。”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且今之官漏,出自 会稽 。积水违方,导流乖则。”参见“ 漏刻 ”。
词语解释:漏刻  拼音:lòu kè
(1).古计时器。即漏壶。因漏壶的箭上刻符号表时间,故称。《六韬·分兵》:“明告战日,漏刻有时。”《汉书·哀帝纪》:“漏刻以百二十为度。” 颜师古 注:“旧漏昼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道祖》:“山中无漏刻,乃於泉水中立十二叶芙蓉,因流波转,以定十二时,晷影无差焉。”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七:“国朝置天文院於禁中,设漏刻、观天臺、铜浑仪,皆如司天监,与司天监互相检察。”
(2).顷刻。《汉书·王莽传中》:“捕斩虏 騶 ,平定东域,虏 知 殄灭,在于漏刻。”《资治通鉴·汉王莽地皇二年》:“ 莽 召问羣臣禽贼方略,皆曰:‘此天囚行尸,命在漏刻。’” 胡三省 注:“言得罪於天,死在须臾。”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一:“丁亥岁三月晦日,忽被急徵鋃鐺拖曳,命在漏刻。”
(3).借指时间。 唐 刘长卿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诗:“ 沧州 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
词语解释:失漏  拼音:shī lòu
谬误,疏漏。 汉 王充 《论衡·答佞》:“小佞材下,对乡失漏,际会不密,人君警悟,得知其故。”
词语解释:晷漏  拼音:guǐ lòu
(1).晷与漏。古代测时的仪器。《后汉书·律历志中》:“图仪晷漏,与天相应,不可復尚。”《新五代史·司天考一》:“晷漏正,则日之所至,气之所应,得之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职方外纪》载其地有水,一旦十二潮,与晷漏不差秒忽。”
(2).顷刻;片刻。《梁书·范云沉约传论》:“昔木德将谢,昏嗣流虐,惵惵黔黎,命悬晷漏。”《周书·王思政传》:“ 绍宗 穷急,投水而死。 丰生 浮向土山,復中矢而毙。生擒 永珍 。 思政 谓之曰:‘僕之破亡,在於晷漏。’”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荣 刻时日,晷漏无差。”
(3).指时刻,时间。《陈书·傅縡传》:“寧劳法师费功夫,点笔纸,但申於无諍;弟子疲脣舌,消晷漏,唯对於明道?”《陈书·孝行传·谢贞》:“今在忧棘,晷漏将尽,敛手而归,何所多念!” 唐 骆宾王 《姚州破贼露布》:“顾巢穴而靡依,延晷漏其何几?”
词语解释:讹漏  拼音:é lòu
错误和脱漏。 元 王恽 《二十四大儒赞·孔安国》:“书出 汉 初,壁传口授,古隶未分,詎免讹漏。” 清 陈坡 《重刊〈黄文献公文集〉跋》:“遂为釐正篇次,补对讹漏。”
词语解释:颓漏
败坏破漏。 宋 叶适 《超然堂》诗:“宅舍空荒转頽漏,騶僕蓝缕常寒乞。”
词语解释:诡漏  拼音:guǐ lòu
以虚伪、诡诈手段逃避应负担的赋税,谓之“诡漏”。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唐代宗五》:“ 第五琦 、 元载 之箕敛愈酷,疲民之诡漏愈滋,官胥之欺诬愈剧,此二百九十餘万者,犹弗能尽隐而聊以塞上之搜求者也。”
词语解释:贿漏  拼音:huì lòu
谓用财物买通他人以漏报成丁户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编审·立局亲审》:“如有贿漏,自家説出免罪。”
词语解释:参漏  拼音:cān lòu
见“ 参鏤 ”。
词语解释:参镂  拼音:cān lòu
亦作“ 参漏 ”。 三孔。《竹书纪年》卷上:“﹝ 帝禹 ﹞母曰 脩己 ……背剖而生 禹 於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鏤。”《淮南子·脩务训》:“ 禹 耳参漏,是谓大通。” 高诱 注:“参,三;漏,穴也。”《宋书·符瑞志上》:“﹝ 禹 ﹞虎鼻大口,两耳参鏤。”
共14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