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漉酒 拼音:lù jiǔ
滤酒。《南史·隐逸传上·陶潜》:“郡将候 潜 ,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明 王世贞 《瞻美弟授太医院幕职同归至江口而别占一歌为赠》:“有冠不必挂神武,留作漉酒归 江 东。”词语解释:漉酒巾 拼音:lù jiǔ jīn
滤酒的布巾。泛指葛巾。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三:“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唐 朱放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雪里登山履,林间漉酒巾。” 明 宋濂 《跋〈匡庐社图〉》:“其一人冠漉酒巾,被羊裘,杖策徐行。”参见“ 漉酒 ”。
词语解释:漉酒 拼音:lù jiǔ
滤酒。《南史·隐逸传上·陶潜》:“郡将候 潜 ,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明 王世贞 《瞻美弟授太医院幕职同归至江口而别占一歌为赠》:“有冠不必挂神武,留作漉酒归 江 东。”词语解释:漉漉 拼音:lù lù
(1).象声词。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驪,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2).湿貌;流貌。《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明 刘基 《走马引》:“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3).莹润貌。 唐 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词语解释:漉篱 拼音:lù lí
篱笆柴。 宋 陆游 《炊饭》诗:“欲作明朝计,还须卖漉篱。” 宋 叶适 《刘夫人墓志铭》:“昔 庞藴 夫妇破家从禪,至卖漉篱自给,男女不婚嫁,争相为死。”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济源灵感》:“观者环水而立,物所至,人得之,以长漉篱挹取,拜赐而去。”词语解释:漉巾 拼音:lù jīn
即漉酒巾。 明 王世贞 《雪中寄张职方庄》诗:“客自呼投辖,君能问漉巾。”参见“ 漉酒 ”、“ 漉酒巾 ”。词语解释:漉鱼 拼音:lù yú
捕鱼。《尸子·明堂》:“竭泽漉鱼,则神龙不下焉。”词语解释:漉湿
淋湿词语解释:漉洒
滤洒词语解释:漉囊 拼音:lù náng
犹漉巾。指葛巾。 清 钱谦益 《书夏五集后示河东君》诗:“帽簷欹侧漉囊新,乞食吹簫笑此身。”词语解释:漉汔 拼音:lù qì
使干涸竭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不肯求问养生之法,自欲割削之,煎熬之,憔悴之,漉汔之。”词语解释:漉血 拼音:lù xuè
流血,洒血。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棒杖奋而罔顾乎,前后搆漉血之讎,招大辟之祸。”词语解释:漉网 拼音:lù wǎng
造纸时滤去纸浆里水分的网词语解释:漉酪 拼音:lù lào
谓将牛、羊等乳过滤炼制成食品。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作漉酪法:八月中作。取好淳酪,生布袋盛,悬之,当有水出,滴滴然下。水尽,著鐺中暂炒,即出,於盘上日曝。浥浥时作团,大如梨许。亦数年不坏。削作粥、浆,味胜前者。”词语解释:漉池 拼音:lù chí
使池水干涸。 汉 王充 《论衡·指瑞》:“漉池而渔。”《淮南子·主术训》“不涸泽而渔” 汉 高诱 注:“涸泽,漉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