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质入声 [详注1][cù zú,终也][详注2][详注3][nǐ][动词][详注4][详注5]


注1:侄 zhí,《广韵》之日切《集韵》职日切,音质。坚也。又痴也,侄仡不前也。 又驺吾。《大传》谓之侄兽。 俗误以侄为姪字。
注2:节 叶子悉切。《陸機·答賈長淵詩》大辰匿暉,金虎習質。雄臣馳騖,義夫赴節。
注3:茁 《韵会》厥律切,音橘。《广韵》草芽也。又《集韵》竹律切。义同。又《集韵》之出切。草名。葫䔞也。
注4:暨 音讫。姓也。吴有尚书暨艳。 又戟乙切,音疙。已也。
注5:鬻 叶余律切,音矞。《扬雄·司空箴》匪人斯力,匪政斯敕,流货市宠,而苞苴是鬻。 又叶职律切。《苏辙·钟山诗》老僧一身泉上住,十年扫尽人閒迹。客到惟烧柏子香,晨饥坐视山前鬻。
首字词组
漆园漆简漆工漆面漆井漆包线漆齿 
漆园吏漆雕漆碗漆瞳漆方士漆胎漆疮 
漆黑漆文漆布漆烟漆宅漆绿漆画 
漆室漆吏漆妃漆其四会漆作漆黑一团漆沙砚 
漆书漆树漆城漆饰漆人漆烛漆纱 
漆身漆漆漆灰漆宫漆匠漆车漆砚 
漆器漆鬓漆墨漆桶底脱漆姑漆皮漆静 

词语解释:漆园  拼音:qī yuán
(1).古地名。 战国 时 庄周 为吏之处。其地一说在今 河南省 商丘市 北;一说在今 山东省 菏泽市 北;一说在今 安徽省 定远县 东。又或以为“漆园”非地名, 庄周 乃在 蒙邑 中为吏主督漆事, 蒙 在今 商丘市 北。 唐 蒋防 《至人无梦》诗:“翛然碧霞客,那比 漆园 人。” 宋 陆游 《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诗:“ 漆园 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2).指 庄子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子永 嘆天伦之伟, 漆园 悲被绣之牺。” 唐 李德裕 《重忆山居·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 漆园 书。” 清 朱锡 《幽梦续影》:“ 漆园 梦蝶,不过中材。”参见“ 漆园吏 ”。
词语解释:漆园吏  拼音:qī yuán lì
指 庄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 者, 蒙 人也。名 周 , 周 尝为 蒙 漆园 吏。” 唐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代书戏答》诗:“説剑常宗 漆园 吏,戒严应笑 棘门 军。” 宋 梅尧臣 《夏虫》诗:“寄言 漆园 吏,已知鵾与鹏。”
词语解释:漆园吏  拼音:qī yuán lì
指 庄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 者, 蒙 人也。名 周 , 周 尝为 蒙 漆园 吏。” 唐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代书戏答》诗:“説剑常宗 漆园 吏,戒严应笑 棘门 军。” 宋 梅尧臣 《夏虫》诗:“寄言 漆园 吏,已知鵾与鹏。”
词语解释:漆黑  拼音:qī hēi
(1).谓极暗无亮光。 唐 孙樵 《祭梓潼神君文》:“涷雨如泣,滑不可陟,满眼漆黑,索途不得。” 宋 陆游 《夜坐闻湖渔歌》:“短檠油尽固自佳,坐守一窗如漆黑。”《红楼梦》第三四回:“ 晴雯 走进来,满屋漆黑,并未点灯, 黛玉 已睡在牀上。” 冰心 《离家的一年》:“晚上他又难受起来,卧下也睡不着,翻来覆去的,满屋漆黑。”
(2).颜色极黑。 宋 苏轼 《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上院的时候,先把乌鬚药拿头髮染的漆黑。” 冰心 《两个家庭》:“漆黑的眼睛,绯红的腮颊,不问而知是闻名未曾见面的侄儿 小峻 了。”
词语解释:漆室  拼音:qī shì
(1). 春秋 鲁 邑名。 鲁穆公 时,君老太子幼,国事甚危。 漆室 有少女倚柱而啸,忧国忧民。见 汉 刘向 《列女传·漆室女》。后用为关心国事的典故。《后汉书·卢植传》:“ 植 闻嫠有不恤纬之事, 漆室 有倚楹之戚。” 李贤 注引《琴操》:“ 鲁 漆室 女倚柱悲吟而啸。”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孤忠未冺,敢忘 漆室 之忧葵;厚德难酬,愿效老人之结草。” 明 屠隆 《綵毫记·拜官供奉》:“念隐忧, 漆室 效葵倾;鉴先几,曲突徙薪情。”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 虞渊 坠日忧难挽, 漆室 幽人泣六经。”
(2).犹暗室。 清 赵翼 《边外诸土司地每清晨必起黑雾咫尺不可辨辰刻方散》诗:“真同墨穴行,岂输漆室作。”
词语解释:漆书  拼音:qī shū
(1).用漆书写的竹木简。《东观汉记·杜林传》:“ 杜林 字 伯山 , 扶风 人,於 河西 得漆书《古文尚书经》一卷。”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叙画之兴废》:“嗟尔后来,尤须靳固,宜抱漆书而兴叹,莫将棐杮以藩身。”
(2).用漆书写。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说分》:“ 完白山人 之得处,在以隶笔为篆。或者疑其破坏古法,不知 商 周 用刀简,故籀法多尖,后用漆书,故头尾皆圆。”
词语解释:漆身  拼音:qī shēn
(1).以漆涂身。 战国 晋 豫让 为 智伯 复仇事。《战国策·赵策一》:“ 豫让 又漆身为厉,灭鬚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为厉披髮为狂不足以为臣耻。” 司马贞 索隐:“﹝厉﹞音赖,癩病也。言漆涂身,生疮如病癩。” 明 陆垹 《篑斋杂著》:“知同漆身,义比采薇。” 清 刘震 《易水歌》:“报仇更比漆身苦,两人后先得死所。”
(2).以漆涂尸。为保存尸体的方法之一。《太平广记》卷九六引《纪闻录》:“﹝ 僧伽大师 ﹞至 景龙 四年三月二日,於 长安 荐福寺 端坐而终。 中宗 即令於 荐福寺 起塔,漆身供养。俄而大风歘起,臭气徧满於 长安 。”
词语解释:漆器  拼音:qī qì
涂漆的器物。现多指一种表面上有一层漆的手工艺品。《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 舜 造漆器,諫者十餘人,此何足諫?”如: 福建 产的漆器最著名。
词语解释:漆简  拼音:qī jiǎn
用漆书写的竹木简。 唐 王维 《谢集贤学士表》:“如臣不才,岂宜滥吹,将何以编次漆简,刊定石经。”
词语解释:漆雕  拼音:qī diāo
复姓。 孔子 弟子有 漆雕开 。见《论语·公冶长》
词语解释:漆文  拼音:qī wén
犹漆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三代漆文竹简,冗重艰难。”
词语解释:漆吏  拼音:qī lì
指 庄周 。 清 龚自珍 《辨仙行》:“ 周任 史佚 来斌斌,配食 漆 吏与 楚 臣。”参见“ 漆园吏 ”。
词语解释:漆园吏  拼音:qī yuán lì
指 庄子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 者, 蒙 人也。名 周 , 周 尝为 蒙 漆园 吏。” 唐 独孤及 《得柳员外书代书戏答》诗:“説剑常宗 漆园 吏,戒严应笑 棘门 军。” 宋 梅尧臣 《夏虫》诗:“寄言 漆园 吏,已知鵾与鹏。”
词语解释:漆树  拼音:qī shù
双子叶植物,漆树科。落叶乔木。中国特产树种。羽状复叶。开黄色小花。树皮灰白色,常裂开,里面乳白色的液体即生漆。种子榨油,供制肥皂和油墨。木材致密,是建筑和家具用材。根、叶可作农药。
词语解释:漆漆  拼音:qī qī
黑暗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查牙山洞》:“底际一竇,蛇行可入,烛之,漆漆然暗深不测。”
恭敬谨慎貌。《礼记·祭义》:“子之言祭,济济漆漆然,何也?” 孔颖达 疏:“漆漆者,容也,自反也,谓容貌自反覆而修正也。” 明 王廷相 《慎言·文王》:“《小雅》, 西周 之典礼也, 成王 、 周公 之盛,久矣而不可復也。振振乎,其民之思乎!漆漆乎,民之怨不可释乎! 幽 厉 愧於继述矣。” 清 黄宗羲 《汪硕公墓表》:“君讳 希旦 ,字 硕公 ,家贫力田,养亲不以菽水弛漆漆之敬。”
词语解释:漆鬓  拼音:qī bìn
黑色的鬓发。 清 朱彝尊 《毕上舍大生止酒经年冬夜枉过劝之复饮赋三十韵》:“漆鬢添初星,丹颜损旧渥。”
词语解释:漆工  拼音:qī gōng
(1).油漆门窗、器物的工作。
(2).从事油漆器物、门窗等工作的人。《后汉书·申屠蟠传》:“家贫,佣为漆工。” 唐 陆龟蒙 《幽居赋》:“漆工酒保,几欲沉沦。”
词语解释:漆碗  拼音:qī wǎn
涂上漆的木碗。 明 刘基 《题富好礼所畜村乐图》诗:“山花野草插巾帽,竹筯漆椀兼甆甌。”
词语解释:漆布  拼音:qī bù
用漆或其他涂料涂过的布,多用花布或有颜色的布做底子,可用来铺桌面或做书皮等。
词语解释:漆妃  拼音:qī fēi
墨的异称。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祭书神文》:“君友漆妃兮管城侯,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
词语解释:漆城  拼音:qī chéng
用漆涂刷的城墙。典出《史记·滑稽列传》:“ 二世 立,又欲漆其城。 优旃 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於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王闿运 《上征赋》:“昔人讥夫城 郢 兮,恃登陴以自婴,顾下策以扞民兮,子无謳夫漆城。”
词语解释:漆灰  拼音:qī huī
犹黑灰。 唐 李贺 《长平箭头歌》:“漆灰骨末 丹水 砂,凄凄古血生铜花。” 王琦 汇解:“箭头之上,其色黑处如漆灰,白处如骨末,红处如丹砂。”
词语解释:漆墨  拼音:qī mò
黑漆。《韩非子·十过》:“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於宫以为食器。”《宋史·奸臣传一·章惇》:“ 惇 平步过之,垂索挽树,摄衣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曰‘ 苏軾 、 章惇 来’。”
词语解释:漆面  拼音:qī miàn
黑脸。 明 徐渭 《赠严宗源序》:“日所与伍者,十数逻伺卒与数十罪夫,漆面而卬鼻,如叉刹然。”
词语解释:漆瞳  拼音:qī tóng
乌黑如漆的眼瞳。 宋 苏轼 《云师无著自金陵来且还其画》诗:“玉骨犹寒富贵餘,漆瞳已照人天上。”
词语解释:漆烟  拼音:qī yān
墨的一种。原料之一是油漆熏烧后产生的烟灰,故名。 宋 何薳 《墨记·漆烟对胶》:“﹝ 沉珪 ﹞后又出意取古松煤,杂用脂漆滓烧之,得烟极精黑,名为漆烟。”
词语解释:漆其四会
即把盖子四周的缝隙用漆封上
词语解释:漆饰
涂漆作为装饰
词语解释:漆宫  拼音:qī gōng
犹漆宅。 宋 陶穀 《清异录·丧葬》:“ 苏司空 禹珪 薨,百官致祭,侍御史 何登 撰版文曰:‘漆宫永閟,沙府告成。’”
词语解释:漆桶底脱  拼音:qī tǒng dǐ tuō
比喻彻底领悟。《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 吕先生 听罢,大彻大悟,如漆桶底脱。”
词语解释:漆井  拼音:qī jǐng
有漆栏的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一》:“大城周四十二里,城内有小城,南凭津流,北结环雉,金墉漆井,皆 汉 所修筑。”
词语解释:漆方士  拼音:qī fāng shì
传递书牍用的涂漆简板的戏称。 宋 陶穀 《清异录·器具》:“ 王丞相 溥 还政閒居,四方书牘答报,皆手笔,然不过百字。目前事与亲党相闻,勌于纸札封叠,造赤漆小版,书其上,僕吏以帊蒙传去,虽一时閒可发数十……故又有‘漆方士’、‘漆雕开’之名。”
词语解释:漆宅  拼音:qī zhái
涂漆棺材的异称。 宋 陶穀 《清异录·丧葬》:“余尝临外氏之丧,正见漆工之髹裹凶器。余因言棺槨甚如法。漆工曰:‘ 七郎中 随身富贵,只赢得一座漆宅,岂可卤莽。’”
词语解释:漆作  拼音:qī zuō
犹漆器。
清 代内务府属下的专管油漆器物工作的机构。《清会典·内务府六·会计司》:“三作,一曰铁作,二曰漆作,三曰爆作,皆储其物材,萃其匠役。”
词语解释:漆人  拼音:qī rén
涂漆的尸体。 清 朱鹤龄 《愚庵杂著·书赵公蹇卿事》:“方 周 之下狱也,歘见壁后漆人纍纍,大骇得疾。”自注:“凡事寝格,讼狱未结者,人死,狱吏漆其身候结。”
词语解释:漆匠  拼音:qī jiàng
(1).称制作油漆器物的小手工业者。
(2).指漆工。参见“ 漆工 ”。
词语解释:漆工  拼音:qī gōng
(1).油漆门窗、器物的工作。
(2).从事油漆器物、门窗等工作的人。《后汉书·申屠蟠传》:“家贫,佣为漆工。” 唐 陆龟蒙 《幽居赋》:“漆工酒保,几欲沉沦。”
词语解释:漆姑  拼音:qī gū
草名,蜀羊泉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蜀羊泉》:“能治漆疮,故曰漆姑。”
词语解释:漆包线  拼音:qī bāo xiàn
表面涂有一层薄绝缘漆的金属导线,多用于制造电机和电讯装置中的线圈。
词语解释:漆胎  拼音:qī tāi
指用脱胎法制成的坯。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旁有五百罗汉殿,又云五百菩萨像皆是漆胎,庄严金碧,穷极精好。”
词语解释:漆绿  拼音:qī lǜ
犹墨绿。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写像诀》:“柏枝緑,用枝条緑入漆緑合。”
词语解释:漆黑一团  拼音:qī hēi yī tuán
(1).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在我们想象中,没有月亮的夜里,海总是漆黑一团,伸手不辨五指的吧。”
(2).指社会黑暗。 瞿秋白 《猪八戒》:“叫众生愈加的沉沦在苦海。不如反到漆黑一团,虽说不到真善美,也就看不见伪丑恶。” 杨沫 《北京的灯光》:“在 北京 民不聊生、漆黑一团的年代,我和多少青年一样,把眼睛展望着南方遥远的苏区,它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3).比喻一无所知。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关于 中国 文艺情形……我看外国人对于这些事,非常模胡,而所谓‘大师’‘学者’之流,则一味自吹自捧,绝不可靠,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有话难开口,弄得漆黑一团。”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三:“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 希腊 ,不懂得 中国 ,对于 中国 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词语解释:漆烛  拼音:qī zhú
传说用漆做的烛。 宋 宋汴 《采异记》:“灵座中又得青石铭记一片,朱字篆若方偃云:‘ 开成 二年开,虽开不葬埋。漆烛犹未点,留待 沉彬 来。’乃就葬之。”
词语解释:漆车  拼音:qī chē
漆以黑色之车。
词语解释:漆皮  拼音:qī pí
器具表面涂漆的一层。
词语解释:漆齿  拼音:qī chǐ
古人所说的边远国名。一说古族名。后亦以泛指边远之国。《逸周书·王会》:“正西 昆仑 、 狗国 、 鬼亲 、 枳已 、 闟耳 、 贯胸 、 雕题 、 离丘 、 漆齿 。” 孔晁 注:“ 漆齿 ,亦因其事以名之也。”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贺表》:“凡 彫题 漆齿 之氓,尽图《王会》;若辫髮 贯胸 之长,咸隶象胥。”
词语解释:漆疮  拼音:qī chuāng
因接触生漆而引起的皮肤过敏。《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漆疮》:“漆疮感受漆毒生,腠理不密肿焮红。初发觉痒后如疹,皮破流水更兼疼。”
词语解释:漆画  拼音:qī huà
用漆绘的画。《后汉书·五行志一》:“ 延熹 中,京都长者皆著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五采为系。此服妖也。”
词语解释:漆沙砚  拼音:qī shā yàn
漆和沙相混制成的砚台。今法用金刚砂,效果更佳。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漆沙砚》:“漆沙砚,以 扬州 卢葵生 家所製为最精。 顾涧薲 广圻 为作记。其祖 映之 尝於南城外市中得一砚,有‘ 宋 宣和 内府製’六字,形质类澄泥而絶轻,入水不沉。后知其为漆沙所成。”
词语解释:漆纱  拼音:qī shā
用漆刷过的纱。《续资治通鉴·宋光宗绍熙五年》:“一时仓卒不及详议,遂用漆纱浅黄之服,使 寿皇 已行之礼,举而復坠,臣窃痛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服器·幞头》:“幞头,朝服也, 北周 武帝 始用漆纱製之,至 唐 又有纱帽之制,逮今用之。” 清 方以智 《通雅·衣服》:“以漆胶纱曰漆纱。 隋 皮弁用漆纱为之。”
词语解释:漆砚  拼音:qī yàn
漆沙砚。 宋 李之彦 《砚谱·漆砚》:“《晋仪注》:‘太子纳妃,有漆砚。’”
词语解释:漆静  拼音:qī jìng
黑暗寂静。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夜戏》:“移舟过 金山寺 ,已二鼓矣。经 龙王堂 ,入大殿,皆漆静。”