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末字词组
渗漉独漉水漉漉淋漉泷漉滴漉汗漉漉囊漉
漉漉捞漉淘漉霖漉撩漉掏漉沁漉渥漉
扑漉涝漉泥漉连漉沾漉湿漉漉浸漉 

词语解释:渗漉  拼音:shèn lù
(1).液体向下滴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滋液渗漉,何生不育?” 司马贞 索隐引《说文》:“渗漉,水下流之貌也。”《宋史·河渠志五》:“大河源深流长,皆山川膏腴渗漉,故灌溉民田,可以变斥卤而为肥沃。” 清 唐孙华 《鹰坊歌与夏重恺功同赋》:“多畜驯鸽供餵饲,流血渗漉霑衿喉。”
(2).比喻恩泽下施。《文选·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六祈輟渗” 唐 李善 注:“渗谓渗漉,喻福祉也。” 宋 陆游 《瑞庆节贺表》:“东渐西被,伟声教之混同;上际下蟠,报仁恩之渗漉。” 清 魏源 《拟进呈〈元史新编〉序》:“是以膏泽之润,罕及於南;渗漉之恩,悉归於北。”
词语解释:漉漉  拼音:lù lù
(1).象声词。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驪,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2).湿貌;流貌。《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明 刘基 《走马引》:“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3).莹润貌。 唐 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词语解释:扑漉  拼音:pū lù
见“ 扑鹿 ”。
词语解释:扑鹿  拼音:pū lù
亦作“ 扑漉 ”。 象声词。形容拍翅声。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十:“击楫去,本无机,惊起鸳鸯扑鹿飞。” 宋 陆游 《自妙相归将至杜浦堰舟中作》诗:“苍茫林靄灭,扑漉水禽惊。” 元 欧阳玄 《逢江易艺芳干赋芳洲》:“王孙斗草归来晚,扑漉鸳鸯带水飞。”
词语解释:独漉  拼音:dú lù
亦作“独禄”。 古乐府中 晋 和 南朝 齐 拂舞歌辞名。《宋书·乐志四》《独禄篇》《南齐书·乐志》《独禄辞》《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独漉篇》。参阅《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晋拂舞歌》《舞曲歌辞四·齐拂舞歌》
词语解释:捞漉  拼音:lāo lù
亦作“ 捞摝 ”。
(1).水中探物。《云笈七籤》卷一一八:“有光从水面出……众人瞻之,以为有寳器之物,捞摝求访,又无所见。” 宋 梅尧臣 《宣州杂诗》之十:“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边。少妇自捞摝,远人无弃捐。”
(2).泛指营求,寻取。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幸蒙上士甘捞摝,处世输君一箇閒。” 元 耶律楚材 《题平阳刘子宁玄珠堂》诗:“谁识这些关捩子,再三捞漉始应知。” 清 钱谦益 《陆孟凫墓志铭》:“因在多生,果非一刦。斯则资人天以证明,仗佛力为捞漉者与?”
词语解释:涝漉
浸润其中
词语解释:水漉漉  拼音:shuǐ lù lù
湿淋淋。例如:衣服被雨淋得水漉漉的。
亦作“水渌渌”
词语解释:水渌渌  拼音:shuǐ lù lù
形容水湿淋漓的样子。《水浒传》第六五回:“ 张顺 扒上岸,水渌渌地转入林子里看时,却是一个村酒店。” 张天翼 《清明时节》二:“他那两片水渌渌的嘴唇越动越快,唾沫星子像放花筒似地往别人身上溅。”
词语解释:淘漉  拼音:táo lù
(1).冲洗滤过。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南中醖酒,即先用诸药,别淘漉秔米晒乾,旋入药和米擣熟,即緑粉矣。”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祷雨》:“ 蒙古 人之祷雨者……惟取浄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其大者若鷄卵,小者不等,然后默持密咒,将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輙有雨。”
(2).指保留好的,除去坏的。 清 桂馥 《札朴·杂言》:“去恶留好曰淘漉。”
(3).疏浚。 宋 文同 《秋日田家》诗:“淘漉沟源筑野塘,满坡烟草卧牛羊。”
词语解释:泥漉  拼音:ní lù
阻塞干涸。 清 曹寅 《题三友图》诗:“朱絃已摧断,寒泉亦泥漉。”
词语解释:淋漉  拼音:lín lù
流滴貌。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甘露淋漉以霄坠,嘉穗婀娜而盈箱。”《北齐书·文宣李后传》:“帝愈怒,裸后,乱挝挞之,号天不已。盛以绢囊,流血淋漉。” 宋 韩琦 《广陵大雪》诗:“乘温变化雨声来,度日阶庭恣淋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咸通录〉〈三宝记〉补正史所无》:“《北史》言 齐文宣 善终,而《三宝记》言其临死患恶疾,不胜痛楚,命 刘桃枝 背负而行,鼻血淋漉。”
词语解释:霖漉  拼音:lín lù
谓山水往下流。《隶释·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涉秋霖漉。”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霖漉,谓山水下注也。《説文》云:‘淋淋,山水下也。’《一切经音义》二引《三仓》云:‘淋漉,水下也。’淋漉,与霖漉同。”
词语解释:连漉  拼音:lián lù
垂泪貌。《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棃仪瘁伤,泣涕连漉。”
词语解释:泷漉  拼音:lóng lù
犹淋漓。
词语解释:撩漉  拼音:liáo lù
挖泥泄水。《宋史·河渠志七》:“又移壮城百人,以备撩漉濬治。”
词语解释:沾漉  拼音:zhān lù
浸湿。 清 曹寅 《泛舟虎丘观穫得菊字》:“秋旻易靉靆,宾主共沾漉。”
词语解释:滴漉  拼音:dī lù
象声词。水下流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 丁 翻卷,得‘鳖人’。女大笑曰:‘事已谐矣!’滴漉授爵。 丁 不服。女曰:‘君是水族,宜作鳖饮。’”漉,一本作“ 沥 ”。
词语解释:掏漉  拼音:tāo lù
见“ 掏渌 ”。
词语解释:掏渌  拼音:tāo lù
亦作“ 掏漉 ”。 犹劳碌。《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恐怕他家粉头掏渌坏了你身子,院中唱的,一味爱钱,有甚情节。”《歧路灯》第十二回:“你再休要这样,越掏漉的病不好。”原注:“或作掏漉,掏碌,犹言劳碌。”
词语解释:湿漉漉  拼音:shī lù lù
潮湿貌。《水浒传》第五四回:“﹝ 李逵 ﹞又去这边摸时,底下湿漉漉的,没下脚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条裤子湿漉漉的,塌在身上,叫人怎么受呢!” 曹禺 《雷雨》第四幕:“ 蘩漪 由中门不做声地走进来,雨衣上的水还在往下滴,颜色惨白,鬓发湿漉漉的。”
词语解释:汗漉漉  拼音:hàn lù lù
汗水浸湿的样子。 于敏 《西湖即景》:“拾级而上,路湿苔滑,一会儿浑身汗漉漉的了。”
词语解释:沁漉  拼音:qìn lù
渗透。 清 钱谦益 《赠都御史梅公神道碑》:“整兵顿马,我刃不血;奏囊横飞,血指沁漉。”
词语解释:浸漉  拼音:jìn lù
犹浸润。喻恩泽下施。《艺文类聚》卷四八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吏部郎表》:“岂望翰飞,终知跡滞;一逢浸漉,几闻昭晋。”
词语解释:囊漉  拼音:náng lù
滤袋。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肌液肉汗,踧笮便出,无主於哀乐,犹簁酒之囊漉,虽笮具不同,而酒味不变也。”
词语解释:渥漉  拼音:wò lù
使发酵。 元 王祯 《农书》卷三:“盖耕除之草,和泥渥漉,深埋禾苗根下,沤罨既久,则草腐烂而泥土肥美,嘉穀蕃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